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新研究表明天气变化正加剧人类疾病恶化

[图]新研究表明天气变化正加剧人类疾病恶化脊髓灰质炎卷土重来、猴痘没有减缓,COVID-19疫情依然存在,而现在在传染病方面再次传来坏消息:根据一项新研究,气候变化可能导致200多种人类疾病恶化.长期以来,研究人员就知道气候变化会影响疾病。例如,气温升高可以导致携带有病菌的蚊子大量繁殖,更频繁的暴风雨造成的洪水可以在其汹涌的水中携带细菌。只不过目前的研究大多仅关注少数威胁或一种疾病。近日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上的这项新研究构建了一张综合地图,描绘了各种气候危害与375种已记录的人类传染病相互作用的所有方式。作者审查了超过77,000篇有关这些疾病和气候危害的科学文章。他们发现,在这375种疾病中,有218种可能因热浪、海平面上升和野火等因素而加重。该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加剧疾病的四种主要方式。首先,当气候变化导致携带疾病的动物靠近人类时,就会出现问题。例如,野火将蝙蝠和啮齿动物驱赶到新区域,从而破坏了动物栖息地,从而增加了它们将埃博拉病毒等疾病传播给人类的可能性。其他研究表明,气候变化使病毒更有可能从动物传染给人类,就像导致COVID-19的冠状病毒一样。2016年寨卡病毒爆发也可能是因为这种方式。第二在气候驱动的事件中,人们也会更接近引起疾病的动物。霍乱和拉沙热等疾病与暴风雨和洪水后的人类活动有关。第三,气候危害也助长了病原体——比如携带疾病的蚊子种群如何在温暖的温度下生长。最后,气候变化会降低人们应对疾病的能力。例如,温度的大幅波动会削弱人体免疫系统,这可能是流感爆发的原因。PC版: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oft/130231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view/1302311.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气候变化会使大多数人类疾病变得更糟 ——

气候变化会使大多数人类疾病变得更糟——脊髓灰质炎回来了,猴痘还没有放缓,COVID-19仍然存在——现在在感染方面有更多的坏消息:根据一项新的研究,由于气候变化,200多种人类疾病可能会变得更糟。研究人员很早就知道,不断变化的气候会影响疾病。气温升高会使一些地区成为携带疾病的蚊子的温床,而更频繁的暴风雨带来的洪水可以在其涌动的水中携带细菌。然而,大多数研究只关注少数威胁或一次一种疾病。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上的建立了一个全面的地图,显示了各种气候灾害与375种有记录的人类传染病相互作用的所有方式。作者回顾了超过77000篇关于这些疾病和气候危害的科学文章。他们发现,在这375种疾病中,218种可能因热浪、海平面上升和野火等因素而恶化。#Climatecrisis#Pandemics

封面图片

新研究表明地球能量失衡加剧

新研究表明地球能量失衡加剧一项新研究表明,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地球能量失衡持续加剧。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热量不断积累,使海洋、陆地、冰冻圈和大气层持续升温。新华社报道,地球能量失衡是指太阳辐射进入地球系统的能量与离开地球大气层的能量之差。如果进入地球系统的能量大于离开地球大气层的能量,就意味着大量热量累积在地球系统中。世界气象组织参与发起的“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把地球能量失衡作为一个基本指标,用来评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状况。来自15个国家的近70名研究人员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发表研究报告说,他们分析了海洋、陆地、冰层和大气等方面的数据,结果发现:地球升温持续,从1971至2020年,地球累积的热量约为381泽焦耳(1泽焦耳等于10的21次方焦耳),相当于50年里每平方米地球表面吸收热量约近0.5瓦(即每秒吸收近0.5焦耳的热量);但在2006年至2020年近15年里,每平方米地球表面吸收热量增至0.75瓦,这表明地球表面吸收的热量在迅速增加。其中,在这50年里,海洋吸收了89%的热量,剩余进入陆地、冰层和大气的热量比例分别为6%、4%和1%。研究人员认为,对地球能量情况进行全球评估,是衡量气候变化及其对海洋、陆地、大气层和冰冻圈变暖影响的基本指标。研究采用的数据得到了全球多学科合作方的支持,表明国际社会一致努力监测气候变化是至关重要的。研究报告发表在新一期国际期刊《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上。

