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投稿最近,有做猎头的朋友向我吐槽:博彩行业的招聘越来越难做了。几个老朋友也提到,他们手上的“盘”同样面临人才荒。放眼整个行
#网友投稿最近,有做猎头的朋友向我吐槽:博彩行业的招聘越来越难做了。几个老朋友也提到,他们手上的“盘”同样面临人才荒。放眼整个行业,用人困境已经不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场系统性危机。
原因并不复杂博彩行业被标签化、污名化,甚至在大众语境中被直接画上等号:
博彩业 = 黑台子 = 爱情骗局 = 诈骗集团 = 东南亚园区 = 割腰子
不可否认,行业内存在很多的黑公司,出现“劣币驱逐良币”效应并不意外,因此在社交媒体和主流宣传的双重作用下愈演愈烈。电影《孤注一掷》的爆红、王星事件的发酵,加剧了公众对博彩业的误解和恐惧。如今,“博彩从业”几乎成了“诈骗从犯”的代名词。
你可以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上搜索“柬埔寨工作”“菲律宾招聘”或者具体某些博彩公司的名字,会跳出大量“亲历者爆料”贴。内容往往千篇一律声称收到HR或猎头的Offer,即将被“割腰子”。而我熟读这些内容后,发现不少所谓的“黑公司”其实正是行业内知名、合规的大厂。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当世界级的正规公司都无法摆脱“诈骗”标签,招聘一线的猎头和HR自然更难独善其身。
现在想要招一个靠谱的候选人,可能得联系50个,而过去只要5个。候选人一听“博彩”“东南亚”两个关键词,直接拒绝,不论你怎么解释公司正规、待遇优渥。
更讽刺的是开高薪也没人来。过去,一个初级Java工程师,开到一万左右再加点海外补贴,就能顺利上岗。现在给三万也未必有人愿意出国。一旦开价过高,反倒被怀疑“是不是诈骗集团开出的钓鱼薪资”。
行业内不少公司因此陷入恶性循环,招聘跟不上,项目推不动,人力成本飙升,最终陷入停摆,甚至关门。更别提那些还在努力做PPT、做官网、搞形象公关的公司这些在当前的舆论洪流里,不过是蚂蚁挑战大象。
当然,也有极少数企业在突围。他们跳出对中国人才的依赖,开始在东南亚本地或欧洲市场大规模招聘。但这条路对企业的国际化运营能力要求极高,绝大多数还停留在“中国式管理”的博彩公司,根本做不到。
是时候认清一个现实:博彩企业对中国人才的依赖,正在走向尽头。
全球化浪潮已至,那些无法转型的企业,未来可能连“登船”的资格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