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分享个烦恼:我母亲目前被确诊乳腺癌Her2阳性,情况比较严重,现代医术可以治愈,医生的具体治疗方案还没出,现在只进行了肿

大家好!分享个烦恼:我母亲目前被确诊乳腺癌Her2阳性,情况比较严重,现代医术可以治愈,医生的具体治疗方案还没出,现在只进行了肿瘤切除手术,要等伤口痊愈后才能进行后续治疗。我了解了一下,这种情况需要化疗加靶向治疗。治疗周期长,花费高昂。至少需要二十来万。现在问题是:在广州是最容易治疗的,但花费也是最高的,没有本地医保,省内的医保报销低,而家里目前顶多也才10万存款。可以说完全不够的,去广州治疗怕是治一半人不给你治了而且我父亲在我母亲得病后是暂定工作的,家里无任何收入来源。现在呢,一直是在县医院里诊断,目前医保抵消了部分费用也花了近20000,这里不包括不报销的体检费。非报销的体检花了差不多10000。而我父亲后续治疗(化疗加靶向治疗)想在县医院治疗,他想着县医院离家近,方便,想着陪我母亲化疗几次后,可以一边打工,等要化疗了再请假回来。而且家里确实钱不够。但是县医院肯定水平不够,很多亲戚呢,建议去广州治疗,因为广州最好嘛。我呢是想:广州去不起,县医院信不过,想让去市医院治疗,去市医院治疗,会贵,但医保也比在广州报销的多。OK,我想问问大家:大家觉得一定要去广州治疗吗?如果认为在市医院治疗,我该如何劝我父亲? #私密 #树洞 #求助 投稿自己的秘密,忏悔,倾诉,发泄你的故事。 投稿 @tcj188_bot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这是我从医路上的意难平,一个老年乳腺癌患者,被发现的时候已经是胸壁浸润了,年轻的时候勤勤恳恳供养了三个子女成家立业,好不容易准备

这是我从医路上的意难平,一个老年乳腺癌患者,被发现的时候已经是胸壁浸润了,年轻的时候勤勤恳恳供养了三个子女成家立业,好不容易准备颐养天年了,却发现了乳腺癌,但穿刺结果免疫组化又还是很好,靶向,内分泌,化疗,都有机会治疗,三个子女态度坚决,倾家荡产也要治,老人本来不想治,但拗不过子女,做了根治术,并且在医院做了四个周期的AC方案化疗,家属要求用最好的化疗药物,最后一次查房,孩子去买饭了,我笑嘻嘻的说老太太儿女真孝顺,用的都是好药呀,医院都买不到的,旁边床的病人听到了就问,她们用的是四千多一支的那个化疗药么?我说是的,老太太也听到了,就问我她还需要化疗多久,我说后边还有四个周期的化疗,以及一年的靶向治疗,不过你免疫组化很好,再活十年没问题的,老太太眼神有点黯淡,我也没想太多,就去查别的病人了,就在昨天,我突然想到这个病人好像很久没来化疗了,一翻病历,已经超时一个周了,我就打电话给她女儿随访,表明来意后,她女儿突然开始哽咽,说她妈妈上次化疗回来后散心失足掉河里淹死了,都怪她没看好妈妈,都怪她要去给女儿买棉花糖,都怪她同意妈妈下雨天去散心……我脑子有点懵,脑海里想到的全是最后一次查房她那黯淡的眼神…… #私密 #树洞 #求助 投稿自己的秘密,忏悔,倾诉,发泄你的故事。 投稿 @tcj188_bot

