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鱼被发现利用海藻去除身体角质 护肤技能遥遥领先

鲸鱼被发现利用海藻去除身体角质护肤技能遥遥领先格里芬大学海岸与海洋研究中心的奥拉夫-梅内克说:"须鲸等鲸目动物对物体的使用是众所周知的,它们以复杂的行为与环境互动的能力以前也有报道。但包括座头鲸在内的须鲸较少被观察到进行物体使用,这种行为可能比以前想象的更为常见。"在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沿海,人们观察到鲸鱼(主要是座头鲸)将海藻举到喙上的"kelping"行为。无人机拍摄到的画面还显示,迁徙的鲸群会寻找海藻斑块,并与之"玩耍"长达一个小时。研究人员认为,"玩耍"可能还有其他用途:例如,粗糙而强韧的海藻可以用来刮掉身体上的死皮细胞、虱子、藤壶和其他寄生虫,而这些寄生虫很容易在体型庞大的洄游哺乳动物身上"搭便车"。科学家以前曾记录过鲸鱼在沙质底层打滚的情况,这可能是它们在迁徙过程中摆脱死表皮细胞和寄生虫的一种方式。鲸鱼在游动过程中不断脱落死去的表皮细胞,直到游到南极洲附近的水域。在这里,它们的皮肤再生速度减慢,有害细菌有可能在这里积聚。当它们回到温暖的水域时,从一些方便的海藻中获得有益的擦洗将是加速自然的有效方法。"有两种可信的理论:玩耍和/或用海藻自我治疗,"Meynecke说。"这种行为可能是玩耍,但也可能在学习和社交方面有额外的益处,还可以利用褐藻的抗菌特性清除体外寄生虫和治疗皮肤。"研究小组分析了100多份与海藻互动的记录,涉及163头须鲸。座头鲸是最大的"粉丝",共参与了95次,其次是灰鲸(2次)、南露脊鲸(2次)和北露脊鲸(1次)。有趣的是,成年鲸比幼鲸更多地与海藻接触;在能够识别的互动中,成年鲸占53%,幼鲸仅占14%。这也提供了一些线索,让我们了解这种行为是如何达到另一个目的的。而且这种行为在不同物种和不同地理区域都惊人地相似。海藻是一个蓬勃发展的科学研究领域的核心,具有用作燃料、新材料、可持续甲烷对抗饲料和皮肤健康的潜力。不得不说相比人类在利用藻类护肤特性方面,鲸鱼似乎早已经抢占了先机。这项研究发表在《海洋科学与工程学报》上。...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8688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86883.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将细胞变成 "僵尸":科学家发现了弓形虫感染30%人类的秘密

