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BB.1.5已经成为第一波Omicron感染浪潮以来传播最快的新冠变种

XBB.1.5已经成为第一波Omicron感染浪潮以来传播最快的新冠变种当世界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也是我们进入大流行病的第四年时,COVID-19最新发展的另一个转折已经出现,XBB.1.5-一个新的Omicron亚变种似乎正在美国各地迅速蔓延。该变种看起来是第一个对该大流行病的轨迹产生相关影响的重组变异。重组体是一种由不同变种的基因组混合而成的病毒。当一个人同时感染了两个或更多的变种时,它们就会出现。研究员EmmaHodcroft解释说:"当一个病毒复制自己时,它可以在漂浮的不同基因组之间进行'模板切换'。如果这些都是相同的,那么最终产品就没有什么不同,但如果不同的血统在那里,就会有不同的结果。但如果不同的血统同时存在,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嵌合体'的孩子-重组体。"近来出现了大量的SARS-CoV-2重组体,常常导致夸张的头条新闻,预示着"deltacron"毒株出现的威胁。然而,直到最近,还没有任何SARS-CoV-2重组体显著传播到足以产生相关的感染潮。第一个严重出现的重组体是在几个月前出现的,被称为XBB。这个独特的变种是BJ.1(又名BA.2.10.1.1)和BM.1.1.1(又名BA.2.75.3.1.1)的组合。XBB最初于8月在印度被发现,新加坡是第一个在10月经历XBB感染的国家。那次浪潮相对较快地达到了顶峰,没有给该国的医疗系统带来太多麻烦,这表明XBB可能不会在全世界造成太多麻烦,许多研究人员因此松了一口气。但去年的情况表明,没有一个SARS-CoV-2的变种能保持太久,当XBB在世界范围内旅行时,它很快就有了新的变异。而XBB.1.5可能是美国出现的第一个值得关注的变种。第一个报告的XBB.1.5样本已被追溯到10月22日的纽约。一周后,该变种在罗德岛和华盛顿州被检测到。11月初,在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发现了零星的检测报告,但到了本月中旬,一些欧洲国家也发现了这个新的变种。直到上周,CDC的变种追踪模型还没有将XBB.1.5与XBB分开。但就在新年到来之前,它的新预测出现了,突然间XBB.1.5已经被包括在内,预计占美国所有病例的40%以上。由于基因组采样的速度很慢,CDC采用了一个名为Nowcast的建模系统来实时预测变种的变化。目前的Nowcast模型估计,在过去的一周里,美国的XBB.1.5病例增加了一倍,在美国东北部地区占所有确诊病例的75%以上。CDC最新的Nowcast模型显示XBB.1.5的快速传播。与往常一样,XBB.1.5是否比之前的Omicron变种导致更严重的疾病是最受到关注的。来自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埃里克-托波尔说,纽约可以被认为是XBB.1.5的一个风向标,在过去几周里,该地区的住院人数出现了令人担忧的上升。据Topol说,这种住院人数的激增可能不完全是由于XBB.1.5的上升,但新的变种几乎可以肯定是在发挥某种作用。"当然,其他因素也可能起作用,如免疫力下降,室内/节日聚会,寒冷的天气,缺乏缓解措施,"Topol在他的博客上解释说。"但值得注意的是,纽约的COVID-19入院率是自1月下旬以来最高的(也超过了2021年夏季的Delta感染潮,但当时和现在的入院分类有些模糊)。"除了这些流行病学观察,研究人员曹云龙的新实验数据表明,XBB.1.5的一个关键突变可能解释了这种变种如何能更有效地与人类细胞结合。该突变被称为F486P,增强了病毒与人体细胞上某些受体结合的能力。虽然其他突变帮助这个特殊的变种逃避先前感染产生的免疫抗体,但F486P意味着病毒可以更有效地进入人类细胞。大约一年前,追踪病毒进化的研究人员杰西-布鲁姆(JesseBloom)将486标记为未来有问题的SARS-CoV-2变异的关键基因组部位。目前的疫苗和感染诱导的抗体特别依赖这个点来有效地中和病毒。因此,486位点的大多数突变会导致一个更具免疫规避性的变种,但这是有代价的进化。研究表明,早期的486突变与人类细胞受体结合的有效性较低有关。这意味着早期的SARS-CoV-2变种为了躲避抗体而牺牲了细胞结合。2021年底,布鲁姆实验室将486标记为Omicron中和的一个关键部位,表明这里的突变可能特别具有免疫规避性。XBB.1.5与其父系(XBB和XBB.1)的最大区别是,它用F486S突变换取了F486P,而F486P是唯一的486位点突变,它横跨了两个世界的最佳状态,在不牺牲高效的人类受体亲和力的情况下实现了抗体逃避。"因此,XBB.1.5预计不会比XBB.1(已经有突变的F486)有更多的抗体逃逸,但它应该有更大的ACE2亲和力,"布鲁姆最近解释说。"因此,是更大的ACE2亲和力(也许还有RBD[受体结合域]的稳定性)让XBB.1.5在传播性方面得到了提升,并导致其激增。"XBB.1.5独特的细胞结合亲和力可能使它在未来更容易产生进一步的新突变。因此,当然,XBB.1.5不太可能是SARS-CoV-2变种的终点。"另一个重要的观察是,XBB.1.5的hACE2结合亲和力几乎与BA.2.75相当,这可能使XBB.1.5获得更多的突变,类似于BA.2.75的情况,"曹在Twitter上建议。"只是XBB.1.5还没有感受到太大的免疫压力"。这并不意味着XBB.1.5一定会比之前的变种产生更严重的疾病,但它确实意味着XBB.1.5可能更容易感染更多的人,并随后追踪那些最容易受到COVID-19影响的人--即老年人、接种不足和免疫力低下的人。XBB.1.5绝不是让我们回到原点,但它肯定会延长大流行的时间,使感染率激增,并再次给卫生保健系统带来压力。XBB.1.5的另一个潜在问题是它对Long-COVID的影响。耶鲁大学研究员岩崎明子指出,由于病毒感染人体细胞的能力增强,这种新变种的细胞结合亲和力增加,可能会导致新一波的类似长病程COVID感染。"我很担心,因为XBB.1.5的推定能力增加了感染表达甚至更低水平ACE2的细胞类型的能力,"Iwasaki最近在Twitter上说。"这将增加趋向性,并可能在长寿的细胞类型中持久存在"。疫苗科学家PeterHotez说,XBB.1.5提出了很多需要回答的新问题,但我们不应该感到恐惧或反应过度。他指出,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新的二价COVID-19疫苗对XBB等较新的变种仍然有效。因此,XBB1.5可能具有更强的细胞结合亲和力,但我们的疫苗仍有可能在降低疾病严重程度方面发挥作用。Hotez问道,我们是否应该在2023年增加一个新的目标来更新疫苗。这是一个科学家和变异体追踪者在新的一年里必然会问的问题,SARS-CoV-2继续围绕我们的防御系统千变万化。"我希望2022年的结果会比2021年好,"Hotez在Twitter上写道。"也许有一点,但不是那么多......只能现在希望2023年的结果比2022年的好。"...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3744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37443.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世卫组织:未发现XBB.1.5会导致更严重的病情 但可能导致感染病例上升