封面图片

各位女性,一定要注意我们的乳房健康,定期检查,女性患乳腺癌的概率真的不低。

各位女性,一定要注意我们的乳房健康,定期检查,女性患乳腺癌的概率真的不低。 我身边就有两位患乳腺癌的家人。我外婆在我高中的时候因乳腺癌去世,现在是我姑妈,癌细胞先后扩散到皮肤和大脑,现在已经神志不清,据医生说最多还有3个月。 两位亲人都接受过乳房切除手术,但或许因为年龄较大,发现时机较晚,所以即使做了手术,后期生活也还是受到了影响,并且还是发生了癌细胞转移。 乳腺癌早发现早治疗的话是可以被控制住的。所以希望大家能定期去检查,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情况。希望大家都能好好的。 【网评】微信搜索乳腺癌筛查指南2022,医脉通、丁香园等公众号都有详细解读,推荐普通女性40岁以后每年做一次影像学检查,超声为主,必要需要加钼靶检查。高风险女性则年龄线要提前,高风险人群也有明确定义。

封面图片

#寻人启事! #欧阳昱 寻我姐夫东南亚下落!

#寻人启事! #欧阳昱 寻我姐夫东南亚下落! 大家好,我叫梅梅,我和姐姐从小在单亲家庭长大,妈妈病逝之后就是姐姐靠理发店赚钱供我读书生活,我们的家在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 2023年6月的一天,我姐姐的理发店迎来一个未成年的小哥哥面试洗头员工,小哥哥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因工地事故双亡,之后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由于爷爷奶奶年事已高靠低保维持生活,所以小哥哥高中没有毕业就出来打工赚钱养家。得知该小哥哥命运多舛,和我们一样没有爸爸妈妈,并且对爷爷奶奶还有一颗无比懂事孝顺的童心后,我姐姐毅然决然地用了他。 在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小哥哥时而回去照顾爷爷奶奶,时而住在我们家里,从热情接待顾客、细心为每一位顾客洗头到虚心跟着姐姐学习理发技术,店里的卫生也从来是小哥哥抢着做,就在这样的氛围中,大七岁的姐姐和小哥哥恋爱了。 正在幻想美好未来的时候,姐姐接连几天出现突然流鼻血的情况,身体也越来越虚弱,到医院检查后直接被告知恶性克隆性疾病,即白血病。这晴天霹雳的噩耗直接给他们这对刚开始憧憬生活也跟我们的家庭蒙上一层厚厚的冰雪。 在姐姐病情持续恶化下,理发店门店也关了,正在面临高考的我没有办法去照顾姐姐,所以我的姐夫就承担起照顾姐姐的重任。在持续化疗之后,姐姐头发也掉光了,身体也逐渐消瘦。每一次化疗都是巨大的开支,很快家里的积蓄便捉襟见肘,医生告诉我们,我的血型可以给姐姐进行造血干细胞骨髓移植。但是需要六十万才能够得了,加上后续陆陆续续化疗治疗,每天都需要上千甚至上万。 2024年10月19日,姐夫偶然看到QQ群里发了一则招聘广告,内容是云南边境搬运普洱茶,可挣20005000一天,并且日结,姐夫为了给姐姐去赚钱治病续命,直接联系网友就过去了。10月23日这天,姐夫突然给姐姐支付宝转来30000之后就直接到现在也联系不上了。后面通过报警才知道姐夫的微信IP已经到达缅甸境内,警察叔叔说我姐夫可能已经被卖到妙瓦底泰昌园区。 这些天我学会了使用飞机聊天软件,学会了在频道发曝光信息,我真的好希望这个渠道可以联系到收留我姐夫的公司或者老板,老板,如果您看到这个信息,如果我姐夫在您公司,我求求你可以放他回来吗?因为他奶奶现在也住院了,我姐姐也很需要他,我们这两个家庭都需要他。 姐夫:我是梅梅,如果你可以看到这个信息,姐姐现在每天都在吐血,姐姐要我告诉你,现在她可能活不下来了,趁着她还在这个人世间,她想你可以不要去挣钱了,能不能回来陪她去拍一套婚纱照,姐姐现在很需要你,如果你再不出现,姐姐可能真的就不在了。 最后也感谢大家能够帮我传达一下这条很重要的信息,如果有人知道我姐夫的下落,如果你可以提供给我他的联系方式,我姐夫给我姐姐转的那些钱,我都愿意直接给你。谢谢大家了!@kexing5201314