封面图片

新研究揭示让动物更易因气候变化灭绝的因素

新研究揭示让动物更易因气候变化灭绝的因素英国牛津大学一项新研究,通过研究化石记录揭示了让动物更易因气候变化灭绝的因素,有助确定当今哪些物种最易受人为因素导致的气候变化影响,为制定保护战略提供依据。新华社星期一(3月11日)报道,英国牛津大学近日发布公报说,在地球生命史上,过去的气候变化通常由火山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自然变化引起,曾是造成无数物种灭绝的“祸首”。但迄今人们并不清楚哪些因素可使物种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力增强或减弱,也不清楚气候变化幅度如何影响物种灭绝风险。牛津大学、布里斯托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分析了众多海洋无脊椎古动物的化石记录,其中有的物种存活于距今约4.85亿年前,这些记录涵盖9200多个属。研究人员整理出可能影响物种复原力的关键特征的数据集,再将这些特征信息与气候模拟数据相结合建立新的模型,以了解在气候变化期间哪些因素对确定灭绝风险最为重要。研究发现,面临气候变化幅度相对更大的物种更有可能灭绝,尤其是在不同地质阶段经历过气温变化幅度达到或超过七摄氏度的物种;生活在极地地区等极端气候条件下的物种,以及只能适应小幅气温变化的物种,灭绝几率更高;物种生存的地理范围大小是预测灭绝风险的最有力因素,地理分布范围较大的物种,其灭绝的可能性要小得多;体型也很重要,体型较小的物种灭绝风险较高。所有上述特征对灭绝风险都有累积影响。例如,同时具有较小地理分布范围和较窄温度适应范围的物种,比只具备其中一项特征的物种更容易灭绝。研究人员认为,未来应探索气候变化如何与其他可能导致物种灭绝的因素相互作用,如海洋酸化、海水缺氧等。相关论文已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2024年3月11日10:01PM

封面图片

新研究提供了气候变化中人类"指纹"存在的明确证据

新研究提供了气候变化中人类"指纹"存在的明确证据最近的研究强调了人类对海面温度(SST)的明显影响,揭示了与人类活动相关的季节性温度周期的显著变化。这项研究利用各种观测数据集和气候模型,确定温室气体是这些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对海洋生态系统、海洋作为碳汇的作用以及全球气候模式具有深远影响。"我们的研究表明,海表温度(SST)季节周期中的人为信号已经从自然变化的噪声中显现出来。海表温度季节周期振幅(SSTAC)变化的地理模式揭示了两个显著特点: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上升与混合层深度变化有关,而南纬40°至55°之间的强偶极子模式则主要受地表风变化的驱动,"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NatureClimateChange)上的这项新研究说。"我们发现的证据非常明确。研究基于四组不同的海面海洋温度观测数据,分析了来自不同监测系统的数据,包括卫星记录以及世卫组织海洋研究所自1950年以来通过船只和浮筒收集的海洋测量数据。所有这些数据都提供了相同的故事和相同的结论:SSTAC中的人为信号非常强烈,而且具有非常独特的模式。"佐证和影响在四种不同的观测到的SST产品和51个模型实现的历史气候演变中,模型预测的SSTAC变化模式具有很高的统计置信度。根据各个强迫的历史变化进行的模拟显示,温室气体的增加是SSTAC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人为气溶胶和臭氧强迫的贡献较小但很明显。太平洋上的波浪。图片来源: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HannahPiecuch这项研究的灵感来自桑特早先的工作,他从事气候指纹识别工作已有30多年。以前的研究利用卫星记录来识别对流层中上层温度季节周期变化中的人类指纹。然而,这是第一项揭示季节性海面温度气候变化详细模式的指纹研究。气候变化与海洋影响"海面温度的季节周期振幅正在发生变化,而且变得越来越强。我们最大的发现之一是,夏季变暖的程度大于冬季。在北半球和南半球,海洋混合层深度都在变薄,这会显著放大夏季温度。北半球的变暖更为极端,与海洋盆地面积变小有关。在南半球,我们发现海面温度的变化主要是由大气变暖引起的风向转变模式驱动的。这项研究驳斥了近期气温变化是自然现象的说法,无论是太阳还是气候系统的内部周期。"桑特说:"就我们正在研究的海洋季节性温度变化而言,自然解释几乎是不可能的。这项研究进一步排除了这样的说法:因为气候变化是自然现象,所以我们不必认真对待。"社会和环境后果海洋表面温度季节性周期中这一强有力的人类指纹预计将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广泛影响。这会极大地影响渔业和营养物质的分布。深入了解人类活动对季节性的影响具有科学、经济和社会方面的重要意义。2023年,海洋上层热量含量达到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引起了科学界的强烈关注。海洋吸收了地球因全球变暖而产生的大约90%的多余热量,在调节地球气候系统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海洋温度简直高得离谱。很多人都想知道发生了什么,"桑特说。"答案的很大一部分是人类活动使世界海洋逐渐变暖。科学界一直关注海洋年平均温度的变化。这篇论文表明,根据季节变化进行指纹识别也是至关重要的。"海洋是一个重要的碳汇,它吸收了我们因燃烧化石燃料而产生的25%的二氧化碳。然而,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与温度有关。随着海洋变暖,我们必须了解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是如何受到影响的。"随着海洋吸收二氧化碳,会产生广泛报道的酸化现象,这会对海洋生物造成负面影响。如果我们开始改变海洋的酸碱度,就有可能影响食物链底层生物的结构完整性。在美国和全球范围内,我们现在面临着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决策。这些决定应该基于我们对人类对平均气候和季节影响的现实性和严重性的最佳科学理解。"编译自:ScitechDaily...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548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5481.htm

