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最早诞生的生命:光合作用都不存在 它们吃什么呢?

地球最早诞生的生命:光合作用都不存在它们吃什么呢?然而,光合作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地球生命诞生之初它肯定不存在,它是生命经过漫长的演化才获得的“超能力”。其实,通过现有的证据,第一批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是蓝细菌,它们很可能是在34亿到29亿年前诞生的。在之后的几亿年里,这些学会利用阳光的能量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成糖和氧气的生物传播向整个地球,并引发了一次被称为“大氧化事件”的地球历史大事件,彻底改变了地球生态。蓝细菌示意图之所以判定这些细菌的光合作用是在34-29亿年前出现的,是因为通过分子分析得到的,现在所有蓝细菌的共同祖先可以追溯到29亿年前,而蓝细菌的祖先是在34亿年前从其他细菌中分支出来的,所以光合作用一定是在两者之间的某个时间点开始的。然而,就像我们本专栏上一篇文章提到那样,地球生命很可能和液态水同时出现,大约是在43亿年前。那么有趣的问题是,在将近10亿年没有光合作用的时间里,生物吃什么?它们是如何实现能量转移的?最初的生命并没有“吃”如果我们把“吃”简单的理解为掠夺其它生命的能量的话,那么实际上,对于地球生命而言,可能超过一半的时间里都没有“吃”这个概念——早期的生命彼此和平共存。由于地球的地质活动活跃,超过40亿的岩石非常稀少,所以现在人们根本不知道最早的生命是什么样的,它到底开始于细胞,还是开始于遗传物质都存在许多争议。但是,当生命变成一个拥有遗传物质的细胞时,它肯定是原核生物——这是地球更古老的生命形式,但早期的原核生物基本是各玩各的。地球生命真正开始有“吃”的概念是真核生物的出现才开始的,这些生物以这种(吃)方式获得更多的能量,而这种行为导致的结果就是他们的体型变大数百倍。现在的化石证据表明,从大约17亿年前开始,古代真核生物化石就变得很大,达到100至400微米。作为对比,海洋的原核生物通常只有1微米,这种情况只有一种解释——它们有办法获得更多能量——这很可能就是“吃”(吞噬)。虽然真核生物进化被认为是一种原核生物吞噬另外一种原核生物的结果,但是两者最初的吞噬被认为并不是“吃”的关系,而是共生关系。你可能还想了解,既然原始生命没有“吃”,那么这些生命是怎么活的?地球生命的新陈代谢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于新陈代谢,无论是植物的光合作用,还是动物的呼吸作用,其实都只是地球生命新陈代谢的一种形式而已,而且是非常新颖和复杂的代谢形式,地球生命远不是只有这两种代谢形式。所谓新陈代谢,它的本质其实就是一些化学反应,生物通过这些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进行包括复制自己在内的生命过程。所以,新陈代谢是判断一个东西是否属于生命的重要依据之一,病毒就是没有新陈代谢才被踢出了生命行列的。我们想要了解最早的生命怎么活的话,其实就是要了解它们是如何新陈代谢的。图:叶绿体,真的就像是一个精密的工厂一样以光合作用作为基础是我们熟悉的部分,但其实生命对阳光这种可靠能量来源的利用远不是只有光合作用一种,有一些生命可以利用阳光的能量来让一些化学反应发生,从而让一些天然原料释放其中的能量,然后它们利用这个能量来完成生命过程。利用阳光进行生命过程的前者(光合作用)被称为光能自养生物,而后者被称为光能异养生物。如果你觉得生物只会利用光能,那就太狭隘了,就目前来看,现有地球生命至少还有另外一种形式——化学合成。简单地说就是,利用一些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生命过程所需的原料,或者直接利用化学能来释放一些有机物或者无机物的能量来完成生命活动。这些利用化学能的生物被统称为化能生物,同样也被分为化能自养型(前者)和化能异养型(后者)。海底阳光照射不到的生态系统2003MBARI在海底阳光无法照射到的地方——那些热泉口上是依然充满生机,其生态系统的基础就是那些化能自养生物,它们的生态角色就像我们熟悉的植物一样。理解了这些之后,我们可以来回答原始生物“吃”的问题了,首先要判断的就是最早的生命是利用阳光,还是利用化能。这里的答案化能很可能会更适合。你可能也发现了,利用化能可以有千万种可能——因为许多反应都能释放能量,而光能需要生物找到一些合理的方式才行。其实,利用光能最关键的难点在于阳光是一把“双刃剑”,它确实可以让一些无机物或有机物键合成“储存”光能的有机物,但是它的能量也会让化学键断裂(如果长时间暴露的话),将有机物分解,换句话说,在阳光照射下这一切是不稳定的。所以,现在生命起源于海底的说法如此吃香,因为利用阳光的能量制造的有机物确实很难形成一个稳定的,对生命友好的环境。其次,我们要判断它是异养生物还是自养生物。这是“生命的起源”相关话题中最受争议的部分之一,但异养生物相对来说胜出的可能性更大。其实,几乎所有动物和真菌都属于化能异养生物,最初的生命很可能和我们的代谢形式类似,是不是觉得有点奇怪。图:古细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判定,其实主要原因就两个,一个是化能异养生物的代谢过程更简单,另一个是从生命诞生之初,海洋就充满了那些可以利用的“储存”能量的有机物或者无机物。生命没有太多理由一开始就找到了更复杂的生存方式,同时抛弃取之不尽的“自然资源”。好了,我们现在可以回答所有问题了:最早的生命最有可能得是化能异养生物,它们的能量来源则是溶解在海洋的有机物或者无机物。最后,引用相关话题下,一位reddit网友的一段话作为文章结尾吧!其实,现在生物进行新陈代谢的许多化学反应在没有生命参与的情况下,地球本身也会不停发生,特别是在远古地球不稳定的状态下——强能量梯度下化学反应的发生和稳定会变得更加复杂。比如在一些系统中能源会还原铁或硫等元素,这些元素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但在具有正确结合亲和力的其他分子存在的情况下,可以被其他化学过程氧化,从而释放“储存”在其中的能量。生命的创新就在于将这些反应更好地利用起来,以便将其释放的能量可以用来复制参与反应本身的分子,以及生命过程的消耗。这种简单的复制和消耗导致了自然选择的出现,从而导致了越来越复杂和有效的新陈代谢形式,这种情况我们现在依然还在继续。...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7396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73969.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利用人工光合作用种植作物

