#笔录 #审讯去公安机关做笔录前需要了解的7个问题,阿洛简单阐述一下7个问题需要注意哪些细节以及如何保障自身合法权益(也希望大家

#笔录 #审讯 去公安机关做笔录前需要了解的7个问题,阿洛简单阐述一下7个问题需要注意哪些细节以及如何保障自身合法权益(也希望大家不会用到) 1.核实身份 确认询问/讯问人员的身份,一方面确保他们是正规的执法官员,有权进行询问/讯问,另一方面了解到是哪个机关在具体办案,有助于后续的案件办理。办案人员的姓名和工作单位在笔录开头部分会注明,要留心查看。 2.了解刑事案件程序期限 被传唤者要了解一个最重要的数字48小时。48小时其实是由2个24小时组成的。 第一个24小时: 按照规定,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也就是说,如果超过24小时公安机关还没放人,那一般就是被刑事拘留了。宣布拘留时,公安机关会让你签《拘留证》。被拘留时,你可能会立即知道,但你的家属不一定知道,因为《拘留通知书》大多都是以挂号信的形式邮寄,等家属收到时,你可能早已经不在被传唤的派出所了。 第二个24小时: 在拘留后,办案机关需在24小时内将人送看守所。送到看守所后,就一定程度上脱离了讯问人员的掌控,在看守所有相对固定的作息时间。 上述2个24小时,合计48小时,为什么要牢记48小时?因为传唤时间超过24小时便是违法,第一个24小时之内,要么放你走,要么把你拘留。而拘留后24小时,要么放你走,要么送到看守所。超过规定时限取得的讯问材料,可能作为后续申请非法证据排除的理由。在这48小时之内,你完全处于办案机关的控制之下,所以常被办案人员称之为“黄金48小时”。这48小时内,你的口供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案件的走向,通过密集的讯问,公安机关会对你有罪还是无罪、构成此罪还是彼罪有了预判。办案人员想的是如何突破你的口供,而你应该想的是如何不被冤枉。熬过这48小时,一般就会被送到看守所里面了。 此阶段注意:犯罪嫌疑人在这48小时内需要签署《传唤证》、《拘留证》,到案的时间和结束讯问的时间都要在上面载明,签署时精确到X年X月X日X时,这两证会随案移送起诉机关和审判机关,务必如实填写,切勿因为配合侦查机关不如实签署时间。 3.了解讯问权利 了解您的法律权利这非常重要,清楚自己的权利才能在应对讯问时有充足的底气。以下是讯问中几项重要的权利: 第一, 按照法律规定,“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 第二,拒绝回答与案件无关问题的权利。 第三,你有核对、补充、修改笔录的权利。 一定要核对笔录,一定要核对笔录,一定要核对笔录。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4.不做猜测性回答 首先,注意询问/讯问者的问题是否清晰明确,如有不理解,应要求对方解释清楚后再回答。 其次,对于自己记不清的、自己从别人那听说的不确定事项,不要轻易回答,避免被办案机关加工成自己的明知。对于不清楚的事情可以直接回答“我不清楚”。 5.关注有无同步录音录像 注意讯问室内同步录音录像设备是否开启。是否进行同步录音录像,这在某些案件中可能是法定要求,有助于确保笔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步录音录像作用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有利于犯罪嫌疑人,防止发生刑讯逼供、确保笔录被准确记录,一方面有利于侦查人员,防止被讯问人突发疾病发生意外时被追究责任。 6.休息与饮食的权力 长时间询问时,有权要求休息和获得饮食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传唤、拘传犯罪嫌疑人,应当保证犯罪嫌疑人的饮食和必要的休息时间。”并不是“不老实交待”就不能休息和吃饭。超过规定时间不让休息吃饭,相关笔录可能会作为非法证据被排除。 7.最好事先咨询律师 在前往公安机关之前,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能够事先咨询法律专业人士,以便更好地准备和保护自己的权益 PS:狗推们都看看吧,说不定你们哪天就用到了。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去公安机关做笔录前需要了解的7个问题,阿洛简单阐述一下7个问题需要注意哪些细节以及如何保障自身合法权益(也希望大家不会用到)

