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去年年底发现的罕见水母或为新物种

[图]去年年底发现的罕见水母或为新物种Chirodectesmaculatus水母是非常罕见的,人类此前一次发现是在1997年,由GreatBarrierReef科学团队发现的。在去年12月,Facebook网友@ScubaKavieng发布动态,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潜水的时候再次拍摄到了这种罕见的水母。目前科学专家正在研究它是否为新的物种。这种罕见水母上一次被官方记录还要追溯到25年前,在FarNorthQueensland海岸附近找到。去年12月,一家位于卡维恩(Kavieng)的潜水公司的老板Borcherds先生在与一位顾客一起潜水时发现了这种奇怪的生物,并在社交媒体上对其进行了描述。他当时写道:“今天潜水时看到了一种新型水母。它的斑纹很酷,体积比足球大一点,而且游得很快”。Borcherds先生感到非常困惑,于是他向正在南非的女儿寻求帮助。他说:“我觉得这很有趣,因为我以前从未见过其中的一个,所以我把[视频]发给了我的女儿,她下载了一个水母应用程序。只不过该应用也无法识别,半小时内她就接到了来自塔斯马尼亚州的一位非常兴奋的水母专家的电话”这位专家是来自澳大利亚海洋毒刺咨询服务中心的丽莎安·格什温(Lisa-annGershwin),他起初认为这是1997年5月在大堡礁捕获的同一种水母。格什温博士说:“当他们把照片发给我时,我完全惊呆了。我想,天哪,这是什么东西,它在哪里?这个物种在1990年代只在大堡礁被发现过一次”。澳大利亚科学家团队在1997年捕获并保存了一个标本后,于2005年首次描述了Chirodectesmaculatus。科学家们最初将该物种描述为Chiropsalmus。格什温博士说,她在一年后发表了另一篇关于该生物分类的论文,并正式将其移至Chirodectes属,并被接受。在研究了这段视频后,格什温博士与布里斯班的昆士兰博物馆密切合作后,他表示:“他们给我发了视频,我进行了逐帧浏览。“我们比较了这两种不同的水母,我得出结论认为,[由Borcherds先生]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拍摄的是一种未被发现的新物种”。虽然格什温博士确信它是一个新物种,但她尚未将她的发现提交给同行评审。她说:“认定一个新物种必须要经过严谨的测试、在正式命名和分类之前,从技术角度来说还不能确认为新物种”。PC版: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oft/130185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view/1301851.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浸大领导团队在米埔发现箱形水母新物种

浸大领导团队在米埔发现箱形水母新物种浸会大学领导的团队在米埔自然保护区发现一个箱形水母新物种,将其命名为「米埔三桨水母」。团队指这是首次在中国水域发现箱形水母新物种,令全世界三桨水母科的物种数目增加至4个。团队在2020至2022年的夏天,在米埔自然保护区一个咸淡水基围虾塘采集到箱形水母样本,并发现牠们属于一个新物种。最新发现的米埔三桨水母属于三桨水母科,牠们的身体透明,没有颜色,平均体宽1.5厘米。身体有四只角,每只角均连接三条每条长约10厘米的触手。团队表示,箱形水母是刺胞动物门的一个小组群,全球目前只有49个被记录物种,在中国水域鲜为人知。他们又指,米埔是香港一个已被深入研究的地区,但仍在该处发现米埔三桨水母,反映香港以至全中国海洋生物极高的多样性。2023-04-1816:15:27

封面图片

香港科研团队首次在中国水域发现箱形水母新物种

香港科研团队首次在中国水域发现箱形水母新物种香港浸会大学科研团队宣布,在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发现一个箱形水母新物种,这也是首次在中国水域发现箱形水母新物种。据浸会大学官网星期二(4月18日)发布的新闻稿,发现新物种的团队由浸大生物系教授邱建文带领,成员包括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香港海洋公园及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人员。团队在2020至2022年的夏天,在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一个咸淡水基围虾塘采集到箱形水母样本,并发现它们属于一个新物种。根据新闻稿,描述新物种的论文已刊登于国际学术期刊《动物研究学刊》(ZoologicalStudies)。团队将新物种命名为“米埔三桨水母”(Tripedaliamaipoensis),以反映其来源地。邱建文说,虽然目前此物种只在米埔发现,但因为基围虾塘透过潮汐通道与河口连接,相信它们也分布于珠江口附近海域。根据新闻稿,最新发现的米埔三桨水母属于三桨水母科,是全球三桨水母科的第四个物种,也是三桨水母属第三个被描述的物种。研究团队通过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分析比较发现,相对遍布在牙买加、美国佛罗里达州、新加坡、澳洲及印度等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近似物种囊状三桨水母(Tripedaliacystophora),新物种有着明显的形态及遗传差异。邱建文说,箱形水母是一个小组群,全球目前只有49个被记录物种,在中国水域鲜为人知。他指出,米埔是香港一个已被深入研究的地区,但团队仍在该处发现新的物种,反映香港以至全中国海洋生物极高的多样性。

