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得以避免 流浪白矮星在2.9万年后不会与太阳系相遇

灾难得以避免流浪白矮星在2.9万年后不会与太阳系相遇2022年,天文学家瓦迪姆-博比廖夫(VadimBobylev)和阿尼莎-巴伊科娃(AnisaBajkova)分析了欧空局盖亚太空观测站(Gaiaspaceobservatory)发回的数据。通过研究36光年外的布皮斯星座白矮星WD0810-353的光谱变化,他们计算出这颗恒星正在与我们的太阳系发生碰撞。蓝移和红移光谱线示意图由于这颗流浪恒星只会在距离太阳31,000AU(2.8万亿英里,4.6万亿千米)的范围内经过,这种距离对于地球甚至大多数太阳系行星而言似乎都没什么好担心的,但这个距离意味着它将穿过奥尔特云。当流浪恒星之类的东西穿过奥尔特云时,就会使这些天体移位,并将它们送入内太阳系。长话短说:这可能会在2.9万年后引发一场彗星和小行星雨,就像可能杀死恐龙的那场雨一样。然而,这种情况不会发生。欧洲南方天文台(ESO)的另一个科学家小组使用了安装在智利阿塔卡马沙漠帕拉纳尔天文台的欧洲南方天文台VLT上的FOcalReducer和低色散摄谱仪2(FORS2)。通过两台望远镜外壳上打开的通风门,可以看到位于KUEYEN的FORS2(前景)和位于ANTU的FORS1(背景)。虽然外观相似,但两台仪器都有各自的功能。对流浪恒星进行的新光谱分析证实,最初的计算没有考虑到该恒星的强大磁场。这种磁场会扭曲光谱图,使光谱线分散并转移到新的波长上。在WD0810-353的情况下,这让它看起来好像正向我们飞来。通过使用偏振滤波器校正光谱,可以进行更精确的计算,这表明第一次估计的结果偏差不止一点点。"我们发现盖亚项目测得的接近速度并不正确,WD0810-353与太阳的近距离相遇实际上并不会发生,"这项研究的共同作者、阿玛天文学家斯特凡诺-巴纽洛(StefanoBagnulo)说。"事实上,WD0810-353可能根本不会向太阳移动。"换句话说,地球暂时是安全的......这项研究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报》上。...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9586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95861.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天文学家发现一个神秘的白矮星太阳系 与我们的样貌完全不同

天文学家发现一个神秘的白矮星太阳系与我们的样貌完全不同位于这个神秘的太阳系中心的白矮星估计有超过100亿年的历史。这意味着这颗死亡恒星的热核心曾经与我们的太阳非常相似,而现在它被大块的死亡行星所包围,这些行星被称为行星碎片。但是是什么让这个神秘的太阳系与我们的太阳系如此不同呢?这一切都归结于该系统内行星的组成。该地区绝对充斥着锂和钾,这两种元素是我们太阳系内的行星都没有类似的成分。太阳系行星在星云背景上的3D效果图图片来源:Gor_Filonenko这给这种太阳系增添了十足的神秘感,今年早些时候发表在《皇家天文学会月报》上的研究报告对此进行了介绍。正如我在之前的报道中指出的,太阳系被认为是来自宇宙的远古时代。因此,它已经被笼罩在神秘的气氛中。但是,随着这些元素带来的复杂性的增加,这个神秘的太阳系让科学家们完全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它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它是不同的,以及为什么它的这些材料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不过,更耐人寻味的是,另一个发现有类似白矮星的太阳系显示出更多熟悉的元素。这意味着,虽然这个神秘的太阳系与地球自己的太阳系有很大的不同,但还有其他与我们类似的太阳系,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些系统是如何形成的,甚至帮助我们缩小搜索外星生命证据的范围。...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3281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32817.htm

封面图片

“完美太阳系”被发现:距地球 100 光年,6 颗行星协调同步公转令人惊叹

“完美太阳系”被发现:距地球100光年,6颗行星协调同步公转令人惊叹科学家们近日发现了一个同步运转,有6颗行星的“完美太阳系”。本次发现的“完美太阳系”位于银河系后发座(ComaBerenices),距离地球100光年,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为数不多的同步太阳系之一。该“完美太阳系”的恒星编号为HD110067,目前共计发现了6颗行星,体积大约是地球的两到三倍,但密度更接近太阳系中的气态巨行星,轨道周期范围从9到54天不等。虽然天文学家知道有40到50个同步太阳系,但没有一个像这个太阳系那样有如此多的行星如此完美地协调一致。投稿:@ZaiHuaBot频道:@TestFlightCN

