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高金额科技奖诞生 单项奖金高达1000万

中国最高金额科技奖诞生单项奖金高达1000万9月29日,2022年首届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WLAPrize)名单在上海揭晓,美国计算机科学与统计学家迈克尔·乔丹(MichaelI.Jordan)因其“对机器学习的理论基础及其应用作出了根本性贡献”获得“智能科学或数学奖”;德国生物化学家迪尔克·格尔利希(DirkGörlich)因其“对于蛋白质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之间运输的机理及其选择性的关键发现”获得“生命科学或医学奖”。PC版: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oft/132215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view/1322157.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澳大宋永华获“中国工程界最高奖项”光华工程科技奖

澳大宋永华获“中国工程界最高奖项”光华工程科技奖#澳门大学适逢第6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第14届光华工程科技奖”获奖名单今(30)日于中国工程院第16次院士大会上公布。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荣获光华工程科技奖,以表彰他在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成为今届澳门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科技工作者。光华工程科技奖由中国工程院主管,每两年评选一次,用以表彰在工程科学技术及工程管理领域做出重要贡献及取得杰出成就的华人工程科技专家...https://www.gcs.gov.mo/detail/zh-hant/N22EdfWJKU

封面图片

mRNA技术被看好?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将在10月2日揭晓

mRNA技术被看好?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将在10月2日揭晓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将在10月2日北京时间17:30揭晓。图片来源:诺奖官网十月的第一个星期一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全球科学界最崇高的奖项之一,由瑞典科学家、企业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AlfredNobel)在1895年通过遗嘱设立,旨在表彰那些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为人类健康和生命科学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们。自1901年首次颁奖以来,该奖见证了无数生命科学和医学的突破性成果,并成为全球瞩目的科学盛事。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最初的五个奖项(化学奖,物理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以及和平奖,经济学奖在1968年加入)由不同的机构负责评选和颁发。在多年组织协调下形成的颁奖顺序传统中,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于十月的第一个星期、在所有奖项中第一个揭晓,拉开“诺奖月”的帷幕。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瑞典卡罗琳学院诺贝尔大会(NobelförsamlingenvidKarolinskaInstitutet)颁发。该大会由卡罗琳学院的50名教授组成,每年举行五次会议以讨论奖项提名、选举诺贝尔奖委员会(theNobelCommittee)以及投票决定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得者。由大会选出的诺贝尔奖委员会是大会的工作主体,由5名任期三年的常驻成员以及10名任期一年的委员会成员外加大会秘书长组成,负责提名者的评估工作。在上一年奖项颁发之后,诺贝尔奖委员会将会向全世界优秀科学家发出提名邀请,并于二月底截止提名并开始评估。每年八月,委员会将候选者名单和报告提交大会,由大会在十月决定最终获奖者。最后,在12月10日——诺贝尔的逝世纪念日,诺贝尔奖奖章和证书将会被送至位于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的颁奖典礼,以授予获奖者。2023年卡罗琳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图片来源:诺奖官网多领域成果获殊荣近十年来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呈现了多样化的趋势,涵盖了各个子学科,例如,细胞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等。其中,基础研究占多数比例。遗传学研究是近年来的热门领域。去年的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古DNA研究的开创者、瑞典遗传学家斯万特·帕博(SvantePääbo),他对已经灭绝的现代人类近亲——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不仅发现了一种以前不为人知的古人类,还对比了现代人与古人类的基因差异,以更好地理解现代人类的进化和特性。许多获奖的研究还集中在分子和细胞生物学领域。这些研究通常专注于探究细胞内的生物分子如何进行相互作用,以及这些分子如何影响生物组织和器官的功能。如2021年对温度和触觉感知的分子基础的研究,2019年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的研究,2016年细胞自噬的研究等。这些研究加深了人们对细胞和分子层面生物过程的认识。对于病毒、癌症的免疫学研究以及传染病的研究也在近十年来的生理学或医学奖中占据重要的位置。2015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教授凭借抗疟疾药物青蒿素的发现获奖,这不仅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该奖项,也反映了奖项对全球性健康问题的关注和对重大医疗突破的认可。今年的生理学或医学奖也很有可能在这些领域中产生。如美国科学家KatalinKarikó和DrewWeissman的mRNA疫苗研究。他们通过mRNA修饰,对mRNA尿苷上的化学键进行重排,从而使人工合成的mRNA能够安全地注射到人类细胞内,为疫苗研发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抗击新冠中为人类争取了宝贵时间。这两位科学家也自2021年起,陆续获得包括拉斯克奖在内的5项“诺奖风向标”大奖。此外,AI(人工智能)技术与生命科学和医学的交叉领域也备受关注。谷歌Deepmind公司的科学家DemisHassabis和JohnJumper近年来横扫多项生命科学重要奖项,包括今年的“美国诺奖”拉斯克奖。他们创造了一项能够预测蛋白质三维结构的革命性技术——AlphaFold,通过AI成功解决了蛋白质结构预测的难题,并在多个领域产生广泛影响,成为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奖热门。...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8707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87079.htm

