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发现两个新记录物种:长得像树叶 靠光合作用就能活

海南发现两个新记录物种:长得像树叶靠光合作用就能活这是在中国大陆首次正式记录的,能依靠光合作用提供“养料”的软体动物。其中,白边侧足海天牛整体造型就像掉落在水中的叶子一样,触角像兔耳朵。研究团队介绍,白边侧足海天牛在分类上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囊舌目,是一种潮间带底栖软体动物,只有5至8毫米长,不到一个纽扣大小。一般情况下,每个水洼中会“居住”10多到100多只白边侧足海天牛。另外一种绒毛海天牛整体呈橄榄绿,身体上覆盖着长短不一的白色绒毛,并在绒毛间分布有橙色和黑色小点,形成融入环境的保护色,有点像毛毛虫。绒毛海天牛的侧足边缘和嗅角为橙色,且随着个体发育,侧足边缘和嗅角颜色加深,斑点变多,体长约40毫米。有意思的是,虽然海天牛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但它们的叶绿体确实“偷”来的。当他们还是幼虫的时候,就会啃食一些藻类,用口腔里的齿舌刺破细胞壁,再把叶绿体吸出来,置于自己体内消化道细胞中,身体的颜色也从透明变为了绿色,并具有了光合能力,通过光是合作用获取维持生命最根本的能量和有机质。不过根据海天牛种类以及它们取食藻类种类的不同,它们获得的光合能力时间也不同。此次发现的白边侧足海天牛便属于能长期维持光合能力的类群,而绒毛海天牛则还需要不时进食藻类。...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5974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59749.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科学家捕捉到光合作用“从水到氧”过程

科学家捕捉到光合作用“从水到氧”过程日本冈山大学教授沈建仁等人成功捕捉到了负责植物光合作用的蛋白质中存在的催化剂吸收水分子的瞬间。研究报告发表在本周出版的《》期刊上。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和藻类利用阳光分解水和二氧化碳、产生能量和氧气的反应。名为“光系统Ⅱ”的约20个蛋白质与叶绿素组成的复合体吸收光能,从水分子中分离电子和氢离子,形成氧气分子的过程是光合作用的开始。研究团队此前捕捉到水分子被光系统Ⅱ吸收之后的情形,但不知道这一过程中发生了什么。研究团队在X射线激光设施“SACLA”中,利用持续数十飞秒(1秒的1000万亿分之一)的X射线进行闪光拍摄,捕捉到了光系统Ⅱ蛋白质的快速活动。用可见光照射蛋白质,在促进反应的同时,通过X射线照射分析了吸收水分子后立体结构发生变化的情形。沈教授表示,今后将对光系统Ⅱ的最后一步,也就是出现氧分子的过程进行分析。如果能解析植物的光合作用,并应用其原理,或有望实现人工光合作用。来源,图:圆形的大型放射光设施“SPring-8”和直线型的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设施“SACLA”频道:@kejiqu群组:@kejiquchat

封面图片

利用人工光合作用种植作物

利用人工光合作用种植作物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吸收光能后,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包括可供食用的部分)和氧气。但这个过程的能量效率非常低——只有约1%的太阳能会被植物利用。近日,通过一种人工光合作用的方法,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了食物。研究人员利用的是他们自主开发的两步串联电解装置,以及两步电催化方法:首先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醋酸盐,然后在黑暗环境下培养可制造食物的生物体,这些生物体能够通过“吃”醋酸盐来繁殖。其中,电能是利用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有机-无机混合系统可以将能量转化效率(太阳能到“食物”)最多提升到植物的18倍。他们还探究了利用该技术种植农作物的潜力,结果发现,豇豆、番茄、烟草、大米、油菜和绿豌豆都能在黑暗环境中,使用醋酸盐中的碳来生长。研究人员表示,这种人工光合作用的方式或可以用在城市中以便种植作物,或用于未来的太空探索。

