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的功耗谁更高?测试结果颠覆认知

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的功耗谁更高?测试结果颠覆认知众所周知,机械硬盘内部拥有较多的机械零部件,比如磁碟和读写磁头等,并且在工作时内部的磁盘还会高速旋转,相比之下SSD则没有机械结构,仅仅是通过电子输入输出来进行读写。这也使得大多数消费者总是认为SSD的功耗较比HDD更低,耗电量更少。但是Scality测试结果显示,HDD在单位储存容量下的实际功耗表现,比基于高密度QLC存储芯片的SSD的功耗表现更佳。Scality用来对比的产品分别为美光(Micron)6500ION30.72TBQLCSSD和希捷(Seagate)ExosX2222TB7,200RPMHDD。不过,Scality只是测试了功耗,没有测试读写等储存性能。在读取数据密集型工作方面,希捷的这款HDD每单位存储的平均功率为8.7W,较美光的这款SSD的平均功率14.5W降低了40%。在写入数据密集型工作方面,HDD每单位存储平均功耗为6.6W,较SSD的18W降低了63%。以1TB数据数/每瓦耗电量比较,读取数据密集型工作,HDD将两者相除为2.5,SSD则为2.1,HDD较SSD能耗高了约19%。但是写入数据密集型工作方面,HDD两项数值相除为1.7,较SSD的3.3大幅降低了94%。不过在闲置状态下HDD较SSD需要多消耗约14%的电量。Scality使用的是两种测试模型,读取数据密集型工作约有10%空闲、80%读取和10%写入。写入数据密集型工作包括10%的空闲、10%的读取和80%的写入。每个存储设备都处于上述电源状态,并达到指示百分比。所以综合来看,HDD的功耗表现要优于SSD。不过,Scality承认,储存容量不断增加,结果可能会发生变化。另外,目前功耗并未成为决定SSD与HDD市场竞争的主要标准,一切仍然是取决于工作量和成本。比如SSD仍是读取密集型和延迟敏感型工作的最佳选择,HDD是非结构化数据工作的首选。...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7784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77843.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2023硬盘实测故障率:SSD比机械硬盘更可靠

2023硬盘实测故障率:SSD比机械硬盘更可靠测试的场景也是相当的充分,比如不仅仅是加载存储服务,还存储日志文件和临时存储服务器文件。根据服务器活动,启动磁盘每天读取、写入和删除文件等等。该公司表示,代表性统计数据将基于至少100个SSD在10000天的运行中抽样。但是,你会发现SSD的年故障率约为1%,而HDD的年故障率超过2%。随着存储价格的不断走低,SSD的性价比进一步提高,这也让HDD日子更难过,以至于不少人喊话,后者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大家觉得呢?...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8799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87991.htm

封面图片

Crucial英睿达T500 Gen4固态硬盘发布 性能功耗比提高40%

Crucial英睿达T500Gen4固态硬盘发布性能功耗比提高40%同时,具有业界领先的NANDI/O速度,高达2.4千兆字节每秒(GB/s),旨在为主机和PC游戏玩家、照片/视频剪辑师以及内容创作者带来更强大的性能。相较于前代Gen3NVMeSSD产品,T500的性能功耗比提高了40%,另具有超高的顺序读取和写入速度,分别高达7400MB/s和7000MB/s。游戏加载速度提升高达16%,并支持MicrosoftDirectStorage,可以加快纹理渲染并降低CPU占用率。此外,T500SSD又十分易于安装,而且存储容量高达2TB,尤其适合PS5扩容或UHD/8K+视频存储,T500在相关内容创作应用程序中的性能提升也高达42%,让用户能够轻松运行各类繁重的工作负载,并加快照片或视频渲染。目前,Crucial英睿达T500Gen4NVMeSSD已推出500GB(仅限无散热器版)、1TB和2TB容量(有散热器和无散热器版均提供)可供选择,4TB版本将于2024年推出。...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9358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93585.htm

封面图片

特斯拉中国商城上架移动固态硬盘 1TB卖2720元

特斯拉中国商城上架移动固态硬盘1TB卖2720元特斯拉表示,从TeslaArcade游戏到行车记录仪视频,这款汽车级外置固态硬盘可将你所有的车辆数据存于一处。由于是车规级,所以售价不便宜,SSD采用铝制外壳设计,官方宣称“可承受-40°C至85°C的极端驾驶室温度、车辆撞击和振动”。USB3.1Gen2接口可实现快速数据传输,SSD顺序读取速度达2300MB/s,顺序写入速度达1150MB/s,随机读取速度为270000IOPS,随机写入速度达200000IOPS。据介绍,这款SSD附送一根USB-A和USB-C数据线,兼容所有特斯拉车型以及最新和后续版本的WindowsXP、MacOSX10.6.5和LinuxKernel5.4。去年12月,Steam正式上线特斯拉车机,车主在车内即可畅玩Steam3A大作,不过只有新款ModelS和ModelX支持Steam,并且Steam非Windows版本,而是与SteamDeck一样的Linux版。特斯拉推出移动SSD的用意或许是让车主能下载更多游戏,不用为动辄几十GB的游戏没地方下载发愁。...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7404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74047.htm

封面图片

固态硬盘可以取代机械硬盘了吗?

