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再加码网约车 微信九宫格新增T3打车一级入口

腾讯再加码网约车微信九宫格新增T3打车一级入口继此前腾讯出行推出聚合打车之后,腾讯在网约车领域再有新动作,微信九宫格新增了打车一级入口,单独接入了T3出行。2020年,微信在支付页的腾讯服务中新增了出行服务,涵盖了车主服务、公共出行服务等,这被视为腾讯加码出行服务的信号。PC版: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oft/132070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view/1320703.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WeChat Pay HK九宫格新增支持电讯缴费

WeChatPayHK九宫格新增支持电讯缴费#WeChatPayHK#CUniq群友[]九宫格缴费新增支持Cuniq•支持使用内地外币卡(有3D验证)•支持预付卡、上台卡手动缴费•活动期间:可获抽奖机会和多用多赏券相关:相关:@DocOfCard

封面图片

网约车再迎变局?华为打车将全国扩张 正洽谈全量接入T3出行

网约车再迎变局?华为打车将全国扩张正洽谈全量接入T3出行新浪科技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华为于今年7月推出的打车平台Petal出行正在筹划新的扩张计划。继此前的北京、深圳、南京等少数几个城市后,Petal出行计划进军全国市场,目前正在与T3出行洽谈全量接入。在今年7月底的鸿蒙OS3.0发布会上,华为宣布正式推出打车服务Petal出行。Petal出行基于华为自研地图引擎能力,提供聚合打车服务。用户无需下载应用,通过服务卡片就可获得与应用相同的体验,并且可在手机、手表、平板、PC等设备间协同使用。由于不直接提供运力,华为入场网约车服务,采取了聚合模式,这也是高德、美团等企业进军网约车行业采取的做法。早期,Petal出行聚合了首汽约车、神州专车,但仅在北京、深圳、南京等少数城市提供服务。而在出行领域,华为正在展现更大的野心。知情人士透露,华为Petal出行的目标是进军全国市场,有意接触更多网约车服务商,目前正与T3出行洽谈全量接入。实际上,华为推出Petal出行和Petal地图,与Google密不可分。由于无法使用Google的GMS服务,华为在海外市场面临着多种用户服务的断供。在此背景下,华为推出了自己的Petal地图,尝试自建生态。不过,正如鸿蒙OS发展壮大需要有自己差异化的功能,华为Petal地图要建成生态,也需要更多用户和服务支撑。而聚合打车应用Petal出行就是重要的一环。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安全与合规成为影响网约车行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聚合模式同样如此。在合作方的选择上,华为也有着明显选择倾向,无论是此前试点合作的首汽约车、神州专车,还是正在洽谈全量接入的T3出行,主要采用B2C模式,可对合规运力有较强的把控。根据T3出行CEO崔大勇日前透露的数据,其已经进入全国92座城市,拥有的合规运力规模超过80万,位居行业第一。如果全量接入T3出行,华为Petal出行覆盖的城市也将拓展至92个,并且能够保证运力合规。对于T3出行来说,有着一汽、东风、长安等国家队背景的同时,还需要更多的用户规模帮他在市场上更进一步,与华为洽谈合作也在情理之中。根据华为终端BGCEO余承东日前公布的数据,搭载鸿蒙OS的华为设备数突破3亿。这3亿用户的流量池也是T3出行所需要的,用户规模拓展之后,合规的司机运力才能拥有更多收入。另外,一位关注智慧出行的行业人士向新浪科技分析,如果华为与T3出行达成合作,双方合作的领域或许不只是网约车,甚至有可能涉及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等业务。当前,新能源汽车业务正在成为华为的重要业务方向之一,除了向C端卖车,B端同样是一门好生意。而T3出行正在推进平台车辆的新能源化,在崔大勇公布的数据中,T3出行自营车辆中新能源汽车型占比达到92%。而在自动驾驶方面,这也是华为和T3出行投入的核心业务方向之一。在当前出行行业强调合规以及数据安全的背景下,自主可控的自动驾驶技术以及场景、数据,也将成为双方合作的潜在空间。PC版: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oft/131085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view/1310851.htm