世卫组织:未发现XBB.1.5会导致更严重的病情但可能导致感染病例上升世卫组织在在报告中指出,目前XBB.1.5是免疫逃逸能力最强的亚变种之一。科学家们认为,XBB.1.5具有传播优势,因为它能更好地与人体细胞结合,也善于逃避免疫。目前为止,在全球38个国家发现了XBB.1.5感染病例,美国的病例占比达到了82.2%,其次是英国的8.1%。世卫组织表示,XBB.1.5在美国具有增长优势,特别是在东北部,它已迅速成为主导毒株。在截至1月7日的一周,XBB.1.5占美国所有新增病例的27.6%。世卫组织警告称,XBB.1.5可能会导致全球病例大量增加,但因为几乎所有的数据都来自美国,出于谨慎,该组织也强调需要更多其他国家的数据,才能给出一个确切的结论。世卫组织的流行病学家vankerkhove周三在新闻发布会上告诉记者,XBB.1.5是迄今为止最具传染性的亚变种,因为突变使这种病毒能更好地与人体细胞结合。此外,实验室研究表明,XBB家族中的其他变异株已被证明能够熟练地避开接种加强针产生的抗体,这也意味着XBB.1.5能够引发更大规模的感染。世卫组织官员周二指出,鉴于XBB.1.5近期在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流行,建议各国要求人们乘坐长途航班时戴口罩。世卫组织官员还确认,将于1月27日举行会议,讨论决定新冠疫情是否仍将是全球紧急事件。面对XBB.1.5的大规模传播,拜登政府周三将新冠公共卫生紧急状态延长至4月,人们担心美国可能在今年冬天面临另一波感染潮。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HHS)发言人表示:“新冠疫情公共卫生紧急状态仍然有效,正如HHS早些时候承诺的那样,我们将在紧急状态可能终止或到期之前60天向各州发布通知。”...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3878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38787.htm