固态硬盘可以取代机械硬盘了吗?这对于NAND芯片厂商来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我们确实能买到更便宜的固态硬盘了。那么降价后的固态硬盘可以取代机械硬盘了吗?机械硬盘的优势:便宜说起机械硬盘的最大优势应该就是便宜了。由于不同店铺、不同渠道(OEM/零售版)、不同品相(全新/二手)的机械硬盘售价差异较大,因此以上价格信息全部搜集于“西部数据京东自营旗舰店”和“三星存储京东自营旗舰店”,仅作为价格方面的一个基准参考。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1TB这个档位机械硬盘的价格优势其实不大。有些1TB固态硬盘(比如台电、梵想、飞利浦、七彩虹)已经可以在价格上和机械硬盘打的有来有回。但到了2TB及以上的档位,机械硬盘的价格优势就很大了。机械硬盘的劣势:不适合移动设备使用在一些论坛上我们可能会看到一些人吐槽“机械硬盘容易坏”。这个观点其实不是很严谨,严格来说应该是机械硬盘用在移动设备上很容易坏。图片来源:希捷这是一张机械硬盘的内部结构图,当我们需要读写数据的时候,磁盘会在电机的驱动下高速旋转,磁头则会在磁盘上读写相应的数据。这时候如果机械硬盘受到撞击,那么磁头很容易在冲击的影响下把磁盘划伤,从而造成硬盘的损坏。如果硬盘在非读写状态下受到撞击,情况会好一些。因为在非读写状态下,磁头位于磁头停泊区,与磁盘还是有一定距离的。所以这时候硬盘受到一定的撞击产生晃动,往往不会造成磁盘损坏。当然,要是撞得太狠该坏还是会坏。以希捷的这几款企业级机械硬盘为例,它们在工作状态(读/写)下,抗冲击强度仅为50Gs。而在非工作状态下,抗冲击强度为200Gs。这些数据也可以从侧面看出机械硬盘的读写状态下应对撞击是十分脆弱的。因此对于机械硬盘来说,如果是通过螺丝、支架固定在家用电脑或者服务器上,其实不容易坏。但如果是用在移动硬盘、笔记本电脑等移动设备上,并且恰好在读写数据时“碰撞了一下”,那么机械硬盘就很容易坏了。而固态硬盘因为读写过程中不依赖这种机械结构,所以不用担心这方面的问题。固态硬盘:随机读写速度快硬盘的读写速度可以大致分成顺序读写速度和随机读写速度。顺序读写主要是用于集中且连续的大文件读写,比如一个占用空间大小为2G的电影文件。在我们播放或者复制这个电影文件的时候使用的就是顺序读写。而随机读写则是用于读取细碎的小文件,比如我们在启动电脑系统、打开程序、多个程序同时运行的时候就会用到随机读写。所以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硬盘的随机读写性能更重要。而固态硬盘由于数据存储原理与机械硬盘不同,其随机读写性能是要远高于机械硬盘的。为什么固态硬盘厂商喜欢宣传顺序读写速度?对于硬盘厂商来说,硬盘的顺序读写速度更重要。因为顺序读写速度比随机读写速度更大,且更有利于宣传。而且厂商如果想要提高硬盘的顺序读写性能,往往只需要在缓存上下一些功夫就可以了。举个例子来说,现在我们手里有一块硬盘。就像其它固态硬盘评测文章一样,我们在电脑上使用CrystalDiskMark对它的读写性能进行一个测试。为了使测试数据尽可能准确,我们进行了5次测试,测试的数据包大小为64GiB。测试结果显示:该硬盘的顺序读取速度为22726MB/s,顺序写入速度为53520MB/s。我们这里选取了市面上性能较强的固态硬盘——西部数据SN850X4TB版作为对比。