封面图片

长虹自研 “人工智能 + 检测” 技术获中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

长虹自研“人工智能+检测”技术获中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3月6日晚间,长虹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被誉为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的“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正式公布,长虹自研行业首创的精密器件5G+AI视觉检测技术与应用等14项成果被授予“2023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近年来,长虹强化AI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在智能制造、智能终端等推行“人工智能+”系列产业化应用。2016年,长虹率先将AI技术应用于电视、冰箱、空调等家电产品,并于2023年推出全球首个基于大模型的智慧家电AI平台;在智能制造领域,长虹采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边缘计算等技术,大幅提升智造效率,加速“智改数转”进程。

封面图片

2024年科学探索奖开始申报:杨振宁、马化腾等发起,奖金300万!

2024年科学探索奖开始申报:杨振宁、马化腾等发起,奖金300万!今日,2024年“科学探索奖”开始申报,这是一项由新基石科学基金会出资、科学家主导的公益奖项。该奖项由杨振宁、马化腾等发起,希望鼓励青年科学家潜心研究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目前已经资助了248位优秀青年科学家。每位获奖者将在未来5年内,获得总计300万元人民币奖金,可以自由支配奖金的使用。奖项领域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新材料、天文和地学、生命科学、医学科学、信息电子、能源环境、先进制造等。频道:@kejiqu群组:@kejiquchat

封面图片

法美奥科学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法美奥科学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早报讯)三名分别来自法国、美国和奥地利的科学家阿斯佩(AlainAspect)、克劳泽(JohnClauser),以及蔡林格(AntonZeilinger)获得今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综合路透社和法新社报道,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奖机构星期二(10月4日)宣布,决定将奖项颁给这三人,以表扬他们在量子信息科学领域所做出的贡献。三人将获得1000万瑞典克朗的奖金(约130万新元)。诺贝尔颁奖机构下来将陆续公布化学、文学、和平与经济学奖得主。瑞典古遗传学家佩博在星期一(3日)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发布:2022年10月4日7:20PM

封面图片

李德仁、薛其坤获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李德仁、薛其坤获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获得2023年度的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据新华社消息,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星期一(6月24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讲话。李德仁、薛其坤两位院士获得中国科技界崇高荣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据报道,李德仁是著名的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一直致力于提升中国测绘遥感对地观测水平。他攻克卫星遥感全球高精度定位及测图核心技术,解决了遥感卫星影像高精度处理的系列难题,带领团队研发全自动高精度航空与地面测量系统,为中国高精度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体系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薛其坤是凝聚态物理领域著名科学家,取得多项引领性的重要科学突破。他率领团队首次实验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学术影响;在异质结体系中发现界面增强的高温超导电性,开启了国际高温超导领域的全新研究方向。除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之外,今年的奖项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49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39项,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0人。报道称,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奖工作突出国家战略导向,把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并作出创造性贡献作为提名和评审的重要原则,围绕国家战略需要,优化评审组设置和评审委员会专家构成,强化重点领域。2024年6月24日6:02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