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男子被机器人误当蔬菜压死:传感器故障、未能准确区分

韩国男子被机器人误当蔬菜压死:传感器故障、未能准确区分测试原定于11月6日,但由于机器人的传感器问题,被推迟了两天,没想到在两日后的检查中,机械臂误将其认为一箱蔬菜,抓住他并将其推向传送带,随后男子的脸和胸部被压碎。虽然事发后他被送往了医院紧急救治,但最终还是因为伤重不治身亡,目前警方已经介入调查,看现场安全管理负责人是否玩忽职守。类似的事情在韩国并非首次上演,去年3月份,一名50多岁的男子在汽车工厂被机器人困住受重伤。如果将目光放到世界范围内,类似的事情更加屡见不鲜,去年7月份,俄罗斯一名7岁男孩在首都莫斯科参加一场国际象棋比赛时,手指被机器人“对手”夹住,造成指骨骨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机器人认为男孩违反了规则,这样的意外也让人在吃惊之余,更多地思考机器人的安全问题。...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9564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95641.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韩国庆尚南道的一名男子被机器人压死,原因是把他当成需要处理的一盒蔬菜

韩国庆尚南道的一名男子被机器人压死,原因是机器人把他当成需要处理的一盒蔬菜该男子40多岁,是一家机器人公司的员工。据韩国媒体报道,事发时,他正在农产品物流中心的分拣区对机器人的传感器进行检修。韩联社报道称,机器臂把这名男子误当成一箱蔬菜,将其捡起并挤压,导致其脸部和胸部严重受伤。他被送往医院,但因伤重不治身亡。据韩联社报道,涉事机器人负责转运打包成箱的辣椒,将它们转移到托盘上。他的一名同事随即报案并将该男子送医。警方正在调查现场安全管理负责人是否玩忽职守。投稿:@ZaiHuaBot频道:@TestFlightCN

封面图片

Touchlab宣布机器人皮肤传感器即将在医院环境中试用

Touchlab宣布机器人皮肤传感器即将在医院环境中试用Touchlab近日宣布开始在医院环境中试用其机器人皮肤传感器。该公司首席执行官扎基·侯赛因(ZakiHussein)表示“我们将于明年2月在老年急性病房对老年患者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医院试验。这是全球首次将该机器技术部署在医院环境中”。PC版: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oft/132732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view/1327327.htm

封面图片

三星发布面向机器人和 XR 应用的两款 ISOCELL Vizion 传感器

三星发布面向机器人和XR应用的两款ISOCELLVizion传感器三星电子推出两款ISOCELL影像传感器:ToF(飞行时间)传感器ISOCELLVizion63D和全局快门传感器ISOCELLVizion931。据了解,三星ISOCELLVizion系列专门用于为下一代移动、商业和工业应用提供视觉支持。据三星电子传感器业务团队执行副总裁HaechangLee表示,上述两款新品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将对机器人和扩展现实(XR)等未来高科技应用起到重要作用。(科创板日报)

