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可控核聚变只剩10年时间?能源巨头Eni和CFS加强聚变能源研发

距离可控核聚变只剩10年时间?能源巨头Eni和CFS加强聚变能源研发埃尼集团指出,两家企业于2018年已经展开了合作,将共同开展一系列项目,旨在启动一个能够在21世纪30年代初向电网供电的核聚变发电厂。核聚变发电是一种利用原子核聚变反应产生热能,然后利用热能发电的技术。它是目前各个大国正在研究中的重要技术,主要是把聚变燃料加热到1亿度以上高温,让它产生核聚变,然后利用热能。实际上,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人类就实现了聚变核反应,这就是氢弹的爆炸,但这种剧烈的聚变核反应无法用于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因而实现可控热核聚变一直是科学家们的梦想。目前来看,核聚变发电的最终实现还需很长的时间。埃尼集团表示,实现核聚变能源的利用将对全球能源转型做出重大贡献,将有助于该公司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埃尼首席执行官ClaudioDescalzi在一份声明中说道:“我们将在下一个十年初看到第一个基于磁约束的核聚变发电厂,然后再花二十年的时间全面部署该技术,并在2050年实现能源转型目标。”Descalzi评论称,这将意味着人类在工业层面拥有一种技术,能够以安全、清洁和几乎取之不尽的方式提供大量能源,而不排放任何温室气体,为能源转型做出重大贡献,这将是划时代的技术突破。2021年9月,CFS公司宣布其高温超导磁体测试成功,该系统可确保核聚变过程中的等离子体约束。目前CFS公司正致力于建设SPARC聚变原型装置。SPARC是一种紧凑型强磁场聚变能源装置,其大小与现有的中型聚变装置相当,但具有更强的磁场,将于2025年投入使用。CFS首席执行官BobMumgaard表示,两家公司的合作可以推动我们应对关键的全球挑战和机遇,可以通过无限供应清洁能源来改变全球能源格局。...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4870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48707.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核集团称掌握可控核聚变高约束先进控制技术

中核集团称掌握可控核聚变高约束先进控制技术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称,已掌握可控核聚变高约束先进控制技术。据澎湃新闻报道,星期五(8月25日)下午,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取得重大科研进展,首次实现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再次刷新中国磁约束聚变装置运行纪录。中核集团称,这是中国核聚变能开发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磁约束核聚变研究向高性能聚变等离子体运行迈出重要一步。中核集团称,可控核聚变作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前沿颠覆性技术,具有资源丰富、环境友好、固有安全等突出优势,是目前认识到的能够最终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工业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封面图片

可控核聚变商业化进程提速,A 股中有近 20 只核聚变相关概念股

可控核聚变商业化进程提速,A股中有近20只核聚变相关概念股可控核聚变被一直认为是人类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出路,视为“终极能源”。日前,中核集团在第二届上市公司集中投资者交流季活动中宣布,围绕可控核聚变制定了“三步走”的路线图,第一步先做先导工程实验堆,第二步做示范堆,第三步做商用堆。目前中核集团正在积极推进第一步的前期工作,且已开展了新的研发计划,与相关方组建了创新联合体,共同推进可控核聚变工程化、商业化。天风证券研报表示,可控核聚变是解决人类终极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巨大的商业价值+战略价值已驱动可控核聚变在技术、产业、资本等方面全面提速。建议重点关注在可控核聚变装置开工方面核心受益的供应商。据统计,A股核聚变相关概念股有近20只,西部超导、金杯电工、应流股份、联创光电等机构关注度高,三家及以上机构关注的个股中,旭光电子、联创光电、应流股份等预测今年净利润增长率较高。(数据宝)

封面图片

中国掌握可控核聚变高约束先进控制技术

中国掌握可控核聚变高约束先进控制技术中核集团宣布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取得重大科研进展,首次实现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再次刷新我国磁约束聚变装置运行纪录,突破了等离子体大电流高约束模式运行控制、高功率加热系统注入耦合、先进偏滤器位形控制等关键技术难题,是我国核聚变能开发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磁约束核聚变研究向高性能聚变等离子体运行迈出重要一步。可控核聚变是目前认识到的能够最终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原料充足、经济性能优异、安全可靠、无环境污染等优势,主要的方式有3种:引力约束、惯性约束和磁约束。2022年12月5日,美国劳伦斯利佛摩国家实验室(LLNL)首次实现能量净收益的可控核聚变。该实验通过192道激光聚焦目标提供2.05兆焦耳的能量,从而超过聚变阈值,产生3.15兆焦耳的聚变能量输出。频道:@kejiqu群组:@kejiquchat投稿:@kejiqubot

