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技术完胜超级快充 但手机厂商都不想回归

这项技术完胜超级快充但手机厂商都不想回归试想一下,在这项设计的帮助下,续航时间将成为过去,只要准备充足,你的手机理论上会拥有无限的续航时间,而且不需要被束缚在充电器附近。或许你有很多疑问,这项技术到底是什么?实现难度是否很大?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用上?一分钟恢复电量的“神奇技术”虽然前面的一大段描述听起来很玄幻,但是使用过功能手机或早期智能手机产品的朋友或许已经猜到了答案。是的,就是换电池,电池没电了,直接更换一块满电的电池不就可以让电池恢复100%电量了吗?从关机拆电池到重新开机,一般来说整个流程不会超过1分钟。可拆卸的电池设计中功能机时代和智能手机诞生的初期,几乎是所有手机的标配(不包括iPhone),甚至当时的大多数电子产品其实都采用的可拆卸电池设计,如笔记本电脑等都是可以通过拆卸及更换电池来迅速恢复电量。理论上只要你准备的电池数量足够多,就完全不需要担心续航等问题。在智能手机的早前发展阶段,可拆卸电池是Android阵营的标准设计,而iPhone则是使用的不可拆卸设计,在当时被不少用户抨击,认为不可拆卸设计使得iPhone的使用体验变差。图源:insider后续的发展大家应该都已经猜到了,虽然可拆卸电池有着不少的优点,而且对用户来说也更加友好,但是手机厂商显然不这么想,或许是模仿iPhone,或许是为了内部结构设计的需要,不可拆卸的电池设计逐渐成为了手机市场的主流,如今,可拆卸电池仅在功能机和部分特殊用途的手机上仍有使用。虽然手机厂商给出了不少理由为“不可拆卸”的电池设计做辩解,比如降低手机厚度、提高安全性、更高的充电速度等。但是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不可拆卸设计带来的优点其实都可以通过别的设计来弥补,况且为了提高充电速度而将可拆卸电池设计抛弃,多少有点本末倒置的感觉。甚至有阴谋论者认为,不可拆卸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手机的寿命,提高用户更换手机的频率。因为随着电池电量的下降,手机续航必然会受到影响,甚至会导致性能下降,只能通过去维修店更换电池来改善,而大多数用户其实都不会想到这一点,而是简单粗暴地选择更换新手机。不管如何,统治了手机市场乃至消费电子市场多年的不可拆卸设计,或许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过去,至少在一些主流产品上,我们应该能够看到更多可拆卸电池设计的回归,而这一切或许都要归功于欧盟新修订的一项法案。欧盟公布修订法案近日,有消息称欧盟已经修订一项新法案,该法案旨在提高电池的可复用性和持续性,是欧盟针对环保措施的又一次法案修订。此前,欧盟通过了一项同样以降低设备损耗及资源浪费为目的的方案,这项法案将强制在欧洲销售的电子产品使用Type-C接口。强制使用Type-C接口的法案落地,将会使苹果被迫放弃使用了十多年的Lightning接口,将iPhone的接口更换为欧盟规定的Type-C接口,苹果最晚要在2024年完成产品的修改,否则iPhone将会被禁止在欧盟地区发售。对于消费者来说,这项法案显然是有利的,更换为Type-C接口的iPhone将拥有更好的充电与数据传输体验,即使忘记带数据线也可以轻松找到替代品,而不是因为接口不兼容而无法使用。图源:PCMag苹果方面虽然对强制Type-C接口的法案颇有微词,认为法案会扼杀行业的创新能力,但是仍然表示会遵守相关规定,在未来修改iPhone的产品接口。苹果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假设出现更好的接口规范,反而会因为法案的存在而无法得到普及。不过,那都是未来新规范出现后才需要考虑的事情,至少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Type-C接口的性能足以满足大多数电子产品的数据传输和充电需求。说回可拆卸电池设计,欧盟的新法案针对的其实不仅仅是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而是将所有以电池作为主要动力来源的设备都纳入其中,包括但不限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电动自行车甚至连电动车都在法案的覆盖范围内。根据欧盟新法案的要求,消费产品必须采用可以轻松更换电池的设计,用户可以通过移除电池后盖或是拆卸数颗显眼的螺丝来移除并更换电池。欧盟表示,该法案旨在延长消费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避免因为电池寿命问题而被迫丢弃设备的情况出现。图源:TheDroidGuy从产品设计角度来说,可拆卸的电池设计确实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寿命,特别是一些对性能要求不高的电子产品,被废弃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电池寿命耗尽。然而并非所有厂商都会提供电池更换服务,即使可以更换也会收取不低的费用,以此来促使用户购买新的产品。不管是从环保角度还是从消费者角度来看,可拆卸电池的相关法案如果可以落地实施,都是一件好事,只不过最好不要抱有太大的期望。电池法案面临阻碍欧盟的可拆卸电池法案本质上是好的,但是所需要面对的阻力却比Type-C接口法案要大很多。Type-C接口法案的主要阻力,其实就来自苹果,除了苹果之外的大多数消费电子品牌都已经将Type-C作为主要的接口规范使用,本身就已经是最主流且被广泛使用的接口。而且,苹果其实早前也有意将Lightning接口更改为Type-C接口,只是无法下定决心放弃Lightning接口所带来的数十亿美元收入。但是与欧盟市场的收入比起来,Lightning接口的收入就有点不值一提了,而且苹果同样可以通过MFi认证来对Type-C连接线做出规范,只不过会赚少一点罢了。但是可拆卸电池设计则不同,对于大多数消费电子产品厂商而言,这都意味着需要对产品的外观、内部设计做出大幅度的修改。此外还要对安全性、防水性等进行重新的验证,不管是哪项工作都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和人力、物力成本,而且延长产品寿命无异于是在降低公司的未来预期收益。所以,与Type-C法案相比,可拆卸电池法案所面临的阻力可想而知,此次针对的产品甚至包括电动车,相对于消费电子产品,电动车如果采用可拆卸电池设计,那么在安全性等方面或将面临更大的问题,而且可操作性过低,至少个人是肯定无法单独完成电池拆卸作业的。修订法案目前还需要等待欧洲议会的通过,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想要说服所有人恐怕有着很高的难度,后续或许还会对法案做出修改,比如删去一些品类,或是降低对可拆卸的要求。不过,如果该法案在未来真的可以通过,那么可拆卸电池的手机也将会重出江湖,大家又是否期待呢?...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3651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36517.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达墨推出3.5寸HDD家庭式硬盘:自带Type-C接口 8TB仅799元