封面图片

【新国标红绿灯不会左右转?一句口诀搞定】近期大家出行的时候可能会发现,一些路口的红绿灯悄悄变成了“九宫格”,这就是新国标红绿灯。

【新国标红绿灯不会左右转?一句口诀搞定】近期大家出行的时候可能会发现,一些路口的红绿灯悄悄变成了“九宫格”,这就是新国标红绿灯。对于新国标红绿灯,吐槽声一直不断,认为它过于复杂,组合状态太多根本分不清,但其实只要摸清规律,还是很简单的。今天,就来教大家如何看懂新红绿灯,尤其是最让人迷糊的左转、右转。一句话口诀:“红灯停,绿灯行。左转不亮看直行,右转不红不用停。”还不懂?再细分一下:直行:看中间的圆形灯,红灯停,绿灯行。右转:看右侧的箭头灯,红灯停,绿灯或不亮都可以走。左转/掉头:首先看左侧的箭头灯,红灯停,绿灯行;如果不亮,就看中间圆形灯,只要绿色就走。

封面图片

中国交通部约谈滴滴美团等网约车平台

中国交通部约谈滴滴美团等网约车平台中国交通部对滴滴出行、高德打车、美团打车等网约车平台进行了集体约谈,强调着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强行业合规经营。据中国交通运输部官网星期三(7月26日)发布的新闻稿,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对滴滴出行、高德打车、T3出行、曹操出行、万顺叫车、首汽约车、如祺出行、享道出行、携华出行、及时用车、阳光出行、美团打车、百度打车、腾讯出行、携程用车等网约车平台、聚合平台公司进行约谈。约谈强调,企业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关于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指示、认真落实中国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平台企业座谈会的有关讲话要求,着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强行业合规经营,共同维护行业良好生态,推动交通运输新业态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约谈指出,当前网约车行业发展总体平稳有序,合规率持续提升,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但仍有部分网约车平台、聚合平台公司存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随意调整运营规则、侵害乘客和从业人员合法权益、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等问题,存在不稳定风险隐患,甚至个别平台公司出现了运营安全事故。约谈要求,要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优化提升服务水平,杜绝不正当竞争行为,营造良好市场发展环境;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积极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维护司机合法权益,规范经营行为,合理制定运营规则,加强与司机群体的沟通协商。约谈还提出,要保障乘客合法权益,依法建立健全首问负责制度,及时妥善处理咨询投诉。此外,还要加快网约车合规化进程,严把司机和车辆注册关,加快清退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和车辆;聚合平台公司要严格核验接入的网约车平台公司经营许可资质,确保依法合规经营。同时,也要求加强运输安全管理,优化派单机制,杜绝超时劳动、疲劳驾驶、超速驾驶等行为,及时推送安全驾驶提醒和道路交通安全、恶劣天气等信息,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新闻稿说,各平台公司表示,将认真落实本次约谈要求,立即组织排查整改,依法合规开展经营,全力保障乘客和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维护行业安全稳定,推动交通运输新业态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封面图片