封面图片

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对海洋生物的影响远超预期

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对海洋生物的影响远超预期红鳍柱颌针鱼(Strongyluranotata)"躲藏"在加勒比海库拉索岛附近的海面下。资料来源:JulietteJacquemont(该研究的共同作者)。领衔作者、荷兰皇家海洋研究所(NIOZ)的卡塔琳娜-阿尔特(KatharinaAlter)解释了为什么对已发表的有关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至关重要:"为了更好地了解气候变化对全球的总体影响,海洋生物学家会计算气候变化对所有鱼类或所有无脊椎动物物种的影响。然而,在不同的单项研究中确定的影响可能会相互抵消:例如,如果蜗牛等无脊椎动物从某种环境变化中获益,而海胆等其他无脊椎动物则从中受损,那么尽管这两种动物群体都受到了影响,但无脊椎动物受到的总体影响却被认定为零"。事实上,由于气候变化,蜗牛吃得更多,而海胆吃得更少。这两种影响都很重要,甚至会产生连带效应:海胆的食物--草皮藻会生长得更多,而腹足类的食物--海带的生长则会减少。这两种无脊椎动物摄食量的不同导致生态系统从海带为主的生态系统转变为草皮藻为主的生态系统,从而改变了生活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的所有其他动物的生存环境。"阿尔特博士与来自瓦赫宁根大学以及美国、法国、阿根廷、意大利和智利的其他12个研究机构的同事一起,开发出了新的研究方法,不再将看似矛盾的结果对立起来,而是利用这两种结果来确定气候变化对动物健康的影响。在使用这种方法之前,人们已经知道海洋变暖和海水酸性增强会在三个方面对鱼类和无脊椎动物产生负面影响:它们的生存机会减少,新陈代谢加快,无脊椎动物的骨骼变弱。利用这种新方法,国际海洋研究小组发现,气候变化对鱼类和无脊椎动物的其他重要生物反应产生了负面影响:生理、繁殖、行为和身体发育。阿尔特"因为这可能会导致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结构的生态转变,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化的影响可能会比之前想象的更大"。几十年来,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导致海水温度升高、酸性增强,预计未来这一趋势还将继续。然而,其速度和程度尚不可知。阿尔特和她的同事们计算了三种预计的二氧化碳增加情景的后果,因此也计算了海洋变暖和海洋酸化的后果:极端增加、以目前速度适度增加以及--由于可能采取的措施--减缓增加。阿尔特介绍说:"我们的新方法表明,如果海洋变暖和酸化继续按照目前的轨迹发展,鱼类和无脊椎动物物种中高达100%的生物过程都将受到影响,而之前的研究方法分别只发现了所有过程中约20%和25%的变化。"此外,研究还表明,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措施将有助于减少生物过程的变化:在低二氧化碳情况下,无脊椎动物中50%的反应和鱼类中30%的反应将受到影响。阿尔特认为,新方法的最大好处是,人们可以更详细地了解气候变化对物种的影响。"新的计算方法权衡了与当前状态的显著偏差,无论其方向如何--是有利还是有害--都将其视为海水变暖和酸化的影响。有了我们的新方法,您就可以纳入最广泛的测量反应,并发现传统方法中被掩盖的影响。"编译来源:ScitechDaily...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7244.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7244.htm