封面图片

天文学家发现已知最大褐矮星WD 0032-317 表面温度比太阳热

天文学家发现已知最大褐矮星WD0032-317表面温度比太阳热该论文介绍,白矮星是中低质量恒星(如太阳)的最后一个演化阶段,编号为WD0032-317的天体是一个炽热的低质量白矮星,它在2000年代初被观察到,天文学家认为它是一个双白矮星系统的一部分。而褐矮星是一种质量介于恒星和气态巨行星之间的天体,它们与巨行星有类似的大气,但相比巨行星更容易直接观察到,因此是很好的气态巨行星类比对象。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Na’amaHallakoun和同事及合作者一起,通过分析2019-2020年欧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远镜的紫外线和可见光梯度光谱仪的后续观察,发现围绕着WD0032-317的可能是一个褐矮星(WD0032-317B),而非白矮星。他们研究认为,这个褐矮星的质量可能是木星的75-88倍,可能直到100万年前左右还与白矮星包裹在共同气体包层中。论文作者称,WD0032-317表面温度极高,约37000K,这个新发现的褐矮星紧密围绕其运行,受到强烈紫外辐射,使之比太阳热2000K。WD0032-317B始终以同一面向着这个白矮星,这意味着这个褐矮星的昼面和夜面温差达6000K。...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7721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77219.htm

封面图片

天文学家首次在褐矮星周围发现太阳系外辐射带

天文学家首次在褐矮星周围发现太阳系外辐射带辐射带是包围行星的圆环形磁力结构,其中充满了极高能量的电子和带电粒子。辐射带最初是在1958年由探索者1号和3号卫星在地球周围首次发现的,现在已知是太阳系的一个共同特征:所有具有大规模磁场的行星--包括地球、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都有。然而,直到现在,在我们的太阳系之外还没有清楚地看到辐射带。由原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现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51Pegasib研究员MelodieKao领导的一个小型天文学家小组,包括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地球和空间探索学院的EvgenyaShkolnik教授已经发现了我们太阳系外的第一个辐射带。该结果于5月15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这一发现是在"褐矮星"LSRJ1835+3259周围发现的,它的大小与木星差不多,但密度更大。它位于只有20光年远的天琴座,还没有重到足以成为一颗恒星,但它太重了,也不可能成为一颗行星。因为辐射带以前从未在我们的太阳系外清晰可见,所以不知道它们是否会存在于行星以外的物体周围。Shkolnik说:"这是关键的第一步,我们可以找到更多这样的天体,并磨练我们搜索越来越小的磁层的技能,最终使我们能够研究那些潜在的、地球大小的可居住的行星。"太阳系外辐射带的首批图像是通过将39台射电望远镜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从夏威夷到德国的虚拟望远镜而获得的。资料来源:MelodieKao,AmyMioduszewski虽然人眼看不见,但这个团队发现的辐射带是一个巨大的结构。它的外径至少跨越18个木星直径,而最明亮的内部区域相隔9个木星直径。这个新发现的太阳系外辐射带由接近光速的粒子组成,在无线电波段的亮度最高,它比木星的辐射带几乎强烈1000万倍,而木星的辐射带本身比地球的辐射带要亮几百万倍,并且展示了太阳系行星中能量最高的粒子。该小组在一年的时间里,使用现在因对我们银河系的黑洞进行成像而闻名的观测技术,拍摄了三张被困在LSRJ1835+3259的磁层中的无线电发射电子的高分辨率照片。通过协调从夏威夷到德国的39个无线电天线,组成一个地球大小的望远镜,研究小组解决了褐矮星的动态磁环境,即所谓的"磁层",这是第一次在太阳系之外观察到。他们甚至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磁场的形状,足以推断它很可能是一个像地球和木星那样的偶极子磁场。"通过结合来自世界各地的无线电天线,我们可以做出令人难以置信的高分辨率图像,看到没有人见过的东西。我们的图像相当于站在华盛顿特区时,在加利福尼亚阅读视力评估图的最上面一排,"共同作者巴克内尔大学的JackieVilladsen教授说。然而,Kao和她的团队很早就有线索,他们在这个褐矮星周围发现一个辐射带。当团队在2021年进行这些观测时,射电天文学家已经观察到LSRJ1835+3259发出了两种可探测的射电辐射。Kao本人也参加了一个团队,该团队在六年前确认其周期性闪烁的无线电发射,方式类似于灯塔。但是LSRJ1835+3259也有更稳定和更微弱的无线电发射。数据显示,这些较暗的发射不可能来自恒星耀斑,事实上,它们与木星的辐射带非常相似。研究小组的发现表明,这种现象可能比最初想象的更为普遍--不仅发生在行星上,也发生在褐矮星、低质量的恒星上,甚至可能是质量非常高的恒星上。一个行星的磁场周围的区域--磁层--包括地球的磁层可以保护行星的大气层和表面免受太阳和宇宙高能粒子的破坏。"当我们考虑系外行星的可居住性时,它们的磁场在维持稳定环境方面的作用是除了像大气和气候这样的东西之外需要考虑的因素,"Kao说。除了看到的辐射带,他们的研究还揭示了极光(类似于地球上的北极光)与来自太阳系外的物体的辐射带在"形状"和空间位置上的差异。"极光可以用来测量磁场的强度,但不能测量形状。我们设计这个实验是为了展示一种评估褐矮星和最终的系外行星上磁场形状的方法,"Kao说。"一个比喻是,辐射带就像生活在我们太阳系这个邻居中的行星的'院子',只不过我们有的不是花,而是以不同波长和亮度发光的高能粒子。每个辐射带的特殊属性告诉我们关于该行星的能量、磁力和粒子资源的一些情况:它的旋转速度有多快,它的磁场有多强,它离太阳有多近,它是否有能提供更多粒子的卫星或像土星那样能吸收粒子的环,等等。第一次,我们能够看到褐矮星和低质量恒星有什么样的'码'。我为有一天我们能够了解系外行星所居住的磁层码子而感到兴奋。"...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6125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61253.htm