这届网约车司机 一天接不到10单

这届网约车司机一天接不到10单而在刚刚过去的5月,长沙和三亚两地更是直接发出通知,将暂停受理网约车运输证新增业务。待当地的运力评估完成之后,再适时恢复相关业务办理。想成为网约车司机的就业者被关闭了大门,而一些“老司机”的生意也并不好做,据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在今年4月发布的消息称,该市共有注册网约车17800辆,取得网约车从业资格证的驾驶员近36000人,但单车日均接单量却不足10单。相比较以往动辄日日爆单,月入过万的场面,网约车司机们的从业环境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而作为被互联网深刻改造过的行业,司机师傅们似乎也很难找到应对之法。1持证网约车司机超500万从大的市场环境来说,在过去几年中,网约车司机可能是增长最快的就业岗位,甚至每年新入行的人员能够达到百万级别。按照取得网约车从业资格证的人员数量计算,2020年时,这一数字是289.1万,对应的则是3.65亿网约车用户,到了2022年底,从业者攀升到了509万,但用户则仅仅上升到了4.37亿。如果按照滴滴出行公布的数据,这一从业群体的数量还要更加庞大,2021年3月,滴滴平台的年活跃司机为1300万名,而到了今年3月,已经激增至1900万名。而从短期来看,近三年疫情的冲击,导致新增灵活就业人数变多,加之每年的春季,又是找工作和跳槽的“旺季”,大量人员的涌入,使得网约车司机这一岗位变得极度饱和。今年1到4月,全国共新核发了网约车驾驶员证31.6万本,其中仅4月份就新发了17.7万本。而面对纷至沓来的从业者,网约车这个赛道却并没有因为更多司机的到来而产生太大的增量,提供服务的人多了,享受服务的人却还是以前的那批人,这也是为何如今网约车行业景气程度降低的重要原因。据东莞市交通运输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该市共有77.3%的网约出租车每天接单不足10单;而那些日均订单超过10单的网约车中,单车日均营收也不过在260元左右。这260元的营收,刨去平台抽成、燃料费以及车辆损耗,网约车从业者实际到手的收入可能只有4000-5000元。如果是租赁车辆从事网约车业务的人员,这一收入水平可能还会更低。虽然也不排除部分网约车从业者是因为岗位自由度和工作环境而加入到其中,但是在并不赚钱的行业现状面前,很难让人再找到坚持的理由。然而更无奈的是,已经有不少就业人员将网约车司机视作最后的退路,但如今“退路”的收入也不再乐观,这批人还能去往何处呢?2互联网巨头不灵了?一边是网约车司机“僧多粥少”,另一边却是不断有互联网巨头要进军网约车赛道,近几年来,美团、高德、百度、腾讯、华为等纷纷开辟了自家的打车平台,那为何这些新进入局的巨头们,没有给网约车司机群体带来更多的增益呢。从产品形态上来看,目前在滴滴基本盘稳固的情况下,近些年兴起的网约车平台大多都采取的是聚合打车模式,后端的运力池几乎是全行业共享,只不过是前端的流量入口由各自的APP或小程序把持。以近两年增长较为迅速的高德出行为例,其主要的运力池资源均来自外部合作的网约车平台其内部称之为“一环”和“二环”,“一环”包括滴滴、T3出行、神州、曹操出行等几家规模较大的网约车平台,“二环”则是100多家中小规模网约车平台。另一家曾经声量颇高的网约车平台美团打车,早期虽然曾短暂给出高额报酬招募司机,但后来也放弃了对于自建运力体系的投入,转向了聚合打车模式。但即便是各种聚合打车平台越来越多,但站在整个行业的角度来看,这些新玩家的涌入并没有真正把网约车的商业盘进一步扩大。据《2022年度中国移动出行市场数据报告》显示,2022年,国内网约车市场规模约为3146亿元,同比还下降了1.38%。但作为对比,网约车司机和网约车平台均呈现出逐年上涨的态势,在蛋糕没有做大的情况下,分蛋糕的人却越来越多,这样的商业模式也势必会加重行业的内卷。今年4月,曾有一段短视频登上网络热搜,某网约车司机在驾驶台上架设了11部手机,用于在不同的网约车平台接单。而有业内人士评论称,这样同时在多个平台接单的网约车司机,在行业内并不少见。3行业治理仍需多方共建作为平台经济催生出的新兴职业,网约车司机本来应该和平台一荣俱荣,但随着如今从业者的逐渐饱和,一些人也开始担心,平台会不会进一步缩减对于司机侧的权益。以运营体系最为成熟的滴滴出行为例,在一众网约车平台中,滴滴对于司机的考核最为严厉,但同时单量也更多,相关的保障措施也更为到位。然而即便大如滴滴,如今在出行业务上也依旧无法摆脱亏损局面,根据其财报显示,2022年滴滴全年营业收入为1408亿元,亏损虽然同比大幅收窄了52%,但仍有238亿元之多。平台的大锅里没米,自然就无法苛求司机的碗里有更多饭。而对于一些聚合打车平台来说,虽然其放宽了对于司机和车辆的准入标准,但相应的权益保障力度也存在缺位。而且从合规角度来看,某些聚合平台因为不直接参与运营业务,所以故意游离在监管之外,这其实也为司机群体埋下了一定的隐患。当然更为敏感也是对于司机群体最为直接的影响是,在网约车司机已经“人满为患”之际,不缺少运力的平台,会不会进一步上调抽成比例,以此再淘汰掉一批网约车司机。自网约车这种商业模式诞生以来,关于平台抽成到底该保持在一个怎样的范围,一直颇有争议。一边是司机抱怨抽成太高,另一边则是平台诉苦不赚钱,加之现在“人多单少”,双方的利益就更加无法保持一致。综合其他互联网平台的治理经验来看,这种情况下需要行业主管部门出台相关制度性文件,不仅仅是要保证平台抽成比例保持在合理区间,对于网约车司机和平台的供需关系也需要建立起动态的调整机制。目前在地方实践探索中,深圳已经于去年年底率先出台《关于建立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力规模动态调整机制(试行)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从管理端引导市场供需动态平衡,促进行业安全稳定可持续发展。对于一个有着上千万从业者的新兴行业来说,固然会经历从快速发展到趋于饱和的阶段,但是如何建立起一个多方共赢的和谐业态,仍需要平台、用户、司机以及管理单位共同努力。...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6389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63897.htm

