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造车:您看我还有机会吗?

苹果造车:您看我还有机会吗?二者不约而同转向了新能源汽车,因为苹果很有可能造车。不同的是,富士康另起炉灶,收购初创车企自己造车。立讯精密则从线束和连接器入手,和奇瑞成立合资公司,以ODM代工模式先立足做好一个Tier1。富士康不想代工了5月初,成立3年的美国电动汽车初创公司Lordstown被曝出向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一份文件,预告自己会申请破产,原因是其最大股东富士康不愿再投钱,要终止投资协议。双方互相认定对方违反投资协议。富士康觉得,Lordstown股票连续30个交易日跌破每股1美元,导致Lordstown收到纳斯达克的退市警告。如果股价升不上去,就不投资了。Lordstown认为富士康的理由毫无根据,双方签署的协议也不允许富士康这么任性,双方在5月7日之前原本需要确定开发新车型的合作计划。5月23日股东会上,Lordstown的股东们批准了一项反向股票分割,以支撑股价超过1美元不被退市。如果Lordstown不能改变富士康的心意,或者找到其他金主,那它就得申请破产了。自去年3月以来,美联储连续十次加息,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提高到5%—5.25%的区间范围,使得Canoo、Rivian、Nikola、Lordstown等这些美国初创电动车企业的融资成本升高,生存环境恶化。和一年前相比,Canoo股价跳水了90%,Nikola蒸发了超过92%,Rivian自2021年11月以来掉了87%,Lordstown跌了近乎95%。富士康着急了。这家背靠苹果手机的代工巨头,早在2005年就收购了台湾安泰电业,生产汽车电子元器件,客户包括特斯拉、宝马、奔驰、福特等多家主机厂。那时新能源汽车还不成气候,富士康仅靠给苹果代工就活得很好。2015年前后,第一批造车新势力崛起。2016年,苹果手机出货量出现阶段性下滑,从富士康走出的员工王来春成立的立讯精密分食了苹果代工业务,甚至出现苹果倾向于让立讯精密代工生产汽车的传闻,富士康开始自寻造车路。富士康的造车路线是自己掌握工厂。2015年,富士康与和谐汽车、腾讯合资成立和谐富腾,正式进军造车。和谐富腾后来拆分为拜腾和爱驰,富士康撤了资,不过后来又给拜腾投了2亿美元(据说这笔钱并没有完整到位)。富士康还和菲亚特成立合资企业,生产电动汽车。结果这两个合资造车事项都不了了之。2020年,富士康又和裕隆汽车成立合资汽车公司鸿华先进,推出滑板式开源平台MIH,想要做新能源汽车界的Android,掌握核心平台技术。等不及的富士康在2021年采用了一种奇怪的方式收购Lordstown:买下Lordstown的工厂,由富士康代工生产Lordstown的纯电皮卡Endurance;和Lordstown成立合资子公司,生产富士康的MIH开源汽车平台以及开发相关产品。总之就是买甲方工厂、给甲方代工,又生产自己的电动汽车。富士康也确实推出了ModelB、ModelC、ModelE和ModelT等几款原型车,不过几十辆的销量除了遭到名字像国骂、碰瓷特斯拉的嘲笑之外,没有掀起太大水花。而成立了3年多的Lordstown,具备生产制造能力,最大的问题就是缺钱,缺钱让它的生产交付能力一直不顺畅。一个要掌握工厂并快速放量,一个需要稳定资金输入才能顺产,二者的结合有点同床异梦。立讯精密聚焦Tier1立讯精密5月22日举行了2022年股东大会,董事长、总经理王来春公开表示委屈。因为立讯精密的业绩稳定、盈利稳定,股价却腰斩。自2020年10月份以来,该公司股价从63.66元高点震荡下跌,公司最新股价为27.65元,相比高点跌幅超过56%。在5月4日的2022年年度报告网上说明会上,散户投资者们针对股价表示关心。有投资者说:“投资立讯也有好几年了,亲眼见证立讯发展得越来越好。但是这样的发展并没有给中小股东带来收益,反而承受了一些损失。”该投资者建议,“因为立讯本身的投资、决策一直都做得非常好,所以未来是否会考虑稍微减少投入一些回报率并不特别高的项目,拿出一小部分资金回购一下公司股份呢?”