达墨推出3.5寸HDD家庭式硬盘:自带Type-C接口8TB仅799元官方透露,后续价格会有上涨,具体涨幅尚未公布。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款产品采用不可拆卸外壳设计,如果拆卸外壳或外壳易碎贴人为痕迹破碎,默认失去保修(三年质保)。提醒大家,想要买回来拆机上NAS的要慎重了。产品支持七天无理由,但七天无理由需要原包装原盒寄回,缺少不支持退货退款,这点也要注意。另外,由于机械硬盘特性问题,外观损害磕碰导致售后官方将直接拒绝保修。产品采用Type-C接口+单独供电设计,赠送底座。具体参数还要等待官方后续公布,官微此前曾暗示三款均为CMR垂直盘。...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904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9049.htm

封面图片

消息称欧盟“可拆卸电池”新规并不适用于所有手机,配备高质量电池即可豁免

消息称欧盟“可拆卸电池”新规并不适用于所有手机,配备高质量电池即可豁免欧洲议会于上个月通过一项新规,要求所有家用电器和消费电子产品(包括手机、游戏机等)中的电池都应该让消费者可以“轻松拆卸和更换”,2027年正式生效。就在大家以为可拆卸电池有望回归到手机产品当中时,外媒winfuture泼了一盆冷水。据报道,欧盟新规并不适用于所有手机,因为其中包含了一些豁免条件。例如,如果电池质量高,厂商仍然可以使用不可拆卸设计,这要求手机电池在500次完全充电循环后,仍必须提供至少83%的原始容量,在1000次循环后仍必须提供80%的原始容量。值得一提的是,防水设备也不适用于这一规定,因为可拆卸设计大大提高了产品的防水难度。由于豁免条款过多,海外网友对这一新规的推出并不看好,有网友直言欧盟新规并不会改变手机产品的现状。——、