封面图片

滴滴下架18个月 回来一看:没一个能打的

滴滴下架18个月回来一看:没一个能打的结果,滴滴这才回归不到俩月,美团就摆摆手说不打了。实际上,不光光是美团没趁机扳倒滴滴,根据易观分析的数据,在滴滴消失的18个月里,它的市场份额总共就缩减了10%-20% ,从91% 掉到了70%-80% 。老大哥的位置,根本就没动摇过。就好奇了,在掐得你死我活的中国互联网市场,凭啥就滴滴的屁股坐这么牢,一回来还把美团挤走了呢?这事,我们还得从滴滴整改来看。当年,国家网信办给滴滴的惩罚措施是:下架滴滴出行APP,禁止新用户注册。翻译过来就是:不能攻,只能守。处罚下来后,滴滴马上给饱和的网约车市场,腾出了一大片宝贵的空档。一下子,各路门派冒了出来,想要围攻光明顶。自此,中国网约车形成了群攻独守的局面。一开始的时候,攻方们来势汹汹,从滴滴手上抢走了一大块肉。攻方阵营总共分三种门派:一种是自营,一种是聚合,一种是两者都沾点边的。三大门派,都抓住时机,高速发展。首先是和滴滴全面对标的自营平台们,其中发展最快的就是背靠一汽、长安、东风的T3 。在滴滴没出事之前,T3还是个刚冒头的毛头小子。但是,滴滴下架当月,T3就趁热打铁,搞了大规模补贴。这边给新人送补贴,一人贴100 。那边给司机搞免抽佣,破天荒允许他们带车加盟。5个月之后,T3就一跃成了行业老二,登陆了108座城市,累计注册用户数超1.4亿。除了自营平台外,另一边的聚合派也是摩拳擦掌。虽然它们手上一辆车都没有,但纯靠接入其他平台,做一键聚合的打车服务。不仅减少了投入,还很好地解决了小平台司机数量不够的问题。其中,优等生高德地图靠着自带的6亿月活,还有免佣、红包等手法,疯狂挖人。现在日单量已经飙到了700 万单。和风光无限的新门派比起来,滴滴的日子就惨淡多了。不仅失去了每个月900 多万的新增用户,单量还下滑了36.7% 。21年第三季度,订单锐减了2.14亿单。但是,扩张运动才轰轰烈烈推进了五个月,各家就发现,自己卡在半山腰了。滴滴的市场份额,已经一年没有变化过了。这个时候,大家才意识到滴滴当年狂烧几百亿烧出来的护城墙,可能远比想象的更坚固。虽然APP被下架了,可滴滴的月活仍然还是其他家的数倍。一方面是靠原来积累的老用户,另一方面是支付宝和微信入口的保留。早年跟快的打架的时候,滴滴就引入了腾讯和阿里的投资,现在在滴滴的董事会里还坐着俩公司的人。光是微信页面的出行入口,21年就有6000 万月活,累计访问用户达到3.8亿,给滴滴提供了30% 的流量。APP下架后,小程序的使用人数更是不断增加。不仅单量有保障,滴滴司机们也没有像大家想象的那样,逃离滴滴。虽然风波出现之后,滴滴三个月减少了400 万司机月活,但失去这部分后,司机数量马上就稳定了。仍然有1000 万左右的忠实司机,选择留下来。就算是背靠一汽的T3,现在手下的司机也只有60 万,两者几乎不是一个量级。聚合平台就算已经集合了各派之力,仍然及不上滴滴一家。这就导致滴滴的运力资源,是这帮新兵蛋子们一时半会,很难撼动的。