封面图片

韦伯太空望远镜揭示了太阳系中最丰富和最接近的星体“托儿所”

韦伯太空望远镜揭示了太阳系中最丰富和最接近的星体“托儿所”包括密歇根大学(U-M)研究人员在内的国际天文学家团队刚刚披露了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的首批猎户座星云图像,这是太阳系中最丰富和最接近的恒星孕育地。猎户座星云位于猎户座,距离地球大约1350光年,是一个富含物质的区域,许多恒星在这里形成。PC版: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oft/132040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view/1320409.htm

封面图片

一颗超新星曾经在我们不远处爆炸 那太阳系是如何幸存下来的?

一颗超新星曾经在我们不远处爆炸那太阳系是如何幸存下来的?小行星和彗星基本上可以被看成是太阳系诞生时留下的碎屑,它们可能包含一些我们在其他地方找不到的早期有趣的线索,科学家们敲碎了到达地球表面的陨石,发现了保存着太阳年轻时期喧嚣记录的蓝色晶体、来自失落已久的巨型行星的钻石、古代“海洋世界”的碎片,甚至是早于太阳诞生的产物。陨石中最有趣的发现之一是铝26浓度特别高,铝26是一种放射性金属。对它们如何到达那里的最好解释是附近的超新星,当一颗大质量恒星死亡时会发生爆炸。然而,一颗有能力注入如此数量放射性同位素的超新星也会产生足够强大的冲击波,在年轻的太阳系有机会站稳脚跟之前将其彻底炸毁。这显然没有发生,因为我们今天还在太阳系里生活,那么,蓬勃发展的太阳系是如何在如此猛烈的攻击中幸存下来的呢?日本国家天文台(NAOJ)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艺术家对超新星在年轻太阳附近的“细丝中心”爆炸的印象(插图),其自身的分子细丝云保护其免受爆炸影响/NAOJ这一切都取决于恒星的形成方式。当巨大的分子云区域变得足够密集时,分子云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塌陷并开始形成恒星。人们发现这些云伸展成长丝,在这些细丝成了庇护所,并发展出像太阳这样的相对较小的恒星,而更大的恒星-有可能变成超新星的恒星则恰会多条细丝相遇的十字路口形成。我们的太阳有可能就是这种情况,一颗恒星在附近的细丝中心爆炸,正在形成的太阳系就会被它诞生的分子云细丝所遮蔽。研究小组计算出,超新星大约需要30万年才能完成爆炸,爆炸波会破坏这种细丝结构,并摧毁我们未来的家园。值得庆幸的是,这一轮爆炸并没有将这种能量维持那么久。然而,分子云细丝仍然会捕获放射性同位素并将它们输送到太阳系中,这就是为什么它们的痕迹今天在陨石中仍然可见。研究人员表示,可以在当前正在形成恒星的宇宙其他区域观察到该模型的作用。该研究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上。...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6914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69147.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