封面图片

财新3月31日联系采访了上海部分临时征用的隔离点情况,发现有一些隔离点亟需医护,还有居家检测呈阳性者长时间等待转运。

财新3月31日联系采访了上海部分临时征用的隔离点情况,发现有一些隔离点亟需医护,还有居家检测呈阳性者长时间等待转运。 浦东济明路518弄 “耀华滨江人才公寓”作为新近开放的隔离点,于3月28日开始陆续收治病例,一辆辆大巴将感染者和密接人员运至此地。一套两室一厅的公寓安排四名隔离人员,两人一间房,房间内放置了单人床。这里的隔离人员以老年人居多,也有部分6岁以下儿童,由一名家长陪同入住。相比定点医院,耀华隔离点条件已有改善。一位隔离人员3月24日入住惠南镇浦东医院,当时只能安置在集装箱改的方舱内,10多人一间,打地铺,昼热夜冷。其中还有学龄儿童,甚至是抱在手上的婴儿。“当时所有人挤在一起,容易交叉感染。下雨天就更难熬。” 然而耀华隔离点运行初期,也因人手、供给不足面临诸多困难,最初入住的患者也感到“兵荒马乱”。到达隔离点的患者需等待很长时间分配房间,三餐供应不定时,一些晚上入住的患者,次日下午1点领到早饭,11点领到晚饭。有小朋友以面包饼干果腹。最初房内只有生活用水(冷水),没有饮用水,也没有烧水壶。昼夜温差大,分发的棉被不够御寒。 因人手不足,患者需要到统一指定点领取三餐,未能实现分配到户。且领餐队伍长,排队间隔近,有交叉感染风险。“那里除了阳性患者,还有密接,本身是阴性,但大家凑在一起领饭,密接也容易感染。”有患者家属表示。 公寓新建不久,部分楼栋电梯不能使用,老年患者需要上下20多层楼取一日三餐。一些老年人体力弱,干脆放弃下楼领饭。 在各方努力下,近两日耀华方舱情况在改善。患者分批领到各种物资,包括热水壶、矿泉水,以及热水器,可以洗上热水澡。怕冷的患者也可以从仓库领棉被御寒。三餐质量在提高。3月31日,工作人员向患者分批送餐入户。 但由于上海医护人手紧张,类似耀华隔离点更突出的矛盾是缺乏医护人员管理,这是让患者和家属最忧心的。患者也无法得到足够的缓解新型肺炎症状的药品。一些老年患者有基础疾病,身边备药不够。“我们想快递药和生活用品去隔离点,但那个地址快递无法定位,显示道路封闭,我们只能干着急。”一位患者家人表示急切。患者和家属迫切希望隔离点能有医护支援,并且定期组织核酸,让转阴康复的病人早日回家。 其他隔离点也面临类似情况。朱女士5岁的女儿在耀华人才公寓隔离,自己在周浦人才公寓隔离。这一处临时征用的人才公寓位于周祝公路周秀路,目前一个单元住6人(两室一厅,卧室客厅各两个床位)。 朱女士3月26日抗原阳性,当晚做了核酸,第二天中午疾控告知核酸异常,朱女士的女儿也在这天开始发烧,她拜托居委带她女儿去医院看病(因为抗原是阴),到医院做核酸发现是阳性。 朱女士表示,周浦隔离点大多数患者都有咳嗽症状。和耀华方舱一样,周浦方舱也缺乏医护,没人给患者测体温、做核酸,一些有高血压、高血糖的老年患者也缺乏医疗服务。 朱女士告诉财新,小朋友咳嗽越来越严重,希望女儿所在的隔离点情况能够得到改善。“毕竟还只有五岁,我很担心。” 