去公安机关做笔录前需要了解的7个问题,阿洛简单阐述一下7个问题需要注意哪些细节以及如何保障自身合法权益(也希望大家不会用到) PS:狗推们都看看吧,说不一定你们哪一天就用到了。 trx能量自助兑换: @LYTRX_BOT 欢迎投稿爆料: @linyihaokeai 金三角特区追寻梦想的地方【 @tequvip8 】 #笔录 #审讯 #网友提供

封面图片

#网友投稿 去公安机关做笔录前需要了解的7个问题,阿洛简单阐述一下7个问题需要注意哪些细节以及如何保障自身合法权益(也希望大家不

#网友投稿 去公安机关做笔录前需要了解的7个问题,阿洛简单阐述一下7个问题需要注意哪些细节以及如何保障自身合法权益(也希望大家不会用到) PS:狗推们都看看吧,说不一定你们哪一天就用到了。 订阅孟玺-东南亚悬赏通缉令  t.me/+09NFw7J8Id83ODEx 欢迎投稿爆料: @Mengxi

封面图片

又有乘客往飞机发动机扔硬币致延误 南航:已移送公安机关

又有乘客往飞机发动机扔硬币致延误 南航:已移送公安机关 三亚凤凰机场网页截图网友发布的视频中提到,3月6日由三亚凤凰机场飞往北京大兴机场的南方航空CZ8805次航班,因乘客往发动机扔硬币而延误,机舱内乘务员正向其他乘客进行解释。据三亚凤凰机场官网显示,CZ8805次航班计划于3月6日上午10时起飞,而实际起飞时间为当日下午2时17分。飞常准APP显示,CZ8805次航班登机结束为6日上午9时57分,通过摆渡车登机,最终该趟航班于6日下午5时36分抵达北京,比计划时间延误约4小时。3月7日,南方航空客服人员表示,该趟航班延误原因为“公共安全”问题,此事当时已报警,移交警方处理,“乘客往飞机投硬币了”。该客服人员介绍,该趟航班延误了两百多分钟,“出于安全考量,要检查有无别的安全隐患。”据大象新闻报道,南航客服人员也表示,在上客期间地面工作人员发现有旅客投掷硬币的行为,硬币已找到,扔硬币的乘客已移送公安机关。记者注意到,在2019年4月,南方航空官方账号曾发布过一则关于乘坐飞机投硬币的警示视频,视频介绍,当年4月20日南航CZ8427次航班,起飞前有旅客向飞机头抛下6枚硬币,最终硬币都被找到,但飞机延误78分钟,而该旅客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7日。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网友投稿#公安讯问5大套路