封面图片

南非发现首起XBB.1.5变种毒株冠病病例

南非发现首起XBB.1.5变种毒株冠病病例(早报讯)南非通报首起由高传染性的奥密克戎亚型毒株XBB.1.5变种毒株引起的冠病病例。综合外电报道,南非卫生部星期六(1月7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证实上述消息。专家强调,民众无需为此感到恐慌。据世界卫生组织此前发布的报告显示,XBB.1.5是迄今为止在疫情大流行期间被检测到的“最具传染性的奥密克戎亚型变种毒株”,传播能力较其他变种更大。目前,XBB.1.5变种毒株已迅速成为美国的主要毒株,并已在至少28个其他国家或地区相继出现。南非斯泰伦布什大学基因测序研究所所长奥利维拉(TuliodeOliveira)发推文说,在2022年12月27日,该研究所研究人员在对一个样本进行基因测序时发现了XBB.1.5变种。奥利维拉强调,民众无需为此感到恐慌,因为到目前为止,南非冠病确诊病例、住院人数或死亡人数都没有因XBB.1.5变种病毒而显著变化。发布:2023年1月7日11:25PM

封面图片

世卫评估XBB.1.5或增感染率 未见增加重症

世卫评估XBB.1.5或增感染率未见增加重症世界卫生组织发布首份风险评估,指出由去年10月22日至今,共收到来自38个国家报告的5288份OmicronXBB.1.5病毒基因测序,其中82%来自美国。评估显示,根据XBB.1.5的遗传特征以及对其早期传播增长速度的估计,这种亚谱系可能会造成感染率的增加。但目前对这一评估的总体信心很低,因为相资料仅来自于美国一个国家。与此同时,世卫组织表示对XBB.1.5致病严重程度的评估仍在进行当中,当前还未发现该亚谱系带有已知的可能改变致病严重程度的突变。2023-01-1214:43:50