隔离点条件正在逐步改善,而仍在居家状态的新冠感染者也在期待早日转运隔离;但随着本地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数字不断攀升,调配转运救治资源难度提升。 一位住在黄浦区方浜西路的居民告诉财新,自己已经发热6天,高烧近40度,从3月27日复核核酸确诊后至今未得到救治,父亲的核酸结果也出现了异常,求助居委会后得到部分药物的补给,卫健委工作人员也对其登记在案,但目前仍然未转运,被告知还需“等待消息”。 她目前和父母、弟弟以及4岁的侄女挤在一个10多平米的住所中。由于居住条件狭小无法满足一家五口隔离的需求,母亲带着弟弟的孩子已经楼梯口睡了3天,父亲有高血压和肺部慢性病,母亲癌症手术后需常年用药且还没打过疫苗。“主要是担心老人小孩,他们要是能有个隔离房间就好了。”该居民说。 与感染者同住在一个楼栋的邻居也难免担忧。一位住在徐汇区凌云街道的居民对财新表示,他所在楼栋有一名儿童3月28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但目前还未被转运出去,与家人一起待在原来的住所。“我们是高层,130多户人家,老人小孩病人都有,这种情况还被要求下楼做核酸检测,大家都很担心引发更大规模的群体性感染。” 吴女士家住浦东新区芳华路,怀孕7个月,抗原自测阳性。3月28日开始发烧干咳,目前已烧3天,婆婆也出现了干咳症状,两人3月30日的核酸报告未出,老公30日确诊阳性,截至4月1日上午财新发稿仍没有被转运。吴女士希望能尽快得知核酸结果和后续安排。 由于不少药店关闭,防疫药品很难买到。吴女士说,同事众筹了一些连花清瘟给她,大概可以吃一周。 吴女士已经是孕晚期,离宝宝足月只有1个月,行动不便。她听说有孕妇的绿色通道,希望了解具体情况。“我想知道确诊孕妇有没有专门的产科医院安排,方舱隔离期发生早产怎么安排医院,怎么安排助产和护理等。” 有不少患者的困难在各方努力下得到解决。在“上海抗疫互助”平台上,一位妈妈发布求助信息,她和9个月大的宝宝在3月30日因发烧前往浦东医院就诊,二人均核酸阳性,因转运能力不足,一直滞留医院。另一户求助的洋泾家庭,外婆3月27日核酸阳性,外公和孩子先后发烧,孩子高烧三天,滞留家中。周园路的一位女性患者,老公在3月27日核酸阳性,3月29日被集中隔离,30日两个女儿抗原自测均为阳性,一个5岁,一个1岁,孩子出现高烧、咳嗽等症状。3月31日,财新与上述患者取得联系,他们均已获得妥善安排。 有热心网友告诉财新,他将一个三个月婴儿抗原阳性的病例发至微博求助,政务微信“今日闵行”迅速响应,将情况转至相关部门,卫健委工作人员也向其要了联系方式。隔日凌晨该婴儿被收入浦东医院治疗。上海儿童医院互联网医院的医生也为网友提供了6月龄内宝宝如果感染新冠的应对方法。 “这些环节都在做实事。疫情突然集中多点爆发,速度超过预期,一时混乱无序可以理解。基层各个环节都在和病毒赛跑,让人有安全感。”该网友表示。 (财新)