董事长、总经理王来春答复说:“真心谢谢您用心的思考!我们会考虑您的建议。”立讯精密2010年上市,2011年收购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60%股权,抓住库克想要分散供应商的机会切入了苹果产业链。2015年其营收首破百亿达到101亿元,2021年营收突破1000亿元达到1539.46亿元之后,2022年继续增长39.3%至2140.28亿元。业绩增长背后,立讯精密存在毛利率持续下降现象,且创下2014年以来新低。2014年—2022年,立讯精密毛利率分别为23.29%、22.88%、21.50%、20%、21.05%、19.91%、18.09%、12.28%、12.19%。这是苹果产业链的特征之一,由于苹果公司处于强势位置,产业链企业面对苹果时议价权偏弱。在王来春看来,“代工厂”是贬义词,她给立讯的定位是“解决方案供应商”,立志让公司做一个“摆渡人”,而不是“淘金人”。新能源汽车板块成为其去苹果化的重要增长曲线,但它的营收贡献太小。2022年,汽车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业务占立讯精密营收比重为2.87%,2021年同期为2.69%。在前述股东大会上,立讯精密称,“规划到第三个五年,布局的汽车板块相关产品能达到2000亿元上下的规模。”立讯精密2011年成立汽车事业部,主要是做线束和连接器。2022年2月份,立讯精密拟与奇瑞新能源组建合资公司,开拓整车ODM(原始设计制造商)业务,公司控股股东立讯有限以100.54亿元购买青岛五道口持有的奇瑞控股19.88%股权、奇瑞股份7.87%股权和奇瑞新能源6.24%股权。同月,立讯精密宣布定增募资不超过135亿元,其中投入15亿元建设新能源汽车高压连接系统产品生产线、投入5亿元用于智能汽车连接系统产品生产线建设。从那时起,立讯精密一直宣称“公司的中长期目标是成为汽车零部件Tier1领导厂商”。王来春也在答投资者问时说,和奇瑞的策略关系重点在Tier1部件,(针对参股收益的)JV项目发挥时机尚未成熟。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黄大伟亦称,现阶段公司会更多地将资源集中在Tier1项目上。汽车线束、连接器与消费电子的线束连接器不同,既是高科技又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以目前立讯精密交付的智能电动车的复杂线束为例,低压、高压、高速等线束,有的规格达到1400多个回路,单车价值就超过一万人民币,连接器,充电枪以及域控制器、一机多屏、无线充电模块等智能座舱及其周边的产品领域,能进入(主机厂)的所有产品大概在单车价值三万元到四万元人民币左右。“但是目前我们还不能把我们能做的产品覆盖到所有的客户和车款,因此接下来的两三年时间每年都会以50%的速度增长,作为Tier1零部件以及智能驾舱边际开发的核心JDM或者OEM的厂商,按照三、四万一台,全球做到1500万台由我们来配套的目标计算,我们有很清晰地规划到第三个五年,我们布局的这些产品能达到2000亿元上下的规模。”立讯精密在股东大会上如是表示。从立讯精密的新能源汽车策略来看,它是先稳扎稳打做好Tier1。富士康想要掌握工厂,立讯精密想做Tier1,二者都不想要再做“代工的”。从二者的发展路径和策略来看,造车急不来,不是有钱就能造车,而发展稳健也不一定就能在资本市场风生水起,它背后的供应链是复杂的,需要打造柔韧的供应链体系和建设可持续的供应商能力,这些不是朝夕可促成的。撰文 /周  洲编辑 /涂彦平设计 /师  超...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6431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64319.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分析师称和硕与立讯精密分别获得约10% iPhone 14 Pro系列订单

