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科研人员发现一种白垩纪鸟类“朱氏克拉通鸷”

中科院科研人员发现一种白垩纪鸟类“朱氏克拉通鸷”朱氏克拉通鸷克拉通鸷与兽脚类恐龙在头骨形态上相差无几,特别是保留了原始主龙类双颞孔的结构——上、下颞孔独立于眼眶且相互分离,翼骨具有膨大的方骨支,犁骨粗大。这些原始的特征都说明克拉通鸷并未演化出现生多数鸟类具有的头骨可动性,即上颌独立于脑颅和下颌发生运动。与之相对,克拉通鸷的头后骨骼却已经具有大量鸟类的进步特征,例如骨化的胸骨、加长的前肢、缩短的尾骨、对握的脚爪等,说明了头骨和身体的模块化演化,头骨特别是颞区和腭区在演化上比较保守。最为特殊的是,克拉通鸷具有异常长的肩胛骨和第一跖骨,(相当于脚掌最内侧的骨骼)。肩胛骨是鸟类飞行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立加长可能是适应飞行的一种尝试;而其脚掌最内侧的第一跖骨异常增长,可能与其类似猛禽的生态习性有关。...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3742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37429.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化石显示现代鸟类头骨是由具有鸟类特征的恐龙混合演变而来

化石显示现代鸟类头骨是由具有鸟类特征的恐龙混合演变而来这块化石还提供了关于颅骨运动的起源的见解,这是现代鸟类头骨的一个关键特征。这项研究最近发表在《eLife》杂志上。大多数活着的鸟类都有所谓的可活动的头骨。这意味着上喙的运动是独立于脑壳的。这种移动性是由两条从头骨后部到前部排列的颅骨链完成的,其中一条链沿着脸颊,另一条沿着上颚(嘴的顶部)。这些相互连接的骨链有助于将力量从头骨后面转移到喙上,使其能够移动。恐龙、始祖鸟和现代鸟类的头骨形态比较,表明始祖鸟和恐龙缺乏对颅骨运动至关重要的两条颅骨链的关键成分。"我们仍然不知道在鸟类进化过程中哪条骨骼链首先完成并释放,甚至不知道它是否全部一起完成,"来自IVPP的王敏教授说,他是这项研究的主要和通讯作者。"我们在恐龙和最早的鸟类(如对角鸟元帅)身上看到的是,这些链子缺少连接,或者被锁住了,因为它们与更多的骨头相连,会阻止大多数运动。""这块化石实际上有助于缩小研究时确定其存在的时间,以及确定在鸟类家族树上的什么地方,那种可移动的喙或运动的组件的进化。我们可以表明,在鸟类进化过程中,它肯定不会在更早的时候出现,"来自IVPP的托马斯-斯蒂德姆教授,该研究的共同作者说。Yuanchuavis是一组被称为enantiornithines或"反鸟"的已灭绝鸟类的成员,由于它们的骨骼与活着的鸟类有关键区别而被命名。在标志着恐龙时代结束的全球大灭绝期间,对角鸟类在白垩纪末灭绝。白垩纪鸟类Yuanchuaviskompsosoura的头骨的数字重建。通过使用高分辨率的CT扫描,研究小组能够以数字方式识别、分离并将所有头骨组装成一个详细的三维重建。这项工作揭示了许多早期鸟类不为人知的解剖学细节。显示了恐龙和鸟类相同特征的马赛克,如带翅膀的鸟类身体,有齿的嘴,以及不可移动的恐龙的上颚和鼻子。在原始恐龙特征中,在眼睛后面的头骨颞部的骨头之间存在着条状接触、这与鳄鱼、蜥蜴和蛇类中的条形接触类似(二叠纪多见)。这些相互连接基本上"锁住"了始祖鸟的一条骨头链,而这条骨头链现在在活鸟中是自由的,这是运动能力的要求。研究人员对翼骨(一种腭骨)形状的详细研究表明,它与另一块被称为quadrate的骨头没有直接接触,而quadrate也需要完成运动中的腭骨链。这种没有接触的情况在大多数恐龙中都可以看到,包括三角龙和霸王龙,但在活的鸟类中,这些骨头是相互连接的。此外,研究小组能够确认,对角龙的翼骨保留了独特的形状。它在眼睛后面有一个两叉的突起,就像迅猛龙和其他鸟类的恐龙近亲一样。此外,该研究小组证实,对角龙的翼骨保持着一种独特的形状。它的特点是在眼睛后面有一个两棱形的突起,类似于迅猛龙和其他与鸟类密切相关的恐龙。尽管这些特征排除了早期鸟类头骨中的任何运动现象,但古生物学小组还是能够发现隐藏在化石头骨中的关于运动起源的秘密。详细的分析和比较显示,始祖鸟类腭部的另一块骨头,腭部缺乏与颈部骨头(颧骨的一部分)的关键接触。恐龙和最古老的鸟类Archaeopteryx有这种接触,这有助于稳定腭骨并限制运动。相比之下,活鸟的腭骨,如元老鸟,没有这种接触,因此在鸟类头骨运动过程中便于来回滑行。根据王教授的说法,在反鸟类中,腭骨形状从与其他四块头骨接触到只与三块头骨接触的变化可能是头骨变化运动的开始。新的特征是从旧的特征演化而来的,运动能力一定是从缺乏运动能力的祖先在鸟类中演化而来的。斯蒂德姆教授观察到,大多数人都希望早期鸟类的头骨能与它们的羽翼和身体相匹配。他说:"然而,这些早期鸟类还没有完全超越它们的恐龙祖先,从一个小的有羽毛的恐龙到一个活的鸟类的进化路径并不是一条直线,"他指出,鸟类进化有其"弯路和死胡同"。...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3922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39225.htm