利用人工光合作用种植作物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吸收光能后,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包括可供食用的部分)和氧气。但这个过程的能量效率非常低——只有约1%的太阳能会被植物利用。近日,通过一种人工光合作用的方法,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了食物。研究人员利用的是他们自主开发的两步串联电解装置,以及两步电催化方法:首先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醋酸盐,然后在黑暗环境下培养可制造食物的生物体,这些生物体能够通过“吃”醋酸盐来繁殖。其中,电能是利用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有机-无机混合系统可以将能量转化效率(太阳能到“食物”)最多提升到植物的18倍。他们还探究了利用该技术种植农作物的潜力,结果发现,豇豆、番茄、烟草、大米、油菜和绿豌豆都能在黑暗环境中,使用醋酸盐中的碳来生长。研究人员表示,这种人工光合作用的方式或可以用在城市中以便种植作物,或用于未来的太空探索。

封面图片

科学家巧妙"破解"光合作用 为可再生能源的突破铺平道路

科学家巧妙"破解"光合作用为可再生能源的突破铺平道路由剑桥大学领导的一个由物理学家、化学家和生物学家组成的国际团队能够在活细胞中以超快的时间尺度研究光合作用--植物、藻类和一些细菌将阳光转化为能量的过程:百万分之一秒。尽管它是地球上最知名和研究最充分的过程之一,研究人员发现光合作用仍然有秘密可言。利用超快光谱技术研究能量的运动,研究人员发现能够从负责光合作用的分子结构中提取电子的化学物质在初始阶段就这样做了,而不是像以前认为的那样在很久以后。光合作用的这种"重新布线"可以改善它处理过剩能量的方式,并创造出新的和更有效的使用其能量的方法。这一结果于3月22日在《自然》杂志上报告。尽管光合作用是一个广为人知且被广泛研究的过程,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它仍有隐藏的秘密。通过采用超快光谱技术,他们发现从负责光合作用的分子结构中提取电子发生在比以前假设的更早的阶段。光合作用的这种"重新布线"可能会导致更好地管理过剩的能量,并开发出新的、更有效的方法来利用其潜力。剑桥大学优素福-哈米德化学系的JennyZhang博士说:"我们对光合作用的了解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多,我们在这里发现的新的电子转移途径完全令人惊讶。"他负责协调这项研究。虽然光合作用是一个自然过程,但科学家们也一直在研究如何利用它来帮助解决气候危机,例如,通过模仿光合作用过程,从阳光和水产生清洁燃料。张和她的同事最初试图了解为什么一种叫做醌的环形分子能够从光合作用中"偷"走电子。醌在自然界中很常见,而且它们可以很容易地接受和送出电子。研究人员使用一种叫做超快瞬时吸收光谱的技术来研究醌在光合作用蓝细菌中的表现。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以百万分之一秒的超快时间尺度研究了活细胞中的光合作用。尽管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光合作用仍然隐藏着未被发现的秘密。通过采用超快光谱技术,研究小组发现,化学物质在比以前认为的更早的阶段从参与光合作用的分子结构中提取电子。这种"重新布线"可以加强该过程对多余能量的处理,并产生新的、有效的方法来利用其力量。张说:"没有人正确地研究过这种分子如何在光合作用的早期阶段与光合作用机器相互作用:我们以为我们只是用一种新技术来证实我们已经知道的东西。相反,我们发现了一个全新的途径,并进一步打开了光合作用的黑盒子。