封面图片

欧盟出手 手机电池又能拆卸了?想得美呢

欧盟出手手机电池又能拆卸了?想得美呢强制可更换电池,不仅可以给大家省钱,还能减少电子垃圾。但当时的反对者似乎更多,因为他们担忧,强制可拆卸的的手机电池,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毕竟现在手机动辄4000到6000mAh的超大容量电池,实际上正是建立在难以更换的基础上。高度集成的设计,能够让手机电池容量不变的情况下,机身更薄更美观,机身强度和防水性能也能有提升。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LG曾经发布过一款“换弹夹”的LGG5。结果就因为这个设计,导致了机身一掰就断,还更容易进水。如果欧盟逼得厂商不得不倒退20年,这样的电池新政必然是不受欢迎的。但是托尼研究了一下条文,发现欧盟这次通过的正式版法案,它里面的“可拆卸电池”,和我们本来设想的……不太一样?作为“西方文脉所在”,欧盟在这回的法案里详细地定义了什么叫 “便携式电池的可拆卸性和可更换性”。可能在大家的理解里,“可拆卸便携式电池”,就是诺基亚那种,电池作为一个独立模块可以随时分离的形式。但在法案中,根据欧盟的定义,“可拆卸”并不是“可以随便拆卸”。而是 “可以用常见工具拆卸”。也就是说,符合欧盟新法案的手机应当像笔记本电脑一样,只用螺丝刀、卡针、撬片等常见工具,最多再加上厂商随手机附赠的专用工具,就必须能完成更换电池的操作。这样,由于新法案不要求电池可以像诺基亚一样能随时拆下来,所以“可拆卸电池”设计大概率不会回归。欧盟并不是和大电池过不去,只是希望厂商能在保留性能的同时,增加维修性。但是,这也不意味着现在的手机们一点儿修改都不用做了。要知道,“由厂商赠送的专门的拆卸工具”并不包括电烙铁、热风枪这类热能工具,也不包括用于溶化胶水的溶剂。热风枪了解目前手机结构的应该知道,这可要了厂商老命了。因为现有的主流手机,都和苹果一样,几乎全都依赖胶水和焊接来组装。图源@BCDTechnology没有热风枪或溶化胶水的溶剂,是不可能正常拆开的。就比如在 iPhone这种胶水粘起来的后盖上,就算库克随新机送你一套热风枪和融胶剂,让你用这套“专用工具”来更换电池,它是违反法案的。这么一句话摆在这,也就意味着,只要欧盟不要滥发豁免权,虽然手机厂商们回不到诺基亚时代,但是退回到iPhone6那个“卡扣年代”还是有可能的。普通手机增加几个卡扣,最多也就是成本轻微增加,应该问题不大,但是对于超薄设计的折叠屏手机们来说。这道题可能有点儿“为难胖虎”。不知道手机厂商们后续会有什么对策,托尼也表示很关注。本来这事说到这,也应该结束了。但小黑胖看完初稿,提出了一个让托尼大脑烧干的问题:“诶你说,欧盟提到的这个可拆卸便携式电池,有没有把AirPods电池考虑在内?”然后我就愣住了。woc,这几年大家对于法案的关注点全都集中在手机电池上,但这法案首先是个 “电池法案 ”,针对的是 “便携式电池”,讨论的也是便携式电池的 “可拆卸问题”。人也没说只管你一个手机啊。所以,我们又仔细翻了翻欧盟这回在法案里到底说了啥。重点呢,就是这个便携式电池的定义:密封、重量5公斤或以下、不是汽车或工业电池、并非专为工业或专业用途而设计。除非苹果的律师是乔布斯老爷子转世,拥有“现实扭曲立场”,不然AirPods电池铁铁的是“便携式电池”!不仅是我、小黑胖,谷歌Bard也认为这个东西。它好像真的在欧盟的法规管辖之内哈?诶,那这样就乐了。因为不同于手机的“一般可拆卸”,现在类似AirPods这样的蓝牙耳机们为了美观,都是胶水加超声波焊接封死的。设计之初就没考虑过拆开的问题。想要拆开,只能上破坏性办法:而且在这么狭窄的空间里,要把它加上卡扣,变成随时可通过工具拆卸并还原的结构。我提前帮实现的厂商预定个红点设计奖好吧?不过目前看来,欧盟还是给厂商们留了个“空子”钻的。在欧盟新法案豁免四种“便携式电池”,可以不必执行“能被用户拆卸和更换”的条款:专门为防水环境设计的设备的电池、特定医疗设备的电池、为了收集数据不能断电的设备的电池、其他欧盟特别豁免的电池法案豁免情况的原文和翻译我猜果子的法务部门已经在想办法证明自家设备在浴室里的存在感了。同时,这个空子也给一些智能手机带来了豁免机会。因为不少手机本身也是有防水能力的,从i2p(防泼溅)到更高等级的水深认证都有。而对于现在的“胶水手机”来说,防泼溅级别的防水并不复杂,不过是给各个接口加个胶垫密封,设计上它肯定比把手机改回、卡扣组装简单。如果真的只要防泼溅就可以被豁免的话,那这次的欧盟法案搞不好不是促进厂商设计可更换的电池,而是推动防水电子产品的诞生了。而且托尼觉得,这个可能性挺大。因为这个法案才刚刚通过,就已经有不少欧盟准备“放水”的风声了。就比如前天的一个消息,说欧盟正有议员考虑给这条法案补充一个“高质量电池”豁免条款。图源:winfuture只要电池在500次完全充电循环后,仍能保持83%以上的健康度,在1000次循环后仍能提供80%的原始容量,都应该免受这次更换电池法案的限制。u1s1,这个标准目前来说并没有那么难实现。这个修正案如果通过了,开的口子肯定比“防水设备”的更大。当然了,这只是有人提的建议,欧盟是否会真的放水到这个地步,还有待观察。不过说到底,欧盟这次的法案,并不是准备让手机电池回到诺基亚那个虽然能换,但容量巨小的时代。他只是要求厂商不能无理由的破坏用户自己更换电池的能力。而与此同时,欧盟也给厂家留下了退路:如果想要阻止用户自己更换电池,制造商就必须给一个能服众的理由。比如说防水性能,比如说电池质量保证。只要欧盟别继续让步,把什么“人类高质量电池”也塞进豁免列表里,未来的手机、平板、蓝牙耳机等设备,大概会分成两种:一种是不防水,但我们可以自己轻松更换电池的设备,可能多见于预算非常紧的入门级产品。对于用户来说,大家没有失去什么,但是能自己换电池了。这一来一回,可能会差出小100块钱。另一种是防水,因此得到欧盟豁免的设备,可能未来的中高端设备都会采用这种形式。同样的,大家依旧没失去什么,但现在,我们可能有机会在2000元级买到防水的手机了。...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7195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71959.htm