将细胞变成"僵尸":科学家发现了弓形虫感染30%人类的秘密为了对抗感染,免疫细胞在体内的各种作用受到了非常严格的监管。弓形虫如何感染如此多的人和动物物种并迅速传播,长期以来一直是科学家的一个谜。斯德哥尔摩大学Wenner-Gren研究所分子生物科学系的研究员ArnetenHoeve说:"我们现在发现了一种蛋白质,寄生虫用它来重新编程免疫系统。"根据该研究,寄生虫将蛋白质注入免疫细胞的细胞核,改变细胞的身份。免疫细胞被寄生虫欺骗,认为它们是一种不同的细胞。这改变了免疫细胞的基因表达和行为。弓形虫导致本不应该在体内移动的受感染细胞迅速移动,使寄生虫传播到不同的器官。被弓形虫寄生虫感染的多个免疫细胞(红色)。细胞的表面被染成绿色,细胞核为蓝色。资料来源:AntonioBarragan弓形虫被描述为将免疫细胞转化为特洛伊木马或游荡的"僵尸",传播寄生虫。最近发表的研究为这一现象提供了一个分子解释,并证明了该寄生虫在传播过程中的针对性比以前认为的要强很多。"令人惊讶的是,寄生虫以如此巧妙的方式成功地劫持了免疫细胞的身份。我们相信,这些发现可以解释为什么弓形虫在感染人类和动物时在体内的传播如此高效,"领导这项研究的安东尼奥-巴拉甘教授说,这项研究是与法国和美国的研究人员合作进行的。有关寄生虫弓形虫和弓形虫病的信息弓形虫病可能是全球人类中最常见的寄生虫感染。弓形虫也感染许多动物物种(人畜共患病),包括我们的宠物。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世界上至少有30%的人类是这种寄生虫的携带者。研究表明,15-20%的瑞典人口携带这种寄生虫(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其他几个欧洲国家的发病率更高。猫科动物(不仅仅是家猫),在弓形虫的生命周期中有一个特殊的位置:只有在它们的肠道中才会发生有性繁殖。在其他宿主中,例如人类、狗或鸟类,繁殖是通过寄生虫的分裂进行的。弓形虫通过食物和与猫的接触传播。在自然界中,寄生虫优先从啮齿动物传播到猫,再传播到啮齿动物,如此循环。寄生虫在啮齿动物的大脑中"沉睡",当猫吃了老鼠后,它们在猫的肠道中繁殖并通过粪便排出。寄生虫最终出现在植被中,当啮齿动物吃了植被就会被感染。人类通过食用肉类或通过接触猫,特别是猫的粪便而被感染。这种寄生虫会导致弓形虫病。当一个人第一次被感染时,会出现类似流感的轻微症状,可能类似感冒或流感。在第一次感染阶段之后,寄生虫在大脑中过渡到"睡眠"阶段,并开始慢性无声感染,可能持续几十年或终身。慢性感染通常不会引起健康人的症状。然而,弓形虫可以在免疫系统较弱的人(HIV、器官移植受体、化疗后)中引起威胁生命的脑部感染(脑炎),并在怀孕期间对胎儿造成危险。眼睛感染可能发生在其他健康人身上。...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3540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35405.htm

封面图片

科学家在2亿年前的粪便化石中发现古代寄生虫

科学家在2亿年前的粪便化石中发现古代寄生虫在泰国猜也奔府NongYakong村采集的铜绿岩。图片来源:Nonsrirach等人,CC-BY4.0寄生虫是生态系统中常见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化石记录较少,很难对古代寄生虫进行研究。寄生虫通常栖息在宿主的软组织中,而这些软组织很少保存为化石。不过,也有在粪便化石(桡骨化石)中发现寄生虫痕迹的情况。在这项研究中,Nonsrirach及其同事描述了在泰国怀欣拉特地层的一块晚三叠世桡足石(距今已有2亿多年的历史)中发现寄生虫的证据。这块桡足石呈圆柱形,长度超过7厘米。根据它的形状和内容物,研究人员认为它很可能是由某些种类的植龙目产生的,植龙目是类似鳄鱼的食肉动物,在这个化石地点也有发现。对桡龙石薄片的显微分析发现了六个小的圆形有机结构,长度在50-150微米之间。其中一个椭圆形的厚壳结构被确认为寄生线虫的虫卵,其他的似乎是其他虫卵或身份不明的原生动物囊肿。这是亚洲三叠纪晚期陆生脊椎动物宿主体内寄生虫的首次记录,也是对明显受到多种寄生虫感染的古代动物生活的罕见一瞥。这一发现也增加了中生代动物桡骨内保存的线虫卵的已知实例。因此,这些发现是对科学认识远古寄生虫分布和生态学的重大贡献。作者补充说:"桡足石是一个重要的古生物宝库,其中包含多种未被发现的化石,拓展了我们对古代生态系统和食物链的认识"。...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7641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76413.htm

