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古老的长臂猿化石在中国西南部被发现

最古老的长臂猿化石在中国西南部被发现纽约大学人类学教授、论文作者之一TerryHarrison解释说:"长臂猿的化石遗迹非常罕见,大多数标本是在中国南部和东南亚的洞穴遗址中发现的孤立的牙齿和零散的颚骨,其年代不超过200万年前。这个新发现将猿类的化石记录延伸到了700万到800万年前,更具体地说,增强了我们对这一类家族进化的理解。"该化石发现于中国西南部的云南省元谋地区,是一种叫做元谋小猿的小型猿类。该研究的分析集中在元谋猿的牙齿和头颅标本上,其中包括一头幼猿的上颚,该幼猿在死亡时还不到两岁。位于云南的发掘现场,这是发现元谋小猿遗骸的地点之一。资料来源:纽约大学人类学系的特里-哈里森以臼齿的大小为指导,元谋猿的体型估计与现代长臂猿接近,体重大约为6公斤,或者大约13磅。纽约大学人类起源研究中心的Harrison观察到:"Yuanmoupithecus的牙齿和下脸与现代长臂猿非常相似,但在一些特征上,这个化石物种更加原始。"研究人员在一次实地调查中发现了这一幼体的上颚,通过与保存在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现代长臂猿头骨进行比较,他能够确定它是相似物种。2018年,Harrison和其他同事研究过去30年收集的标本,这些标本存放在云南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元谋人博物馆。Harrison指出:"元谋人的遗体极为罕见,但通过勤奋工作,已经有可能恢复足够的标本,以确定元谋猿人化石确实是活体长臂猿的近亲。"《人类进化杂志》的研究还发现,根据来自印度的一块孤立的臼齿化石被宣称为较早的猿物种Kapiramnagarensis,但它却是更原始的灵长类动物群体的成员,与现代猿类没有密切关系。"遗传学研究表明,长臂猿在大约1700万到2200万年前从导致类人猿和人类的血统中分化出来,因此化石记录中仍有1000万年的空白需要填补随着对中国和亚洲其他地方有希望的化石地点的继续探索,希望更多的发现将有助于填补这一物种进化史上的这些关键空白。"...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3163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31635.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再有两种长臂猿消失

中国再有两种长臂猿消失过去几十年中,在中国分布的白掌长臂猿、北白颊长臂猿在野外均没有被监测到,符合野外灭绝标准。据《中国科学报》报道,中国国家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星期二(9月6日)在年度工作会议上发布《中国灵长类动物濒危状况评估报告2022》称,白掌长臂猿和北白颊长臂猿符合野外灭绝标准。野外灭绝是一种保护现状,当某物种或其亚种,其已知的个体仅存活于圈养的环境,或是其种群需经过野放后才能够回归其历史上存在的地点时,就会被分类至此保护现状。评估专家组组长、西北大学教授李保国介绍,科研人员对白掌长臂猿已知分布区及周边区适宜栖息地进行了系统调查,野外未发现有生存的种群,亦未监听到期鸣叫声,至少有10年以上未有人在野外听到其鸣叫声。科研人员对北白颊长臂猿已知分布区及周边区适宜栖息地也进行了系统调查,野外未发现有生存的种群,亦未监听到其鸣叫声,至少有15年以上未有人在野外听到其鸣叫声。白掌长臂猿在过去三个世代(45年内),由于栖息地森林快速丧失、猎杀、宠物贸易等,种群数量减少50%以上。白掌长臂猿栖息于海拔1200米以下的常绿阔叶林、半常绿阔叶林、湿性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中,常在未受干扰的原始林树冠上层活动,亦见于次生林和选择性采伐林中。分布于云南的白掌长臂猿,栖息地海拔明显高于东南亚其他地区,海拔在1900米至2000米。其栖息地在史上受到很大破坏,上世纪50至60年代因毁林开荒而大面积被破坏,森林基本被粟米地等代替,现有森林多在70年代相继弃耕后逐渐恢复。北白颊长臂猿分布于云南西南部、老挝北部和越南西北部地区,在中国曾分布于澜沧江以东云南南部勐腊、江城、绿春三县的一些地区,有报道称上世纪50年代末,在勐腊县城甚至都可听到长臂猿鸣叫,但在70年代已无这种情形。李保国介绍,全世界灵长类动物正面临着严重的灭绝危机,超过60%的动物被列为易危、濒危或极度濒危物种,75%物种的种群数量日益下降。...发布:2022年9月7日5:00PM

封面图片

千万年前古猿面貌复原:它可能是人类最早祖先之一

千万年前古猿面貌复原:它可能是人类最早祖先之一古猿的遗骸于2002年首次在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出土,并于2004年首次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报道。研究人员表示,猿类和人类进化研究中的一个长期问题是化石记录很零碎,许多标本保存不完整,而且变形严重。这使得人们很难就关键猿类化石的进化关系达成共识,而这对于理解猿类和人类的进化至关重要。论文主要作者、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助理研究员普格表示,我们不仅有机会准确地将该物种置于类人猿家族树上,而且还能更多地了解该动物的生物学特性,例如它是如何在环境中移动的。研究人员发现,皮耶罗猿与化石中的类人猿和活的大猿在整体脸型和大小上都有相似之处,该物种还具有同时期其他类人猿所没有的独特面部特征。该研究进化建模的一个有趣结果是,皮耶罗猿的头盖骨在形状和大小上更接近活的大猿和人类进化的祖先。...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9091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90919.htm