封面图片

可穿戴面部传感器可以帮助机器人解读人类的情绪状态

可穿戴面部传感器可以帮助机器人解读人类的情绪状态说到真正让机器了解我们-理解我们混乱的人类情感、情绪波动和内心需求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正在慢慢改变,而韩国蔚山国立科学技术研究院(UNIST)的研究人员公布的一个新系统可能会更快地推动我们的科技在情商方面的进步。UNIST的一个团队创造了一种可拉伸的可穿戴面部系统,它利用皮肤摩擦和振动监测来评估人的情绪,并自行发电。没错,它就像听起来一样怪异。这种可穿戴设备由一组薄而透明的柔性传感器组成,分别贴在头部左右两侧的脸上。每个传感器的主体贴在眼睛和耳朵之间,分支延伸到两只眼睛的上方和下方、下颌和后脑勺。研究小组表示,这些传感器可以定制,以适合任何脸型。查看粘合传感器及其在表面的位置传感器安装到位后,它们就会连接到一个集成系统,该系统经过训练,能够根据我们面部的应变模式和声音的振动解码人类的情绪。与其他使用类似技术的系统不同,该系统通过压电原理拉伸传感器材料,完全实现自我供电。这就意味着它可以整天佩戴在身上,而不用担心需要充电。根据UNIST研究人员的说法,这是首次创造出完全独立的可穿戴情绪识别系统。虽然基于脸部的贴纸不可能作为日常可穿戴设备流行起来,但UNIST团队将他们的技术融入了VR环境中,在这种环境中,想象它的蓬勃发展会更容易一些。想象一下,如果能开发出更全面的VR头显,就能监测我们的情绪,并相应地调整我们的虚拟世界。事实上,在测试过程中,研究人员利用他们的新情绪传感系统,在各种虚拟环境中根据佩戴者的情绪提供书籍、音乐和电影推荐。研究人员所做的工作是一系列努力的最新成果,这些努力旨在使技术对使用技术的人类更加敏感。随着技术越来越善于理解我们的情绪状态,机器人不仅能更好地利用我们的情绪来五福人类,而且这种进步还能打破人类与机器人之间残存的一些隔阂。试想一下,这对老年人的医疗陪伴机器人将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样的机器可以与人对话,了解它们的的情绪,并采用适当的诱导性对话策略来克服对自我护理的顽固抵触情绪,而不是一个一天三次用平淡的机械声音催促你吃药或多喝水的恼人的机器人。又比如,情感智能机器人可以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安全的场所,让他们讨论那些难以与人类伙伴谈论的话题。因为这些机器人可以保持冷静,时钟可以提供头脑清醒的建议,而沮丧的父母可能无法做到这一点。在更邪恶的想象中,情绪读取技术可以充当一种先进的测谎仪,不管一个人说自己的感受如何,它都能解读出他的真实感受。情感智能技术影响我们生活的方式几乎和我们人类每天经历的各种情感一样无穷无尽。虽然在脸上佩戴粘性传感器可能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研究所的工作无疑有助于在通往"只懂我们"的机器的道路上再迈出坚实的一步。或者,正如研究负责人JiyunKim所说:"为了实现人机之间的有效互动,人机界面(HMI)设备必须能够收集各种类型的数据并处理复杂的综合信息。这项研究体现了在下一代可穿戴系统中使用情绪这种复杂形式的人类信息的潜力"。上述研究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056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0563.htm