封面图片

科学家在日本偏远地区发现神秘的美杜莎水母新物种

科学家在日本偏远地区发现神秘的美杜莎水母新物种这位科学家就是文章的最后一位作者安德烈-莫兰迪尼(AndréMorandini)。他是圣保罗大学生物科学研究所(IB-USP)的动物学教授,也是该大学海洋生物学中心(CEBIMar)的主任。在开展研究期间,莫兰迪尼通过三个项目(10/50174-7、11/50242-5和13/05510-7)得到了亚太经社规划基金会生物多样性特征、保护、恢复和可持续利用研究计划(BIOTA-FAPESP)的支持。其他作者分别是日本海洋地球科学技术机构(JAMSTEC)和冲绳科学技术研究所(OIST)的研究人员。StGeorge'sCrossMedusa被命名为"圣乔治十字美杜莎",是因为它只生活在小笠原群岛的须美寿火山口(SumisuCaldera)中,位于东京以南约460公里处。该火山口是一个热液活跃的深海火山结构,直径约10千米,深812米。"这个物种与迄今为止发现的所有水母都非常不同。它的体型相对较小,而在这种环境中的其他种类要大得多。"莫兰迪尼解释说:"它胃部的鲜红色可能与捕获的食物有关。像所有水母一样,它是透明的,鲜红色的胃确保生物发光体被吞食后不会被捕食者发现。生物发光(生物体发出的光)在黑暗的深海中很常见。选择"pagesi"这个物种名称是为了纪念最近去世的巴塞罗那水母分类学家FrancescPagès博士。作者确定该水母属于水母科Ulmaridae的一个新属(Santjordia,加泰罗尼亚语为圣乔治)和一个亚科(Santjordiinae)。发现一个新物种通常需要采集多个标本,但S.pagesi非常罕见,而且很难采集到,因此描述仅基于一个标本,尽管科学家们确实在附近发现了另一个标本,并期待未来的深海调查能发现更多的该类成员。该标本是遥控潜水器(ROV)"超级海豚"号于2002年在苏米苏火山口潜水时捕获的,只有配备这种特殊设备的科学探险队才能进入苏米苏火山口。直到2020年,KM-ROV拍摄到了同一物种的另一个个体,但未能采集到,此后再未发现其他标本。莫兰迪尼说:"我们选择公布描述,并呼吁人们关注该地点存在的物种,该地点的基质富含矿物质,具有商业开发潜力。遗憾的是,在这种地方开展研究离不开有这种兴趣的合作伙伴。"由于它甚至与近亲物种都如此不同,研究人员认为,S.pagesi可能拥有与迄今发现的毒液不同的毒液库。"谁知道呢?也许它所拥有的秘密比从那个地方开采出来的所有矿产资源都更有价值。"他强调说:"所有这一切都具有保持物种和遗址完好无损的优势。"编译来源:ScitechDaily...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071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0715.htm