封面图片

手机“换电”模式卷土重来 但用户可能并不买账?

手机“换电”模式卷土重来但用户可能并不买账?根据外媒的报道,欧洲议会认为电池采用不可拆卸设计并不符合环保的理念,市面上很多被迫“报废”的手机基本都是因为电池老化,而可拆卸电池能够进一步延长智能手机的使用寿命,从而减少浪费。不过这里有一点大家需要注意,这项法规生效时间为2027年初,且只适用于欧盟地区。主流手机厂商当然不愿接受这一结果。在行业看来,可拆卸电池是一项落后的设计,不应该出现在越来越先进的智能手机上。就事论事,可拆卸电池的回归就一定是好事么?并不见得。让手机支持“换电”,是个好设计看到这则消息,相信绝大多数读者肯定是举双手赞成的,因为对用户来说,可拆卸电池设计的手机确实有很多优点。第一,电池“补能”变得比快充还快。快充的普及说明人们希望手机充电时间越短越好。如果手机电池可拆卸,手机快没电了直接将备用电池安上,这不比什么200W充电快多了。离家前也可以给备用电池充电,回家直接“换电”,满电回血。第二,变相增加了手机的续航能力。出门在外只需塞上一块备用电池即可,如果依然有续航焦虑,就塞两块。什么充电宝、充电头、数据线都不用再一股脑塞包里,外出一下变得轻松多了。第三,能有效延长手机的使用寿命。小雷身边不少朋友都实在无法忍受老手机那拉胯的续航,才决定换的新机。虽然iPhone等手机均支持第三方和官方更换电池,但成本太高太麻烦。如果能直接换一块电池就满血复活的话,人们的换机周期会更长,自然也就更省钱。可拆卸电池设计被淘汰,只因确实有硬伤那可拆卸电池有没有缺点呢?当然有,而且问题还不少。一个是安全风险更大,在早期人均可拆卸电池的年代,市面上存在大量不合规的第三方电池,这些电池未通过相关认证,在安全性上得不到保障,轻者会严重发热影响手机性能,重者可能会自燃甚至是爆炸,严重影响消费者的用机安全。二个是稳定性不够好,如今市面上绝大多数旗舰机都支持IP68级防水防尘,这需要机身尽可能舍去各种开孔,例如3.5mm耳机接口、实体按键等等,更别说这种要直接给手机后盖“开个瓢”的设计了,虽然理论上仍可以防尘防水,但制造工艺和结构设计挑战会大许多。三个是限制工业设计能力。手机日益成熟,如今越来越重视“卷颜值、卷手感、卷材质”,美观的外表、卓越的手感,靠的是一体成型等工业设计和制造工艺。很多用户连手机上打个孔都难以忍受,直接搞个可拆卸的盖子,简直就是设计魔鬼了。四个是会增加售后成本。因为要频繁地更换手机电池,很可能会导致手机电池接触不良、后盖密封性不佳等结构性问题,增加手机的售后成本。(图片来源:LG官方)厂商不乐意,还有环保的BUG可拆卸电池设计会严重影响到手机厂商的售后收入。当然,这个对用户不是缺点,但对厂商是缺点。影响产品设计考量的既有用户的声音,也有厂商的切身利益。如今用户更换手机电池基本都会走官方售后,厂商便顺理成章地从中赚到部分电池差价和服务费,别小看这几十一百块的售后费,积少成多后就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以iPhone14系列为例,更换一块电池需要花费749元,但一块电池的成本估计就百来块,接近七倍巨额利润怎能不让人动心。(图片来源:苹果官方)而且小雷在仔细阅读欧协出台的这项法案后也发现了“环保BUG”:使用可拆卸电池的话,一部手机生命周期里注定会用到一块以上的电池,而且这些电池在消费者手里也不一定能得到妥善地回收处理,总碳足迹基本无法追寻。关于可拆卸电池的通用性,这一点新法规并未提及,因为确实有不小的实施阻力。如果不能统一电池标准的话,将来用户还会碰到换一家厂商就要换掉手头电池的情况,对资源来说仍是一种巨大的浪费,这难道不是违背了环保的出发点么?科技的发展真的挺有意思的,手机行业的故事正在新能源车行业再度上演,蔚来汽车现在探索的“换电模式”,不就是当年手机行业的“可拆卸电池设计”吗?跟智能手机行业的电池补能结局一样,如今充电特别是快速充电还是成了新能源车补能的主流模式。有人说智能汽车就是“带四个轮子的大号手机”,看来还真有点道理。手机可拆卸,最受伤的是街电们按照当前市场趋势,恐怕可拆卸电池再无卷土重来的可能,想要“兼容”这一设计,厂商需要做出的取舍还是很多的。不管是从生产成本、销售利润还是环保效果来看,可拆卸电池的手机几乎都不可能再火起来。如果相关部门强制要求手机厂商的产品必须支持电池可拆卸,最惨的其实并非手机厂商,而是那些做充电宝的厂商以及相关的产业链玩家,他们恐怕会受到沉重打击,大伙都有备用电池了,怎么可能花钱租你那又慢又贵的“刺客”充电宝呢?当然了,共享充电宝主要是在中国市场普及,关于电池可拆卸的设计要求是欧盟提出来的,这个市场也经常有一些针对科技行业的奇奇怪怪的政策,见怪不怪了。“一体化不可拆卸设计”和“可拆卸电池设计”的手机,到底谁更好?交给消费者恐怕也难以抉择,不知道读者有什么看法呢?...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6654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66541.htm

封面图片

中国厂商快充卷得飞起,为什么三星苹果无动于衷?