封面图片

XBB.1.5不可怕,可怕的是无知

XBB.1.5不可怕,可怕的是无知这两天网上对XBB以及其下属分支XBB.1.5的传言颇多,还上演了一出一张朋友圈截图引发止泻药脱销的大戏,不得不令人感到十分的震撼与十二分的佩服。如果我有这等带货能力,嗯,还是别做梦了。。。对XBB或XBB.1.5的担心,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担心1月8日国门开放后,国外流行的XBB分支会进来,网上传得比较厉害的一个说法是XBB是更“高阶”的病毒株,进来后要引发一波严重的二次感染。第二类担心也是出于对二次感染的担忧,不过侧重点不一样,想的是XBB的毒力更强或特殊,比如让止泻药一夜脱销的朋友圈谣言就是说XBB专门攻击心脑血管、肠道。相较这些不着调的担心,我个人认为更值得担心的是我们的无知。这种无知有两个方面,一是我们对科学原理的无知,另一方面是我们对现实情况的无知。先说对科学原理的无知。XBB不是一个全新的突变株,9-11月已经在新加坡形成了一波疫情(图1新加坡奥密克戎疫情演变)无论是担心XBB的二次感染风险还是有什么特别的疾病症状,都可以从新加坡XBB疫情中汲取经验教训。从二次感染角度看,新加坡XBB疫情明显比夏天的BA.5缓和。无论是XBB还是XBB.1.5,在中国的二次感染能超过当下的感染高峰吗?可能性不高。另外,要注意新加坡BA.5与XBB两拨之间还隔了几个月,随着时间推移,前一次感染获得的免疫力会下降,让二次感染风险增加。中国刚经历至少包括BA.5.2与BF.7两个BA.5支系的感染,就算1月8号XBB支系进入,那时人群免疫水平在什么程度?二次感染能突破那么短时间内建立起来的免疫屏障限制?从特殊症状看,新加坡都走完了XBB的疫情高峰,听说那里的人出了什么特别病症了吗?新加坡突然大量使用止泻药了吗?一些人可能会说现在更厉害的是XBB1.5,都不是XBB了。可XBB.1.5和XBB有多大区别?实际上看S蛋白上的突变,XBB和BF.7以及BA.5.2也有很多类似(图2.XBB与BA.5.2、BF.7的S蛋白突变比较)XBB1.5是XBB.1下演化出来的,区别是F486位置的突变是F486P而不是F486S。几个XBB突变株的相似性很高,凭什么XBB.1.5就可能引起特殊的疾病?从国内研究人员最近分享的一些研究进展看,XBB,XBB.1和XBB.1.5的免疫逃逸特征类似(图3.XBB下几个分支免疫逃逸特征类似)XBB.1.5在美国占据优势,可能是因为F486位置的突变一般对病毒与ACE2受体结合有负面影响,这会限制病毒入侵人体,而F486P突变弥补了该缺陷。也就是说XBB.1.5在维持XBB的免疫逃逸特征的同时,不再像XBB,在ACE2结合上相对其它一些突变株处于劣势。这种综合实力上的优势,让它在不同奥密克戎亚株的竞争下占据了优势。但XBB.1.5在美国引发了更多重症或什么特殊症状吗?要知道XBB.1.5是在美国东北部先占据主导。可是美国东北部的住院率与其它地区比没有出现更大的波动。而且我们也没听说美国东北部的人就腹泻多了。知道这些XBB分支的科学信息,二次感染、新冠致病性原理,还会担忧XBB是什么进阶版病毒株,会引起二次感染的大爆发或特殊疾病吗?所以说网上对XBB的担忧是一种惊弓之鸟式的恐惧,是一种出于无知的恐惧。除了对科学知识、科学原理的无知,XBB的热议还体现了另一个层面的无知——对现实情况的无知,这种无知也值得我们担心。对XBB或XBB.1.5的焦虑贩卖,很大的一个卖点是说1月8日开放国门后,这些进阶版病毒株将大举入侵。说这些话的人就不会想一想,这些病毒株现在就没在中国吗?最近发表的一篇上海奥密克戎亚株的基因组测序论文,随机选了从11月16号到12月20号的378个感染者做测序,测出了多少XBB?25个。虽然24个是最近从国外来的,可也已经有本土一例了,这还是12月20号以前的部分抽样。同样在这个研究里,BQ.1也检测出了112例,其中7例是本土病例。境外输入病例中这两个亚株多反映了在国外不少地方这段时间是这两个亚株占主导。可有限的抽样里都有了本土病例,这些病毒株大概率也已经扎根中国了,何必再谈什么开放国门后它们会进入中国。真正需要关注的问题早已不是国外有什么突变株会进来,而是要搞清楚国内流行的突变株到底是什么情况。在国内一些专家们张口就来的宣传下,很多人都非常确认北京流行了BF.7,广州流行BA.5.2,甚至扩展到北方BF.7,南方BA.5.2。可这种说法的数据支持是什么?看一下GISAID(国际上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的共享数据库)里BF.7的数据(图4)。自从BF.7出现到12月19日,中国递交上去的BF.7测序只有两条。到底是怎么做的抽样,让我们能确信北京是BF.7呢?上文提到的上海奥密克戎亚株测序论文,里面也提到来自北京的病例测序出来主要是BF.7,可这个“主要”的结论基础是什么?是总共7例来自北京的病例做了测序,6例是BF.7,剩下一例是BA.5.2。同一个研究里广州来的病例是7例,全是BA.5.2。当然,我们可以说确实从这个研究看北京的病例以BF.7为主,广州是BA.5.2。可这六七个人,能代表北京、广州这样两千万或近两千万的城市?真正需要担忧的不是说1月8号开放国门后,国外有哪些突变株,而是就在当下,中国国境内,我们没有病毒株流行程度的可靠数据。这就是另一种令人担忧的无知——对疫情现状的无知。我们对疫情现状的无知还不仅是病毒株鉴别这一点上。还有对实际疫情感染状况、各地差异等多方面的无知。其实,因为检测与检测统计的缺失,我们对疫情的各方面都处在一个无知的状态。疾控中心正式发布的确诊病例基本可以当笑话看,除了确诊病例四个字没写错,后面报道的病例与实际病例数,说是毫无关系也不算夸张。各地以及各位专家估计的感染状况更是随机分布,除了数据来源、科学依据没有,别的都全了。像有位专家张口就是北京80%的感染过了。就算是人口密度很高的大都市香港、新加坡,第一次奥密克戎暴发也没人估计一波上50%。这么惊世骇俗的说法,依据是什么呢?没说,反正根据专家们的说法,都是能“估计”出来的。三年疫情,我们看到国外很多的疫情建模,一个普遍的规律,也是任何建模都无法超越的现实是:模拟出来的结果只是建立在诸多假设并依赖当下数据的一种推测,不是未卜先知,也不是预言!如今我们却用数据根源极为薄弱的模拟,来代替现实的数据收集,这不是在弥补我们认知上的漏洞,是在助长无知。国内疫情的状况包括具体流行的病毒株,对判断今后疫情的走向至关重要。实际有多少人在第一波奥密克戎疫情中感染,主要感染的是什么突变株,关系到在这一波感染过去后,人群的免疫基础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例如,80%的人感染过,意味着短时间内该地区内易感人群比较少。可如果是40%,那么下一波奥密克戎疫情降临——比如另一个突变株出现时,大部分人仍面临很高的感染风险(都不是二次感染的风险)。即关系到免疫屏障的实际高低。我们可以参考不同国家地区过去这一年的奥密克戎疫情变化(图5)。有的国家如日本后续疫情比前一波疫情更严重,有的如新加坡逐渐变缓,台湾地区也类似,不过第一波后下降得不如新加坡那么明显,印度则是在第一波后很长时间没有明显波动。这些差异都是基于当地每一波疫情来临时不同的人群免疫背景。如果说中国真一波感染了60-80%,说不定会和印度类似,如果是30-40%,那更可能是新加坡、台湾。可没有切实的数据,我们只会陷入臆测的陷阱。相比如今已知的某个具体奥密克戎亚株,如XBB或XBB.1.5,更值得我们担忧的是国内病毒株监测的、疫情走势检测的薄弱。已知的东西永远没有无知可怕。#我的防疫手册##xbb会在我国引起新一轮流行吗#