该硬盘顺序读取速度为7300MB/s,顺序写入速度为6600MB/s。也就是说我们这次测试硬盘的顺序读写速度是西部数据SN850X4TB版的大约3.11倍,顺序写入速度是西部数据SN850X4TB版的大约8.11倍。相信有些“关注细节”的小伙伴已经发现了,我们这次测试的硬盘在软件上显示容量为2795GiB。因此可以推测这块硬盘的标称容量(印在包装上的容量)应该是“3TB”。而3TB这个档位在固态硬盘中很少见,但在机械硬盘中很常见。所以可能有些小伙伴已经猜到了,我们测试的是一块机械硬盘。但如果只有机械硬盘是测不到这个数据的,所以我们通过软件的方式给这块机械硬盘加了大概100GB的DDR4内存作为缓存。这样即使我们测试64GiB的数据包,这些数据其实也都是在缓存里跑。而目前市面上大多数消费级固态硬盘的最大读写速度其实都是在“缓存状态”下跑出来的成绩。目前市面上主流的缓存方案可以分为两种:独立缓存与“模拟SLC缓存”。以三星的980PRO为例,在官网的宣传图上我们可以看到980PRO上的“大芯片”可以分成3类。最左侧银白色的芯片是主控芯片,是固态硬盘的控制器。中间的是DRAM芯片也就是内存芯片,作为固态硬盘的缓存使用。这里的原理其实和我们直接拉电脑的内存过来当缓存相似,只不过它是通过“硬件”的方式实现。而最右侧的是NAND芯片,这个是数据实际存放的地方。像三星980PRO这种有一个独立的芯片用于缓存的就是独立缓存方案了。另一种缓存方案则是“模拟SLC缓存”,也就是将MLC、TLC、QLC等NAND颗粒模拟成SLC的工作模式,这样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获得读写性能提升。对于消费级固态硬盘来说使用缓存其实也是一种无奈之举,毕竟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比起读写性能、寿命这些参数,硬盘的价格往往更加重要。为了使固态硬盘更加便宜,从SLC发展到MLC、TLC、QLC甚至未来的PLC都是必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固态硬盘的价格爆降。但与此同时,固态硬盘的读写性能也不能太差,所以像“缓存”这种“花小钱办大事”的方案就逐渐多了起来。结语1、目前机械硬盘在大容量存储方面价格优势还是十分明显的。而对于小容量存储,固态硬盘与机械硬盘价格差异不大,且固态硬盘有性能优势。因此对于小容量存储,固态硬盘更加合适。2、由于目前大多数消费级固态硬盘顺序读写速度是在“缓存模式”下测试的,因此在选购硬盘时可以不将“顺序读写速度”作为关键参数进行对比。3、机械硬盘+缓存>固态硬盘,在技术上很容易实现,但在商业上很尴尬。因为机械硬盘如果要加缓存就只能依靠独立缓存,也就是说要加一个独立的“缓存芯片”,那么多一个芯片就多一份成本。如果要追求更好的性能,那这个“缓存芯片”就需要性能强、容量大,那这样成本就上去了。反之,如果用性能不强、容量不大的“缓存芯片”,那么最终整个硬盘的性能提升也不大。目前业界大多数机械硬盘选择的“缓存芯片”最终妥协在了几十至几百MB的水平上。...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5082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50823.htm