中国厂商快充卷得飞起,为什么三星苹果无动于衷?你是否是一天到晚都需要用手机的人呢?如果一天内需要重度使用手机的话,快充真的是我们保证续航的关键,毕竟谁也不想一天到晚只能插着充电器充电。使用快充的话,哪怕手机电池已经老化,无法保证较长的续航,快充依旧可以在短时间内回血,充个几分钟,开黑多两把也不是问题。然而,尽管已经发展十多年,目前似乎还很少有智能手机品牌能够掌握完美的快充方案。不管是入门款智能手机还是旗舰智能手机,大部分智能手机要么充电速度太慢,要么受限于充电速度的专有标准,或者无法在不升温的情况下维持峰值功率,一般峰值充电只能坚持不到几分钟。那么问题来了,制造一款没有以上问题的手机真的有那么难吗?大品牌却仍是低功率苹果公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iPhone14系列的充电方面通过了验证,但它并不算是最新的USB供电标准。目前iPhone的功率仅限于20W,如果用这个功率的充电器给拥有更大电池容量的iPhone14ProMax充电,则需要近两个小时才能充满,目前在市场上拥有5000mAh电池的手机已经很多了,iPhone14ProMax所配备的4,323mAh电池并不突出。苹果之前声称出于环保取消了购机附赠的充电器,而官方售卖的充电头也还是20W,而且价格不便宜,许多消费者转身去购买更便宜的第三方充电器。苹果也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MagSafe磁吸充电系统,支持15W的无线充电,使用场景是丰富了不少,但是速度依旧不算快。虽然iPhone本身在其他方面都很不错,但充电和电池方面确实还有待改进,使用起来也不是很方便。那些对手机充电有追求,或者是手机使用强度比较高的人,他们就很少会去选择iPhone。同样,Google也是作为一个大品牌,但他的GooglePixel7Pro的功率上限为23W,Pixel7和PixelFold的功率上限则为21W。虽然Google已经采用了最新的充电技术,但其实,Google23W的充电器仅比上一代18W的充电器快一点而已。更糟糕的是,仍在用旧款18WUSBPD标准的Pixel7a机身会过热,充电速度甚至更慢。品牌为什么不升级一下做更大功率的快充呢?目前最有可能的是这些品牌为了安全起见,所以使用比较保险的充电方法来使电池在多年后仍然保持良好的状态。虽然还未经证实,但有研究认为,较高的温度和较大的电流会加速电池的老化,特别是在使用成本比较低的电池的时候。大品牌们应该是还可以提高快充速度的,即使提升到30W对他们而言也不算特别难。虽然如果再次升级的话就会需要用到体积更大或者更贵的电池,但大品牌确实有这个责任在这方面做得更好来满足用户的需要。市场上消费者对于快充的呼声还挺高的,想要做一款好的产品确实该听听消费者的需求和意见。2023年6月14日欧洲议会通过了名为《新电池法》的协议法案,完善了相关规定中关于欧盟电池管理的内容,包括对可持续性等指标作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强制要求包括智能手机在内的所有电子产品都要有易于拆卸和更换的电池。相关规定将于2027年年初生效。如果厂商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进行调整的话,欧盟也可能延长生效的时限。未来欧盟成员国将以统一的方式对电池进行管理,必将对电池设计、生产和回收在内的产业链各环节产生深远影响。很久以前,大多数手机还是可以轻松更换的电池的。不需要什么复杂的工具或热风枪,只要抠开后盖取出电池,再换上新电池,然后手机又能继续用了。在以前经常可以看到人们口袋里揣着手机的备用电池。但如今大多数智能手机都是一体化设计了,换电池这种现象早已成为过去。可更换电池的手机一般很多内部配件都是可任意拆卸的,苹果和三星等智能手机厂商在过去这些年里,出于轻薄等方面的需要,都纷纷放弃了可拆卸更换电池的后盖设计,通常需要专业工具和一定专业知识才能进行拆卸更换。这意味着这些厂商可能要对相关产品设计进行修改了。