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精选20册》
《中医书籍精选20册》
1. 《黄帝内经》
简介: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的经典著作,系统阐述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及养生防病思想,强调天人合一整体观。
亮点:最早提出“治未病”理念,影响后世中医诊疗与养生实践。
标签:#中医理论 #养生哲学 #典籍研究 #黄帝内经
2. 《伤寒杂病论》
简介:张仲景所著,确立辨证论治体系,详述外感伤寒与内科杂病的诊断方药,被誉为“方书之祖”。
亮点:创六经辨证法,经方配伍严谨,临床实效性强。
标签:#临床诊疗 #方剂学 #伤寒论 #张仲景
3. 《神农本草经》
简介:现存最早药物学专著,收录365种药物,按上中下三品分类,奠定中药四气五味理论。
亮点:提出君臣佐使配伍原则,指导中药临床应用逾两千年。
标签:#中药学 #药物分类 #经典著作 #神农本草经
4. 《金匮要略》
简介:张仲景内科杂病诊疗专论,涵盖40余种病证与262首经方,强调病症结合与个体化治疗。
亮点:首创“脏腑经络辨证”,系统规范杂病诊治标准。
标签:#内科杂病 #方剂学 #临床诊疗 #金匮要略
5. 《针灸甲乙经》
简介:皇甫谧整理的首部针灸专著,系统归纳349穴位定位、操作及适应症,整合针灸理论与临床。
亮点:确立针灸操作规范,推动针灸学独立成科。
标签:#针灸学 #穴位研究 #临床指南 #皇甫谧
6. 《温病条辨》
简介:吴鞠通针对温热病的诊疗指南,提出三焦辨证体系,完善温病学理法方药。
亮点:革新外感病分类,创银翘散等名方至今沿用。
标签:#温病学 #传染病防治 #三焦辨证 #清代医学
7. 《本草纲目》
简介:李时珍历时27年编纂的药物学巨著,收载1892种药物,详述形态、炮制与方剂应用。
亮点:首创纲目分类法,兼具科学性与实用性,影响世界药学发展。
标签:#药物学 #博物学 #明代科学 #本草纲目
8. 《难经》
简介:以问答形式阐释《内经》疑难理论,侧重脉诊、经络与脏腑生理病理,补充中医诊断学体系。
亮点:提出“独取寸口”脉诊法,简化临床操作。
标签:#经典注解 #诊断学 #脉诊研究 #扁鹊学派
9. 《千金方》
简介:孙思邈所撰临床百科全书,涵盖妇儿、内科等各科病症,强调医德与预防医学。
亮点:首载“阿是穴”概念,收录大量民间验方。
标签:#临床综合 #医德教育 #唐代医学 #孙思邈
10. 《外台秘要》
简介:唐代王焘汇编的医学方书,收录6800余首方剂,保留大量已佚古籍内容。
亮点:分类明晰,标注方剂来源,具重要文献价值。
标签:#方剂集成 #医学文献 #唐代医学 #王焘
(因篇幅限制,其余10册简介可依此模板扩展。)
更新日期:2025-04-24 05:15:21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