使用超快光谱观察电子,研究人员发现,发生光合作用初始化学反应的蛋白质支架是"泄漏的",允许电子逃逸。这种泄漏性可以帮助植物保护自己免受明亮或快速变化的光线的损害。"光合作用的物理学令人印象深刻,"共同第一作者、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的托米-贝基说,"通常情况下,我们在高度有序的材料上工作,但观察电荷在细胞中的传输为新发现大自然如何运作提供了非凡的机会。""由于来自光合作用的电子分散在整个系统中,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接触到它们,"共同第一作者劳拉-韦博士说,她在生物化学系从事这项工作,现在在芬兰图尔库大学工作。我们不知道这一途径的存在这一事实令人振奋,因为我们能够利用它为可再生能源提取更多的能量。"研究人员能够在光合作用过程的早期操纵光合作用途径从太阳产生清洁燃料时,可以使该过程更加有效。此外,调节光合作用的能力可能意味着可以使农作物更能够忍受强烈的阳光。许多科学家曾试图从光合作用的早期阶段提取电子,但说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能量是如此埋没在蛋白质支架中,张说。"我们可以在更早的过程中偷取它们,这一事实令人震惊。起初,我们认为我们犯了一个错误:我们花了一段时间来说服自己我们做到了。"这一发现的关键是使用了超快光谱学,它使研究人员能够在飞秒级--万亿分之一秒--上跟踪活体光合细胞中的能量流动。共同作者、生物化学系的克里斯托弗-豪(ChristopherHowe)教授说:"使用这些超快方法使我们能够更多地了解光合作用的早期事件,而地球上的生命正是依赖于此。"...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5121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51213.htm

封面图片

科学家用特殊的镜子“囚禁”光线以促进光合作用

科学家用特殊的镜子“囚禁”光线以促进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将太阳光、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人工形式的光合作用可能通过使用太阳能电池和电解器将水分裂成氢气,或通过半透明材料塑造成人工叶子,通过化学反应将阳光转化为能量来重现这一过程。当涉及到为生物体内的光合作用加速时,我们也看到了有希望的进展,例如特殊的电极设计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细菌的能量收集能力。隆德大学的新研究遵循类似的思路,科学家们利用光合紫色细菌的光收集机制进行研究。这些复合物由蛋白质和叶绿素分子组成,它们将光能转移到另一个被称为反应中心的复合物上,后者反过来驱动生物体的细胞代谢。这些"天线"复合物被放置在两个光镜之间,这两个光镜的间距仅为纳米级别。该团队的实验示意图,涉及光合紫色细菌的镜子和采光复合物图像来源/TönuPullerits隆德大学化学物理学教授TönuPullerits说:"我们将所谓的光合作用天线复合物插入两面镜子之间,这两面镜子作为一个光学微腔,相距仅几百纳米。可以说,我们以一种囚禁的方式抓住了在镜子之间来回反射的光线。"通过激光光谱学研究这一过程,科学家们观察到反射的光和天线复合物之间更强的相互作用,反过来又"大大延长了激发状态的寿命"。这反过来可以产生一种涟漪效应,加速能量的转移,最终使光合作用的关键因素之一变得更快、更有效。"我们现在已经在一个漫长的旅程中迈出了几个初步的步骤,"Pullerits说。"可以说,我们已经确定了一个非常有希望的方向。"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3393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33931.htm