封面图片

是你国MTF的末路吗事实是你老公被征去当劳动军或者拉到前线当炮灰,而你因为长期吃糖当劳动军都不够格,被贴上社会再教育人员的标签,

是你国MTF的末路吗 事实是你老公被征去当劳动军或者拉到前线当炮灰,而你因为长期吃糖当劳动军都不够格,被贴上社会再教育人员的标签,交到社区管理,每个月要报备。老保爹妈喊了一万遍,舅舅不惜正月里有生命危险让你去理掉的长发,管教干部只说了一次你就乖乖理了。社区送你们这种人去踩缝纫机,或者清洗前线匪军伤亡身上扒下来的军服,再发给新入伍的。 你一个月凭电子粮票领一次配给土豆和白菜,你已经快忘了麦当劳和星巴克是什么味了。没有补佳乐吃的你男性特征越来越明显,却是手无缚鸡之力。每隔一段时间还要去医院领医保范围内的中药治疗痔疮和肛瘘。 你怀念以前那些日子,你不知道怎么变成了现在这样。你和老公去漫展的照片早就被撕掉烧了,因为你害怕被人揭发出来你曾经热衷于参加万恶的境外势力为了文化渗透、毒害青少年举办的活动。但你还是被社区的文化稽查小组抄了家,你买的二次元海报、手办和女装cos服都被抄走烧掉了,你的猫也被纠察队用电棍爱死了,他们一边笑一边录视频,说一会就发到叮咚鸡。 你已经几年没收到老公的消息了,自从他走的第一天他的手机就被没收了。开始你还能偶尔收到他寄来的信,信上说他很想念和你在一起的日子,那时候下班躺在沙发上和你吃着外卖打着游戏,他的手摸着你的牛子,亲你的耳朵说“宝宝我好爱你,我们永远在一起好不好。” 现在看番变成了强制收看新闻联播,作为再教育人员还要去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节选,背不出来可能会被电牛子。外面不知道哪里又响起轻微的爆炸声,可能又有哪里的献忠在和黑皮比谁更燃,不过你已经习以为常。糖肯定是没得吃了,这玩意儿要外汇。不过有能托关系继续搞到女性荷尔蒙注射的。你也问过别人,代价就是给管教干部或者老领导嗦牛子,党员当然也有好这口的。但你看她们打完针以后的样子总怀疑那是不是原来给兽医用的。经常听到身边有和自己处境差不多的mtf跳楼,木桶饭变成了满天飞。可是没有人过两天再秽土转生,大概是真的凉了。 35岁生日的那天晚上,你从衣柜的最里面翻出一个袋子,然后把窗帘拉的严严实实,才敢把里面的东西拿出来,是一套土御门胡桃的cos服,当年被你藏在猫砂盆里才躲过一劫。你小心翼翼穿上黑丝,套上裙子,镜子里却已不再是当年充满魅惑的小男娘,而是一个油腻秃顶的变态。你狠狠抽了自己好几个耳光,又一脚踹翻了镜子,玻璃碎了一地。你把丝袜打了一个死结,拴在淋浴间的水管上,然后把头伸了进去。