分析师称和硕与立讯精密分别获得约10%iPhone14Pro系列订单郭明𫓹透露,和硕与立讯精密已分别获得了约10%的iPhone14Pro系列代工订单。从外媒的报道来看,和硕与立讯精密获得的iPhone14Pro和iPhone14ProMax代工订单,并非直接来自苹果,而是从富士康获得的。当然,富士康作为iPhone14系列的主要代工商,也不可能擅自将部分订单交由和硕与立讯精密,应该是获得了苹果的许可。#苹果#Apple#富士康投稿:@zaihuabot群聊:@zaihuachat频道:@testflightcn

封面图片

消息称立讯精密赢得苹果大单 在中国生产iPhone 14 Pro系列

消息称立讯精密赢得苹果大单在中国生产iPhone14Pro系列立讯精密正赢得苹果越来越多的业务订单。此前,新款iPhonePro始终由富士康负责生产,如今立讯精密已经证明其可以独立组装苹果的复杂设备。近年来,苹果与中国制造商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AirPods、MacBook的组装商歌尔科技和闻泰科技都从中受益,而富士康则试图通过在印度、越南和美国建厂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富士康的停产导致iPhone出现供应短缺,并有可能打破苹果连续14个季度的营收增长。富士康本周表示,郑州工厂已提高产能,在去年12月完成了最初目标的90%。Counterpoint分析师伊万·林(IvanLam)表示:“富士康没有讨价还价的能力。赢得高端iPhone订单是对立讯精密能力的证明,它可以为更多样化的客户服务。”富士康与和硕拒绝就此置评。苹果和立讯精密没有回应置评请求。苹果始终在努力实现供应链多样化,不再完全依赖富士康。但即便是目前生产基本款iPhone的资深组装商,也很难生产最新款高端iPhone。员工和专家表示,立讯精密今年能够生产高端苹果手机,得益于苹果的大量投资。一名苹果员工表示:“有了苹果的投资,包括增加供应链管理人员,立讯精密只花了几个月时间就交付了初期订单。”这名员工表示,富士康通常需要6个月的时间来改造新款iPhone机型的生产线。市场研究公司IsaiahResearch分析师埃迪·韩(EddieHan)表示,苹果对立讯精密的大量投资对Pro机型的量产至关重要。立讯精密由前富士康员工创立,多年来始终在扩大其在苹果供应链中的影响力。该公司组装AirPods等苹果产品,但此前从未赢得高端iPhone机型的订单。立讯精密的年收入已从2016年的不到20亿美元飙升至2021年的240亿美元,苹果已成为该公司最大的合作伙伴。在此期间,立讯精密的利润率从8.6%降至5.1%,这表明苹果合同的竞争变得日益激烈。受全球科技股暴跌拖累,立讯精密的股价在过去一年累计下跌了44%。富士康股价下跌22%。(小小)...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3758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37581.htm