封面图片

世卫组织:冠病XBB.1.5变异株或致感染率增加

世卫组织:冠病XBB.1.5变异株或致感染率增加(早报讯)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冠状病毒的奥密克戎XBB.1.5亚型变异株可能会导致更多病例。路透社报道,世卫组织于1月5日举行技术会议后,于星期三(1月11日)发布的风险评估结果指出:“(根据)遗传特征以及对其早期传播增长速度的估计,XBB.1.5亚型变异株可能导致病例发生率升高。”然而,世卫组织对评估的信心为低水平,这是因为数据主要来自一个国家,即美国,它提供了80%以上的基因测序。中国新闻社引述联合国网站的消息说,从2022年10月22日至今,世卫共收到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报告的5288份XBB.1.5病毒基因测序,其中有82.2%来自美国。世卫组织还说,对XBB.1.5致病严重程度的评估仍在进行中,当前还未发现这个亚谱系带有已知的可能改变致病严重程度的突变。发布:2023年1月12日6:10PM

封面图片

中国流行病学专家曾光:XBB.1.5不会造成类似第一波的重症高峰

中国流行病学专家曾光:XBB.1.5不会造成类似第一波的重症高峰中国流行病学专家、卫健委高级顾问曾光说,XBB.1.5在中国可能会造成一部分传播,但传播速度不会太快,不会造成类似第一波的重症高峰。根据“央广网”微信公号消息,曾光受访时介绍,从中国范围来看,感染高峰、重症高峰呈现出此起彼伏、逐渐从涨潮到落潮的过程。“这一波疫情的高峰像暴风骤雨一样到来,我也没有想到它来得这么快、这么凶、这么猛。”因此,人们自然会对“第二波”感到紧张和焦虑。对于XBB.1.5毒株的担忧,曾光说,很大程度上源于人们对病毒的不了解。他介绍说,XBB.1.5变异株在美国的占比可能还会进一步上升,但根据研究,感染该毒株后,死亡率并没有随之大幅上升。随着XBB.1.5逐步在美国占据“优势地位”,冠病病毒感染的发病率在增加,但增高幅度不大。曾光说:“这一情况可以给我国认识XBB.1.5提供一个参考。”“我估计变异株在中国不会掀起大浪,至少最近不会。”曾光认为,XBB.1.5能在美国大范围流行,也有美国人群产生的自然免疫正在消退的影响。但目前,中国正在集中出现感染高峰,疫苗免疫、自然感染两种状态相加,会在一段时间内达到一定的群体免疫效果,对国外的变异株不会过分敏感。曾光因此推测:“XBB.1.5在中国可能会造成一部分传播,但传播速度不会太快,绝不会像第一波时迅速出现感染高峰,也不会出现类似的重症高峰。”不过,曾光也强调,还是要重视实际监测结果,根据结果及时调整防控策略。曾光提醒,除了避免感染新冠病毒,还要避免感染流感等流行病,警惕病情叠加增加重症风险。他说,今年冬季,世界各国都出现了流感的流行高峰。根据中国最近的流感监测结果,今年的流感患病率比去年同期上升了一倍。曾光介绍,现有研究显示,流感感染后会打开呼吸道门户,增加其它病原体感染几率。冠病病毒感染也是如此。若两者叠加感染,极易增加重症几率。...发布:2023年1月11日1:49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