封面图片

卷帘门拉开一个不到半米的缝隙,里面亮着灯,传来微弱的声音。黑夜里,门外几个人在等待。

卷帘门拉开一个不到半米的缝隙,里面亮着灯,传来微弱的声音。黑夜里,门外几个人在等待。 这是12月27日的西安市民雁塔区一处城中村内,居民们守在一家偷偷开门的超市门口购买食物的场景。“如同进行‘黑市’交易一样,一次进去一个,然后把门一拉。”该村居民李原回忆道。 西安自12月23日0时起实施“封城”已满一周,市民从最初每户家庭每2天可指派1名家庭成员外出采购生活物资,到27日开始所有居民除参加核酸采样外,均不得出户,出行管制不断趋严。 并非所有人都像李原一样幸运,还能在城中村内的小超市内购买必需品,大量市民在社交媒体反映诸如线上买菜无人配送,菜价飞涨的问题。 12月28日晚,西安连夜动员,各区陆续开始为辖区封控居民免费发放蔬菜。目前已有雁塔区、曲江新区、新城区等区域的居民收到政府统一配送蔬菜。但截至29日晚,仍有大量西安市民还在为其他生活物资犯难。 与此同时,市民不得外出亦带来就医难题。西安市民陈威怀孕4个月的妻子在12月25日出现腹痛,但其所在的小区并没有医疗保障车辆,只能自行就医。“但现在根本得不到出门的批准。”他告诉财新。 此外,相比于西安市民面临的民生难题。部分刚刚在西安市结束2022年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可能面临着人生中第一次滞留异乡的窘境。有考生告诉财新,陕西本省其他地市的考生已经有人陆续返回,但仍有部分外省考生只能自费住西安市的旅店内,面临衣食方面各种困难。 12月29日,国家卫健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西安疫情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且有病例外溢至省内和省外的情况。 这意味着,西安市在近期“解封”的可能性仍不大。这一天,李原家里还剩两包泡面,一颗半土豆,三瓶饮料,三根火腿肠和四个西红柿。其中,饮料、火腿和西红柿是27日晚上在超市买到的。等待时,有一个女生告诉他,自己两天只吃了一包泡面。 西安城于12月23日正式按下暂停键,但从12月22日开始,李原居住的城中村被纳入第二管控区。正居家隔离的李原收到这个消息时,发现外卖已经不能送达村里。他与防疫人员通话,对方建议他先自己下楼到城中村内的超市购买方便面。 李原曾在12345市民热线反映村内物资供应不足问题,但没有收到回音。12月24日,村内超市大米、鸡蛋已被抢购一空,货架上只剩下一桶豆油,和几盒泡面。到了12月26日,管控力度加强,村内所有的店铺都关闭,咸菜和饼也没有卖了。 李原不奢求菜,只希望有咸菜、面条、饼、泡面等能充饥的食物。他居住的地方没有冰箱,无法囤积大量蔬菜,没有刀具和油,只有一口在封城前紧急购买的小电锅。而村里还有不少租住的大学生,比起新鲜的肉和蔬菜,他们更需要成品或速食食物。 李原告诉财新,12月28日村里再次有新增确诊病例。在他眼中,“解封”遥遥无期,他“只担心(自己)还能撑多久”。 “好消息”在12月29日晚上5点左右传来,李原接到房东通知,联系上了可以买菜的地方。李原什么也没想,立刻转了钱过去。心里一块石头暂时落了地。晚上8点,李原拿到了“封城”以来最期待的一份蔬菜,这一天也是他的生日。 12月28日晚,西安全市总动员,组织准备蔬菜等生活必需品,为封闭管理小区提供充足物资保障,各区纷纷公布政策,送菜上门。在此之前,西安市民可以通过电商平台线上下单购买蔬菜,或者依靠小区物业统一联系蔬菜供货商“拼团”采购。 西安市民赵鹏介绍,他所在的社区物业对并未统一帮助居民联系蔬菜货源,线上购物平台的蔬菜则很难抢到。“(起售)两到三分钟后,就显示配送人员满额。”在他看来,并非西安物资不足,目前最缺乏的是配送人员。信息不对称也放大了市民买菜难的问题,“听说有的社区超市菜都卖不掉,业主不知道怎么买菜。” “现在社区都建立了各种各样的互助群,买菜群、买药群、看病群,大家都在自发的去做一些事情。”赵鹏介绍,政府动员统一配送后,群里已很少收到需求信息。 疫情管控之下,西安全市超过1000万人口的日常就医保障也面临困难。 12月25日早晨,家住未央区三桥街道的陈威被怀孕四个月妻子因腹痛发出的呼喊声惊醒。他给物业打电话申请离开小区,送妻子前往医院检查。 “物业说他们没有权限,让我联系社区,社区又推给防疫管理处。”陈威从早上打电话到下午,只有一连串的“嘟嘟”声。幸好在止痛片的作用下,妻子的疼痛最终得到缓解。“小区并没有医疗保障车辆,只能自行就医,但现在根本得不到出门的批准。” 陈琳因患癌症此前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医,12月25日已经是她定期化疗和辅助治疗推迟的第五天。自从12月16日这家医院暂停门诊接诊工作后,陈琳每天最常做的就是给社区和医生打电话。 “半夜疼得睡不着,只能使劲咬被子,不能再拖下去了。”