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诈骗园区猪仔悔不当初,负责爱情包裹骗上百人

老挝诈骗园区猪仔悔不当初,负责爱情包裹骗上百人 三名约20岁的年轻人被高薪诱惑,前往泰国后被带至老挝诈骗园区进行非法活动,其中一名受害者阿丹(化名)分享了自己的悲惨经历,并自揭其在“爱情包裹”骗局中骗取超过100名受害者。 阿丹表示,自己原本在马来西亚马六甲工作,并收到了一个薪水高达9000令吉(约1万4人民币)的工作邀请。他没有听从母亲的劝告,执意前往,最终被带到了老挝诈骗园区。他回忆道:“当时我告诉妈妈接到了这份工作邀请,但她担心这是骗局,不同意我去。最终,我没有告知父母就离开了,从马六甲出发的一切费用都是他们支付的,一直到抵达泰国后才发现被直接带走。”被迫从事诈骗活动阿丹透露,他和其他受害者被迫参与“爱情包裹”骗局,诱骗大量无辜的受害者。参与诈骗活动的底薪为1000令吉,但每成功欺骗一名受害者就可以获得提成。 尽管他最高曾获得7000令吉的薪水但由于频繁的罚款,最终所剩无几。他表示:“如果没有达到业绩就会被罚款,迟到也会被罚款,各种理由都能被用来罚款。” 马来西亚国际人道主义组织(MHO)营救行动阿丹是三名成功被马来西亚国际人道主义组织(MHO)救出的受害者之一。MHO表示,他们将继续为被迫参与诈骗活动的受害者提供帮助,并加强对这些非法园区的打击。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马来西亚4名华裔“猪仔”获救 从老挝诈骗园区逃脱

马来西亚4名华裔“猪仔”获救 从老挝诈骗园区逃脱 02-10 四名华裔男女“猪仔”成功从老挝诈骗园区获救,并于农历大年十一顺利回到马来西亚,与亲人团聚。此次解救行动由被誉为“猪仔救星”的马来西亚国际人道主义组织(MHO)与其他社会团体联合进行,经过近两个月的调查程序,最终帮助他们顺利返国。 这四名受困者,分别为21岁至28岁的华裔男女,均被诈骗集团诱骗至老挝的诈骗园区工作,期间面临了各种威胁和压力。在当地,他们遭到诈骗集团要求支付赎金,金额从5万到10万元人民币不等,才能换取自由。然而,在MHO的介入下,这些受害人得以在没有支付任何赎金的情况下成功获释。 获救的受害人中,包括3名男性和1名女性。他们于当天中午抵达吉隆坡国际机场第二航站楼,并在MHO代表阿兹鲁沙菲益及槟城慈爱善堂创办人释云德法师等人的陪同下出席了记者会。 受害者回忆起逃离过程中仍面临的困境,表示即使逃脱园区后,他们一度被安置在由大使馆管理的区域,但仍然遭到诈骗集团成员的骚扰。有一名男受害者的房间曾被非法闯入,企图将其强行掳走,意图重新卖回诈骗公司或转卖给其他团伙,幸好及时得到了阻止。 阿兹鲁沙菲益在记者会上强调,诈骗集团通常以“支付赎金”作为诱饵,逼迫受害人交钱,甚至扣押护照等手段。他特别提醒,受害者不要轻信付款即可获得自由的承诺,因为诈骗集团一向以此手段反复欺骗他人,目的只是为了敲诈更多金钱。 关于近期泰国政府在泰缅边境实施的断网、断电、断油措施,阿兹鲁沙菲益表示,这种策略短期内可能无法完全有效打击诈骗集团的存在。他建议多个国家应加强联合行动,持续加大打击力度,才能根除跨国犯罪。他认为,限制边境地区的电力、燃油、食物和水源供应,将是切断不法集团根基的有效手段。 订阅全网大事件曝光(吃瓜)↓ https://t.me/QWBGXS 投稿爆料/广告投放:@aaxks