封面图片

科学家巧妙"破解"光合作用 为可再生能源的突破铺平道路

科学家巧妙"破解"光合作用为可再生能源的突破铺平道路由剑桥大学领导的一个由物理学家、化学家和生物学家组成的国际团队能够在活细胞中以超快的时间尺度研究光合作用--植物、藻类和一些细菌将阳光转化为能量的过程:百万分之一秒。尽管它是地球上最知名和研究最充分的过程之一,研究人员发现光合作用仍然有秘密可言。利用超快光谱技术研究能量的运动,研究人员发现能够从负责光合作用的分子结构中提取电子的化学物质在初始阶段就这样做了,而不是像以前认为的那样在很久以后。光合作用的这种"重新布线"可以改善它处理过剩能量的方式,并创造出新的和更有效的使用其能量的方法。这一结果于3月22日在《自然》杂志上报告。尽管光合作用是一个广为人知且被广泛研究的过程,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它仍有隐藏的秘密。通过采用超快光谱技术,他们发现从负责光合作用的分子结构中提取电子发生在比以前假设的更早的阶段。光合作用的这种"重新布线"可能会导致更好地管理过剩的能量,并开发出新的、更有效的方法来利用其潜力。剑桥大学优素福-哈米德化学系的JennyZhang博士说:"我们对光合作用的了解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多,我们在这里发现的新的电子转移途径完全令人惊讶。"他负责协调这项研究。虽然光合作用是一个自然过程,但科学家们也一直在研究如何利用它来帮助解决气候危机,例如,通过模仿光合作用过程,从阳光和水产生清洁燃料。张和她的同事最初试图了解为什么一种叫做醌的环形分子能够从光合作用中"偷"走电子。醌在自然界中很常见,而且它们可以很容易地接受和送出电子。研究人员使用一种叫做超快瞬时吸收光谱的技术来研究醌在光合作用蓝细菌中的表现。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以百万分之一秒的超快时间尺度研究了活细胞中的光合作用。尽管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光合作用仍然隐藏着未被发现的秘密。通过采用超快光谱技术,研究小组发现,化学物质在比以前认为的更早的阶段从参与光合作用的分子结构中提取电子。这种"重新布线"可以加强该过程对多余能量的处理,并产生新的、有效的方法来利用其力量。张说:"没有人正确地研究过这种分子如何在光合作用的早期阶段与光合作用机器相互作用:我们以为我们只是用一种新技术来证实我们已经知道的东西。相反,我们发现了一个全新的途径,并进一步打开了光合作用的黑盒子。使用超快光谱观察电子,研究人员发现,发生光合作用初始化学反应的蛋白质支架是"泄漏的",允许电子逃逸。这种泄漏性可以帮助植物保护自己免受明亮或快速变化的光线的损害。"光合作用的物理学令人印象深刻,"共同第一作者、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的托米-贝基说,"通常情况下,我们在高度有序的材料上工作,但观察电荷在细胞中的传输为新发现大自然如何运作提供了非凡的机会。""由于来自光合作用的电子分散在整个系统中,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接触到它们,"共同第一作者劳拉-韦博士说,她在生物化学系从事这项工作,现在在芬兰图尔库大学工作。我们不知道这一途径的存在这一事实令人振奋,因为我们能够利用它为可再生能源提取更多的能量。"研究人员能够在光合作用过程的早期操纵光合作用途径从太阳产生清洁燃料时,可以使该过程更加有效。此外,调节光合作用的能力可能意味着可以使农作物更能够忍受强烈的阳光。许多科学家曾试图从光合作用的早期阶段提取电子,但说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能量是如此埋没在蛋白质支架中,张说。"我们可以在更早的过程中偷取它们,这一事实令人震惊。起初,我们认为我们犯了一个错误:我们花了一段时间来说服自己我们做到了。"这一发现的关键是使用了超快光谱学,它使研究人员能够在飞秒级--万亿分之一秒--上跟踪活体光合细胞中的能量流动。共同作者、生物化学系的克里斯托弗-豪(ChristopherHowe)教授说:"使用这些超快方法使我们能够更多地了解光合作用的早期事件,而地球上的生命正是依赖于此。"...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5121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51213.htm