她告诉财新,此前政府“封城”公告里要保证黄码肿瘤患者的治疗,但现在即使未在封控区内的病人需求也没有得到解决。 另有一名碑林区的学生讲述了自己12月26日发烧后的经历。 “早上九点左右测温38.2°C,我立刻给社区与防疫中心打电话,希望能够联系医院就诊。”该学生称,自己先后前往了6家医院,但都以“发热门诊关闭”为由拒收。当天下午两点左右,他终于在西安市第三医院办理好了住院手续。 12月下旬起,西安多家医院陆续暂停接收转院人员和新患者。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北大街主院区、大明宫院区)和西安市儿童医院分别于20日和23日暂停门、急诊接诊工作。25日起,西安市第一医院暂停门诊、急诊、发热门诊及对外核酸检测工作。 陕西省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医疗救治组公布的信息显示,截至12月28日21时,西安市辖区内大部分三级医院的门诊、急诊和住院服务已对外开放,部分医院如陕西省人民医院、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的发热门诊仍关闭。 封闭管理下,如何及时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西安12345市民热线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政府并没有针对外出就医的统一安排,需要先在医院预约,具体事宜还要咨询社区。 目前,西安部分医院正在分批次复诊。如西安市第三医院规定医院门诊严格执行非急诊全预约的就诊模式,按照预约时间提前30分钟抵达。住院患者及陪人须持本医院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方可办理住院手续;西安市红会医院设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热门诊与普通发热门诊,24小时开放。就诊患者均需在医院进行核酸检测,期间实行闭环管理。 一位莲湖区的感冒患者说,现在如果前往医院,必须提前预约,由街道办安排专车接送,所有门诊患者及陪同人员需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而雁塔区一社区工作人员称,之前尚未接到部署医疗保障车的通知,如果有看病需求需在就诊前一天早上联系社区,等待后续安排。 “封城”不仅令西安市民面临生活上的窘境,也给另一批外地年轻人制造了计划外的困境。 12月29日,2022年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束后的第二天,仍有大量外地考生滞留西安。 27日傍晚,准备回家的广州考生关关到达西安南站,却被拦在进站口。关关告诉财新,当时能够买到从西安到郑州的车票,他打算从郑州中转回家,“但工作人员告诉我不能走。” 匆匆忙忙打车到几公里外的西安火车站,关关发现火车站已经聚集了许多学生。“本省内有些地方开了救护车把他们的学生接走了,但外省的就没办法走,不让走。”关关说。 和许多省外的考生一起,关关住进了附近的7天酒店,她回忆,当时有穿着防护服的人提醒他联系报考的考点。关关按要求联系了他所报考的西安音乐学院后,在28号由学校统一安排住进了西安新城区的旅馆。 “学校解决住的问题,吃的话就得自己掏钱。”关关表示,饮食由旅馆提供,一荤一素的快餐大约15元左右。 滞留在火车站的许多考生也被学校安排送往统一住所,但同一考点的程欣却因为社区不能放行而无法前往。 程欣介绍,其报考的是美术专业,只能到西北大学考点参加考试,她在12月10日就来到西安备考。12月27日,在结束了长达六个小时的素描、色彩考试后,程欣发现她已经无法离开西安。在得知已有考点老师去火车站接学生的情况下,程欣向社区询问是否可以离开,被告知小区严禁所有人员进出。 “一天100块,实在没有资金住下去了。”程欣说,由于所住的民宿没有做饭条件,“我就只能吃面包、火腿,昨天刚从邻居那买了几包阿宽红油面皮。” 同样还自费住在旅馆的苗苗则一直无法联系上她报考的西安美术学院。“社区封控后,必须要考点来接。”苗苗表示,12月28日下午,西安美术学院曾要求滞留考生填写信息,但截至29日下午仍没有任何回应,“我和几个同一考点的考生轮流打电话,但一直联系不上。” 在一个滞留西安外地考生微信群中流传的腾讯文档中登记了近百名尚无接受考点安排的外地考生,有考生由于不知情或社区管控无法前往考点统一安排的住处,也有考生表示考点并无相关安排。“现在就是想知道西安到底什么时候可以出政策让外省滞留考生回家。”程欣说。 (应被采访者要求,文中李原、陈威、陈琳、赵鹏、张小琪、关关、程欣、苗苗均为化名) (财新)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