封面图片

科学家发现迄今最古老的青年翼龙化石 来自1.52亿年前

科学家发现迄今最古老的青年翼龙化石来自1.52亿年前第一只已知并被命名的翼龙名叫Pterodactylus,它被发现于德国巴伐利亚州的Solnhofen石灰岩。它是由意大利博物学家科西莫-亚历山德罗-科里尼在1784年命名和首次描述的。最初,这种化石被认为是一种水生动物,但后来被法国博物学家乔治-库维尔确定为一种飞行爬行动物,属于一个新的和以前未知的类别。这种标志性翼龙的最古老标本最近在巴伐利亚中部弗兰肯阿尔布南部的一个小镇Painten附近被发现。在《化石记录》杂志的一项研究中描述的这块化石,比其他翼龙标本的年龄要大一百万年左右。Pterodactylusdantiquus的头骨图片资料来源:Augustin等人该标本于2014年在一个活跃的石灰石采石场的挖掘中出土。研究人员使用气动工具和针头进行了120多个小时的细致的机械工作才得以研究它。这一发现背后的研究团队是来自图宾根大学(德国)的FelixAugustin、AndreasMatzke、PanagiotisKampouridis和JosephinaHartung以及来自DinosaurierMuseumAltmühltal(德国)的RaimundAlbersdörfer。图宾根大学的FelixAugustin解释说:"产生新的翼龙标本的采石场的岩石由硅化石灰岩组成,其年代为上金梅里亚阶段(大约1.52亿年前),他是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此前,翼手龙只在德国南部属于金梅里亚期之后的提托尼期的年轻岩石中被发现。"该标本是一个完整的、保存完好的小型个体的骨架。只有左下颌骨以及左、右胫骨的极小部分丢失。研究人员在他们的研究报告中写道:"除此之外,这具骨架几乎完美地保存下来,每一块骨头都存在,并且处于大致正确的解剖位置。"凭借5厘米长的头骨,PaintenPterodactylus代表了一种罕见的"亚成年"个体。"一般来说,翼手龙的标本在全尺寸范围内的分布并不均匀,而是主要分为不同的尺寸等级,这些等级之间有明显的差距。来自Painten的标本是小尺寸和大尺寸之间第一个差距的罕见代表,"Augustin解释说。奥古斯丁解释说:"它在死亡时属于中间的、很少见的、处于两个连续年份之间的发育年龄"。Painten采石场已经产生了许多其他"保存精美的化石",包括鱼龙、海龟、海洋和陆地鳄鱼亲属以及恐龙。其中许多,如这个新的翼龙标本,在登肯多夫(德国巴伐利亚州)的新恐龙博物馆Altmühltal展出。...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3666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36667.htm

封面图片

白鲟、儒艮之后,我国两种长臂猿野外灭绝

白鲟、儒艮之后,我国两种长臂猿野外灭绝9月6日,在国家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成立40周年暨2021年度工作会议上,《中国灵长类动物濒危状况评估报告2022》发布。报告显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分布的白掌长臂猿、北白颊长臂猿在野外均没有被监测到,符合野外灭绝的标准。野外灭绝是一种保护现状,当某物种或其亚种,其已知的个体仅存活于圈养的环境,或是其种群需经过野放后才能够回归其历史上存在的地点时,就会被分类至此保护现状。评估专家组组长、西北大学教授李保国介绍,科研人员对白掌长臂猿已知分布区及周边区适宜栖息地进行了系统调查,野外未发现有生存的种群,亦未监听到期鸣叫声,至少有10年以上未有人在野外听到其鸣叫声。科研人员对北白颊长臂猿已知分布区及周边区适宜栖息地也进行了系统调查,野外未发现有生存的种群,亦未监听到其鸣叫声,至少有15年以上未有人在野外听到其鸣叫声。(图:北白颊长臂猿雄性个体马晓锋摄)来自:雷锋频道:@kejiqu群组:@kejiquchat投稿:@kejiqubot

封面图片

中国团队发现全球最古老有颌类化石 是“从鱼到人”的关键证据

中国团队发现全球最古老有颌类化石是“从鱼到人”的关键证据9月29日,世界顶级期刊《自然》杂志刊登了中国科研团队研究成果。科研人员在重庆、贵州化石库发现了全球最古老的有颌类牙齿化石。其中,奇迹秀山鱼是当前发现的最古老的有颌类,将完整有颌类的化石记录前推了1100万年。蠕纹沈氏棘鱼证明了鲨鱼是从“披盔戴甲”的祖先演化而来。科研人员表示,奇迹秀山鱼等一批古鱼类化石的发现,是鱼类登陆并最终演化为人的关键证据。群友:怪不得我那么喜欢划水投稿信息!如有侵权,联系管理频道投稿:@zaihuabot交流群组:@zaihuachat花花优券:@zaihuajd

封面图片

福建首次发现新恐龙化石 取名“奇异福建龙”

福建首次发现新恐龙化石取名“奇异福建龙”科研团队首次在福建省发现恐龙化石,经研究确认为新发现的物种,将其命名为“奇异福建龙”。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简称“古脊所”)和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合作,在福建首次发现恐龙化石,通过研究,确认为该化石物种为世界上侏罗纪最晚期和地理位置最南的鸟翼类恐龙,距今1亿4800万年至1亿5000万年,并将其命名为“奇异福建龙”。这一成果9月6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上发表。据报道,该化石于2022年10月在福建北部的政和大溪盆地发现,经过近一年的修复和分析,研究团队认为此次发现的新物种前肢与始祖鸟相似,后肢相对细长,在体形上介于恐龙和鸟类之间,是一类善于奔跑的,或者生活在水边的小型兽脚类恐龙。来源:投稿:@ZaiHuaBot频道:@TestFlightCN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