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论证实施重型运载火箭工程 对数千万公里外的小行星实施动能撞击

中国将论证实施重型运载火箭工程对数千万公里外的小行星实施动能撞击具体包括:嫦娥六/七/八号探月工程四期、国际月球科研站、载人登月、鹊桥通导遥综合星座系统、天问二号小行星采样探测、近地小行星防御、天问三号火星采样、木星系及行星际穿越探测、太阳系边际探测。在运载领域,我国将论证实施重型运载火箭工程,突破10米级箭体直径、大推力液氧甲烷发动机等关键技术,使我国近地轨道运载能力由25吨级提升至150吨级,为未来深空探测奠定坚实基础。其中近地小行星方防御方面,将针对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这一极小概率、极大危害事件,对一颗数千万公里的小行星实施动能撞击,使其改变运行轨道,并在轨开展撞击效果评估,实现“撞得准,推得动,测得出,说得清”。在此之前,中国深空探测实验室系统研究院院长陈琦曾披露了我国近地小行星防御的发展蓝图,计划在2030年实现一次对小行星的动能撞击,2030-2035年间实现推离偏转,2045年前初步具备小行星轨道控制能力。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表示,我国将着手组建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共同应对近地小行星撞击的威胁,为保护地球和人类安全贡献中国力量。我国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有望实现三大科学目标:一是揭示撞击目标动力学演化规律,探测目标小行星的轨道特征。二是揭示撞击目标固有特性,探测目标小行星的形状、大小、成分和结构。三是揭示撞击动量传递规律,开展地形变化、溅射物分布等墙击效应研究。2022年9月27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曾执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小行星防御演习,使用一颗名为“DART”的卫星,撞击了1100万公里的一颗直径160米的小行星,并改变了其轨道。...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9155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91555.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NASA称巨型小行星正靠近地球:时速超8.2万公里 5月24日掠过

NASA称巨型小行星正靠近地球:时速超8.2万公里5月24日掠过一些专家担心,地球还没有准备好保护自己免受可能致命的小行星的袭击。NASA表示“2023CL3”会于5月24日,在距离地球不到724万公里的地方掠过,虽然这个数字听起来很遥远,但对于整个太空来说这个距离并不足够安全。不过,目前各大航天强国都在准备部署行星防御计划,而且将加快建设速度。此前中国深空探测实验室系统研究院院长陈琦介绍,我国已提出了近地小行星防御的发展蓝图,并计划在2030年实现一次对小行星的动能撞击,2030—2035年间实现推离偏转,而到2045年前初步具备小行星轨道控制能力。据悉,我国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有望实现三大科学目标,分别为:揭示撞击目标动力学演化规律,探测目标小行星的轨道特征;揭示撞击目标固有特性,探测目标小行星的形状、大小、成分和结构;揭示撞击动量传递规律,开展地形变化、溅射物分布等墙击效应研究。...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6069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60697.htm

封面图片

直径为40-90米的小行星“2023 DZ2”将掠过地球

直径为40-90米的小行星“2023DZ2”将掠过地球报道称,这可小行星名为“2023DZ2”,在1个月前被发现,并得到了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中心的证实,其直径为40-90米,预计将从距离地球134000英里(约215652公里)外的地方掠过,在美国东部时间6月24日晚7点19分(北京时间25日上午7点19分)时,小行星距离地球最近。尽管这颗小行星并不会坠落地球,但还是可以给科学家提供足够的观测经验,可增加对天体的了解,以便未来发现有可能撞击地球的“危险分子”。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况,目前各大航天强国都在准备部署行星防御计划,而且将加快建设速度。此前中国深空探测实验室系统研究院院长陈琦介绍,我国已提出了近地小行星防御的发展蓝图,并计划在2030年实现一次对小行星的动能撞击,2030—2035年间实现推离偏转,而到2045年前初步具备小行星轨道控制能力。据悉,我国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有望实现三大科学目标,分别为:揭示撞击目标动力学演化规律,探测目标小行星的轨道特征;揭示撞击目标固有特性,探测目标小行星的形状、大小、成分和结构;揭示撞击动量传递规律,开展地形变化、溅射物分布等墙击效应研究。...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6727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67271.htm