封面图片

南极洲深海拍到罕见冥河水母 触手约10米长

南极洲深海拍到罕见冥河水母触手约10米长报道称,当时这艘带着6名游客和1名驾驶员的潜水器下潜到大约1000米的深度后,突然就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身影。在深海摄像机的镜头下,这只巨大的水母正在水中行走,顶部宛如戴着巨大的帽子,约10米长触手好似一条超长“围巾”,再加上深海里的黑暗氛围,似有几分“幽灵”的神秘。不过它对人类没有任何兴趣,也没有因为潜水器的存在而惊慌,仍姿态优雅地在游动,只是吓坏了潜水器内的游客。专家说,这种水母学名冥河水母,通常神隐在某处,此次能够被拍摄到较为罕见。资料显示,冥河水母是水母中体型比较大的,目前发现的个体中,最大的圆盘直径1.4米,连触手体长有11米,大多生活在500-2000米海水中,躯体由水和胶状物质组成,因此水母并不惧怕海水带来的压力,在6665米的深度也曾发现它的活动轨迹。虽然冥河水母体型巨大,但它触手上并没有刺毒细胞,主要靠4条丝带状触手来捕食浮游生物和小鱼为生,由于体型绝大,也被认为是深海生态系统中最大的无脊椎动物捕食者之一。...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4772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47721.htm

封面图片

科学家发现新的微观物种 扩展了生命之树

科学家发现新的微观物种扩展了生命之树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些非常罕见的微生物物种,其中一些以前从未被观察到,另一些则在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没有引起研究人员的注意。伯恩茅斯大学的GenovevaEsteban教授和JamesWeiss,一位在波兰华沙自己的实验室工作的独立研究人员发现了这些难以捉摸的物种,并在科学杂志Protist上发表了他们的发现。PC版: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oft/133099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view/1330991.htm

封面图片

科学家在马达加斯加北部确认发现新的叶尾壁虎物种

科学家在马达加斯加北部确认发现新的叶尾壁虎物种Uroplatusgaramaso的主模式(代表标本)展示了这个新物种引人注目的尾部和身体颜色。资料来源:丹麦自然历史博物馆MarkD.Scherz博士巴伐利亚州动物学收藏馆爬行动物馆馆长、本研究的第一作者弗兰克-格劳(FrankGlaw)博士说:"当我们在2000年首次发现这一物种时,我们就已经怀疑它可能是科学界的新物种。我们花了很多年的时间才积累了足够的信息,可以自信地将其描述为一个新物种。"叶尾壁虎是跳跃高手,它们在跳跃前往往会将手脚并拢。图片来源:JörnKöhler博士,德国达姆施塔特黑森州博物馆研究小组收集了有关该物种遗传学、形态学和分布的数据。他们对马达加斯加北部进行了多次考察,扩大了对这一新物种的了解。这一发现最近在开放获取的科学杂志《Salamandra》上公布。白天,Uroplatusgaramaso隐藏在树干上,头朝下,后肢伸出,流苏紧贴树皮,几乎不可能被发现。在这里,壁虎被直视,就像人们在森林中可能(不会)发现它们一样。资料来源:丹麦自然历史博物馆马克-D-舍尔茨博士研究工作中的一个挑战是Uroplatusgaramaso与另一个物种Uroplatushenkeli非常相似,过去曾被混淆过。达姆施塔特黑森州博物馆的约恩-科勒(JörnKöhler)博士解释说:"这在马达加斯加的爬行动物中很常见。有很多这种所谓的'隐匿物种'正在等待分类处理"。叶尾壁虎是伪装大师,而Uroplatusgaramaso是其中的佼佼者。在这里,壁虎躲在树干的右侧。图片来源:丹麦自然历史博物馆MarkD.Scherz博士通过仔细分析,作者发现了这两种壁虎的一些区别特征。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的Philip-SebastianGehring博士说:"真正的关键是我们发现U.henkeli的舌尖是黑色的,而U.garamaso的舌尖是粉红色的。新物种的体长为20厘米,比U.henkeli稍小,尾部较窄。"马达加斯加塔那那利佛大学的FanomezanaRatsoavina博士是研究叶尾壁虎的博士,她说:"这个新物种是过去几年中马达加斯加描述的一系列新Uroplatus壁虎中最新的一个。"在这里,我们揭示了壁虎的隐藏位置。图片来源:丹麦自然历史博物馆马克-D-舍尔茨博士丹麦自然历史博物馆爬行动物馆馆长马克-舍尔兹博士说:"我们即将完成该属的分类目录,但这只是我们了解其进化和生态的开始。嘴的颜色对识别不同物种非常有用,但其功能却完全未知。我们对这些壁虎还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从它们更广泛的进化关系到它们的行为"。Uroplatusgaramaso不同寻常的眼睛有助于将其与近缘物种叶尾壁虎区分开来。图片来源:JörnKöhler博士,德国达姆施塔特黑森州博物馆...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8279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82797.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