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进入试运行阶段 - 地球上也有了“空间站”

哈工大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进入试运行阶段-地球上也有了“空间站”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效果图作为我国航天领域首个大科学装置,“地面空间站”是国际上首个综合环境因素最多、可实现多尺度和跨尺度环境效应研究的综合性研究装置,将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及人类太空探索贡献智慧和力量。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月尘舱“地面空间站”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新区科技创新城,由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承建。在建设园区,分布着“一大三小”四栋实验楼,其中“一大”是空间综合环境实验楼,“三小”是空间等离子体科学实验楼、空间磁环境科学实验楼、动物培养室。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空间等离子体环境模拟与研究系统按照设计规划,“地面空间站”可以模拟真空、高低温、带电粒子、电磁辐射、空间粉尘、等离子体、弱磁场、中性气体、微重力等九大类空间环境因素,能够阐释空间环境对材料、器件、系统及生命体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制。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火星尘舱相较于把实验仪器设备搬到太空,“地面空间站”既能节省成本、减少安全隐患,又可以根据科学问题和工程需要,设置特定的环境因素,不受时空限制进行多次重复验证,从而打造更加安全便捷的实验条件和科研手段。未来,许多需要抵达太空才能进行的实验,在地面上就能完成。...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6876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68763.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镜像平台建成试运行】

【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镜像平台建成试运行】据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透露,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镜像平台日前建成,进入试运行阶段。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重要的地面科学实验基础设施,镜像平台主要有三大功能。首先,神舟和天舟飞船携带的科学载荷和实验样品上行前,都可以在这里进行测试,航天员也能够在此进行科学实验的操作训练;其次,空间站上进行的科学实验如果出现故障,也能够在这里重新调试;再者,空间站上的科学实验和镜像平台的实验数据还可以在这里进行比对分析研究。(央视财经)

封面图片

据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透露,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镜像平台日前建成,进入试运行阶段。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重要的地面科学实验

据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透露,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镜像平台日前建成,进入试运行阶段。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重要的地面科学实验基础设施,镜像平台主要有三大功能。首先,神舟和天舟飞船携带的科学载荷和实验样品上行前,都可以在这里进行测试,航天员也能够在此进行科学实验的操作训练;其次,空间站上进行的科学实验如果出现故障,也能够在这里重新调试;再者,空间站上的科学实验和镜像平台的实验数据还可以在这里进行比对分析研究。(央视财经)

封面图片

SpaceX“龙飞船”离开空间站并将返回地球

SpaceX“龙飞船”离开空间站并将返回地球美国东部时间8月19日周五上午11:00,地面上的飞行控制人员发出指令,从国际空间站(ISS)和谐号舱的前部端口释放未载人的SpaceX“龙飞船”。在上午11点5分释放时,ISS在太平洋上空飞行约259英里。“龙飞船”在抵达轨道实验室一个月后成功离开空间站,该飞船此前运送了约5800磅的货物和船员物资--包括约4000磅的科学调查。今日,位于加州霍桑的SpaceX的地面控制人员将指挥一次脱轨燃烧。在重新进入地球大气层后,航天器将在佛罗里达州的海岸边进行降落伞辅助下的溅落。NASATV将不对脱轨燃烧和溅落进行播放,最新情况则在该机构的空间站博客上公布。“龙飞船”于7月16日抵达空间站,两天前由SpaceX的“猎鹰9号”火箭从佛罗里达州NASA肯尼迪航天中心的39A发射场发射。这是该公司为NASA执行的第25次空间站商业再补给服务任务。PC版: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oft/130684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view/1306841.htm

封面图片

国际空间站宇航员正研究骨质生长和空间物理学

国际空间站宇航员正研究骨质生长和空间物理学失重现象揭示了在地球重力环境下难以或不可能研究的现象,地面上的科学家们利用空间站的研究设施来研究和观察这些独特的现象,并提供先进的解决方案,使大量的太空和地球上的产业受益。轨道实验室上的四名宇航员正在进行一项实验,研究一种可能扭转失重对干细胞和骨组织影响的骨移植胶。医生们已经了解到,微重力会抑制骨组织的再生,并正在探索在太空生活时促进骨修复的方法。研究结果可能会改善太空任务中骨伤的恢复,并有利于地球上骨质疏松症等疾病的治疗。来自美国宇航局的飞行工程师尼科尔-曼、乔希-卡萨达和弗兰克-鲁比奥以及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的飞行工程师若田光一正在进行为期三天的"骨动力骨粘合剂"研究行动中的第二天。这四人组再次在"希望"号实验舱内工作了一整天,研究生命科学工具箱内的生物标本。这些样本被送回地球进行评估和分析,并与地面上保持在类似条件下的对照样本进行比较。指挥官谢尔盖-普罗科皮耶夫周二继续他的空间物理学研究,研究高电荷粒子云,或等离子体晶体在一个专门的室中是如何表现的。这项基本实验可能会带来更先进的研究方法,并改善地球和空间工业的实际知识。飞行工程师德米特里-佩特林(DmitriPetelin)在周二上午从Zvezda,Zarya,Nauka与Destiny舱收集站内空气样本进行分析。佩特林随后与普罗科皮耶夫一起,与对接Zvezda的国际空间站进步81号货运飞船协调,测试了空间站的远程机器人操作会合装置,即TORU。飞行工程师AnnaKikina开始了她一天的工作,在氧气发生器和其他生命支持部件上工作。之后,她与佩特林一起使用医疗成像硬件进行眼睛检查,以了解在太空生活对视力的影响。...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4094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40947.htm

封面图片

日本大型核聚变实验装置开始运行

日本大型核聚变实验装置开始运行日本和欧盟共同建设、位于日本茨城县那珂市的大型核聚变实验装置12月1日开始运行,向实现“人造太阳”又迈进了一步。日本量子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那珂研究所1日下午举行了大型核聚变实验装置JT-60SA开始运行的纪念仪式。日本文部科学大臣盛山正仁、欧盟委员会负责能源事务的委员卡德丽・西姆松等日欧双方相关人士出席仪式。随着中央控制室内的按钮被按下,数秒钟后装置内就产生了超高温等离子体。(新华社)

封面图片

中国空间站首次暴露实验成功完成

中国空间站首次暴露实验成功完成近两周,科学实验方完成了生物样品的检查,结果表明返回的样品状态完好,标志着空间辐射生物学装置顺利完成了首批样品的暴露实验。空间辐射生物学装置装载了来自大连海事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北研究院等研究单位的线虫、植物种子、微生物和有机分子等生物样品,包括四个线虫实验盒、一个微生物实验盒、三个植物种子实验盒。在空间站舱外真空、高低温变化、太阳辐射、微流星的恶劣环境下,装置为各类样品提供了所需的温度和气体环境,持续监测样品和样品环境状态,并测量空间辐射和太阳紫外数据,装置的功能和性能指标得到验证。舱外暴露期间科学实验样品盒的温度在完成三个月暴露实验后,9月中旬,空间辐射生物学装置开始了从舱外取回舱内的回舱流程。9月13日和14日,空间辐射生物学装置回舱,航天员从空间辐射生物学暴露实验装置取下生物样品。9月16日和17日,空间辐射生物学装置再次顺利出舱,安装在暴露平台,继续开展剩余样品更长时间的暴露实验。空间辐射生物学装置测量的热中子空间分布图空间辐射生物学装置测量的带电粒子空间分布图空间辐射生物学装置测量的太阳紫外线照射强度...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9775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97757.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