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恩·福瑟是谁?

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恩·福瑟是谁?对大多数中国读者而言,相较于他的同行,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约恩·福瑟无疑是一个更陌生的名字。在易卜生和斯特林堡之后,北欧的剧作(甚至文学)似乎都被更喧哗热闹的英美文学圈给淹没了。约恩·福瑟但约恩·福瑟可不是一个应该被忽略的作家。在易卜生奖评委会的授奖词中这样写道:“约恩·福瑟是当代戏剧界最顶尖的名字之一。他创造了一个自成一格的戏剧世界,他是一个宇宙、一片大陆,自他居住的西挪威延伸至亚洲、南美、东欧和世界其他区域。”然而,福瑟坦言,早年作为一名作家,面对戏剧世界,他常常感到自己是个边缘的外围人士。九十年代初期,他就已经出版过小说、散文和诗歌集,并在挪威文学界确立了自己的地位。但他并不经常上剧院,写过的几个剧本都是奉命而为,尚不确定戏剧是否他的真正专长。“我不喜欢戏剧,”他曾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我认为它很蠢,因为戏剧总是因循守旧——不少当代戏剧依然如此。观众表现得很传统,剧本也都固步自封。那不是艺术,那只是因循守旧。”只是戏剧又恰恰符合他写作的兴趣。“在小说里,你只能运用词语,而在戏剧里,你可以使用停顿、空白还有沉默:那些没有被说出口的东西。一种启示。”在欧洲,福瑟被冠以“新易卜生”、“新品特”或“新贝克特”的名号,但他的作品更抽象、更富诗意,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也更残酷。他的易卜生文学奖获奖作品《名字》讲述了一个同一屋檐下相互疏远的家庭的故事。一个怀孕的女孩和这个孩子的父亲无处可去,他们回到了女孩的父母家,城外一个离海很近的地方。但是女孩的父母从未见过这个准爸爸男孩,并且对怀孕的事也一无所知。这个怀孕的女孩其实非常不想住在这里,男孩也感觉到了他不受欢迎。这是一个功能缺失的家庭,对话几乎无法进行;所有必要之事都变为习惯性的姿态,每个人都感到孤独。本剧也讨论了如何给这个未出生的孩子起名的问题,以及我们如何运用语言来创造一个对我们来说有特殊含义的更加深刻的内涵。在《有人将至》里,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买下一座海边的老房子,为的是远离生活的纷扰,但事实是他们无法摆脱“有人将至”的念头。当一位邻居突如其来地敲响他们的屋门,一种不确定感悄然打破了两人间的平衡。《一个夏日》(2000年北欧国家戏剧奖获奖作品)和《死亡变奏曲》(2002年北欧国家戏剧奖获奖作品)都探讨了死亡、记忆与孤独对生者的纠缠。在《一个夏日》中,丈夫在某一天毫无预兆的选择了死亡。他离开家走向大海,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而妻子则自此日复一日地站在窗前,面对着大海,无法摆脱记忆的纠缠。在另一部作品《死亡变奏曲》中,大海吞噬了他和她的女儿,迫使爱情早已死去多年的他们重新面对彼此,面对记忆和过往,为这场突如其来的悲剧困惑着,却无从寻找答案。阅读他的作品会让你产生一种幻觉,这些“他”和“她”其实是同一个人,一遍又一遍地经历着同样的疏离、悲抑、误解与孤独。与传统的西方现实主义戏剧不同,福瑟戏剧中的冲突更多地以一种暗示而非直接表达的形式存在舞台上。他笔下的角色们将自己的想法和感知纳藏于心,以至于我们无法确定他们的表达是否就是促成他们行为的原因,也不确定我们是否能够真正理解这些男人和女人,甚至,我们自己。《有人将至》或许正是福瑟作品中人物面目的模糊与其经历情感的普世性让他的剧作在全球各地都找到了观众。2010年,福瑟最早、也是最知名的作品之一《有人将至》(Somebodyisgoingtocome)在十月的北京迎来首演;几乎同一时刻,法国已故导演帕特里斯·候夏(他也是电影《玛戈皇后》的导演)在伦敦执导了他的近作《我是风》(IamtheWind)。唯一没能被他征服的只有英国人。2002年,《夜曲》(Nightsongs)在皇家宫廷剧院的演出后,《独立报》的剧评家拿他的名字开起了玩笑:“‘约恩’,像它的挪威发音一样,让我们都打起了哈欠(Jon的挪威发音和yawn确实接近)。”《每日电讯》说的更不客气:“他的剧作矫揉造作得可悲,冗长得令人生厌。”2005年,他的另一出戏《暖意》(Warm)又遭到《卫报》的吐槽:“(观看他的作品)像是对着一幅一团糟的拼图,你感觉自己应该要把它完成,但最后能得到的奖赏却少之又少。”在这个固守于社会现实主义戏剧、患有“后剧场恐慌症”的海岛上,约恩·福瑟的作品始终没能打开属于他的受众群——尽管它们都找到了最棒的英语译者。福瑟的戏剧都是用新挪威语,或称尼诺斯克语(以口语为基础的挪威书面语)写成的,一种“事实上从没有人用来说话”的语言。如同法国或德国的剧场,他的戏剧语言和人们在街上谈话的方式截然不同。福瑟将笔下人物的对话成为“生命的基本乐音”:简短的句子、大片的空白和停顿。有些人认为他的戏剧令人抑郁,对此福瑟无法否认。但他也同样拒绝阐释自己的作品:“我坐下、倾听,我书写听到的一切。在我动笔之前,我对整个故事和其中的人物毫无概念。那是很棒的经历。我探入了未知,并带回了某种曾经未知的东西。”我们很难将福瑟归类为某种类型的写作者。他的写作确实受到了贝克特的影响,《有人将至》规避戏剧动作的表现形式毫无疑问有着《等待戈多》的影子,但这并不意味着福瑟就是一个虚无主义者。他描写城市与乡村生活的分歧、留守乡镇的老人等待着移居城市的孩子来访、在新环境中感到迷失的茫然,以及无处可依的怅惘与荒芜。这么看来,他几乎又成了个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作家。除了孤独、痛苦、绝望和死亡,他偶尔也不经意地透出几笔希望。《一个夏日》中的年老女人这样吟诵:“从我的内心深处/从那空虚的黑暗中/我感觉到那空虚的黑暗静默地/向外发着光。”这种模糊的不确定性让福瑟成了一个颇具挑战性的作家,但越来越多的导演和演员开始愿意接受这项挑战。这个十一月,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将连续上演五场福瑟的作品,其中包括了本书收录的《一个夏日》、《死亡变奏曲》及《有人将至》。对大多数中国观众而言,观看或阅读福瑟的作品也将成为一段探入未知的旅途,在那些空白过后,他将促使我们以全新的方式进行思考。...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8821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88213.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挪威剧作家乔恩·福瑟 获诺贝尔文学奖

