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过去的海洋警报:百年珊瑚暴露出太平洋洋流的加剧

来自过去的海洋警报:百年珊瑚暴露出太平洋洋流的加剧一名潜水员采集珊瑚样本,展示研究人员在气候研究中使用的过程。一组研究人员最近在《自然-地球科学》(NatureGeoscience)杂志上报告说,对其中一个样本进行分析后发现,在过去一个世纪里,南太平洋的西边界洋流随着全球变暖而加剧。厄尔尼诺现象将于2023年6月正式到来,有可能创造新的全球平均气温纪录。资料来源:王星辰(Tony)波士顿学院地球与环境科学助理教授王星辰(Tony)是该报告的合著者之一,他说,这项研究首次提供了证据,证明南太平洋的西边界洋流在20世纪因全球变暖而显著增强,导致赤道暗流加剧。王星辰、台湾大学任浩佳及其团队,以及来自台湾中央研究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和夏威夷太平洋大学的合作者撰写的报告指出,从珊瑚样本中提取的记录还显示出海洋-大气气候条件变化的明显反复模式--即所谓的十年振荡--表明西部边界流增强的时期与东赤道太平洋海面温度升高的时期相对应。这一结果证实了西边界洋流在控制赤道海洋热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正如气候模型所预测的那样。研究小组研究了蕴藏在百年珊瑚中的历史线索,从热带珊瑚骨架的化学成分中探寻过去环境和气候条件的数据,就像研究树木逐年生长的年轮一样。这项题为"过去一个世纪热带南太平洋西边界流传输增加"的研究探讨了全球变暖如何导致南太平洋西边界流增强,从而对更广泛的全球气候产生重大影响。王星辰说,研究小组的目的是更好地了解西边界流是如何随着气候变暖而发生变化的,海洋是地球气候系统中最大的热库。"90%以上的全球变暖热量都被海洋吸收了,海洋环流在重新分配海洋能量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并以此调节全球和区域气候。这意味着,西边界洋流的加强会对数百甚至数千英里以外的天气事件产生影响。"他补充说:"热带西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暖池。它对一种被称为厄尔尼诺的气候现象尤为重要。"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已正式宣布厄尔尼诺现象将于6月到来,它与美洲和太平洋地区洪水和降雨量的增加密切相关。热带太平洋的西边界洋流系统将海水输送到赤道地区,并调节其海面温度,影响着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活动。然而,由于卫星和仪器提供的长期观测数据有限,人们一直不清楚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西边界洋流是增强了还是减弱了。报告说,研究人员从所罗门海采集了一份长达一个世纪的珊瑚样本,并使用质谱仪分析了珊瑚样本中保存的氮的同位素组成,即氮-15和氮-14的比例,以此作为西边界流变化的替代物。珊瑚记录还显示出明显的十年振荡,表明西边界流增强的时期与东赤道太平洋海面温度升高的时期相对应。这些发现表明,西边界流的持续增强将继续在全球气候和21世纪日益常见的极端天气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西边界流确实在全球变暖的情况下增强了,这让我们感到有些惊讶。这意味着西边界流未来将继续在调节热带和全球气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例如,西边界流的增强可能会使强厄尔尼诺现象更容易发生,比如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厄尔尼诺现象。"王说,这项研究的下一步将继续利用珊瑚样本来研究海洋环流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如何与气候系统相互作用,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7624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76243.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战胜酷热:太平洋珊瑚礁对气候的抵抗力空前增强