封面图片

科学家用特殊的镜子“囚禁”光线以促进光合作用

科学家用特殊的镜子“囚禁”光线以促进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将太阳光、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人工形式的光合作用可能通过使用太阳能电池和电解器将水分裂成氢气,或通过半透明材料塑造成人工叶子,通过化学反应将阳光转化为能量来重现这一过程。当涉及到为生物体内的光合作用加速时,我们也看到了有希望的进展,例如特殊的电极设计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细菌的能量收集能力。隆德大学的新研究遵循类似的思路,科学家们利用光合紫色细菌的光收集机制进行研究。这些复合物由蛋白质和叶绿素分子组成,它们将光能转移到另一个被称为反应中心的复合物上,后者反过来驱动生物体的细胞代谢。这些"天线"复合物被放置在两个光镜之间,这两个光镜的间距仅为纳米级别。该团队的实验示意图,涉及光合紫色细菌的镜子和采光复合物图像来源/TönuPullerits隆德大学化学物理学教授TönuPullerits说:"我们将所谓的光合作用天线复合物插入两面镜子之间,这两面镜子作为一个光学微腔,相距仅几百纳米。可以说,我们以一种囚禁的方式抓住了在镜子之间来回反射的光线。"通过激光光谱学研究这一过程,科学家们观察到反射的光和天线复合物之间更强的相互作用,反过来又"大大延长了激发状态的寿命"。这反过来可以产生一种涟漪效应,加速能量的转移,最终使光合作用的关键因素之一变得更快、更有效。"我们现在已经在一个漫长的旅程中迈出了几个初步的步骤,"Pullerits说。"可以说,我们已经确定了一个非常有希望的方向。"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3393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33931.htm

封面图片

由于空气更清新 植物在周末的光合作用“生产力”更高

由于空气更清新植物在周末的光合作用“生产力”更高研究人员分析了2018年至2021年间欧洲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发出的光量的卫星测量结果,这代表着光合作用的发生量。通过与同期空气污染的卫星测量结果进行比较,他们发现,当气溶胶含量较低时,光合作用率就会提高。气溶胶是一种污染,包括灰尘以及由野火和人类活动产生的烟雾。气溶胶会阻止阳光照射到地球表面,从而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当大气中的气溶胶污染较少时,更多的阳光可以照射到植物的叶子上。道路车辆产生的气溶胶污染会限制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图源:AlekseiGorodenkov/Alamy研究人员发现,在欧洲64%的地区,周末的光合作用率较高。He说:“周末的交通和工业活动较少,空气比工作日更清新,因此我们看到了很强的‘周循环’。”此外,与其他年份相比,2020年的气溶胶污染由于covid-19大流行而大幅减少,因此在这一年,植物一整周都很有“生产力”。研究表明,降低气溶胶含量,尤其是运输或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气溶胶含量,可以让植物捕获并储存更多的碳。He说:“改善空气质量不仅有利于人们的健康,而且对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也非常有利。”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73/pnas.2306507120...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9922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99227.htm

封面图片

新研究:提高大豆光合作用效率可大幅增加产量

新研究:提高大豆光合作用效率可大幅增加产量一项新研究说,通过基因改造可以提高大豆光合作用效率,使大豆在质量不变情况下最多可增产33%。光合作用指植物利用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据介绍,遇到过强光照时,植物出于自我保护会激活叶黄素循环,从而使叶片释放多余能量,免受强光侵害;当光照因遮挡等原因减弱时,叶黄素循环这一保护性机制就会关闭,从而使植物叶片可在适当光照强度下进行光合作用。植物关闭叶黄素循环的“切换”过程往往持续数分钟,对农作物来说,这浪费了本可用于光合作用的时间。在农作物整个生长周期中,这些零碎的“数分钟”合起来占据不少时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尚佩恩分校研究人员领衔的团队近日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论文说,大豆中被称为“VPZ”的结构可以调控叶黄素循环,该结构包含3个编码与叶黄素循环有关蛋白质的基因。在田间试验中,研究人员把大豆“VPZ”结构包含的3个基因过表达,加速了关闭叶黄素循环的“切换”过程,提高了大豆光合作用效率。结果显示,大豆产量提高20%以上,产量最高区域增产33%,并且没有影响大豆质量。研究人员先前已在烟草试验田内做过类似试验,证实对烟草的基因改造有助于提升光合作用效率,因此把试验对象拓展到大豆。眼下他们已在更多区域种下这种经过基因改造的大豆,预计2023年年初可以获得结果,以进一步验证效果。PC版: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oft/130790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view/1307905.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