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简报: 一分钟尽知天下事

#新闻简报: 一分钟尽知天下事 2025年2月4日,星期二,农历正月初七 1、《哪吒2》票房6天破42亿,超过《流浪地球2》进入中国影史前十,有影院一天排99场,平均10分钟一场; 2、节后返程高峰到达,江苏多处高速公路开放应急车道,保通保畅;上海机场单日客流量首次突破40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 3、国补效应初步显现,超1400万人申请国补买手机等产品,有卖场销量涨400%; 4、港股蛇年首个交易日:三大指数探底回升,AI概念股涨疯; 5、商务部:去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7.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4%,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6、我国在太空成功验证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制造的功率器件,有望牵引我国航天电源升级换代; 7、OpenAI推出深度研究功能,5至30分钟生成一份研究分析师级报告; 8、外媒:涉嫌向入境中国游客索要小费,印尼雅加达机场30名移民官员遭解职; 9、加密货币市场暴跌:比特币跌破10万美元,以太坊跌破3000美元;特朗普代币“TRUMP”较高点跌逾7成,散户血亏; 10、欧媒:欧盟对美国向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加征关税表示遗憾;德国总理表示若美国对欧盟加征关税,欧盟将采取反制措施; 11、美媒:特朗普称美墨同意暂缓一个月实施加征关税措施;特朗普称不排除向英国加征关税可能性,英方称两国是不可或缺的盟友; 12、韩媒:韩国棋院决定变更争议规则,取消累计犯规将直接判负规定;韩国总统尹锡悦涉嫌内乱罪公审将于2月20日开庭; 13、日媒:日本流感病例超950万人,部分医疗机构过度囤购致药品短缺;日本一制药公司暂停供应奥司他韦,因生产的治疗药库存不足; 14、俄媒:俄罗斯一高档小区发生爆炸,已致2人死亡4人受伤,谋杀目标曾是乌克兰公民,此前多次受到乌克兰情报部门的威胁; 15、美媒:美国一架客机起飞前发动机冒烟起火 乘客从逃生滑梯疏散,无人员受伤,美国联邦航空局将进行调查;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国际新闻 #特朗普

#国际新闻 #特朗普 #突发! 特朗普威胁加征50%关税,除非中国取消对美进口报复性关税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威胁称,若北京方面不取消其对美国进口商品的报复性关税,美方将对中国商品额外加征50%关税。 据CNN报道,特朗普在2025年4月7日晚通过其社交平台Truth Social发布了这一声明。

封面图片

官媒:中国或根据美国关税动态调整反制措施

官媒:中国或根据美国关税动态调整反制措施 中国官媒称,中国针对美国关税实施的反制措施精准且顾全大局,并且今后还可能根据动态调整反制举措。 中国央行旗下的新媒体“玉渊谭天”星期二(2月4日)发文说,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星期二宣布,从2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文章发现,中国官方的公告是在2月4日中午1时1分挂网,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关税的时间相同。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组织学院教授应品广分析,这体现出中国对“特朗普2.0”做了全面、成熟的研判,从而及时、精准地进行反击。 文章也称,这次行动展现中国坚决反对美国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同时也为双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协商解决问题留有足够手段。 文章说,此次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煤炭、液化天然气、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等加征关税,这都是美国的相对优势产业,加征关税会使其在中国竞争力大幅下降,或迫使美国寻求替代的出口地。“中方的反制,就是要让美方感到疼。” 文章还说,美国宣布对所有自华进口商品加征10%的关税,而中国仅对美国特定的几项商品加征10%至15%的关税,意味着如果美国一意孤行,中国还有足够的空间予以反制与打击。 文章引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崔凡称,在今后一段时间里,中国政府可能还会根据美方的进一步措施动态调整相关反制措施。

封面图片

#国际新闻: #美国爆发大规模反特朗普抗议活动

#国际新闻: #美国爆发大规模反特朗普抗议活动 美国时间4月5日,美国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示威者走上街头参加反对特朗普抗议活动,据悉,已有超过50万人报名参加这1200场集会、游行或抗议活动中的一场,活动计划在美国50个州举行。 据媒体报道, #这是自特朗普年初上任以来针对他的最大规模单日抗议活动。 抗议者声称,特朗普和马斯克正在试图对美国政府进行一系列改革,比如全面加征关税、减少政府的开支、大规模裁员等,很多人对当前的政策和改革感到担忧,希望通过和平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 而特朗普的支持者认为,他的政策是必要的,因为美国政府长期以来被自由派主导,存在浪费和低效等问题。他们认为特朗普的大胆行动可以打破这种局面,恢复“传统美国价值观”。 #据悉:特朗普此次关税已导致美国股市收盘暴跌甚至美国启动大裁员 #详情看上图 欢迎订阅柬埔寨大事件频道 :https://t.me/XSBG888 投稿商务: @SX40000