#网友投稿#公安讯问5大套路 公安讯问5大套路,你能抗住几个回合 虽然说现在刑讯逼供等暴力审讯的现象少了很多,但暴力审讯以外的非法审讯方式却很常见。因为它的定位性、欺骗性和无痕性的特点很受办案机关的青睐。你比如第一个,轻描淡写。你这件事很少,我们简单做个笔录,交代了你就回家,我们好下班。如果你相信的话也好下班。真,把不属于自己干的也交代了,殴打公安做完了他们需要的笔录,他们是可以下班的,但你能走就不一定了。等你在笔录上签完字以后,他们可能马上就会换一副语气哭着说,你这个严重的事情我们再看一下你的笔录内容,比我们预想的要详细,今天你肯定走不了了。 第二个,意向承诺。你老实交代,我们给你算个自首,真相我们和法院再打招呼,给你争取个缓刑。这个自首的认定法律是有明确规定的,你的档案经过,在公安找到你的,时候就已经成为改变不了的事实了。你觉得他们会冒着徇私无法的风险,造成你的档案经过?下面是你是否可以判个缓刑法,权力不在公安,而是在法庭上。虽然公安这种恶意言论,属于诱骗供和骗供,是法律明确禁止的,但在司法实践中,一些法官面对不规范的审讯过程,通常是决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没有你被打残打凿的证据,你指认公安机关诱骗供或者骗供的行为,只会让你得到一个认罪态度不好的评价。 第三个,老乡见这种老乡。我们还是老乡,情况在被跨省抓捕的时候,是最常见的。如果办案人员操着一口你老家的方言,在正式询问你之前,先和你聊家常,聊点家乡的事,话里话外全是“我们是老乡,我会努力争取最轻的处理”之类的意思,这个时候千万不要觉得他很亲切,他大概率是想利用老乡的身份,来降低你的防备心理,获得他想要的口供而已。 第四个,威胁恐吓。你考虑清楚,如果你不交代,就把你关进看守所,我们就和你慢慢消耗。面对公安的威胁恐吓,一听到要被关进去,很多人的心理防线都是憋不住的,吓得不知所措,背部下机械性的配合。而实际上公安手上证据的论证力,只要达到了就可以对你了采取刑事拘留的标准,无论你是否主动交代,都不会改变你被海关拘留的结果。面对他们的威胁恐吓的时候,接下来你一定要明白,他们不遗余力拿下你的口供,其原因就证明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只要你想澄清这一点,而且事实你确实确实如此,一般公安是吓不倒你的。 第五个,定义陷阱。你到底组织超过多少人次去你们中心嫖娼,如果是问这种问题,那么他很可能就是在给你挖定义陷阱。你以为是在问你次数,实际上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次”和“嫖娼组织”。如果你回答“我组织超过多少”,你就很可能掉进了定义陷阱。面对此类问题,你的标准回答是,一、这些人是不是嫖娼我不知道,我也是穆斯林中心有卖淫的;二、我就是个打工的,拉一单挣一单的钱,我也不知道自己拉了多少单。类似的澄清,有一次算一次,一定要反复进行,不要嫌麻烦。面对讯问,有罪无罪,或者有罪轻罪重,往往就藏在那些不经意的话语行间里。