封面图片

中国在可控核聚变研究上的投入超过了美国

中国在可控核聚变研究上的投入超过了美国WSJ报道,中国在可控核聚变研究上的投入超过了美国,建造了一座庞大园区,组建了国家核聚变联盟,其成员包括了最大的行业巨头。中国拥有核聚变科学和工程博士学位的科学家人数是美国的10倍,美国政府官员担心美国的早期领先优势在缩小和消失。美国能源部核聚变能源科学办公室主任JPAllain表示,中国每年在核聚变方面的投入约为15亿美元,几乎是美国政府预算的两倍。中国看起来跟随着美国核聚变科学家和工程师在2020年发布的路线图,寄望更快实现可控核聚变的商业化。如果按照目前的投入和发展速度,中国有望在三到四年内其磁约束核聚变能力将超过美国和欧洲。来源,频道:@kejiqu群组:@kejiquchat

封面图片

核聚变发电研究迎来"聚变点火"的历史性突破

核聚变发电研究迎来"聚变点火"的历史性突破核聚变发生时,原子相互碰撞,"融合"产生一个更重的原子,并在此过程中释放能量。在太阳和其他恒星中,氢原子核融合在一起产生氦,并产生大量的能量。为了在地球上实现核聚变,人类必须将原子加热到极高的温度-至少数百万摄氏度,这就是为什么要达到净能量增益是如此艰巨。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实验室使用了192道强大的激光束来击中一个只有一颗胡椒大小的氢同位素固体目标。他们产生了3.15兆焦耳的能量,比激光器用来触发反应的2.05兆焦耳多了大约50%。通过这样做达到科学的能量平衡,因此研究人员可以被认为实现了所谓的"聚变点火"。利用核聚变释放的能量可能是革命性的--可以为人们提供丰富的能源,而没有温室气体排放或持久的放射性废物的讨厌的副作用。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取决于能否克服巨大的工程障碍。经过几十年的实验,今天的宣布代表了对这些技术障碍之一的一个小但重要的胜利。但是,在核聚变能够实现任何清洁能源的梦想之前,仍然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一直在资助聚变能源研究。在全世界范围内,这种追求已经获得了数百亿美元的资金。到去年年底,英国的欧洲联合火炬(JET)的科学家们已经从核聚变中产生了创纪录的59兆焦耳的能量。最大的问题是,直到现在,实验室中的核聚变还不能产生比首先发生反应所需的更多能量。这是一个关键的里程碑,但仍有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需要注意。一个关键点是,能源部将这一胜利仅仅建立在激光器输出的基础上,而激光器的效率相当低。从电网中获得这两兆焦耳的激光能量需要300兆焦耳的能量。因此,今天的宣布取决于对"净能源增益"的有限定义。激光并不是实现核聚变的唯一途径。其他的努力,包括JET,涉及一个被称为托卡马克的磁性装置来限制和加热等离子体。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我们可能要在几十年后才能在发电厂以这种方式产生能量。它将需要更多的资金和渐进式的胜利来达到这一目标,今天的宣布就是其中之一。...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3517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35173.htm

封面图片

美国能源部拨出4600万美元用于核聚变研发:希望从实验室带到电网

美国能源部拨出4600万美元用于核聚变研发:希望从实验室带到电网而当两个轻原子(如氢原子)的原子核被加热到极端高温时,就会融合成一个更重的原子核,过程中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并发生聚变——这就是太阳系其他恒星为自己提供动力的方式。核聚变通常被视为清洁能源的“圣杯”,因为它提供几乎无限的能源,不释放温室气体,且不产生持久的核废料。国际原子能机构一篇文章介绍称,核聚变产生的能量非常大——是核裂变反应的四倍,而且聚变反应可以成为未来聚变动力堆的基础。理论上,只要有几克反应物,就有可能产生一太(万亿)焦耳的能量,这大约是发达国家的一个人在60年内所需要的能量。不过由于复刻这个反应过程非常困难,几十年来,这问题一直困扰着各国科学家。目前,全世界有30多家公司正在尝试通过核聚变发电,或许未来有一天核聚变能源可能会帮助全球减少碳排放,并且也不会产生持久的放射性废物。最终希望用于电网美国能源部制定的核聚变发展计划希望在未来十年帮助该国发展核聚变的试点示范。美国能源部长詹妮弗·格兰霍姆(JenniferGranholm)在新闻稿中指出,“政府致力于与全国各地的创新研究人员和公司合作,将聚变能从实验室带到电网。”上面提到的这笔资金来自《2020年能源法案》,将于项目开始的前18个月提供给公司。未来的资金取决于国会的批准以及工程与科学的进展,总额可能会增至4.15亿美元。获得资金的八家公司之一、美国新能源初创公司CommonwealthFusionSystems(CFS)的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BobMumgaard称,“参与项目的公司只有在提供结果、并且被证实是科学和可靠的情况下才能获得这笔资金。”事实上,4600万美元资金能够帮助公司制定详细的计划,但不足以建造昂贵的聚变发电厂。根据核聚变工业协会(FIA)的一项调查,为了开发核聚变工厂,私营公司以及政府实验室去年在供应链上花费了5亿美元。这些公司还计划在第一批工厂投产之前投入约70亿美元,并可能在一个成熟的行业中投入数万亿美元,主要用于高级钢铁、混凝土和超导线,预计将在2035年至2050年之间的某个时候实现。...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6283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62833.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