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高法院周四(1月18日)发布了处理彩礼纠纷的司法解释,明确结婚时支付的彩礼在哪些情况下应被允许“退款”。在中国,新郎向新娘

中国最高法院周四(1月18日)发布了处理彩礼纠纷的司法解释,明确结婚时支付的彩礼在哪些情况下应被允许“退款”。在中国,新郎向新娘家庭付钱作为结婚条件的习俗由来已久,但经常发生的彩礼纠纷和持续下降的结婚人数引起了官员和法官的关注。据中国官方媒体报道,该国最高人民法院在该文件中强调法院在审理彩礼相关纠纷时,不应只关注夫妻是否登记结婚,还应更全面地评估双方同居时间长短、彩礼使用目的和金额等因素。根据该文件,在“彩礼数额过高”的情况下,即便双方进行了结婚登记,但一方随后“闪离”(即很快地离婚),彩礼可能被要求返还。而如果双方没有登记结婚,但在已共同生活的情况下,一方请求返还彩礼后,法院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返还以及返还的具体比例。该司法解释还重申了“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表示若一方以彩礼为名、借婚姻索取财物,另一方要求返还的,法院应予支持。该规定将从今年2月1日开始实施。目前,如果满足《民法典》规定的三个条件之一,法院将支持返还彩礼的请求: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未共同生活,或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去年12月,当局举办了一场记者会,公布了四个“典型案例”,其中一个案例是男女双方同居了三年以上,已育有一子,但未办理结婚登记。在感情破裂后,男方要求女方返还其支付彩礼的80%,但被驳回。法院强调,虽然双方没有合法结婚,但“不应当忽略共同生活的夫妻之实”。近年来,不断上涨的彩礼价格在中国持续引发争议。许多人认为这种做法已经过时,也造成了结婚率下降。在一些地区,彩礼的价格甚至可以高达数十万元人民币。部分男方家庭还面临着提供房和车的压力。去年,中国很多地方政府将打击“高价彩礼”列为重要任务。有地方发布了针对彩礼的“限价”政策,还有年轻人被召集签署“抵制高价彩礼承诺书”。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三部门发布涉彩礼纠纷典型案例 共同生活时间长短作为彩礼返还重要考量因素

三部门发布涉彩礼纠纷典型案例共同生活时间长短作为彩礼返还重要考量因素最高人民法院、民政部、全国妇联今天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人民法院涉彩礼纠纷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法院介绍,关于返还彩礼条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规定了三种可返还情形,包括:未办理结婚登记、已办理结婚登记但确未共同生活以及彩礼给付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但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未办理结婚登记却按照当地习俗举办婚礼并共同生活,以及已办理结婚登记但共同生活较短等情况,无法适用上述司法解释规定,彩礼是否返还以及如何返还成为难点。

封面图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自2月1日起施行。

《》自2月1日起施行。婚约财产纠纷,父母可以据实作为原被告;离婚的彩礼纠纷,当事人限于夫妻本人。纪念日价值不大的礼品礼金、增进感情的日常消费支出等不属于彩礼。如双方未共同生活,按2020年《婚姻家庭编解释一》支持返还。如双方已共同生活但未登记结婚、或虽已登记结婚但同居时间较短且彩礼数额过高,则根据案情确定是否返还和返还比例。()

封面图片

涉彩礼案件司法解释将公开征求意见: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涉彩礼案件司法解释将公开征求意见: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涉彩礼纠纷案量呈上升趋势,司法解释亟待出台。12月11日,最高法、民政部、全国妇联联合召开治理高额彩礼新闻发布会。最高法民一庭庭长陈宜芳透露,《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彩礼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规定》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强调了禁止以彩礼为名借婚姻索取财物的原则,并对彩礼的范围、返还的条件、当事人的确定等予以规范,以进一步统一裁判标准。陈宜芳称,本批典型案例聚焦审判实践中的共性问题,明确处理涉彩礼纠纷的三项原则:一是明确严禁借婚姻索取财物这一基本原则。二是充分尊重民间习俗,以当地群众普遍认可为基础合理认定彩礼范围。三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充分考虑彩礼的目的性特征,斟酌共同生活时间、婚姻登记、孕育子女等不同因素在缔结婚姻这一根本目的实现上的比重,合理平衡双方当事人权益。(澎湃新闻)

