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公布,李文辉、杨学明、莫毅明获奖

2022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公布,李文辉、杨学明、莫毅明获奖8月21日上午消息,未来科学大奖委员会于8月21日公布2022年获奖名单。李文辉因其发现了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感染人的受体为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蛋白(NTCP),有助于开发更有效的治疗乙型和丁型肝炎的药物的成就获得“生命科学奖”;杨学明因其研发新一代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量子态分辨的交叉分子束科学仪器,揭示了化学反应中的量子共振现象和几何相位效应的成就获得“物质科学奖”;莫毅明因其创立了极小有理切线簇(VMRT)理论并用以解决代数几何领域的一系列猜想,以及对志村簇上的Ax-Schanuel猜想的证明获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生命科学奖”获奖者李文辉,奖励他发现了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感染人的受体为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蛋白(NTCP),有助于开发更有效的治疗乙型和丁型肝炎的药物。李文辉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乙型肝炎是人类健康的大敌,目前全球仍有超过两亿五千万人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感染者会有高风险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李文辉带领其实验室于2012年发现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感染人的受体为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蛋白(NTCP)。这一发现是乙肝病毒研究领域30年来里程碑式的突破,揭示了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分子机理,有助于开发更有效的治疗乙型和丁型肝炎的药物。李文辉,1971年出生于中国甘肃,2001年获得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博士学位。2003年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期间揭示了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毒通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受体感染人类。现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教授。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物质科学奖”获奖者杨学明,奖励他研发新一代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量子态分辨的交叉分子束科学仪器,揭示了化学反应中的量子共振现象和几何相位效应。杨学明南方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自从Eyring和Polanyi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化学反应过渡态理论以来,化学动力学研究取得了多个里程碑式的进展,并多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杨学明开发了新一代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的交叉分子束科学仪器,在基元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领域,尤其是化学反应共振态、化学反应中的几何相位效应以及量子干涉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他发展了量子态分辨的后向散射谱学技术,通过高分辨的散射实验与精确理论研究相结合,揭示了多类化学反应共振现象,大力推动了在量子水平上化学反应过渡态的研究。此外,他还发展了高分辨的交叉分子束反应成像技术,首次在实验上发现了化学反应中的几何相位效应以及自旋-轨道共振分波之间的量子干涉现象。杨学明的科学研究和他研发的新一代分子束科学仪器为反应动力学领域进一步理解化学反应的量子特性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他的新发现将化学动力学领域拓展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杨学明,1962年出生于中国浙江...PC版: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oft/130685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view/1306859.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2022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公布:李文辉、杨学明、莫毅明获奖#抽屉IT

封面图片

今届未来科学大奖三个大奖均由内地学者及研究员夺得

今届未来科学大奖三个大奖均由内地学者及研究员夺得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表示,香港创科生态发展日趋蓬勃,创科成就亦备受国家高度肯定,政府会加倍努力,全力、全速推动香港建设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孙东在今届「未来科学大奖」新闻发布会致辞表示,这个大奖被誉为中国的诺贝尔奖,有关颁奖礼及大奖活动周将于10月首次在香港举办,来自全球多个国家、近百名著名科学家将会参与,将带来最高端的科技资讯,促进国际科研人才交流。今届未来科学大奖周程序委员会联席主席、香港科学院院长卢煜明致辞指出,过去8年,本港曾经有5名科学家获奖,认为这个大奖的创立,能够激发年轻人探索科学。本港与北京公布今届「未来科学大奖」3个大奖得主均由内地学者及研究员夺得,分别研究植物免疫系统如何抵抗病虫害侵袭、高温超导体材料、以深度神经网络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生命科学奖」得主为西湖大学植物免疫学讲席教授柴继杰、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周俭民,主要研究植物的免疫系统如何抵抗病虫害侵袭。「物质科学奖」由研究超导体的物理学家赵忠贤、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仙辉夺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由何恺明、孙剑、任少卿及张祥雨4人夺得,他们提出以深度神经网络推动人工智能发展。2023-08-1612:48:58(1)

封面图片

2022年拉斯克奖揭晓!港大学者卢煜明获奖,未来他能否问鼎诺奖桂冠?

2022年拉斯克奖揭晓!港大学者卢煜明获奖,未来他能否问鼎诺奖桂冠?拉斯克奖被誉为“诺奖风向标”,也被称为是“美国的诺贝尔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9月29日,2022年拉斯克奖公布,香港中文大学李嘉诚健康科学研究所所长及化学病理学系系主任,2016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获得者卢煜明因产前无创DNA技术获得“2022年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卢煜明这一系列的工作,不仅使数百万妇女及其胎儿的产前检查更加安全,他的工作还为其他领域取得更多突破奠定了基础。2011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极大地提升了国际科学界对她在青蒿素这一领域工作的认识,为日后诺贝尔委员会“指明”了方向,最终屠呦呦于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与化学奖,成为中国本土科学家接连获得这两个奖项的“第一人”...来自:雷锋频道:@kejiqu群组:@kejiquchat投稿:@kejiqubot