挪威剧作家乔恩·福瑟获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星期四(10月5日)揭晓,摘得桂冠的是挪威剧作家约恩·福瑟(JonFosse)。法新社报道,颁发诺贝尔文学奖的瑞典学院评价,福瑟“新颖的戏剧和散文表达了难以言说的心声”,因此荣获此奖。福瑟现年64岁,现居卑尔根。他于1983年发表首部长篇小说《红,黑》(Raudt,svart)。1994年,福瑟出版了首部戏剧《不离不弃》(Ogaldriskalviskiljast )。福瑟创作了包括长篇、短篇小说、儿童文学、散文和戏剧在内的大量作品,作品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本届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后,福瑟对路透社说,他对自己获奖感到“不知所措,也有些害怕”。他认为,这是“对以文学为第一目标的文学嘉奖”。路透社指出,福瑟写作使用的语言被称为“新挪威语”,是挪威两种官方语言中最不通用的一种,仅有约10%的挪威人使用这种语言。他把这个奖项视为对这种语言以及推广这种语言的运动的认可,而此奖最终归功于挪威语本身。

封面图片

约恩·福瑟获202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挪威为何能诞生四位诺奖作家?

约恩·福瑟获202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挪威为何能诞生四位诺奖作家?约恩·福瑟成为第四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挪威作家。(视觉中国)根据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的解释,福瑟获奖的原因是他“在戏剧和散文中创新地表达了一些无法言说的声音”。福瑟在创作中使用的新挪威语,是两种官方版本的挪威语中最不常用的版本。在获奖后他感慨道,这一奖项是对这种语言和推广这种语言的努力的认可,他把获奖归功于该语言本身。不少北欧文学教授都认为,福瑟获得该奖项当之无愧。现年64岁的福瑟有“新易卜生”之称,被认为是挪威最杰出、获奖最多的作家之一,已经创作了70多部作品,涉足戏剧、小说、诗歌、散文、儿童文学和翻译领域,作品被翻译成50多种语言,许多戏剧在世界各地上演。2014年,福瑟的剧作首次被翻译成中文出版,同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连续上演了5部福瑟作品,这是这位西方剧作家第一次被完整系统地介绍到中国。福瑟的作品常常涉及普通人的人性问题,如处于弱势地位者如何应对自己的过去,如何面对生死,以及有关焦虑、创伤、难以忘却的记忆、信仰和怀疑等主题。比如在其代表作《三部曲》中,福瑟讲述了一位年老的丧偶画家在连续7天的生活中所面临的宗教、身份认同、艺术和家庭问题。有北欧文学研究教授指出,福瑟之所以备受尊敬,是因为他的创作具有极高的原创性,不仅擅长叙事,还能以独特的语言技巧和连贯的主题构建脍炙人口的内容,使其作品具有明显的节奏感,让人读起来仿佛在欣赏音乐。正是通过其卓越的语言表现,福瑟将黑暗与沉郁的主题出色地呈现在了舞台上。这样的内容风格不仅与在挪威峡湾小镇长大的人们的生活经历相吻合,也很大程度代表了挪威文学的整体特点。挪威的冬天总是漫长而黑暗,这无疑对这片土地上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一些欧洲读者对《环球时报》特约记者表示,读福瑟等挪威作家的作品,可以感受到自然的力量。也正是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挪威文学关注人类内心世界的探索,比如感情、爱和自我的定位。同时,挪威文学的阴郁和力量也与该国的历史有很大关系。挪威直到1905年才宣布独立,而文学在争取政治独立的长期斗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20世纪早期,挪威作家曾三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分别是比约恩斯彻纳·比昂松(1903年)、克努特·汉姆生(1920年)和西格丽德·温塞特(1928年)。20世纪90年代,乔恩·米甚莱、赫比约格·瓦斯莫等作家开始征服国际图书市场,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成为全球畅销书。2019年,挪威成为全球最大书展法兰克福书展的主宾国,将大约200本挪威语作品翻译成德语。此外,挪威还将在2025年成为莱比锡书展的主宾国,这都凸显了挪威文学与日俱增的影响力。为什么人口只有540多万的挪威能够创作出如此众多的杰出文学作品?首先,这和挪威人的文学素养普遍都很高有关。奥斯陆文学学者莫尓滕对《环球时报》特约记者表示,挪威人有两大自豪的特长:冬季运动和文学。挪威拥有400多家出版社和500多家书店,据统计,平均每个挪威人每年阅读15本书。挪威国家图书馆馆长迈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尽管全球各国的图书馆访问者数量减少,但在挪威,图书馆的使用却还在增加。挪威人的阅读热情依然持续。此外,挪威政府也对文学创作给予很大重视与支持。迈赫对媒体强调了挪威国家文学资助计划的重要性,称其为“我们国家的骄傲”。该计划使挪威文学出版体系拥有四大支柱:固定书价、国家新书购买、书籍免除增值税和集体协议,以确保作家的创作积极性。挪威人希望他们的文学作品能够像水电、鱼虾、石油和天然气一样,成为值得自豪的出口产品。...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8876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88761.htm