封面图片

谁将十万横扫三江@Lslymlwxc

谁将十万横扫三江 @Lslymlwxc 江岸区花桥派出所这样做合理吗? 1.在事先没有通知情况下,2024-04-08 10:00左右花桥派出所李警官带着一个协警来到我的工作地点。传唤证没有让我看清楚也不让我拍照的前提下,强行带着我10:41分上了警车。来到花桥派出所对我进行传唤。 2.警方让我的律师在楼下等,没有全程同时两名警官一起对我做笔录。不让我用手机。有多名警官多次对我恶语相向,说如果不是考虑我的党员身份就要让我到正规的审讯室里去坐老虎凳(请听音频一)。其间我没有看到执法记录仪闪红灯,直到中途李警官说执法记录仪停电了,换了一个新的执法记录仪才看到闪红灯。 3.传唤我的理由是我在网络上质疑王勇的执业证书和职称。王勇以涉嫌侮辱诽谤报案。而事实上王勇于此之前已经到我居住所在地的五里墩派出所因为同一案由进行报案,该派出所已经做出了处理,王勇已经申请行政复议(可能已经拿到了行政复议) 4.我反复对李警官和花桥派出所张副所长强调五里墩派出所已经对王勇报案的同一案由进行过处理,并希望他们与五里墩派出所进行核实。对方不联系五里墩派出所仍然要求继续进行笔录。整个过程大约持续到18:00左右才结束。 5.我多次要求警方对王勇是否在使用假的证件和其职称获得的合理性进行立案调查。警方均拒绝,称那不是他们的职责范围,他们只处理治安问题。 6.2024-04-16 17:30我又按照李警察的要求再次来到花桥派出所,笔录到19:00左右结束。全程没有两个警察同时做笔录。当时我看到了我的两张传唤证副本。均在公安局印处没有盖章。2024-04-08的那张传唤证副本不是我在2024-04-08李警察在我的办公室给我看的那一张,传唤时间改成了18:00,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符。 疑问: 1.为何花桥派出所在我反复陈述五里墩派出所已经处理了同一案件的前提下仍然要强行对我进行两次传唤,一次约8小时,一次约2小时。为何花桥派出所不愿意与五里墩派出所进行核实? 2.为何两次传唤均没有给我传唤证?(第一次没有让我看清楚,第二次压根就没有)。如果我不是党员的话就必须坐老虎凳进行讯问吗? 3.为何2024-04-08的传唤时间改写成了18:00,而实际是早上10:00? 4.为何2024-04-08 执法记录仪涉嫌一直没有开机,警察对我恶言相向,直到中途更换了一个执法记录仪后才看到红灯在闪,之后对我和颜悦色? 5.为何两次笔录均没有两名警官同时给我做笔录(第一次是李警察和张副所长轮流,第二次是李警官一人) 6.为何两个传唤证副本公安局印处均无公章?(网上查询到的传唤证都有公章) 7.问题的关键点是“王勇的证件和职称是否真实合规”,为何花桥派出所不愿意去查王勇证件和职称的真伪,而要坚持对艾芬进行反复长期讯问?(李根警官的理由是他只认湖北省卫生厅是不是发了执业证,至于发证过程是不是合理合法他不管;张副所长好意劝我不要多管事) 8.王勇在拿到医生资格证4年后才进行首次医师执业注册(正常期限是2年内),执业证照片没有使用近期照片。王勇首次执业当医生16个月后就获得了中级职称(正常要工作4年以上),博士毕业后4个月就获得了副高级职称(正常要博士毕业后工作2年以上)。 王勇在我的诊疗过程中因“没有执行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已经收到了武昌卫健局的行政处罚,并且对我的眼睛造成了永久性的伤害。如果公安部门不去查王勇证件职称的相关问题,将会有更多的患者受到伤害,谁去查?(涉嫌违规发证的卫健部门会自己查自己吗?) 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查明: 花桥派出所有关人员有没有滥用职权、虚开传唤证,擅自更改已经发生的传唤时间,强行重复办案,涉嫌不打开执法记录仪、涉嫌不使用两名警察同时进行讯问,不履行手续违规传唤公民扰乱公民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花桥派出所有关人员接收到上级的压力多次传唤我? 有没有公安人员与爱尔眼科利益集团之间利益输送? 【网评】听口气:背后有人安排“依法”行政!

封面图片

23条立法|林定国:确保延长被捕人羁留期不是执法机关独行独断

23条立法|林定国:确保延长被捕人羁留期不是执法机关独行独断 立法会相关法案委员会连续第4日审议《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草案提到,针对危害国安罪行的被捕人,警方可在现有48小时羁留期的基础上,向法院提出申请最多14日,即最多羁留16日。有议员关注法庭在处理延长羁留的申请时,是否有考虑香港人权法案;亦有议员关注,警方不必给予被捕人有关申请延长羁留的相关资料。律政司司长林定国回应时说参考其他司法管辖区,并非全部都有法庭角色在其中,本港加入法院的角色,可确保延长羁留期不是由执法机关独行独断,而是交由法庭决定,法官会检视所有相关资料,包括警方提供的资料,并在尊重被捕人权利下作出决定。林定国又说,即使被捕人未必有机会检视所有警方需要保密的资料,但可寻求律师协助,律师可代为向法庭陈述反对延长羁留的理据,因此条文是平衡所有元素。对于条文会否让被捕人有机会滥用或借机拖延时间等,林定国说,如果拖延只会令被捕人进一步加长羁留期,他不相信在常理下被捕人会希望自己继续被羁留。高级助理法律政策专员乐逢源指出,警方在拘捕被捕人后,要提出延长羁留期,必须要向法庭清楚解释理据,亦要尽快将被捕人带到裁判官席前,法庭会检视是否符合条件,不会令被捕人受到任意拘留。另外,A4联盟的议员杨永杰认为现时涉及国家安全的案件愈来愈复杂,应为羁留期保留弹性,认为不必为羁留期设立总时限。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回应说,考虑香港实际情况,包括警方过去调查涉及国安的案件,再参考外国经验,加上要保障被捕人权利,认为延长14日羁留期是平衡各方面后最理想的时限。 2024-03-11 10:32:21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