除非这些厂商能够设计出无需粘合剂即可保持部件连接的方法,否则他们未来的产品在欧洲发行售卖会遇到困难,毕竟他们现有的手机设计方案都不符合欧洲议会的要求。想要更快的充电,那就选择专有协议的另一方面,我国很多手机品牌则在100W、150W、200W功率级别上奋力前行。例如小米13至尊纪念版这样的手机充电速度就非常快,大约只需半个小时就可以充满。这些产品可以良好运行是因为有专利技术,厂商可以对电池电流和电压进行更加微观管理,以实现更优化的充电。但随着各品牌放弃超快速充电,对手机电池寿命的担忧的声音也越来越多。更快的充电速度当然很好,但快充并不是完美无缺的。首先,超快速的充电会使手机机身发烫,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降低充电功率和良好的冷却设计。其次手机并不一定就如厂家宣传的那样,例如小米13Ultra这个型号,最高90W的功率,但在实际充电的时候,他们就不如宣传的那样了。即使达到了,也只能维持一分钟多一点,类似100W+这种功率的快充还是很难见到的。而且前面也提到,高功率和高温度也会给电池带来更大的压力,即使是再贵的电池也会有自己的电池寿命,也无法消除人们对手机电池寿命的担忧。真我和小米等品牌现在将其最快的充电功能锁定在设置菜单后面,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保守的开箱即用充电时间。同样,荣耀今年也放弃了100W的充电功率,为Magic5Pro提供66W(实际为45W)的充电功率。这些快充是否能够在保证快速充电的时候有利于电池的长期健康呢?品牌有可能是为了营销才在充电功率的数字上下大功夫。而且如果买了有这些特定快充的手机的话,通常会被捆绑的充电器和品牌特定的配件所困扰。如果使用普通充电线为一加11等手机充电的话,充电时间会暴涨至接近两个小时。由于担心被骗,消费者总是会拿起插头看规格表是不是真的快充,现在是2023年了,总是要去查看规格表才知道功率的话太麻烦了,即插即用的便捷性很重要。一些品牌在这方面比其他品牌更好,支持专有协议和USBPD协议的品牌充电器,充电速度比基本速度快。但许多手机几乎完全依赖充电专有协议,特别是在配备快充的中端智能手机中。如果把专用插头忘在家里了,那么快速充电的意义又在哪里呢?因为快充充电线并不是所有手机充电口都支持,在充电线的选择上,一定要根据自己手机的支持协议来选择,以免选错充电线导致快充功能失效或充入过多的电流损坏手机。比如,华为的SuperCharge技术需要用到支持4.5V/5A、5V/4.5A、9V/2A等多种电压输出的充电器,如果选用其他电压输出的充电器,无论使用何种充电线,都无法实现快充功能。如何正确进行快速充电完美的解决方案在于都使用一种通用标准,像秦始皇“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衡”那样,支持细粒度功率控制以实现最佳充电。其实市场上已经有解决方案,USB供电PPS规范于2017年推出,支持与专有充电相同的实时电源配置。但不幸的是,该协议并没有完全按照其应有的方式进行。可能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第一,品牌不想冒风险;第二,如果已经有了一个有效的专有协议,品牌不会选择冒着风险重新弄一个;第三,大家都以利益为重,厂商可以靠售卖自己专有的充电器来赚更多的钱。其实30W至60W(取决于电池容量)的充电器即可满足所需的全部功率。一些品牌仍然采用了USB供电PPS,为用户提供了两全其美的服务。华硕就在其HyperCharge下捆绑了该标准,在Zenfone型号上提供高达30W的功率,在ROGPhone系列中则提供了65W的功率。其中ROG7P...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7319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73191.htm

