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 AI 可能是个 20 年的大机会,也测试过自己哪些能力在AI领域有发挥空间。但眼下的我,仍然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我知道AI可能是个20年的大机会,也测试过自己哪些能力在AI领域有发挥空间。但眼下的我,仍然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倦怠了,然后呢?视频里讲,倦怠有三个阶段:情绪耗竭→去人性化→自我效能感匮乏。从我的表现来看,目前尚在第一个阶段。但只要我对自己够狠,敢于“逼自己一把”。那么很快,我就可以进入第二个阶段、第三个阶段,直到最终丧失自救能力。视频里给出的解法是“不纠结于问题,要关注你想要的生活”。这句话吧,有点鸡汤,哪怕加上“我们的目标是奔向大海,而不是搬开你所遇到的每一块石头”的比喻,仍然不够落地。不过没关系,我记得有本叫《世界尽头的咖啡馆》的书,里面对“关注你想要的生活”有比较详细的分析。1、书中提到过一只绿海龟,之所以比人游得快,是因为它的动作遵循着海水的运动规律:当海浪推向岸边,与海龟行进方向相反,海龟会浮起来划水,但仅仅是为了让自己浮在原地;当海浪向海洋的方向涌起时,它会加快划水速度,这样就可以乘着海浪前进了。那么,AI这一波,浪打着浪,顺流的时候尽情冲冲冲,逆流的时候划划水也行,为下一波保存能量很重要。2、书中也详细列出了我对“想要的生活”的担忧:“如果我问自己为什么存在,搞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却发现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去做,那该怎么办呢?要是我找不到和目标相关的工作呢?我要靠什么挣钱?要怎么养活自己,怎么为退休生活攒钱?要是新工作做不好怎么办?要是我想做的事被别人嘲笑或被人看不起,又该怎么办?”书中回答到:一个人搞清楚了自己想做什么,他会兴奋,会全力以赴,会把时间都花在自己能真正乐在其中的事上;然后,他会擅长,不仅掌握了许多相关知识,而且做起来又充满热情;于是,大家喜欢咨询他相关的事情,还喜欢拉上他一起搞事情;进而,他不用太担心赚不到钱,还会巴不得退休后继续做喜欢的事儿……回到生成式AI上,前几个月的新鲜劲儿过了之后,经历个把月的负反馈过后,我也倦怠了。看来,在我想要的生活中,AI的占比还没高到一定程度啊。不过没关系,我仍然相信,在帮我更好找到“想要的生活”的过程中,AI肯定能帮大忙。
在Telegram中查看相关推荐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