封面图片

#马来新闻 马来西亚少妇被掳至缅甸当“猪仔”:海外高薪打工骗局再升级

#马来新闻 马来西亚少妇被掳至缅甸当“猪仔”:海外高薪打工骗局再升级 海外高薪打工诈骗案件再现新招,诈骗集团先以高价买机票“聘请”受害者到英国及西班牙从事代购,获取受害者信任后,再诱骗他们前往泰国,最终将受害者掳至缅甸。这类骗局已造成至少一名马来西亚少妇上当,被迫成为“猪仔”。 受害者是一名35岁的本地女子。其哥哥赖先生(37岁)及丈夫余先生(40岁)在大马国际人道主义组织(MHO)总秘书拿督希桑慕丁与华社公关辜健鈫的陪同下,召开新闻发布会讲述受害经过。赖先生透露,本月7日,他接到妹妹的电话,得知她被骗至缅甸,次日便被要求支付2万美元赎金。诈骗集团多次联系家属催促缴款,声称若无法支付赎金,妹妹将被迫“工作”。 此外,另一名27岁的青年也被诈骗集团骗至缅甸,遭遇类似的勒索。其父亲陈先生(61岁)透露,对方要求支付4万7000人民币赎金,否则儿子将被带到诈骗园区进行“工作”,不达标则遭殴打。 还有一名23岁的青年在前往泰国清迈面试工作后失联。他的父亲李先生(51岁)表示,儿子于上月29日乘机前往清迈,并在抵达后与女友保持联系,但在上了接送他的货卡后便失联至今。 MHO总秘书希桑慕丁指出,尽管海外打工骗局的案例有所减少,仍有马来西亚人被骗至缅甸等高风险地区,成为“猪仔”。辜健鈫提醒公众,诈骗集团如今改变手法,先以高额待遇和低风险的工作诱惑受害者,民众需提高警惕,防止落入陷阱。如有家人陷入骗局,务必及时联系MHO寻求帮助。

封面图片

三名菲女落入老挝电信诈骗窝点 菲律宾政府全力营救

三名菲女落入老挝电信诈骗窝点 菲律宾政府全力营救 菲律宾移民局(BI)报告称,在老挝落入电信诈骗窝点的三名女子被成功解救并已经安全返回菲律宾。 受害者承认,他们最初被邀请担任呼叫中心的客服人员,但最终被强迫担任诈骗人员,进行爱情诈骗活动。 菲律宾移民局于2022年开始对此类海外高薪骗局发出警告,而国际刑警组织最近对东南亚参与网络爱情诈骗中心的团伙和诈骗者表示关注。 多名受害者向当局讲述他们如何被迫加入诈骗窝点并欺骗西方男性潜在受害者投资虚假的加密货币账户。 受害者表示,如果他们无法达到配额,就会受到身体虐待。 国际刑警组织此前表示,一个有组织的犯罪团伙每年可以非法获利高达500亿美元 移民局(BI)局长诺曼·陈新戈(Norman Tansingco)表示:“没有迹象表明这些人贩子会停止非法活动。只要有受害者可以被他们欺骗,并且有更多的菲律宾人可以被他们欺骗加入他们的非法计划,这个问题将继续下去。” 他补充道,除了严格的离境手续外,他还下令开展强有力的宣传活动,向公众通报其作案手法。

封面图片

印尼籍诈骗集团卷款1亿仍不收手 再设骗局坑害500人

印尼籍诈骗集团卷款1亿仍不收手 再设骗局坑害500人 一个涉及外汇投资骗局、卷走逾1亿令吉的诈骗集团,其印尼籍首脑及“左右手”至今仍未落网,不仅逍遥法外,还另设新骗局,再度欺骗500名受害者。 3月5日上午11时,30名受害者在马来西亚国际人道主义组织(MHO)陪同下,向印尼驻马大使馆提交投诉信,要求印尼执法单位协助调查。 MHO总秘书拿督希山慕丁在记者会上表示,仍有4至5名诈骗集团核心成员未落网,包括印尼籍首脑及“左右手”,以及两名外国籍成员俄罗斯籍的“交易师父”(Sifu Trader)及本地槟城籍的“特工001”(Agent 001)。 “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该集团的大本营可能设在印尼,已涉及跨国犯罪。因此,我们除了敦促大马警方与纳闽金融服务局深入调查,也希望印尼执法单位能介入,协助缉拿这伙诈骗犯。” 希山慕丁透露,在逃的诈骗集团成员仍在过着奢侈生活,其中一名槟城籍男子甚至聘请保镖保护自己,未受到法律制裁,令受害者们深感不公。 同时,MHO华裔社会公关代表胡杰良披露,目前已有389名本地受害者及72名外国受害者。他进一步警告,该诈骗团伙近期再度启动新投资骗局,目前已有约500人受骗,MHO将召开记者会,揭露该新骗局的具体运作方式。 此前,该诈骗集团以“外汇投资”骗局行骗,承诺每月2%的回酬,吸引超过400人投入资金,在长达8年的时间内骗取至少1亿令吉。尽管骗局曝光,但诈骗团伙仍持续运作,甚至变换手法进行新一轮欺诈。 MHO呼吁所有投资者提高警惕,避免再度落入类似骗局,同时敦促执法单位加紧调查,将涉案嫌犯绳之以法。

