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甚至影响到了天文望远镜对宇宙的观测

气候变化甚至影响到了天文望远镜对宇宙的观测在格拉纳达举行的2022年欧洲行星科学大会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由伯尔尼大学和国家研究能力中心(NCCR)PlanetS领导的一组研究人员证明了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问题之一,人为的气候变化,现在甚至影响了我们对宇宙的看法。这项研究最近发表在《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杂志上。选择过程中的一个盲点"尽管望远镜通常有几十年的使用寿命,但选址过程中只考虑了很短的时间范围内的大气条件。通常是过去的五年--太短了,无法捕捉到长期趋势,更不用说全球变暖引起的未来变化了",该研究的主要作者、伯尔尼大学NCCRPlanetS的研究员CarolineHaslebacher指出。因此,来自伯尔尼大学和NCCRPlanetS、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欧洲南方天文台(ESO)和英国雷丁大学的科学家小组决定从长期角度进行论证。CarolineHaslebacher,该研究的主要作者。全球范围内不断恶化的状况他们根据高分辨率的全球气候模型对未来气候趋势的分析表明,从夏威夷到加那利群岛、智利、墨西哥、南非和澳大利亚的主要天文观测站到2050年可能会出现温度和大气含水量的增加。这又可能意味着观测时间的损失以及观测质量的下降。"现在,天文观测站的设计是为了在目前的场地条件下工作,只有少数适应的可能性。因此,气候条件对望远镜的潜在后果包括:由于露点的增加或冷却系统的故障而导致更高的凝结风险,这可能导致望远镜圆顶中更多的空气湍流",Haslebacher说。正如研究报告的共同作者Marie-EstelleDemory所说,以前没有考虑到气候变化对天文台的影响,这并不是一种疏忽,至少是由于技术水平的原因。"这是第一次有可能进行这样的研究。由于通过Horizon2020PRIMAVERA项目开发的全球气候模型具有更高的分辨率,我们能够非常忠实地检查全球不同地点的条件--这是我们用传统模型无法做到的。这些模型是我们在怀斯学院所做工作的宝贵工具",伯尔尼大学的高级科学家和怀斯自然学院的成员说。Haslebacher说:"现在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在下一代望远镜的选址以及天文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中必须考虑到人为的气候变化。"...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3517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35179.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墨子巡天望远镜进入试观测阶段:9月中旬正式投入观测

墨子巡天望远镜进入试观测阶段:9月中旬正式投入观测该望远镜主镜口径为2.5米,配备7.65亿像素大靶面主焦相机,核心科学目标是搜寻和监测天文动态事件,开展时域天文观测研究。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总工程师娄铮表示:“目前我们做的工作就是优化望远镜的成像像质,同时还要对它的指向跟踪性能进一步优化,这两天已进入测试观测阶段,正式投入观测以后可以探测一些非常暗弱、非常遥远的天体信号,包括银河系外遥远的星系、星系团等天体信号。”冷湖天文观测基地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冷湖镇赛什腾山,平均海拔约4000米,因植被盖度底、空气稀薄、降雨量低、大气视宁度好、人工灯光污染少等特殊条件,成为整个亚欧大陆上最优质的天文台址之一。自2017年开始建设后,目前冷湖天文观测基地已有11家科研单位12个望远镜项目落地,总投资达27亿元,全部建成后,这里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天文观测基地。...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8161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81617.htm

封面图片

全球最大射电天文望远镜阵列首台中频天线完成吊装

全球最大射电天文望远镜阵列首台中频天线完成吊装据了解,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是目前在建的最大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由多国合作、共同出资,全球约20个国家上百个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天文学家和工程师参与项目研发。建成后将致力于揭示宇宙、星系的起源和演化等基本问题。其台址位于澳大利亚、南非及非洲南部8国,在约3000公里的广袤荒野中,将建设约3000面天线,组成一平方公里之大的“地球巨眼”。作为人类史上建造规模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建成后将成为地球上最大、最先进的科学设施,比目前最大的射电望远镜阵列灵敏度提高50倍,巡天速度提高10000倍。...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8547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85479.htm