封面图片

新研究揭示人类祖先如何在气候变化中繁衍生息

新研究揭示人类祖先如何在气候变化中繁衍生息我们的祖先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适应当地的环境变化,还是寻找食物资源多样化的更稳定的环境?人类的进化是更多地受到气候时间变化的影响,还是受到环境空间特征的影响?为了定量地检验这些有关人类进化和适应的基本假设,研究小组使用了三千多件年代久远的人类化石标本和考古遗址汇编,代表了六种不同的人类物种,并结合现实的气候和植被模型模拟,涵盖了过去三百万年的时间。科学家们的分析重点是生物群落--具有相似气候、植物和动物群落特征的地理区域(如热带草原、热带雨林或苔原)。"对于考古和人类学遗址以及相应的年代,我们从气候驱动的植被模型中提取了当地的生物群落类型。"韩国釜山国立大学IBS气候物理学中心的博士生、该研究的第一作者ElkeZeller说:"这揭示了已灭绝的类人物种H.ergaster、H.habilis、H.erectus、H.heidelbergensis和H.neanderthalensis以及我们的直系祖先H.sapiens青睐哪些生物群落。"类人进化和适应各种植被类型的时间表。根据这项新的《科学》研究,适应性在智人属的地理扩张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图片来源:ElkeZeller。本作品包括改编自HCRP-UR501和Sangiran17的图片(作者:Gerbil)、Bodo(作者:RyanSomma)和DakaHomo(作者:Cretan),以CCBY3.0和DNH-134(作者:Herries,A.I.R.等,Science2020)使用。据分析,科学家们发现早期的非洲族群更喜欢生活在开阔的环境中,如草原和干燥的灌木丛。大约在180万年前,直立人以及后来的海德堡人和尼安德塔人等类人猿迁徙到欧亚大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对其他生物群落有了更高的耐受性,包括温带森林和北方森林。该研究的合著者、意大利那不勒斯费德里科二世大学的PasqualeRaia教授说:"为了作为森林居民生存下去,这些群体发展出了更先进的石器,很可能还发展出了社会技能。最终,智人于大约20万年前在非洲出现,并迅速成为各行各业的主人。我们的直系祖先具有机动性、灵活性和竞争力,与之前的任何物种都不同,他们能够在沙漠和苔原等恶劣环境中生存。"在进一步研究人类偏好的地貌特征时,科学家们发现早期人类的居住地明显集中在生物群落多样性增加的地区。这项研究的合著者、韩国IBS气候物理中心主任AxelTimmermann教授说:"这意味着我们的祖先喜欢马赛克地貌,在附近拥有种类繁多的植物和动物资源。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系统多样性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作者首次在大陆尺度上证明了人类对马赛克景观的偏好,并提出了一个新的多样性选择假说:智人物种,尤其是智人,具有利用异质生物群落的独特能力。ElkeZeller补充说:"我们的分析表明,景观和植物多样性作为人类的选择要素以及社会文化发展的潜在驱动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项新的《科学》研究阐明了植被变化是如何影响人类生存的,为人类史前史和生存战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视角。"气候和植被模型模拟涵盖了地球过去300万年的历史,是在韩国速度最快的科学超级计算机之一Aleph上进行的。阿克塞尔-蒂默曼(AxelTimmermann)说:"超级计算机正在成为进化生物学和人类学的关键工具。"...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7129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71293.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