封面图片

苹果还没造车 但富士康已经准备好了

苹果还没造车但富士康已经准备好了45天申请期内,有三家企业前来报名,一家是专注于半导体投资的新加坡风投公司IGSS;一家是由芯片制造商高塔半导体技术入股的ISMC;还有一家就是韦丹塔-富士康。从投资规模上来看,韦丹塔-富士康诚意十足。相比ISMC和IGSS各30亿美元的计划投资额,韦丹塔-富士康准备了足足195亿美元。为了获得印度政府的补贴,韦丹塔-富士康还需要拥有28nm芯片的“生产级许可技术”,为此,他们还准备拉意法半导体入伙,以获得后者的技术授权。在谈崩之前,韦丹塔-富士康已经为这个芯片项目筹备了快两年时间。不过,在印度的折戟并没有打乱富士康造芯的整体布局。近年来,富士康通过合资和收购等方式陆续切入芯片设计、制造和封测环节,大举进攻芯片行业。富士康并不是唯一打算造芯的OEM企业,它的老同行歌尔股份、立讯精密、纬创等,都在芯片制造领域有所布局,而且大家都齐刷刷的瞄准了同一个方向:汽车芯片。原因不难理解:对位于产业链底部的OEM企业来说,传统优势项目手机和PC常年需求不振,AR/VR难以打开销路。还在增长的新能源车,就成了全村的希望。停滞的增长神话代工厂转型造芯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老本行消费电子的常年萎靡不振。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1.9亿部,跌倒了2014年的水平,最抗跌的苹果也只能勉强维持3%的增长。甲方日子不好过,乙方只会过的更苦,尤其是话语权最低的OEM企业。全球智能机出货量在2017年见顶后就持续下滑,在2021年稍微上扬后再次掉头向下,OEM企业的毛利水平也持续下滑。最典型的就是立讯精密,毛利率从20%一路跌倒了12%。在这个过程中,终端品牌会不断将经营风险转嫁给上游OEM企业,比如建设厂房,购买设备这类重资产苦活。最典型的是苹果,一般来说,苹果会与OEM企业共同承担资本开支,这也是没有工厂的苹果却拥有上百亿美元资本开支的原因。但2019年后,苹果改变了策略,表示苦一苦郭台铭,骂名我来担,对OEM的投入越来越吝啬。反映到财务数字上,2018-2022年间,苹果的固定资产投入不断下滑。而这些建厂与设备购买的成本,自然就被富士康、歌尔、立讯这些OEM企业承担了。放在往年,厂房、设备的巨额开支还可以被越来越高的订单量摊薄。但行业整体下滑,甲方频频砍单,富士康和立讯还能靠订单规模勉强维持,行业老三纬创一算账,干脆不玩了。目前转型造芯的代工厂里,纬创也是决心最坚定的。在这之前,纬创把利润过低的印度工厂卖给了当地财团;在中国大陆的泰州、昆山工厂,也陆续转手给同行,几乎彻底退出了苹果产业链。面对终端不再增长,代工厂唯一的办法就是另谋出路,大家不约而同的瞄准了汽车芯片。2020年,全球陷入芯片荒,小到PS5大到新能源车集体出货困难。两年过去,消费级芯片的供给早已恢复,反倒是不需要先进制程的汽车芯片,依然持续短缺。汽车芯片的制程集中在14-40nm之间,一些产品甚至还在用老旧的110nm产线。但是相较于CPU、GPU等在5nm以下的先进制程领域神仙打架,汽车芯片的门槛并不高,国产化也成果喜人。2021年,兆易创新的MCU收入暴涨225%,第一条40nm车规级MCU提上日程[9];斯达半导则在IGBT模块收入增加75%[10],很重要的推动力就是供给不足。而在车用MCU高度紧缺的日子里,本土厂商一度成为全村的希望。专做仪表盘、雨刷、照明等领域MCU的芯旺微,2021年车规级MCU收入暴涨70倍[4],四维图新(杰发科技母公司)2021年车规级MCU出货量同比实现十倍以上增幅[5]。大家搞不好都在一个工业园区,你说隔壁做手机的组装厂不眼馋,那是不可能的。供不应求的阳谋汽车芯片的短缺,有一个短期因素和一个长期因素。