封面图片

大自然的量子密码 揭开光合作用的秘密

大自然的量子密码揭开光合作用的秘密"科学界已经做了大量的理论和实验工作,试图了解光子被吸收后会发生什么。但我们意识到,没有人在讨论第一步。"这项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伯克利实验室)生物科学领域资深科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教授格雷厄姆-弗莱明(GrahamFleming)说:"这仍然是一个需要详细解答的问题。"在研究中,弗莱明、共同第一作者、伯克利实验室能源科学领域资深科学家比尔吉塔-惠利(BirgittaWhaley)和他们的研究小组表明,单个光子可以启动光合紫色细菌光合作用的第一步。由于所有光合生物都使用类似的过程,并且有着共同的进化祖先,研究小组确信植物和藻类的光合作用也是以同样的方式进行的。"弗莱明说:"大自然发明了一种非常聪明的技巧。生命系统如何利用光根据光合作用将阳光转化为富含能量的分子的效率,科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只需一个光子就能启动反应,光子将能量传递给电子,电子再与不同分子中的电子交换位置,最终生成生产糖类的前体成分。毕竟,太阳并不能提供那么多的光子--在晴朗的日子里,每秒钟只有一千个光子到达一个叶绿素分子--但这一过程却在整个地球上可靠地进行着。第一作者李全伟是弗莱明和惠利研究组的联合博士后研究员,负责开发新的量子光实验技术。而且,使问题更加复杂的是,揭示光合作用后期步骤精确细节的大量研究都是通过用强大的超快激光脉冲触发光合作用分子进行的。共同第一作者格雷厄姆-弗莱明(左)和第一作者李全伟在他们尖端实验中使用的一些设备附近。图片来源:HenryLam/弗莱明实验室李全伟说:"激光和太阳光的强度相差悬殊--典型的聚焦激光束的亮度是太阳光的一百万倍。即使你能产生一束强度与太阳光相当的微弱光束,但由于光的量子特性(即光子统计),它们之间的差别仍然很大。他解释说,由于没有人看到光子被吸收,我们不知道光子被吸收后有什么不同,也不知道它是哪种光子。但是,就像需要了解每个粒子才能构建量子计算机一样,我们需要研究生命系统的量子特性,才能真正了解它们,并制造出产生可再生燃料的高效人工系统。"与其他化学反应一样,光合作用最初也是以批量的方式被理解的--这意味着我们知道总体的输入和输出是什么,并由此推断出单个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是什么样子的。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技术的进步使科学家能够直接研究反应过程中的单个化学物质。现在,科学家们开始利用更先进的技术探索下一个前沿领域--单个原子和亚原子粒子尺度。从假设到事实设计一项能够观测单个光子的实验,意味着要汇集一支由理论家和实验家组成的独特团队,将量子光学和生物学的尖端工具结合在一起。惠利说:"这对研究光合作用的人来说是全新的,因为他们通常不会使用这些工具,而对量子光学领域的人来说也是全新的,因为我们通常不会考虑将这些技术应用于复杂的生物系统。"科学家们建立了一个光子源,通过一种叫做自发参量下变频的过程产生一对光子。在每个脉冲中,第一个光子--"预示"--被一个高灵敏度的探测器观测到,该探测器证实第二个光子正在前往从光合细菌中提取的光吸收分子结构组装样本的途中。在样品附近还安装了另一个光子探测器,用于测量光合作用结构吸收原始光子对中第二个"预示"光子后发出的能量较低的光子。实验中使用的光吸收结构b被称为LH2,已被广泛研究。众所周知,波长为800纳米(nm)的光子被LH2中的9个细菌叶绿素分子环吸收,从而将能量传递给第二个由18个细菌叶绿素分子组成的环,后者可在850纳米波长处发射荧光光子。在原生细菌中,光子的能量会继续传递给后续分子,直到用于启动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但在实验中,当LH2s与其他细胞机制分离后,850纳米光子的检测就成为该过程被激活的明确信号。"如果只有一个光子,就很容易丢失。这就是我们使用预示光子的原因。科学家们分析了超过177亿个预示光子探测事件和160万个预示荧光光子探测事件,以确保观测结果只能归因于单光子吸收,而没有其他因素影响结果。我认为第一件事是,这项实验表明,你实际上可以用单个光子做事情。所以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点,"惠利说。"接下来,我们还能做什么?我们的目标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研究单个光子通过光合复合体进行的能量转移。"...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7864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78649.htm