封面图片

中国侏罗纪标本改写哺乳动物生命树演化结构

中国侏罗纪标本改写哺乳动物生命树演化结构这两个研究为哺乳动物同源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并重塑了早期哺乳动物的系统发育。两篇研究论文于2024年4月3日在国际期刊《自然》上同期发表。蜀兽是侏罗纪早期小型哺乳动物,具有特殊的假磨楔齿,即其下臼齿三角座前面有一个“假跟座”(盆状结构)。相比之下,哺乳动物的磨牙具有磨楔齿,其跟座位于三角座后面,接收上臼齿的原尖,并与上牙形成精确咬合,用于食物的加工/咀嚼。蜀兽曾在系统发育上与南方磨楔齿兽(Australosphenidans,包括现存的单孔目动物和近亲)关系更近,但这种系统关系是有争议的,并且在哺乳动物的研究中留下了一些形态学、古地理和功能等令人困惑的问题。在第一篇论文中,研究人员对内蒙古道虎沟中侏罗世(1.68-1.64亿年前)的两个标本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蜀兽的一个新属种,周氏近柱齿兽(Feredocodonchowi)。根据完整的牙列、咬合关系和牙齿序列同源性的证据,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蜀兽的假磨楔齿实际上与另一种已灭绝的哺乳动物柱齿兽(Docodonta)的臼齿模式是同源的。根据修正后的牙齿特征重建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一个类似摩根齿兽的祖先独立地产生了三个主要的哺乳动物类群:柱齿形兽(Docodontiformes,包括柱齿兽和蜀兽),异兽(Allotheria)和全兽(Holotheria,包括对称齿兽,兽类和近亲)。早期哺乳动物臼齿进化方向是,由类似于摩根齿兽(Morganucodon)的三尖一排的牙齿形式,在三个大类中以不同的方式,逐渐变宽变复杂,以适应更有效的食物加工。论文研究对单孔类(现生动物代表如鸭嘴兽等)的起源提出了新的观点,改写了哺乳动物生命树早期演化的结构。在第二篇论文中,重点研究了来自中国禄丰早侏罗世(2.01-1.84亿年前)的第二种新的、更原始的类似摩根齿兽的哺乳动物,杨氏滇尖齿兽(Dianoconodonyoungi),和上述周氏近柱齿兽的中耳。众所周知,一些早期哺乳动物有双颌关节,随着时间的推移,内侧的原始颌关节的组分演变成了中耳的一部分,这些化石记录了这种转变的过程。两个属种下颌的不同特征显示:下颌其中一个关节逐渐失去了承压功能,而中耳开始渐渐适应了行使听力功能。新的证据揭示了骨化的麦氏软骨在中耳演化的过渡过程中起了一种稳定器的作用,而方骨的内侧向位移则对起负重作用的颌关节转换至中耳结构发挥了关键作用。该研究有力地支持了哺乳动物中耳渐进演化的观点,并为哺乳动物中耳演化这个世界难题提供了以中国材料为基础的完整证据链。本研究中周氏近柱齿兽(Feredocodonchowi)和杨氏滇尖齿兽(Dianoconodonyoungi)分别以周明镇院士和杨钟健院士的名字命名,以纪念两位在早期哺乳动物研究中的贡献。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的支持。图1.周氏近柱齿兽和杨氏滇尖齿兽生态重建图2.周氏近柱齿兽正、副型标本图3.蜀兽牙齿咬合关系及两种牙尖同源性假说:左(c,e)传统认识;右(d,f)新观点图4.杨氏滇尖齿兽头骨及齿列重建图5.哺乳中耳渐进演化系统框架及颌关节转移示意图...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6518.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6518.htm