疫情之前,汽车生产商大多奉行零库存理念,即所有零部件只预留一个“安全库存”,以提高整体周转效率。疫情爆发后,车企因为销量下滑减少了芯片订单,晶圆厂就把产线安排给了消费级芯片。但疫情缓解叠加新能源车市场爆发,消失的订单又回来了。然而,车规芯片大多动辄一年的的认证周期,就算有产能也不能立刻排上;而长期缺货又让车企对零库存产生怀疑,开始疯狂备货,造成了产能的挤兑。这就是供需错配造成的短期因素。2022年5月25日,小鹏汽车的老板何小鹏发布了一条微博,视频里的可达鸭一手举着“急求”,另一手举着“芯片”,向大众解释了为什么两年过去了,汽车芯片依然紧缺。长期因素则是新能源车本身芯片需求量的大幅度增加。按何小鹏所说,一台智能汽车所需的芯片数量超过5000颗,但这些芯片又分散在包括主芯片、驱动芯片、传感器芯片在内的11个大类里,大约有1600个型号[3]。也就是说,汽车芯片的需求总数很大,但是具体到细分领域,部分尤其是专用芯片的需求量又相对较小,且参差不齐。这就导致汽车芯片公司很难控制产量:生产多了增加库存,生产少了供给不足。这种特点,也恰恰是头部厂商绞杀小玩家的核心武器。以车芯荒主角MCU为例,MCU俗称单片机,负责指挥实现各种设备的功能。一直以来,瑞萨、恩智浦、英飞凌、德州仪器、微芯科技及意法半导体六大巨头(原本是七大,但赛普拉斯被英飞凌收购了),在全球汽车MCU市场中长期占据九成份额[4]。新能源车对MCU的需求是传统燃油车的两倍,因此当产能紧张叠加新能源车需求井喷时,MCU火速成为重灾区。由于汽车零部件繁多,头部厂商往往会依靠市场份额带来的成本优势,无限扩充自己的产品门类,并与MCU进行捆绑销售以稳定客户群体。而其他能做出同样MCU产品的厂商,却可能因为不能提供某个专用芯片,错失整个订单[11]。另一方面,越是全行业缺货的时候,头部公司越是有意控制产量,人为加剧供应紧张[7]。2021年缺芯严重时期,瑞萨位于茨城县的核心产线那珂工厂发生了一场火灾,被迫停工。同一时期,美国西南部遭遇寒潮,恩智浦和英飞凌顺势宣布停工躺平,进一步加剧缺芯。因而,前六大厂商长期垄断着市场,多年来格局稳定。作为汽车芯片带头大哥,瑞萨电子在2012年后的复苏就得益于依靠频繁收购扩充产品线,从这个角度看,瑞萨能买,富士康当然也能买。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也免不了OEM企业动了造芯的心思。2021年5月,富士康与国巨成立合资企业国瀚半导体,专注于研发功率和模拟芯片;8月,鸿海集团(富士康母公司)收购旺宏电子6英寸碳化硅晶圆代工厂;11月,富士康首座晶圆级封测厂于青岛投产。2022年,鸿海集团又在马来西亚合资兴建主攻28nm和40nm制程芯片的12英寸晶圆厂。伴随着大手笔的资本运作,富士康的造芯计划似乎已经箭在弦上。上桌没那么容易虽说以MCU为代表的汽车芯片技术门槛不高,那也只是相对于CPU这类消费级芯片。实际上,不同功能的MCU,规格结构也不同。车规级MCU以8位,16位和32位为主,一般来说位数越高、性能越强,研发难度和单价也随之提升。对于风扇、雨刷、天窗、座椅控制等基础功能来说,8位MCU就可以满足。而对于智能座舱、车身控制、辅助驾驶等高端功能来说,就需要32位MCU出马。目前国内的车用MCU企业,也大多集中在中低端市场。由于MCU的核心不在于算力,而是需要平衡安全性、稳定性、能耗等多种因素,其设计与生产非常依赖工程师的经验和大量的隐性知识。这些壁垒的建立短则3-5年,长则10年以上。到了2022年,低端MCU供应已经恢复,部分厂商甚至出现了供给过剩,高端MCU则成为2022年后缺芯潮核心中的核心[6]。这就导致了高端MC...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7269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72691.htm