封面图片

4.2 米地基专用天体测量望远镜落户青海冷湖

4.2米地基专用天体测量望远镜落户青海冷湖近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政府签署“4.2米地基专用天体测量望远镜”项目合作协议。这标志着中国最大的通用精密测量望远镜落户青海海西州茫崖市冷湖镇。据了解,4.2米地基专用天体测量望远镜针对太阳系天体的高精度天体测量进行优化设计,投资约3亿元人民币,建成后将是中国最大的通用精密测量望远镜和国际上最大的天体测量专用望远镜,同时可广泛服务于各类天文科学目标。冷湖天文观测基地位于海西州茫崖市冷湖镇赛什腾山区域,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经过前期多次监测,中外天文界一致认为,青海冷湖赛什腾山在地理位置、气候、空气洁净度和海拔高度等方面,具有开展天文观测研究的独特优势,完全满足光学、红外大天文设备科学研究需求。(央视新闻)

封面图片

中国最大通用精密测量望远镜落户青海

中国最大通用精密测量望远镜落户青海中国最大通用精密测量望远镜将落户青海海西州茫崖市冷湖镇。据中国新闻网报道,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政府星期天(5月26日)签署“4.2米地基专用天体测量望远镜”项目合作协议。这标志着中国最大通用精密测量望远镜落户青海海西州茫崖市冷湖镇。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正高级工程师平一鼎介绍,中国目前尚没有4米级别口径的天文望远镜,规划中也没有大口径通用精测设备。“4.2米地基专用天体测量望远镜”项目投资约3亿元(人民币,5590万新元),建成后将是中国最大的通用精密测量望远镜和国际上最大的天体测量专用望远镜,可广泛服务于各类天文科学目标。冷湖天文观测基地位于海西州茫崖市冷湖镇赛什腾山区域,平均海拔约4000米左右。中外天文界认为,青海冷湖赛什腾山在地理位置、气候、空气洁净度和海拔高度等方面,具有开展天文观测研究的独特优势,满足光学/红外大天文设备科学研究需求。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政府当天还签署了“2.5米多终端通用望远镜”项目合作协议。2024年5月27日12:17PM

封面图片

NASA韦伯太空望远镜成功升空 开启天文探索新时代

NASA韦伯太空望远镜成功升空开启天文探索新时代(早报讯)经历多次延误和恶劣天气,美国宇航局的詹姆斯·韦伯(JamesWebb)太空望远镜圣诞节早上成功从南美洲的东北海岸发射,开启了一个备受期待的天文探索新时代。路透社报道,这个价值90亿美元(122亿新元)的强大红外望远镜被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誉为未来十年首屈一指的空间科学观测站。该望远镜被装在阿丽亚娜5号火箭的货舱内,于美国东部时间上午7时30分(新加坡时间晚上8时30分1230)左右,从欧洲航天局位于法属圭亚那的发射基地升空。韦伯望远镜是已建成性能最强大、也是造价最高的太空望远镜。它重7吨,主镜直径6.5米,由18片巨大六边形子镜构成;遮阳板面积相当于一个网球场。由于体型巨大,韦伯望远镜将以折叠状态发射升空。研究人员将以遥控方式,待韦伯望远镜进入太空后逐步展开。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这个由300多个部件构成的望远镜将在进入太空26分钟后,从法国制造的火箭中被释放出来,在未来13天内随着航道逐渐展开。要使望远镜的每个部件完美就位,是此次任务最具挑战性的环节。韦伯望远镜在太空中再航行两周后,将到达距离地球161万公里太阳轨道上的目的地--大约地球与月球四倍远距离。地球和望远镜将同步环绕太阳运行,使望远镜在特殊轨道上与地球一直保持对齐。韦伯望远镜到达观测位置后,研究人员需再花费5个月对它开展各项检查,预计望远镜2022年6月底前可正式“上岗”。韦伯望远镜的灵敏度比31岁“高龄”的哈勃望远镜高约100倍,预计将改变科学家对宇宙和我们在其中的位置的理解。韦伯主要在红外光谱中观察宇宙,使其能够透过气体和尘埃云窥视正在诞生的恒星。发布:2021年12月25日9:18PM