封面图片

3月11日报道据《日本经济新闻》3月11日报道,中国政府自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等加征最高达15%的关税。针对美国对中国商

3月11日报道据《日本经济新闻》3月11日报道,中国政府自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等加征最高达15%的关税。针对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这是中国采取的第二轮反制措施。由于市场对美国农产品的需求可能减少,多种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是特朗普政府重要支持群体,关税将对美国农民造成打击,继而动摇特朗普政府的选民基础。 此举旨在打击特朗普政府农业票仓,迫使其调整关税政策。 特朗普第一任期,美中爆发贸易战,当时中国也将美国农产品列为加征关税对象。 由于中国对美国加征报复性关税,美国主要农产品面临价格下跌压力。 纽约市场棉花期货价格一度跌至每磅62.54美分,是自新冠疫情导致需求下滑的2020年8月以来的低位。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大豆期货价格一度跌至两个月以来的低点。 市场之所以作出“抛售”反应,是因为对特朗普上次执政时的情形记忆犹新。2018年,美国对中国的大豆出口大幅降低,价格陷入低迷。 报道称,中国此次征收报复性关税,可能导致美国农产品竞争力降低,市场份额进一步下降。美国大豆协会负责人发表声明指出,该产业尚未从2018年贸易战的负面影响中完全恢复,农民将面临更为严峻的经济困境。 中国已从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采购更多农产品。2024年,中国进口巴西大豆数量占国内进口大豆总量的比重超过70%,从美国进口的大豆数量仅占两成。2016年,美国和巴西大豆所占份额均为四成左右,处于势均力敌状态。中国还从巴西进口更多棉花,对美国产品加征关税措施的影响并不大。 报道表示,如果美国农产品价格长期下跌,农民不满情绪高涨,将把矛头指向特朗普政府以及共和党。 报道称,美国中期选举将于2026年11月举行。大豆主要产地美国中西部地区以及盛产棉花的南部地区,在传统上支持共和党。在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中,这些地区也曾为特朗普获胜作出贡献。

封面图片

彭博社报道:加税40天已过,中方转守为攻,美国想要的15年大单,中方给了澳,自中方对美加征关税至今,已经过去了40天,中方所说的

彭博社报道:加税40天已过,中方转守为攻,美国想要的15年大单,中方给了澳,自中方对美加征关税至今,已经过去了40天,中方所说的“奉陪到底”,特朗普终究是没能领会,中方这次转守为攻,将美国的大单,转头交给了澳大利亚。 今年2月10日,为反制美国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10%关税,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其中,对液化天然气(LNG)加征的关税达到了15%。到今天,40天过去了,美媒突然发现中方的反制措施不止加征关税而已,这回中方似乎要反过来先和美国“脱钩”了。

封面图片

特朗普扬言加征关税 境内外人民币均创四个月新低

特朗普扬言加征关税 境内外人民币均创四个月新低 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星期一(11月25日)威胁称明年1月20日就职时、要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的关税,引发市场反应。星期二(26日)盘初离岸人民币一度下跌0.36%,在岸人民币开盘后也跌破7.25关口,均触及7月以来新低。 综合彭博社和路透社报道,特朗普星期一在他创立的社媒平台Truth Social贴文,称由于麻醉品等非法药物的涌入,美国将在现有所有关税基础上对中国商品额外征收10%的关税。 特朗普也指责北京,没有采取足够有力的措施阻止非法毒品从墨西哥进入美国,他说:“在毒品停止进入美国前,我们将对中国进入美国的所有产品额外征收10%关税。” 特朗普此前曾表示,如果当选美国总统,将对中国商品加征60%的关税,但自当选以来并未就此做出更多表态。这部分关税是否将落地、将以什么样的方式落地,目前尚不明朗。 澳新银行亚洲研究主管吴坤(Khoon Goh)分析,这是特朗普赢得大选以来第一次明确表示加征关税,时机也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要早,“特朗普的关税言论让市场措手不及,离岸人民币汇率应声走弱,中国资产可能会面临压力。” 境内外人民币在特朗普当选之后持续走弱,从7.10一路跌至7.26附近。 在人民币承压之际,中国央行已连续多个交易日将人民币中间价设置在强于市场预期约500点的位置,中资大行也不时在境内即期市场卖出美元,离岸市场人民币流动性持续偏紧,都限制了人民币的跌幅。市场将密切关注接下来中国的维稳力度和汇率底线。 ... #中美贸易战 #人民币兑美元 #特朗普 2024年11月26日 12:21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