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有相当大的力量的。
语言是有相当大的力量的。
用“小哥”指代三个与人民息息相关的、在之前为大家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基层服务业,我如果是一名从业的女性,一定会感到巨大的失落。
这种失落也许是一时的,但这么大的平台,用前后两个节目台词加串词的不断重复,加上背景演员都完全没有女性的选角,这就是一种可怕的强化了。
它会让人觉得,女性从事这些行业是奇怪的、不正常的、无需被关注的。然而我稍微查了下,女性外卖员、网约车驾驶员比例差不多就10%,而快递行业从业者超过了30%。我觉得这个比例无论如何都不该被忽略。
实际上当女性进入这些行业时本来就面临诸多歧视困难和隐性门槛,而这连续十几分钟的节目,无疑会加剧“这些行业里没有也不该有女性”的奇怪刻板印象。
我还是那句话,大家平时口头说说就算了,一个举世瞩目的大舞台,这么不慎重,非常令人遗憾。
就像之前我转的“一孩半”政策。你说当年也许有诸多权衡,没这个政策可能保不住很多女孩子的命,我同意。但至少官方平台能不能不要这么轻巧的说这个非常不恰当的民间俗称?你就统一在两孩政策里表达,不可以吗?非要把“半个人”这个意思表达出来,妥当吗?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暗示。这把无奈妥协当成了理直气壮,把坊间封建落后的谬传做了官方的背书。这更令人遗憾。
简单的语言是有很大的力量的,今天大年三十,不该让那么多穿梭奔波养育家庭的女性闹心。
【网评】女外卖员,真的很多,时常见她们气喘吁吁上楼。国家级的晚会,这样公然抹去她们,女性劳动者地位可见一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