战胜酷热:太平洋珊瑚礁对气候的抵抗力空前增强由纽卡斯尔大学领导的最新研究表明,太平洋帕劳地区的珊瑚礁很可能已经适应了较高的海洋温度,从而减少了未来因气候变化而可能出现的白化现象。根据数十年的实地观测,科学家们为帕劳珊瑚礁模拟了多种可能的未来珊瑚白化轨迹,每种轨迹都模拟了不同的热耐受性增强率。他们发现,如果珊瑚的热耐受性在整个21世纪继续以最有可能的历史速度提高,那么白化影响就有可能显著减少。这些研究结果今天(8月22日)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杂志上,肯定了未来珊瑚白化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碳减排这一科学共识。在中低排放情景下,例如履行《巴黎协定》的承诺,一些珊瑚礁的高频率白化现象可以得到完全缓解。然而,在社会继续依赖化石燃料发展的高排放情景下,这种白化影响是不可避免的。根据数十年的实地观测,科学家们为帕劳珊瑚礁模拟了多种可能的未来珊瑚白化轨迹,每种轨迹都模拟了不同的热耐受性增强率。(帕劳珊瑚礁)图片来源:LiamLachs研究第一作者利亚姆-拉克斯(LiamLachs)是纽卡斯尔大学珊瑚助手实验室的成员。拉克斯说:"我们的研究表明了生态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同时也强调了履行《巴黎协定》承诺以有效保护珊瑚礁的必要性。我们量化了珊瑚耐热性在十年时间尺度上的自然增长,这可以直接与海洋变暖的速度进行比较。虽然我们的工作带来了一线希望,但也强调了继续采取行动减少碳排放的必要性,以减缓气候变化,确保这些重要生态系统的未来。"该研究的合著者、纽卡斯尔大学自然与环境科学学院的詹姆斯-盖斯特博士补充说:"我们知道,珊瑚礁可以通过适应环境、基因适应或群落结构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提高其整体热耐受性,但是,我们对发生这种情况的速度知之甚少。这项研究使用了一个偏远太平洋珊瑚礁系统的数据,并估算了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耐受性的提高速度。研究结果为珊瑚礁跟上气温的上升带来了一些希望,但前提是必须对气候变化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合作研究和更广阔的视野这项研究是第一作者于2021年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西蒙-多纳教授的气候与沿海生态系统实验室合作访问的成果。"这项研究表明,一些珊瑚礁有可能在未来气候变化引发的热浪面前变得更具复原力,"Donner教授说。"然而,这种复原力也可能付出代价,即珊瑚礁多样性和生长速度的降低。如果不在未来二三十年内大幅削减温室气体排放,太平洋地区的珊瑚礁将无法提供太平洋人民数百年来赖以生存的资源和免受海浪侵袭的保护。"珊瑚礁的未来珊瑚礁蕴藏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衰退,原因是海洋热浪以及由此导致的大规模珊瑚白化和死亡事件。珊瑚群落要想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承受强度和频率逐渐增加的海洋热浪。珊瑚礁对热的耐受力自然增长的速度,以及这种增长速度是否能与海洋变暖的速度相匹配,在很大程度上仍是未知数。为了填补这一知识空白并为珊瑚群落未来的恢复能力提供见解,纽卡斯尔大学的研究小组调查了历史上的大规模白化事件,并重点对帕劳这一偏远的太平洋珊瑚礁系统进行了案例研究。研究还测试了减缓气候变化和减少碳排放的不同全球行动水平,调查了四种排放情景及其对未来珊瑚白化预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帕劳珊瑚的热耐受性可能以每十年0.1°C的速度提高。这种增长表明,珊瑚或其共生微藻的遗传适应或驯化等自然机制可能有助于提高珊瑚的耐热性。该研究的合著者之一、昆士兰大学和帕劳国际珊瑚礁中心的彼得-蒙比教授认为,"即将面临的一些挑战将是厘清哪些机制推动了这些耐受性的潜在转变,并了解未来热耐受性继续增强的可能性"。...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7872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78725.htm

封面图片

太平洋岛国论坛闭幕 中方称将助力太平洋岛国繁荣发展

太平洋岛国论坛闭幕中方称将助力太平洋岛国繁荣发展第52届太平洋岛国论坛当地周六在库克群岛首都阿瓦鲁阿闭幕。中国政府太平洋岛国事务特使钱波表示,中国将在助力太平洋岛国繁荣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上作出有效行动。中方将根据岛国的需求,建立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合作平台。600多名与会人士5天以来在本届论坛针对气候、海洋环境、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展开多轮对话和讨论。论坛通过了《太平洋区域气候流动框架》,为政府规划和管理气候流动性问题提供实用指导。2023-11-1209:24:29