运力资源,就意味着用户的出行需求能不能快速响应,是打车这项服务的根本。不然,你随便打个5公里路程的车,结果司机从10 公里外赶过来,这谁受得了。不仅如此,滴滴多年发展积累下来的产业链和效率,也依旧占据优势。比如专供的租车平台,租车均价比其他家便宜20% 。成熟的配套服务,压缩了司机们的运营成本。这就使得APP才刚上架,司机马上回流回去了。但攻方这边短期膨胀之后,反而暴露出了各种弊端。首先就是聚合平台因为发展太快了,来不及管理。当初为了和滴滴对抗,高德接入了大量的小网约车平台,截止目前已经有160 家。但作为一个提供服务的平台,高德没有办法管理网约车的质量和效率。签入的很多自营平台,为了趁热打铁,抢下市场,出现了各种给无证司机牌照的情况。滴滴下架后,7月高德打车投诉环比增加168% 。实际上,同事不止一次在群里吐槽,说用高德打车,来的那个司机又抽烟了。服务不行都算是轻的,有时候监管不力,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去年6月,一位大学生使用高德打车时,遇车祸身亡。后来发现,涉事网约车涉嫌违法无证运营。自营那边的日子,就更不太好过了。除了投诉率攀升之外,盈利情况也不容乐观。根据财新网的报道,自营品牌在单一城市的市场占比达到 10% 才能玩下去,达到 20% 才具备盈利的资格。但很多自营的小平台,光有司机,没有乘客。由于没有流量入口,它们只能依附在各家聚合平台。各家聚合平台,又要每单又要抽走百分之十几来当服务费。所以18个月打下来,没了补贴后的各家,夸张的增长很快就回落了。转头再看订单量,还是被滴滴虐了。去年 11 月,滴滴的订单量为 3.71 亿单,排行第二的 T3 只有 5 千多万,连滴滴的零头都没到。但你仔细琢磨,会发现这其实是一个很无奈的现象。虽然互联网向来就是一个兵家厮杀的地方,看看现在的AI打架,一觉睡醒,GPT已经TM更了两代了。别说掉队了,不开足马力估计连别人后车灯都看不到。但滴滴用自己18个月的亲身经历,向大家证明了一件事。在一个已经发育成熟的互联网模式里,只要你砸钱够多,盘子铺的够大,就算掉队个一年半年的,也根本没人能撼动你。想想如果微信APP下架了,就算给其他即时通讯软件两年时间,估摸着也只够给微信刮痧的。除非是,有人靠技术迭代,推出一种全新、革命性的技术。就像必应接入GPT-4那样,看着必应的股价和用户数涨的。强如大魔王谷歌,要是不快点跟上节奏,可能就得被自己曾经看不上眼的对手赶上了。就算现在华为、腾讯都下场做网约车,如果还拿不出新模式和新技术,恐怕也只够挠挠滴滴的脚底板了。     ...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5012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50121.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