封面图片

渔护署强烈劝喻市民不要追踪鲸鱼 已派员加强巡逻

渔护署强烈劝喻市民不要追踪鲸鱼已派员加强巡逻就近日西贡水域有鲸鱼出没,渔护署强烈劝喻市民不要追踪鲸鱼。发言人呼吁,市民不要乘船出海观看于粮船湾及牛尾海一带水域出没的疑似布氏鲸,并已在鲸鱼出没的海域派员加强巡逻,对市民作出不要出海观鲸的劝喻,以及提醒市民在水上发现鲸鱼出没时,必须保持距离,并减慢船速,以及留意个人安全,以免发生意外。发言人说,所有鲸豚动物均受《野生动物保护条例》保护,不负责任的观鲸行为,可能构成故意干扰受保护野生动物,违者一经定罪,最高可被判监禁1年及罚款10万元。2023-07-2619:39:42(1)

封面图片

海洋公园称鲸鱼背部有伤痕令人担忧 呼吁不要出海靠近

海洋公园称鲸鱼背部有伤痕令人担忧呼吁不要出海靠近海洋公园及海洋公园保育基金关注西贡水域出现的鲸鱼背部有伤痕,相信是被船只的螺旋桨击中,情况令人担忧,呼吁市民不要出海尝试靠近。海洋公园总馆长黄永康表示,鲸鱼的伤痕并非致命,但见到鲸鱼的进食行为改变,估计是因人类持续坐船靠近造成滋扰。园方曾与渔护署商讨,如有船只过于靠近鲸鱼,可能会联络水警提供协助。在西贡码头,有船家表示可以租船观鲸,一旦见到鲸踪就会驶近;亦有船家说知道鲸鱼受伤,不再提供观鲸服务。2023-07-2618:17:31

封面图片

渔护署:对发现鲸鱼尸体感惋惜 研究解剖后可否制标本

渔护署:对发现鲸鱼尸体感惋惜研究解剖后可否制标本渔护署表示,已打捞在西贡牛尾海发现的鲸鱼尸体,并委托海洋公园为鲸鱼尸体解剖检验,以判断品种及死因,有关解剖工作可能需时数天。渔护署说,解剖结果将有助了解鲸鱼的行为和具体死因,为日后政府如何处理鲸鱼再在本港出现作参考和制定方案。经解剖后的尸体,当局会作合适安排,包括研究可否制作标本,供科研和教育用途。署方又说,对于发现鲸鱼尸体感到惋惜,署方自从本月中旬有鲸鱼出现在西贡水域以来,署方与海洋公园专家一直密切监察鲸鱼的健康状况,并联同其他部门在鲸鱼出没的海域巡逻。署方亦派员在西贡公众码头等地方派发单张,劝喻巿民不要出海观鲸及避免进行水上活动,避免鲸鱼受到滋扰和惊吓。过去的周末在有关水域的观鲸和水上活动已大幅减少。2023-07-3120:15:54(1)