封面图片

富士康造车再推新款:命名Model N

富士康造车再推新款:命名ModelN鸿海集团董事长刘扬伟表示:我很高兴能够展示我们最新的电动汽车车型--MODELN。我们希望通过这款新型电动汽车,向传统汽车企业展示我们的全方位垂直集成功能,而且可以方便地整合到现有车型中。此外,刘扬伟还重点介绍了富士康过去三年在汽车行业取得的成绩,推出了高端轿车、乘用车、SUV、紧凑型皮卡、商用客车、商用厢式车等多款引人注目的产品。目前,富士康的委托设计和制造服务业务模式已经为汽车行业提供了完善的解决方案,这种商业模式大大降低了造车的成本,缩短了上市时间。此前,刘扬伟还在发布会上喊话马斯克:“希望有一天,可以帮特斯拉造车。”不过,远在大洋彼岸的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表示:“汽车和手机相比非常复杂,你不能去找富士康这样的供应商说,给我造辆车吧。”据业内人士透露,富士康之所以频繁发布新车,是想证明自己具备代工的能力,从而获得更多新势力品牌和传统车企的订单。...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9075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90759.htm

封面图片

绿色和平组织抨击苹果供应商富士康碳减排不力

绿色和平组织抨击苹果供应商富士康碳减排不力绿色和平组织的《2023供应变化报告》评估了与苹果等大品牌合作的11家主要供应商的去碳化工作。包括三星和iPhone组装合作伙伴富士康在内的一些供应商"没有采取足够的减排措施"。气候与能源活动家吴雪莹说:"科技公司大肆吹嘘自己的绿色环保,但当你从更广阔的角度看问题时,你会发现它们的供应链非常肮脏。而三星电子和富士康的气候行动尤其薄弱。"该环保组织称,包括富士康、台积电和立讯精密在内的五大制造商2022年的排放量比2020年有所增加。对于这些公司来说,这归因于产量的全面增长。这11家能源供应商2022年的耗电量也超过了111000千兆瓦时,据称超过了智利的年耗电量。在排名中,富士康是"总装"企业中表现第二差的,2022年的D+评级与2021年持平。富士康的表现好于两年都得F分的歌尔股份,但不如和硕从D-升至C,也不如立讯精密从D+升至C+。报告称,富士康"在减排和采用可再生能源方面与竞争对手立讯精密相比进展甚微"。报告称,富士康2022年的可再生能源用电率仅为8%。名单中只有四家供应商承诺到2050年实现全产业链的净零排放,富士康、立讯精密和台积电位列其中。不过,绿色和平组织认为,它们"缺乏到2030年减排50%以上的目标,这意味着它们的2030年减排目标与《巴黎协定》的1.5C目标不符"。今年4月,富士康宣布了环保措施,并计划在2025年将排放量减少到2020年水平的21%。调查发现,许多供应商"严重"依赖可再生能源配额等低影响采购机制,以提高其可再生能源电力采购比例。立讯精密、和硕和富士康至少70%的电力都是通过此类方法采购的,包括现场发电、可再生能源投资和购电协议。虽然富士康在大多数类别中的得分都不高,但它在"透明度"方面获得了A+,因为它披露了"完整的环境数据",包括能源使用、电力和排放。即便如此,富士康在"倡导"方面仍被评为"F",原因是富士康在"可再生能源相关政策倡导和同行信息共享"方面没有公开信息或直接披露。...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9878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98781.htm