封面图片

3名科学家获诺贝尔化学奖 表扬其于量子学研究上成就

3名科学家获诺贝尔化学奖表扬其于量子学研究上成就今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是3名科学家,分别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学教授巴文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化学教授布鲁斯、以及另一名专家叶基莫夫,以表扬3人在量子学研究上的成就。瑞典有传媒早前已在报道中,声称取得负责评选瑞典皇家科学院的电邮副本,并披露巴文迪、布鲁斯、叶基莫夫获奖。学院的诺贝尔化学委员会主席其后否认报道内容,指出委员会在欧洲中部时间星期三早上才开会,决定今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所以有关报道刊登时,委员会根本未作出最终决定。2023-10-0417:51:43(2)

封面图片

诺贝尔化学奖获奖名单竟提前4小时泄露 官方回应:非常不幸

诺贝尔化学奖获奖名单竟提前4小时泄露官方回应:非常不幸包括美国剑桥麻省理工学院的MoungiG.Bawendi、美国量子晶体科技公司的AlexeiI.Ekimov和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LouisE.Brus,均为这次诺贝尔获奖人选。澎湃新闻消息,当地时间10月4日,瑞典皇家科学院秘书长汉斯•埃勒格伦就诺贝尔化学奖获奖名单遭提前泄露作出回应。埃勒格伦表示,发生这事当然是非常不幸的,我们对此深表遗憾。据诺贝尔奖官网消息,北京时间10月4日下午5点45分许,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蒙吉•G•巴文迪(MoungiG.Bawendi)、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路易斯•E•布鲁斯(LouisE.Brus)和美国纳米晶体科技公司科学家阿列克谢•伊基莫夫(AlexeyI.Ekimov),以表彰他们在“发现和合成量子点”方面的贡献。图片来源:诺贝尔奖官网诺贝尔奖官网称,阿列克谢•伊基莫夫(AlexeyI.Ekimov)和路易斯•E•布鲁斯(LouisE.Brus)相互独立,成功地创造了量子点,蒙吉•G•巴文迪(MoungiG.Bawendi)彻底改变了化学生产。量子点现在基于QLED技术照亮电脑显示器和电视屏幕。它们还为一些LED灯的光线添加了细微差别,生物化学家和医生用它们来绘制生物组织图。诺贝尔化学奖是瑞典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伯恩哈德·诺贝尔(AlfredBernhardNobel)在遗嘱中提到的设立奖项的研究领域之一。据诺贝尔奖官网(www.nobelprize.org)公布的数据,1901年至2022年间,共有189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每项诺贝尔奖的奖金由去年的1000万瑞典克朗,增加到11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725万元。...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8814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88149.htm

封面图片

科学实验首次寻找到"量子超化学"现象存在的直接证据

科学实验首次寻找到"量子超化学"现象存在的直接证据在量子尺度上会出现各种诡异的行为。原子可以同时以多种状态存在,纠缠在一起,以至于它们可以在任何距离上瞬间共享信息,或者穿越它们本不应该穿越的障碍。科学家们正试图利用这些现象来实现更强大的计算、通信系统和其他技术。现在,一个研究小组首次发现了先前预测的量子效应的直接证据,这种效应被称为超化学效应。它始于一种被称为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的奇异物质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一团原子被冷却到几乎绝对零度,使它们进入相同的量子态,并开始表现得像一个大原子。有人提出,哄骗处于这种状态的原子进行化学反应,会产生与通常不同的结果。在经典化学中,混合物中的原子会发生随机碰撞,每次碰撞都有可能使它们连接起来形成分子。但如果原子都处于相同的量子态,它们现在反而会一起行动。这项研究的首席研究员程钦说:"不能再把化学反应看作是独立粒子之间的碰撞,这是一个集体过程。所有的粒子都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反应"。共同通讯作者张振东(左)和程钦教授与帮助他们首次观察量子超化学的实验室设备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将铯原子冷却到所需的极端温度,然后将它们哄骗到相同的量子态。果然,这些原子似乎正在以一种类似超化学的方式形成分子。这一过程有一些不同于普通化学的结果。首先,由于原子是一起作用的,反应发生得更快--系统中的原子越多,反应速度就越快。研究小组说,最终生成的分子都具有相同的状态,这有助于比传统化学更可靠地生成大批量相同的分子。在这一过程中,研究小组还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的证据--三体相互作用比二体相互作用发生得更频繁。从本质上讲,三个原子会发生碰撞,其中两个原子连接起来形成分子,而第三个原子则以某种方式帮助这一过程。这一突破有助于为量子化学、量子计算和帮助科学家研究物理定律等新技术铺平道路。到目前为止,这项超级化学研究只在双原子分子中进行,但研究小组计划将这项工作扩展到更复杂的分子中。"我们所看到的与理论预测一致,"Chin说。"这是20年来的科学目标,所以这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时代。"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物理》杂志上。...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7566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75667.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