封面图片

“圣诞树星系团”:韦伯望远镜和哈勃望远镜联合观测的炫目杰作

“圣诞树星系团”:韦伯望远镜和哈勃望远镜联合观测的炫目杰作MACS0416的全色视图,这是一个距离地球约43亿光年的星系团。这幅图像是通过将美国宇航局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的红外观测数据与美国宇航局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可见光数据相结合而生成的。由此产生的蓝色和红色棱镜全景图为星系的距离提供了线索。图片来源:NASA、ESA、CSA、STScI、JoseM.Diego(IFCA)、JordanC.J.D'Silva(UWA)、AntonM.Koekemoer(STScI)、JakeSummers(ASU)、RogierWindhorst(ASU)、HaojingYan(密苏里大学)包括德克萨斯农工大学天文学家王立凡博士在内的研究小组将这幅新图像命名为"圣诞树星系团",它结合了哈勃望远镜的可见光和韦伯望远镜探测到的红外光,展示了距离地球约43亿光年的星系团MACS0416。由于该星系团能够通过一种被称为引力透镜的现象放大来自更遥远背景星系的光线,因此研究人员能够识别出放大的超新星,甚至是放大倍数非常高的单个恒星。密苏里大学天文学家阎昊晶博士(HaojingYan)说:"我们称MACS0416为圣诞树星系团,既因为它色彩斑斓,也因为我们在其中发现了这些闪烁的灯光。"这篇论文由王立凡合著,已被接受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上。自2006年以来,王立凡一直是德克萨斯农机大学物理和天文学系以及乔治-P.和辛西娅-伍兹-米切尔基础物理和天文学研究所(GeorgeP.andCynthiaWoodsMitchellInstituteforFundamentalPhysicsandAstronomy)的成员,他是一个时域天文学团队的成员,该团队正在利用JWST发现宇宙中最早的超新星,其中最古老的记录可以追溯到宇宙诞生30多亿年的时候。这个国际合作小组被称为"用于重离子化和透镜科学的主要河外星系区域"(PEARLS),由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天文学家罗吉尔-温德霍斯特(RogierWindhorst)博士领导。该团队的方法之一是利用韦伯望远镜无与伦比的观测能力来搜寻观测亮度随时间变化的天体,即所谓的瞬变天体。在JWST发射前发表的2017年白皮书中,王和他的合著者预测,这台望远镜将利用其强大的主成像仪--近红外相机(NIRCam)--在一次拍摄中发现几个这样的瞬变天体。他们引用MACS0416图像及其包含的14个瞬变天体作为佐证,并指出这些发现超出了研究小组的预测。"JWST正在宇宙中发现大量的瞬变天体,主要是超新星,"王说。"它不仅发现了超新星,还发现了遥远星系中被附近前景星系引力场放大的恒星。"这些发现是通过对星系团MACS0416方向的天空区域进行反复观测而获得的。北黄道极(NEP)是JWST能够全年持续指向并获取数据的区域,是未来获取时域观测数据的理想地点。前所未有的灵敏度使得一些超新星,比如白矮星爆炸产生的超新星能够在整个宇宙中被探测到,甚至可以追溯到宇宙刚刚开始形成第一批恒星的时代。"天文学有两个基本问题:第一批恒星是如何形成的,以及驱动宇宙膨胀的力量的性质是什么JWST能够发现的瞬变现象将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所需的数据。这些发现表明,JWST是研究宇宙黎明期微弱瞬变的最强大工具,宇宙黎明期是指宇宙从没有恒星的黑暗时代走到今天的时代。它观测到的超新星可以探究第一批恒星的诞生过程,以及宇宙膨胀到宇宙年龄不足10亿年的过程。"其中一些超新星很可能是低质量恒星死亡后演变成白矮星,并通过热核爆炸爆发出来的。通过透镜恒星可以研究遥远宇宙中的单个恒星。这些早期恒星也可能是质量非常大的恒星,它们通过所谓的成对生产不稳定过程产生极其明亮的瞬态。"我们预计,这些'常规可发现'的瞬变将在解决宇宙黑暗时代的结束和暗宇宙膨胀的物理学问题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王说。...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9977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99773.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