封面图片

苹果新专利获批:iPhone或将配可拆卸模块电池

苹果新专利获批:iPhone或将配可拆卸模块电池据美国商标和专利局近日公示的清单,苹果公司获得了一项关于充电系统的专利,可以模块化可拆卸电池,让设备更加灵活地应对各种使用场景。该专利全称是《充电系统和移动/配件设备》(Batterychargingsystemandmobileandaccessorydevices),苹果为旗下的Mac、妙控键盘、妙控鼠标、iPhone等设计可拆卸电池,用户只需要更换电池模块,就能满足设备的灵活使用需求。苹果在专利中概述了A、B、C、D等不同规格的模块可拆卸电池,根据苹果专利电芯部分采用常规的可充电电池,只是外层附上配有专用的接口,采用标准化连接。该专利还描述了电池与充电站或主机之间的无线通信系统,可以监控和显示电池电量的同时实现无线充电,类似于AirPods电池在控制中心的显示方式。从专利法的术语来看,通用电池标准似乎不仅能为设备供电,还能为Mac或其他"主机"提供检查电池状态所需的信息。这可能与iPhone显示AirPods或AirTag电池电量的方式类似,适用于任何使用这种电池系统的设备标签:#Apple#可拆卸电池频道:@GodlyNews1投稿:@GodlyNewsBot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