封面图片

研究:南极深海洋流放缓 深海含氧量降低

研究:南极深海洋流放缓深海含氧量降低澳大利亚南极科学卓越中心参与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受全球变暖影响,自1990年代以来,南极洲部分地区周围的深海洋流已减缓30%,这导致全球深海氧气含量降低。新华社报道,新研究由澳南极科学卓越中心、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等机构合作完成。澳洲南极科学卓越中心日前发布公报说,由于全球变暖导致南极冰盖融化,融水使南极附近海域海水盐度降低,这使得高密度且富含氧气的南极底层水的量减少,从而减缓了南极附近的深海洋流。与此相关的海平面上升、深海含氧量降低等影响可能在未来几个世纪内持续。南极底层水是南极海域水深3000米之下低温高密度的底层流动水体。据公报介绍,南极底层水是全球洋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了热量、碳、氧气和营养物质在全球范围内的运送。论文通讯作者、澳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环境部门的研究人员冈恩说,此前科学家对深海观测较少,“我们开发了一种新方法,将各种观测结果与逼真的模型模拟相结合,以获得近几十年来南极洲附近深海洋流变化的初步估计”。参与研究的澳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环境部门研究人员林图尔说,人们已熟知南极冰盖融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这项新研究还表明,南极洲冰盖融化的影响一直延伸到深海,会影响到海洋化学成分。研究人员认为,在南极冰盖受全球变暖的影响下,预计南极洲周围水域盐度降低的过程将持续甚至加速。因此,深海洋流放缓及深海含氧量下降也将持续,这种变化已经显著改变了深海的结构和化学成分。相关论文已发表在英国《自然·气候变化》杂志上。

封面图片

南太平洋塔希提岛海岸发现罕见的珊瑚礁

一个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的科学研究团队在南太平洋群岛法属波利尼西亚的塔希提岛海岸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之一。玫瑰形珊瑚的原始状态和广泛的覆盖面积使这一发现极具价值。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奥德蕾·阿祖莱表示,“到目前为止,我们对月球表面的了解超过了对深海的了解。整个海床只有20%被绘制成地图。塔希提的这一非凡发现展示了科学家们令人惊叹的工作成就,他们在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海底世界的了解。”罕见的发现该珊瑚礁位于30至65米深的地方。它的长度约为3公里,宽度在30米和60或65米之间,这使得它成为有记录以来面积最大的健康珊瑚礁之一。巨大的玫瑰形珊瑚直径达2米。这一发现是非同寻常的,因为到目前为止,世界上绝大多数已知的珊瑚礁都位于25米以下的深度。因此,该发现表明,在被称为海洋"盲区"的地方,还有更多的大型珊瑚礁存在于30多米深的海底。科研向前迈进了一步这次考察是教科文组织绘制海洋地图所开展的全球方法的一部分。珊瑚礁是其他生物体的重要食物来源,因此对它们进行定位可以帮助围绕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生活在珊瑚礁上的生物对医药研究很重要,珊瑚礁还可以提供保护,防止海岸被侵蚀甚至海啸的侵袭。到目前为止,很少有科学家能够定位、调查和研究深度超过30米的珊瑚礁。然而,现在的技术意味着可以在这些深度进行更长时间的潜水研究。该团队总共进行了约200个小时的潜水,以研究该珊瑚礁,并亲眼目睹了珊瑚的产卵过程。未来几个月计划进行进一步潜水计划,以继续对珊瑚礁进行调查。

封面图片

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导致的水温突然下降可导致灾难性的珊瑚崩溃

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导致的水温突然下降可导致灾难性的珊瑚崩溃根据一项新的研究,冷水冲击与东太平洋的灾难性珊瑚崩溃有关。与气候变化有关的海洋热浪被认为是世界上一些最著名的珊瑚礁系统大规模消亡的原因。然而,科学家们发现,灾难性的珊瑚死亡事件的根本原因是一个极端的天气事件,导致海温迅速下降达10度。PC版: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oft/132965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view/1329659.htm

封面图片

新西兰总理称不希望太平洋地区加剧军事化

新西兰总理称不希望太平洋地区加剧军事化新西兰总理阿德恩(JacindaArdern)说,虽然新西兰欢迎在太平洋地区增加投资,但并不支持在该地区加强军事化,并敦促各国对其意图保持透明。据彭博社报道,阿德恩在访问美国时说,太平洋地区是“必争之地”,美国也寻求融入这里,“我们希望在共同关切的领域进行合作,例如气候适应和减缓,我们想要高质量的基础设施投资,不需要军事化。我们不希望紧张局势升级,要的是和平与稳定。”被问到中国在太平洋地区的角色时,阿德恩说,重要的不只是其存在,而是“其存在的性质和意图”。在她此番评论之前,中国宣布,外交部长王毅本周晚些时候将访问几个太平洋岛国,包括所罗门群岛,而中所两国于4月份正式签署了安全合作协议。阿德恩正访问美国商讨贸易和旅游话题,访问首日在纽约开会后她会见了记者。她尚未确认是否与美国总统拜登在白晤。发布:2022年5月25日8:56A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