封面图片

美航天器“故意”撞击小行星 测试地球防御技术

美航天器“故意”撞击小行星测试地球防御技术(早报讯)美国航天局“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航天器,星期一(9月26日)撞击一颗近地小行星,以期改变小行星的运行轨道。美国航天局表示,这是世界上首次旨在防御地球免受小行星撞击威胁的测试任务。新华社报道,美国航天局直播画面显示,美国东部时间26日晚上7时14分(新加坡时间27日早上7时14分),DART航天器撞击了一个近地双小行星系统中较小的一颗小行星,DART航天器搭载的摄像机记录下撞击时的画面。美国航天局介绍,撞击发生时,DART航天器的运行速度约为每小时2万2530公里,小行星距离地球约1100万公里。这是美国航天局首次开展测试小行星轨道偏移技术的任务,旨在提高防御小行星撞击地球的能力。被撞击的这颗小行星是一个近地双小行星系统中体积较小的一个,直径约160米。它环绕另一颗直径约780米的小行星飞行。这两颗小行星对地球都没有威胁。美国航天局说,这次的测试任务主要目标是检验航天器自主导航至目标小行星、刻意与其发生碰撞的能力,并通过地面望远镜测算碰撞使小行星发生轨道偏离的程度。DART航天器搭载高分辨率摄像机和自动导航系统,于2021年11月24日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太空军基地发射升空,飞行约10个月后到达目标区域附近。美国航天局说,DART航天器的测试任务将为科研人员提供重要数据,以便能够在发现对地球有潜在撞击危险的小行星时,更好地做出防御准备。未来欧洲航天局将发射“赫拉”任务航天器,通过测量和收集双小行星系统的数据,特别是撞击坑和被撞小行星质量的详细测量数据等,来深入研究这次撞击的影响。发布:2022年9月27日1:19PM

封面图片

中国计划10年内开展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

中国计划10年内开展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中国计划在未来10年内,开展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试验防止小行星撞地球的能力。综合香港中通社和《科技日报》报道,中国深空探测实验室主任兼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星期天(10月22日)在中国科协年会上,介绍国家未来15年的太空探索计划,包括计划2030年前后实现载人登月,以及在未来10年内展开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吴伟仁介绍,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的具体做法,是瞄准一个距离地球数千万公里、几十米大的小天体,然后在它1000万公里外发射撞击器,使其运行轨道改变,再评估效果。这一任务的目的是验证防止小行星撞地球的能力,实现“撞得准,推得动,测得出,说得清”的目标。2023年10月23日9:01PM

封面图片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航天器美东时间周一19时14分成功撞击了小行星目标。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航天器美东时间周一19时14分成功撞击了小行星目标。DART是世界首个行星防御技术演示,也是NASA首次尝试能否通过纯粹的动能改变小行星在太空中的运动轨迹,从而使其偏离轨道,保护地球。此次撞击的目标是名为Didymos的近地小行星系统中的卫星Dimorphos。Dimorphos的直径约160米。研究团队现在将使用地面望远镜观察Dimorphos,以确认DART的撞击改变了小行星绕Didymos的轨道。研究人员预计,撞击将把Dimorphos的轨道缩短约1%,即大约10分钟;精确测量小行星的偏转程度是全面测试的主要目的之一。(,)

封面图片

NASA警告:未来14年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高达72%

NASA警告:未来14年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高达72%不过,科学家尚未真正观测到有着72%撞击概率的小行星,只是根据NASA的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任务,进行了五次假设演习,探讨了外来天体撞击地球的风险、可能性,以及应对方案,得出了这个结论。这样的小行星有多大、多重,轨道如何,目前还不能确定。研究指出,一旦发现这颗小行星,可以使用动能撞击器与之碰撞,改变其轨道。目前,NASA正在研究近地天体探测器(NEOSurveyor),预计2028年发射。这是一台红外空间望远镜,可追踪和研究对地球有潜在威胁的近地天体,能提前几年发现可能撞击地球的小行星。...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3607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36075.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