封面图片

谋杀与混乱:考古学家发现安第斯社会变迁的残酷现实

谋杀与混乱:考古学家发现安第斯社会变迁的残酷现实研究对象之一身上的各种外伤:a)钝器伤造成的右顶骨死前穿透性骨折;b)锐器伤造成的右睫状上弓切口,以及石片造成的死前损伤,石片仍嵌入鼻梨状孔右侧壁;c)锐器-钝器伤造成的左颧骨线状穿透性骨折和切口愈合,以及鼻骨骨折愈合。图片来源:LuisPezo-Lanfranco研究表明,从形成期中期(公元前1200-400年)到形成期晚期(公元前400-100年)的这一过渡时期发生了巨大的动荡。在这一时期,有迹象表明政治分裂和群体间冲突加剧,这可能与神权统治向世俗统治的转变相吻合。发表在《拉丁美洲古代史》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不断强化了这些推测。这项研究由秘鲁、哥伦比亚和巴西的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进行,秘鲁生物考古学家路易斯-佩佐-兰弗兰科(LuisPezo-Lanfranco)领导该团队,他当时隶属于巴西圣保罗大学生物科学研究所(IB-USP)的生物人类学实验室。该项目由巴西国家科学基金会通过新兴研究中心青年研究员资助计划提供支持。"我们对公元前500-400年期间在苏佩河谷地区的一个墓地挖掘出的67具遗骸进行了详细分析,该墓地距离公元前2900年至1800年期间著名的祭祀中心Caral只有几公里远。在那里,我们发现了人际暴力事件反复发生时所特有的伤害模式。"Pezo-Lanfranco告诉AgênciaFAPESP,他目前在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史前系工作。在几个人的头骨、脸部和胸部观察到的死前损伤与致命的、可能是社区间的暴力相吻合,受害者包括儿童。"我们的假设是,一群陌生人来到这个社区实施了谋杀。侵略者离开后,受害者被自己的族人以通常的葬礼仪式埋葬,这也是墓葬模式所表明的。"死前是指死亡时或接近死亡时。死前损伤的骨骼损伤没有愈合的迹象。死前损伤中的骨骼损伤有愈合的迹象。虽然在所研究的成人骸骨和一些儿童遗骸中,死前创伤是最常见的伤害类型,但也发现了许多死后创伤的例子,有几个人同时出现了死前创伤和死后创伤,这表明在他们的一生中至少发生过两次暴力事件。第一次造成的伤害愈合了,而第二次则导致他们死亡。Pezo-Lanfranco说:"这些标记表明,在他们的一生中,曾遭受过重复性的致命暴力。最常见的伤害是颅顶凹陷性骨折、其他颌面部骨折、胸部骨折(主要是肋骨和肩胛骨)以及尺骨(前臂,表示试图抵挡打击)'防御性'骨折。"所研究的67人中有64人是以胎儿姿势被埋葬的:其中12人采取背卧位(仰卧),4人采取腹卧位(俯卧),7人采取左侧卧位(左侧卧),41人采取右侧卧位。在世界各地的史前和古代社区中,胎位是一种经常出现的埋葬方式。鉴于胎位与子宫有关,一些专家认为这反映了人们对死后重生的期望。除了暴力迹象外,对尸骨的分析表明,非特异性压力和传染病的发病率很高,这可能与资源短缺和人口增长共同造成的恶劣生活条件有关。大多数墓葬物品的简陋也表明了贫困。许多骸骨的随葬品都是朴素的棉织品、编织的垫子和篮子、装有蔬菜、棉花种子和根茎的葫芦、项链和陶器。