封面图片

可食用电池、传感器和致动器让可食用机器人变为可能

可食用电池、传感器和致动器让可食用机器人变为可能EPFL智能系统实验室(LIS)主任达里奥-弗洛雷诺(DarioFloreano)说:"将机器人和食物结合在一起是一项引人入胜的挑战。"他是最近发表的一篇观点文章的主要作者,这篇文章探讨了我们离可食用机器人的现实还有多远。"我们仍在摸索哪些可食用材料的工作原理与非可食用材料类似"。乍一看,食物和机器人似乎是科学领域的对立面。但是,根据文章作者的观点,可食用机器人并不仅仅是你花高价在高档餐厅的盘子上看到的新奇事物。它们在人类健康和营养、野生动物保护和动物福利以及环境等领域有着广泛的潜在应用。可食用机器人潜力巨大,2021年,弗洛雷亚诺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的雷姆科-布姆(RemkoBoom)、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的乔纳森-罗西特(JonathanRossiter)和意大利理工学院的马里奥-凯罗尼(MarioCaironi)共同发起了机器人食品项目,并获得了欧盟为期四年、总计350万欧元(375万美元)的资金支持。非食用(灰色)和食用(彩色)材料在弹性和密度方面的比较根据RoboFood网站的介绍,该项目的"总体目标"是"为开发真正的可食用机器人和机器人食品奠定科学和技术基础"。为此,让我们来看看可食用机器人的发展时间表,就像大多数与科技相关的事物一样,可食用机器人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2017年,EPFL的科学家们用两个完全可食用的致动器制造出了一个能够搬运苹果的机械手。这些致动器本身由明胶-甘油材料制成,具有类似硅树脂弹性体的机械特性。2022年,EPFL和瓦赫宁根的科学家设计出一种固定翼无人机,机翼由膨化年糕和明胶粘合而成。当然,只有无人机的机翼是可食用的,但它的飞行速度为每秒33英尺(10米),可携带自身质量50%的可食用载荷。2023年,印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用核黄素(维生素B2)做阳极,用槲皮素(一种存在于红洋葱、辣椒和羽衣甘蓝中的促进健康的天然色素)做阴极,制造出了一种可食用的充电电池。活性炭提高了导电性,而紫菜--通常包裹在寿司卷上的那种东西--则用来防止短路。电池用蜂蜡包装,工作电压为0.65伏,仍然是摄入时的安全电压;两个电池串联起来,可以为一个LED供电约10分钟。2024年,来自布里斯顿大学、印度理工学院和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创造了首个基于电子传导的可食用应变传感器。关键在于一种新型导电墨水,它是活性炭、哈瑞博小熊软糖和水乙醇混合物的组合。当油墨喷洒在可食用的基底上时,两者都可以被吃掉。可食用部件、可食用机器人和机器人食物的例子。对于机器人食物,括号内标明的是输入刺激物RoboFood团队成员、该视角论文的共同作者之一BokeonKwak说:"关于致动器、传感器和电池等单一可食用部件的研究很多。但最大的技术挑战是将使用电力来运作的部件(如电池和传感器)与使用液体和压力来移动的部件(如致动器)组合在一起。"研究人员在论文中阐述了目前实现可食用机器人所面临的挑战。现有的可食用致动器和电池在功率、耐久性和可靠性方面仍然低于非可食用的同类产品,或者它们需要使用非可食用的部件。另一个挑战是,虽然许多可食用部件是由我们通常食用的东西制成的,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它们与消化系统的相互作用。此外,还有微型化问题,要使机器人足够小,成为一个可吞咽的整体。最后,可食用机器人最终必须达到某种目的。那么,研究人员预计它们能达到什么目的呢?他们在论文中给出的例子包括:分析消化道并精确输送药物、通过食道清除食物堵塞物、为人类和动物提供营养、保护野生动物和驯养动物的健康--包括注射疫苗、环境监测,当然还有提供新奇的烹饪体验。由于可食用机器人也是可生物降解的,因此比其他替代品更环保。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和印度理工学院(IIT)的科学家们用气动明胶腿和可食用的倾斜传感器制造出了这种部分可食用的滚动机器人EPFL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答案:人们对吃机器人会有什么反应?2024年的一项研究给出了一些答案。研究人员给参与者提供了由糖和明胶制成的机器人--一个会动,一个不会动--并测量了他们的感知和味觉体验。他们发现,移动的机器人被视为"生物",而静止的机器人则是"食物"。不过,移动的机器人味道更鲜美。移动的机器人经常被描述为"甜的",参与者还提到了"苹果"等特定的味道,而不动的机器人则被描述为其组成成分,这表明参与者认为移动和不动的机器人是由不同的材料制成的。此外,在咀嚼移动机器人时,参与者描述的质感与机器人不动时明显不同。研究人员提出的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当机器人移动时,参与者认为机器人具有生命力;它更"有活力"。这篇论文的作者还没有推测我们何时能在盘子里看到可食用的机器人。虽然上述技术障碍仍需克服,但鉴于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我们可能无需等待太久。文章发表在《自然-材料评论》杂志上。...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35042.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35042.htm

封面图片

中航电测:六维力传感器技术难题已基本攻克

中航电测:六维力传感器技术难题已基本攻克近年来,机器人市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机器人机械臂末端力值检测的关键元件——六维力传感器的研发工作变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将机器人中的六维力传感器想象成人的感知神经,它赋予了机器人‘细腻的感触’,能使机器人动作更精细、更柔顺,更接近人类的动作。”中航电测汉中分公司副总经理苏绛介绍,目前,中航电测六维力传感器技术难题已基本攻克,团队正在进行小批量制作前的工艺技术优化。(陕西日报)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