封面图片

挪威剧作家约翰·福瑟获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

挪威剧作家约翰·福瑟获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他以挪威新诺斯克语创作了大量作品,涵盖了各种体裁,包括戏剧、小说、诗集、散文、儿童读物和翻译作品。虽然他是当今世界上演出最广泛的剧作家之一,但他的散文也越来越得到认可。...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8820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88205.htm

封面图片

2023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挪威作家 Jon Fosse 作品合集

名称:2023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挪威作家JonFosse作品合集描述:瑞典学院将202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挪威剧作家约恩·福瑟(JonFosse),以表彰他“创新的戏剧和散文,为不可言说的事情发声”。约恩·福瑟以新挪威语创作了大量作品,涵盖了各种体裁,包括戏剧、小说、诗集、散文、儿童读物和翻译作品。链接:https://pan.quark.cn/s/d7e79a4c5d62大小:N标签:#电子书#诺贝尔#quark频道:@yunpanshare群组:@yunpangroup

封面图片

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安妮·埃尔诺作品

名称: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安妮·埃尔诺作品描述:安妮·埃尔诺是法国当代著名女作家,1940年出生于法国滨海塞纳省的利勒博纳,在诺曼底的小城伊沃托度过童年。她起初在中学任教,后来在法国远程教育中心工作,退休后继续写作。埃尔诺从1974年开始创作,至今已出版了约十五部作品。《位置》《一个女人》等作品用细腻、伤感的笔触生动描绘了出身贫寒的父母如何为使自己及下一代摆脱社会最底层的卑贱地位所进行的充满失落、绝望、希冀、梦想的奋斗过程,准确、客观地再现了法国当代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在心理、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价值观方面的巨大差别,同时也以极其痛苦和矛盾的心情,真切表达了对父母及故乡爱恨交加。而《悠悠岁月》这部历经二十余年思考和推敲的杰作,使她当之无愧地居于法国当代第一流作家之列。链接:https://www.aliyundrive.com/s/SMZ85S9dpnP大小:7MB标签:#诺贝尔文学奖#书籍#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安妮·埃尔诺作品来自:雷锋频道:@shareAliyun群组:@aliyundriveShare投稿:@aliyun_share_bot

封面图片

资源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文集(共26册)

资源名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文集(共26册)资源描述:【文学套装】《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文集(共26册)》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文集,囊括了莫言自创作开始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期间的长篇小说4本,分别是《十三步》《食草家族》《四十一炮》《红树林》;中篇小说8本,分别是《透明的红萝卜》《你的行为使我们恐惧》《司令的女人》《梦境与杂种》《爆炸》《白棉花》《筑路》《三十年前的一次长跑比赛》;短篇小说6本,分别是《神嫖》《长安大道的骑驴美人》《儿子的敌人》《秋水》《小说九段》《三匹马》;剧作集2本《姑奶奶披红绸》《我们的荆轲》;演讲集3本《贫富与欲望》《讲故事的人》《我们都是被偷换的孩子》以及散文集3本《月光如水,马身如漆》《会唱歌的墙》《感谢那条秋田狗》,共计26本。资源链接:https://www.aliyundrive.com/s/xtFdoGojeXs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