封面图片

苹果新的 13 英寸 MacBook Pro M2 基本型号的固态硬盘速度似乎比其 M1 前身慢。

苹果新的13英寸MacBookProM2基本型号的固态硬盘速度似乎比其M1前身慢。MacRumors报道称,YouTube用户MaxTech和CreatedTech都测试了256GB基本M2机型,发现SSD的读取速度比256GB存储空间的M1MacBookPro慢约50%据报道,写入速度慢了约30%。频道投稿:@zaihuabot交流群组:@zaihuachat花花优券:@zaihuajd

封面图片

模拟运行600万年 数据0损坏 Solidigm把QLC闪存玩到了极致

模拟运行600万年数据0损坏Solidigm把QLC闪存玩到了极致近日,SK海力士收购IntelNAND闪存业务重组而来的Solidigm,就发布了一款QLC闪存的企业级产品P5-D5430,可以说是QLCSSD的一个代表作。我们就通过它,看看现在的QLC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Solidigm又有何过人之处。先来了解一下D5-P5430的基本规格、性能表现。它有U.215mm、E3.S7.5mm、E1.S9.5mm三种形态规格,采用位于中国大连的Fab68工厂出品的192层堆叠3DQLC闪存芯片(这里出厂的闪存40%以上都已经是QLC),容量3.84TB、7.68TB、15.36TB、30.72TB(E1.S没有30.72TB)。目前,SolidigmD5-P54303.84/7.68TB版本已出货,15.36TB版本正在认证中,30.72TB版本将在今年底跟上。支持PCIe4.0x4、NVMe1.4c,顺序读写速度最高7GB/s、3GB/s,随机读写速度最高971KIOPS、120KIOPS——显然这是面向读取密集型应用的产品,写入性能不是重点。大家非常关心的寿命方面,最大数据写入量达到32PBW,提供5年质保,支持最高每天0.58次随机全盘写入、1.83次顺序全盘写入——30.72TB版本就分别对应17.8TB、56.2TB的数据量。待机功耗最高5W,负载功耗最高25W。总体而言,D5-P5430的整体性能已经非常接近主流的TLC闪存,部分指标在同一档次。作为数据中心产品,只有高性能是不够的,更得有稳定的高性能。D5-P5430就具备高达90%IOPS一致性,简单说就是随机读写表现非常平稳,不会忽高忽低,以及大约6%的硬盘寿命可变性,简单说就是整体的可靠性更趋于一致,不会有的耐用,有的不耐用。在服务能力方面,D5-P5430支持热插拔、NVMe–MI1.1、PCIeoverVDM/MCTP、遥测技术、持久性事件日志、OCP2.0日志页、系统和主机数据恢复。这些对于消费级用户来说没啥用,但在服务器数据中心里都是至关重要的,对于系统管理和维护都极有帮助。对比友商同类型的TLCSSD,从标称规格来看,D5-P5430的读取性能基本相当甚至更好,写入性能基本只有一半,但还有着更大的容量、更高的数据写入量。在实际工作负载中,D5-P5430的带宽表现也可圈可点,CDN、通用服务器、对象存储、OLAP(在线分析)等环境中都更胜一筹,而写入压力下的读取QoS则要低得多。SolidigmD5-P5430的定位“偏低”一些,主要面向主流和读取密集型应用,因此读取性能够高,写入性能一般,并且为此做大了容量。当然,总容量超过30.72TB再翻一番也是没什么技术障碍的,只是考虑到现在的应用需求和优化适配,以及计算和网络的配合,暂时并没有必要。这款产品的设计目的,就是面向在意成本和价值、不要太强性能和密集写入应用的客户,在各项指标之间取得一个均衡,替代TLC产品承担主流的工作负载,降低TCO总拥有成本,方便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可持续性升级。它上边还有面向混合读写应用的D7-P5520,可以每天1次全盘写入,但最大容量只有7.68/15.36TB。更高的则是D7-P5620,主打写入密集型和混合读写应用,可以每天3次全盘写入,最高容量则12.8TB。D7系列都是144层堆叠的3DTLC闪存,性能最好,耐用性最强,当然成本也是较高的,适合高端大客户。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依然觉得,再怎么夸,它也是个QLC。文章一开始我们也就明确了,天然属性决定了,QLC不可能持平甚至超越TLC,但也不能说它一无是处,关键一是看怎么做,而是看怎么用。对于很多产品,其实绝大多数用户都秉承着“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没有”的原则,换个词说就是太卷。比如这两年兴起的高性能轻薄笔记本,都用上了传统游戏本才使用的H系列标压高性能处理器平台,非得把功耗释放拉满才行,如果用了U系列低功耗平台根本就没法开口。但事实上,轻薄本就是日常办公、出差、娱乐用的,U系列也足够用,就是不那么好看,H系列说白了很大程度上都浪费了,真追求满血释放的何不去买游戏本呢?回到SSD,Solidigm援引相关数据指出,2020-2023年全球范围出货的数据中心级SSD,大约85%的每日全盘写入次数(DWPD)都不到1,甚至大多数SSD都不会有DWPD的评级。同时,对于大多数情况而言,QLCSSD哪怕是按照P/E周期极限的负载来使用,99%的情况下实际使用寿命都不会超过额定指标的15%。还有数据表明,对于消费级SSD而言,使用写入寿命170TBW、一天写入5-6GB来计算,足够使用80年之久,即便是重负载连续使用,超过10年也很轻松。当然,数据中心对于产品品质的要求更加苛刻,Solidigm在这方面也是经验丰富,掌握各种优势。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数据可靠性,号称有着业界最佳的SDC(静默数据损坏)事件保护,模拟运行时间超过600万年都没有出现过一次!在测试和品控方面,Solidigm也是远超行业常规,比如SDC测试到了1-23,并且建模到了1-25。再比如UBER(不可修复错误比特率)测试到了1-17,而一般家用硬盘是1-13,NAS专用硬盘硬盘为10-14。借着Solidigm这款产品和大家聊了聊QLC,希望能有所帮助,也并非说QLC有多好多好,而是应该理智对待,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产品。...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6065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60657.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