Pezo-Lanfranco说:"稳定同位素研究表明,主食作物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对苏佩河谷地区稀缺资源的争夺可能是导致查文文化崩溃的一个主要因素,查文文化在公元前1200年至公元前500年间遍及秘鲁的山区和沿海地区。其中心是位于秘鲁北部马拉尼翁河流域的ChavíndeHuantar,这是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祭祀遗址。马拉尼翁河发源于海拔约5800米的秘鲁安第斯山脉,先流向西北,然后转向东北,与乌卡亚利河汇合,成为巴西的亚马逊河上游和索利蒙斯河。"在形成期中晚期的过渡时期,即公元前500-400年左右,查文系统已经衰竭。包括ChavíndeHuantar在内的几个祭祀中心被荒废。"Pezo-Lanfranco说:"围绕宗教领域组织的政治形式解体了,这或许是神权衰落和世俗政府出现的特征。"查文人崇拜一种类似于美洲虎的"动物拟人化"神灵。在世界各地的许多古代文化中,包括克里特岛、印度和埃及的文化中,都有结合了动物和人类属性的神灵。一些学者纯粹从推测的角度出发,认为它们可能是史前萨满教传统的后期再创造,在萨满的形象中,守护神动物的美德得到了融合。根据现有的知识,这一假设无法得到证实。查文人-美洲虎神的名字不详。与旧大陆的古代文明不同,崇拜该神的安第斯人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记录,无法破译以提供更详细的信息。值得强调的是,这段时期比印加帝国的正式建立要早近2000年。印加帝国由帕查库蒂(Pachacuti)于公元1438年(公元纪年)建立,是数千年安第斯文明的最终体现,但它只持续了不到100年。1533年,西班牙人处死了最后一位在位的印加帝国皇帝阿塔瓦尔帕;1572年,西班牙人在维尔卡班巴俘虏并杀害了领导抵抗运动的图帕克-阿马鲁。对于进行这项研究的研究人员来说,这些结果尤为重要,因为它们揭示了古代安第斯历史上的一个时代,而这个时代迄今为止还鲜有文献记载。在中安第斯地区,很少有这一时期的墓地被发掘出来,而像这些墓地一样保存完好的遗骸更是少之又少。这些遗骸之所以保存完好,主要是因为该地区气候干燥,可以对几乎完好无损的骨头上的伤痕进行详细观察。"这项研究属于我们称之为'暴力生物考古学'的领域,有助于了解公元前一千年中期左右人际冲突的性质。"Pezo-Lanfranco说:"另一方面,即将发表的同一分析的数据提供了关于这个社会中调节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因素的几个答案,这些因素是在一个资源高度匮乏的环境中与信仰体系崩溃相关的人口压力和政治转型的假设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编译来源:ScitechDaily...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30540.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30540.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