封面图片

近日,云南昭通,大关法院调解了一起同居关系子女抚养纠纷案件。一对年轻情侣网恋同居后,在2022年生育一女。双方因未达婚龄一直未办

近日,云南昭通,大关法院调解了一起同居关系子女抚养纠纷案件。一对年轻情侣网恋同居后,在2022年生育一女。双方因未达婚龄一直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后两人不愿再共同生活,因孩子的抚养问题起了冲突。女方要求男方支付抚养费,而18岁的男方则表示,要问家里妈妈和姐姐,她们愿意带,就要孩子,不愿意就不要。经法院调解,综合双方实际情况及意见,最终确定孩子由母亲直接抚养,父亲按月支付抚养费。【网评】而18岁的男方则表示,要问家里妈妈和姐姐,她们愿意带,就要孩子,不愿意就不要

封面图片

中国多地婚姻数据出炉 初婚年龄推迟

中国多地婚姻数据出炉初婚年龄推迟中国多地2021年婚姻大数据相继出炉,多地结婚登记量逐年下降,而且初婚年龄推迟的现象明显。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江苏省民政厅2月14日发布去年该省婚姻登记大数据,数据显示,五年来当地每年的结婚登记量逐年下降。江苏民政部门2021年共办理结婚登记466947对,登记总数较2020年下降5.16%。从登记年龄看,2021年江苏全省初婚年龄平均为27.29岁,其中男性28岁、女性26.52岁。与前一年相比,男性平均初婚年龄略有推迟,女性的略有提前。从其他地区公布的数据看,初婚年龄推迟的现象更为明显。杭州2021年结婚登记人数,比上年增加2135对。杭州市民政局工作人员说:“一方面杭州是人才流入地,且大部分是适婚年轻人;另一方面我省实行婚姻登记全省通办,很多人感觉方便,且在杭州登记,还能留下美好的回忆。”杭州去年男女结婚年龄比前一年略有推迟。男性初婚平均年龄28.5岁、女性27.1岁,与去年相比分别晚0.2岁、0.3岁。在湖南岳阳,2021年全市共有24672对情侣喜提“红本本”。2017年,该市共有39271对男女办理结婚登记,2018年35329对,2019年31545对,2020年29194对,结婚登记人数逐年减少。从年龄看,男性初婚登记平均年龄29.2岁,女性初婚登记平均年龄26.3岁。在浙江温州,2021年办理结婚登记的新人共有37027对(含跨区域办理结婚登记2483对),平均初婚年龄男性为29.1岁,女性为26.7岁,男性比上一年推迟0.4岁,女性比上一年平均推迟0.3岁。在湖北襄阳,2021年度男女初婚的平均年纪男性为35.23岁,女性为33.96岁。2016年襄阳男女初婚的平均年纪为29.41和27.27岁,相比之下,五年里推迟了近五岁。去年有个热点话题是“离婚冷静期”。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实施,当事人离婚申请30天后,只要夫妻双方中有一方反悔,未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离婚冷静期”的实施以及婚姻辅导的有效开展,减少了冲动离婚的发生。...发布:2022年2月16日9:21AM

封面图片

中国内地居民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扩至21省区市

中国内地居民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扩至21省区市中国国务院批复民政部,同意扩大内地居民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至21个省区市。中国政府网星期四(5月18日)发布国务院5月12日对民政部扩大内地居民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的批复。根据批复函,调整后,在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陕西、宁夏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跨省通办”试点。试点期为自批复之日起两年。在试点地区,相应暂时调整实施《婚姻登记条例》第四条第一款、第十条第一款的有关规定。调整后,双方均非本地户籍的婚姻登记当事人可以凭一方居住证和双方户口簿、身份证,在居住证发放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婚姻登记,或者自行选择在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办理婚姻登记。中国《婚姻登记条例》原规定,内地居民结婚,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第十条第一款则规定,内地居民自愿离婚的,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