封面图片

印度男自称中东富商 搞男女通吃 做爱wt恶意传病 致女阴部瘙痒 另有逾上百人受害

印度男自称中东富商 搞男女通吃 做爱wt恶意传病 致女阴部瘙痒 另有逾上百人受害 曼谷以南的沙没巴干府一名女子控诉遭印度男骗感情传播性病毒,印度男自称是商人,女子在他的一步步攻略下坠入爱河,与之发生性关系传播性病毒,结果一查发现该男子竟然前科累累,诈骗超过100名男女与他发生性关系。 9月24日,受害女子向著名脸书页「赛迈挺住」创始人兼内政部长顾问埃甲珀求助,声称自己遇到一名印度变态男,他自称是一名寻找真爱的阿拉伯商人,欺骗超过100名男女与他发生关系,导致许多人感染上性传播疾病。 受害者现年24岁,是一名美甲师,8月期间一名印度男子开车经过自己工作的地方来撩自己,说要进店让她服务,但当时排队的客人很多,她当场拒绝了,最后在男子的死缠烂打下还是接受了,并把自己的联系方式给了他。 自那之后,该男子经常联系自己,询问她的个人信息,还邀请出去旅行,久而久之她就抱着试试的心态和对方恋爱。9月11日,男子邀请她出去吃饭,她欣然答应,因为已经谈了大约1个月,当天他们一起来到一家酒店喝酒吃饭,之后两人便发生了性关系,男方并没有戴安全套。 自那之后,男子就在她的世界里消失了,把她所有联系方式拉黑,直到偶然联系上了该印度男子的女友自己才得知真相,该男子骗了很多长相好看的男性和女性与之发生性关系。此外还从其女友那里了解到,已经有上百名受害者,地区覆盖曼谷市Bearing、Samrong、挽那地区和沙没巴干府,而且有些被哄骗与其口交的女性嘴巴周围出现疱疹。 受害女子进一步表示,在她看来该名印度男子就是以寻找伴侣的伎俩,欺骗他人与之发生性关系从而传播病毒,至于是什么病毒目前还不能确定,她现在出现外阴部瘙痒和灼烧感,排尿困难,不过还没有去验血或是到医院就医,而该名印度男的女友也有与自己相似的症状,且已持续1年多时间。 埃甲珀就此指出,随后会带受害者到医院就医,检查其是否感染病毒,接着会去警局报案,因为此类人会对社会构成危害,相信受害者有很多人。他的这种行为就是意图传播病毒,因此想要告诉其他的女性受害者,可以到自己这里来求助。 缅北通缉悬赏令 https://t.me/bgxstjlll 欢迎投稿爆料: @PlyanziA

封面图片

新的诈骗警告:“幻影包裹”短信导致重大财务损失

新的诈骗警告:“幻影包裹”短信导致重大财务损失 北京 – 一种新的电信诈骗变种通过发送虚假包裹递送通知来针对个人,导致重大财务损失。这种诈骗利用了人们解决包裹问题的自然倾向。 案例1:“百万美元保护”诈骗 北京市一位老年人董先生收到一个关于包裹领取的信息。当他提供的代码在领取点无效时,他拨打了信息中的电话号码。骗子没有讨论包裹的事,而是虚假地声称董先生激活了一个“百万美元保护”服务,每月费用为800元。董先生急于取消这个不存在的服务,随后被操纵下载了“云客户服务”软件。按照“客户服务”代表的指示,他的银行账户被完全清空。 案例2:“意外保险购买”欺诈 同样地,北京的薛先生收到了一个虚假的包裹领取短信。在车站没有找到包裹后,他拨打了提供的电话号码。骗子随后虚假地声称他不小心购买了保险,会自动扣除7000元。为了阻止所谓的扣除,薛先生被诱骗提供了他的银行卡号、身份证号、密码,进行了面部识别验证,并提供了验证码。最终导致了他的银行账户被盗取了170,000元。 诈骗的运作方式 这些案例揭示了一个共同的主题:诈骗者利用看似无害的“虚拟包裹”文本来发起联系。一旦受害者打电话,对话就会转向虚构的财务问题(如未经授权的服务或保险),制造恐慌和紧迫感。然后,受害者被引导安装恶意软件或提供敏感的个人和银行信息,最终导致他们的账户被清空。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