封面图片

富士康回应被税务部门调查:会积极配合相关单位 工业富联23日开盘跌停

富士康回应被税务部门调查:会积极配合相关单位工业富联23日开盘跌停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张文生10月20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有关部门对任何涉嫌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进行税务稽查、用地情况调查,属于正常的依法行政,合情合理合法。富士康旗下企业有义务积极配合稽查、调查,若确有违法违规行为,应认错认罚、加紧整改。张文生还强调,包括富士康在内,台资企业在大陆分享发展红利、获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发挥积极作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10月22日下午,鸿海(富士康母公司)发布说明文件回应称:“合法合规为集团在全球各地的基本原则。我们会积极配合相关单位的相关作业。”富士康在大陆拥有40余个园区郭台铭于1988年来深圳开厂、办公司,富士康也随着消费电子产品崛起,确立了代工厂的全球霸主地位。富士康官网资料显示,富士康自1988年开始投资大陆,目前在大陆拥有40余个园区,高峰期拥有百万员工,产品范围涵盖消费性电子产品、云端网络产品、电脑终端产品、元器件及其他四大领域。业绩方面,2022年,富士康集团营收约1.49万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增长约10%;集团进口总额约5400亿元,占大陆进口总额的3.0%;出口总额约8490亿元,占大陆出口总额的3.5%。从园区布局来看,富士康在珠三角地区布局了深圳、佛山、中山、东莞、惠州、广州等地;在长三角地区,布局昆山、上海、南京等地,形成以精密连接器、无线通讯组件、液晶显示器、网通设备机构件、半导体设备和软件技术开发等产业链及供应链聚合体系;在环渤海地区,布局北京、天津、烟台、菏泽等地,以无线通讯、消费性电子、纳米科技、计算机组件等为主;在中西部地区,布局太原、郑州、武汉、长沙、南宁、重庆、成都等地,重点发展精密模具、自动化设备、镁铝合金、汽车零部件、光机电模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富士康集团在大陆的主要产业园区则分布在深圳、郑州、成都、太原、昆山、烟台。其中备受外界关注的是郑州富士康的情况,该代工产能约占苹果全球供应量的一半。据了解,富士康在郑州有三个厂区,分别是郑州航空港厂区、经开区厂区、中牟县厂区。其中,最大的生产基地是位于机场附近的港区,主要生产iPhone。工业富联23日开盘跌停10月23日,工业富联开盘跌停,跌幅为10.02%。近年来,在供应链的选择上,苹果有意培养更多的合作伙伴,立讯精密便是其中之一。立讯精密甚至在苹果的组装业务上正式与富士康开始了竞争。2017年底,AirPods订单的交货时间已经缩短到不到3天,库克专程来到昆山并参观了立讯的AirPods生产线,并在微博称:“他们(立讯)一流的工厂将了不起的精良工艺和细思融入了AirPods的制造。很高兴可以跟他们合作。”在业内看来,这番言论也让立讯精密确定了从零部件到整机代工的方向的决心。截至目前,立讯已为苹果提供iPhone、AppleWatch、AirPods、AppleVisionPro等产品的开发和制造服务。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𫓹曾在社交平台上透露,立讯精密已经取得2024年顶级iPhone16机型的订单。2024年iPhone16将由立讯精密(iPhone16ProMax)、鸿海(iPhone16Pro、iPhone16),以及和硕(iPhone16Plus)进行组装。郭明𫓹认为,立讯精密的iPhone组装业务利润将会自今年下半年开始显著增长,其今年iPhone出货量将可达4500万~5000万部(2022年仅约2000万部)。立讯精密近日发布的2023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58.75亿元,同比增长7.31%;实现归母净利润73.74亿元,同比增长15.22%。对于前三季度营收增增长的原因,立讯在财报中称:“主要是消费电子、汽车互联、通讯互联有较大的增长。”展望全年,公司预计延续业绩增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7.7亿元-112.2亿元,同比增长17.5%~22.5%。此外,值得注意的是,10月22日晚间,立讯精密发布的一则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在回应投资者“公司对未来供应链地区分布以及竞争格局有何看法时”的问题时,立讯精密董事长、总经理王来春表示:“虽然部分产品的产能基于地缘政治的原因会有全球分布的需要,但不论产业链转移到什么地区,我们始终认为,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只要自身足够优秀,能够在行业中展现出更具价值的一面,市场都会需要你。”相关文章:郭台铭称苹果业务的存在意味着中国不能冒险威胁他不久前宣布参选的郭台铭辞去富士康董事会成员职务富士康被查,会影响到120万打工人吗?...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9170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91701.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