封面图片

科学家捕捉到光合作用“从水到氧”过程

科学家捕捉到光合作用“从水到氧”过程日本冈山大学教授沈建仁等人成功捕捉到了负责植物光合作用的蛋白质中存在的催化剂吸收水分子的瞬间。研究报告发表在本周出版的《》期刊上。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和藻类利用阳光分解水和二氧化碳、产生能量和氧气的反应。名为“光系统Ⅱ”的约20个蛋白质与叶绿素组成的复合体吸收光能,从水分子中分离电子和氢离子,形成氧气分子的过程是光合作用的开始。研究团队此前捕捉到水分子被光系统Ⅱ吸收之后的情形,但不知道这一过程中发生了什么。研究团队在X射线激光设施“SACLA”中,利用持续数十飞秒(1秒的1000万亿分之一)的X射线进行闪光拍摄,捕捉到了光系统Ⅱ蛋白质的快速活动。用可见光照射蛋白质,在促进反应的同时,通过X射线照射分析了吸收水分子后立体结构发生变化的情形。沈教授表示,今后将对光系统Ⅱ的最后一步,也就是出现氧分子的过程进行分析。如果能解析植物的光合作用,并应用其原理,或有望实现人工光合作用。来源,图:圆形的大型放射光设施“SPring-8”和直线型的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设施“SACLA”频道:@kejiqu群组:@kejiquchat

封面图片

人工光合作用可将工业废料转化为生态友好型塑料

人工光合作用可将工业废料转化为生态友好型塑料利用相当于太阳光的能量,该人工光合作用系统使用酶和铑催化剂来生产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前体。现在,这个过程首次使用低浓度的二氧化碳(类似于废气)和废丙酮作为原料来工作。该研究旨在重新利用来自永久性记号笔墨水的废丙酮和相当于发电厂和其他工业来源废气的二氧化碳。24小时后,超过60%的丙酮被转化为3-羟基丁酸。该团队的研究结果发表在《绿色化学》上,强调了人工光合作用的实际应用,以及他们进一步开发该技术以更有效地利用废弃材料的计划。聚-3-羟基丁酸酯--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是一种经常用于包装材料的防水聚酯由3-羟基丁酸酯作为前体制成。在以前的研究中,由大阪都立大学人工光合作用研究中心的YutakaAmao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3-羟基丁酸盐可以从二氧化碳和丙酮中高效合成,但只在二氧化碳或碳酸氢钠浓度较高时证明了这一点。这项新的研究旨在重新利用来自永久性记号笔墨水的废弃丙酮和低浓度的二氧化碳--相当于发电厂、化工厂或钢铁厂的废气。丙酮是一种相对便宜且合理无害的化学品,在许多不同的实验室环境中使用,用于反应或作为清洁剂,从而产生废丙酮。丙酮和二氧化碳作为原料,利用人工光合作用合成3-羟基丁酸,由相当于太阳光的光线驱动。24小时后,超过60%的丙酮已成功转化为3-羟基丁酸。"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利用火力发电厂和其他来源的废气产生的二氧化碳来证明人工光合作用的实际应用的重要性,"Amao教授解释说。"在未来,我们的目标是进一步发展人工光合作用技术,使其能够使用液体废物中的丙酮以及实验室的废气作为原料。"他们的研究结果于2023年3月1日发表在《绿色化学》杂志上。...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5199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51991.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