封面图片

科学家发现世界上最难以捉摸的鲸鱼的惊人行为

科学家发现世界上最难以捉摸的鲸鱼的惊人行为最近的研究颠覆了人们对贝尔德喙鲸的传统看法,发现其种群在指挥官群岛附近的沿海浅水区繁衍生息。这种适应性突显了了解鲸鱼物种的不同行为和栖息地对有效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资料来源:OlgaFilatova,南丹麦大学哺乳动物最深下潜记录的保持者是库维尔喙鲸,2014年测量到它至少下潜了2992米。喙鲸还保持着哺乳动物最长潜水时间的纪录:222分钟。现在,通过对一个贝尔德喙鲸种群的科学研究,全世界对遥远的喙鲸世界有了一个新的、令人惊讶的认识。这个种群被意外地发现在海岸附近,并且位于比以前观察到的更浅的水域中。这项研究由南丹麦大学/峡湾与贝尔特分校的鲸鱼生物学家奥尔加-菲拉托娃(OlgaFilatova)和伊万-费杜丁(IvanFedutin)领导,论文发表在《动物行为》(AnimalBehaviour)杂志上。两位研究人员多年来一直在北太平洋进行鲸鱼研究,2008年在指挥官群岛考察期间,他们第一次在海岸附近看到一群贝氏喙鲸。"我们在那里是为了寻找虎鲸和座头鲸,所以我们只是注意到我们看到了一群贝氏喙鲸,并没有采取什么行动。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我们也看到了它们,五年后,我们怀疑这是一个经常光顾同一区域的稳定群落。"南丹麦大学生物系和SDU气候群组的鲸鱼专家、博士后奥尔加-菲拉托娃(OlgaFilatova)解释说:"我们每年都能看到它们,直到2020年,COVID-19阻止了我们回到指挥官群岛。"指挥官群岛附近的一条贝尔德喙鲸。可以看到下颌有两颗牙齿。身体上布满了与其它喙鲸搏斗留下的伤疤。图片来源:OlgaFilatova,南丹麦大学。沿海栖息地和鲸鱼行为所研究的贝氏喙鲸种群靠近海岸--距离陆地四公里以内,它们在浅水中被观察到,水深不到300米。奥尔加-菲拉托娃说:"这对这一物种来说是不寻常的。这一种群很可能已经适应了这一特殊的栖息地,因此偏离了所有喙鲸都在远海和深海遨游的既定观念。这意味着不能指望一个特定物种中的所有个体都有相同的行为方式。这就给制定物种保护计划带来了困难--例如,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假设喙鲸只生活在深海远处而制定计划。我们已经证明,它们也可以生活在浅海和沿海水域。可能还有我们尚未意识到的其他不同栖息地。"有许多例子表明,同一鲸种的个体行为并不相同。在鲸的世界里,经常可以看到同一物种的群体生活在不同的地方,吃不同的猎物,交流方式也不同,而且不喜欢与其他群体的同类打交道。指挥官群岛的贝尔德喙鲸。资料来源:OlgaFilatova,南丹麦大学有些虎鲸群只捕食海豹和鼠海豚等海洋哺乳动物,有些则只捕食鲱鱼。有些座头鲸在热带和北极之间洄游,有些则在某些地区栖息。有些抹香鲸群体发展出自己的方言,用于内部交流,不喜欢与群体外的其他鲸鱼交流。奥尔加-菲拉托娃认为,当群体对栖息地和猎物等产生偏好时,社会学习就在发挥作用。动物世界的社会学习有多种形式。模仿是最复杂的形式;动物看到别人做什么,就会理解背后的动机和原因。还有一种是"局部强化",即动物看到另一种动物前往一个特定的地方,就会跟着去,从而了解到这个地方是有价值的。许多动物都有这种现象,包括鱼类。喙鲸的文化传统奥尔加-菲拉托娃认为,指挥官群岛上的贝氏喙鲸种群是通过"本地强化"来学习的:它们看到一些同伴来到海岸附近的浅水区,跟在后面,发现那里是个好地方,可能是因为那里有很多鱼。这成为了一种文化传统,这也是第一次在喙鲸中观察到这种文化传统。鲸鱼文化传统的其他例子还包括鲸鱼形成特定的捕猎传统:有的鲸鱼用尾巴拍晕鱼群,有的鲸鱼掀起波浪将海豹冲下浮冰,还有的鲸鱼追着鱼群跑到沙滩上。从2008年到2019年,研究人员在指挥官群岛共观察到186头贝尔德喙鲸。其中107只被观察到一次,因此被评估为暂居鲸。79头被发现超过一年,因此被评估为居留鲸。有61头短暂停留的鲸鱼被看到与居民互动,其中7头是在浅水区被看到的。"暂居鲸不像居民那样熟悉当地情况,因此,它们通常会在其物种的正常深度寻找食物。但实际上,我们在浅水区观察到了一些暂居者。这些个体与居民有某种形式的社会接触。"奥尔加-菲拉托娃说:"一定是在这种接触中,它们了解了浅水区及其优势。"目前还不清楚世界上有多少头贝尔德喙鲸。编译来源:ScitechDaily...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729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7291.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