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üro Ole Scheeren腾讯未来总部设计方案:四座充满曲线的大楼形成“旋涡”

BüroOleScheeren腾讯未来总部设计方案:四座充满曲线的大楼形成“旋涡”BüroOleScheeren表示,腾讯螺旋是深圳新兴区域的一部分,其规模和形状可与曼哈顿中城媲美。事实上,该建筑本身也将是一座巨型建筑,其500000平方米(约530万平方英尺)的建筑面积几乎是加利福尼亚ApplePark的两倍。四座塔楼的高度各不相同,最高的塔楼高度可达153米(501英尺),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摩天大楼,其外部将采用错综复杂的棱镜玻璃面板,确保大量的日光照射进来。各个塔楼将围绕一个名为"涡流花园"的郁郁葱葱的大型中央花园布置,为员工提供享受绿地和新鲜空气的机会。在花园的下方,也就是大楼内部,将是所谓的"涡旋孵化器",它将容纳多个休闲空间,并通过天窗自然采光。腾讯Helix中心将包括一个大型花园区域,为员工提供绿地和新鲜空气图/BüroOleScheerenBüroOleScheeren解释说:"腾讯Helix的设计象征着公司的飞速发展,其曲线结构以旋转的梯度向天空上升。它的造型源自漩涡的螺旋运动,漩涡般的建筑形式将创意和技术融合在一个极具吸引力的空间中。'涡旋孵化器'是该建筑动态螺旋运动的核心,寓意腾讯科技宇宙的起源,并唤起生命的DNA。""涡旋孵化器"是总部的集体核心,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空间,它将四栋高度不一、平面布局灵活的办公塔楼连接成一个社交活动生态系统。这个空间设有腾讯学院、丰富的娱乐空间和健身俱乐部、会议中心和协作办公室,是不同部门的员工在三维互联、专为互动使用而设计的大型楼层上会面、协作和交流的界面。我们还不知道腾讯Helix预计何时完工,但如此大规模的项目肯定需要多年的努力。BüroOleScheeren曾在中国设计过许多不同寻常的建筑,工作室负责人OleScheeren曾与雷姆-库哈斯(RemKoolhaas)合作设计了著名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长三角总部、上海总站。...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0302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03023.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深圳 #腾讯大楼

#深圳#腾讯大楼【华侨出海独家素材频道】深圳腾讯大楼是中国著名的互联网公司腾讯总部所在地,位于深圳市南山区高新科技园区。下面是深圳腾讯大楼的详细介绍及坐标:1.坐标:22.5439°N,113.9464°E2.建筑特色:深圳腾讯大楼是一座现代化的高层建筑,共有50层,高达250米。建筑外观采用了玻璃幕墙和金属材料,整体设计简洁大方,富有未来感。3.功能布局:深圳腾讯大楼是腾讯公司的总部大楼,主要包括办公区、会议中心、员工休息区等功能区域。大楼内部采用了先进的智能化系统,实现了智能化管理和节能环保。4.周边环境:深圳腾讯大楼位于深圳市南山区高新科技园区内,周边环境优美,交通便利。附近有多个商业中心和购物中心,提供了丰富的商业和娱乐设施。总之,深圳腾讯大楼是一座现代化的高层建筑,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不仅具有现代化的建筑特色和智能化管理系统,还为腾讯公司提供了一个舒适、高效的办公环境。

封面图片

林斌晒小米深圳国际总部大楼 底商将开设1000平小米之家

林斌晒小米深圳国际总部大楼底商将开设1000平小米之家林斌透露,楼下将会建设一个1000平方米的小米之家,面积巨大。他还表示,在2019年和卢伟冰去选这块地的时候还没决定做车,当时还担心面积太大,现在来看放几台SU7应该会很漂亮。据了解,小米国际总部总建筑面积约4.6万平方米,拥有360度环绕建筑四层裙房的LED屏幕。由国际知名建筑事务所ennead设计合伙人彼得·舒伯特(PeterSchubert)任主创建筑师,中建八局一公司承建。舒伯特指出,“米粉文化奠定空间本质,‘小米魔方’这一设计概念以建筑动线为准绳,引导着各个功能空间的互动整合,具象化呈现出小米文化与使命中坚持不懈的创新与协作精神。”...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789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7893.htm

封面图片

#美国纽约 #看展 #日常

#美国纽约#看展#日常GuggenheimMuseum#古根海姆博物馆他的代表作品包括威斯康星州的塔利森大厦(Taliesin)、纽约市的古根海姆博物馆(GuggenheimMuseum)和亚利桑那州的塔利森西(TaliesinWest)等。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被选中设计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有几个原因:首先,委托该博物馆的所罗门·R·古根海姆基金会希望建造一座在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标志性地标的建筑。FrankLloydWright的设计,以其独特的螺旋形状和弯曲的外观,实现了这一愿景。其次,他希望创造一个能够激发访客灵感并增强他们对艺术品的体验的空间。博物馆内的螺旋坡道允许持续的流动,引导访客流畅而身临其境地浏览收藏品。最后,他的设计还考虑到了博物馆位于曼哈顿第五大道的具体位置。狭窄的地块和周围的城市环境带来了挑战,但他的螺旋设计最大化利用了可用空间,并在城市景观中创造出引人注目的存在

封面图片

建筑师正设法让太阳能外墙完全满足办公大楼的电力需求

建筑师正设法让太阳能外墙完全满足办公大楼的电力需求澳大利亚公司Kennon透露了墨尔本一个雄心勃勃的新项目的计划。被命名为550Spencer的八层办公大楼将使用由1182块太阳能电池板组成的尖端太阳能外墙,生产超过其需求的电力。550Spencer的设计并不是像哥本哈根的国际学校那样简单地在外墙上安装标准的太阳能电池板。相反,它的太阳能外墙看起来像玻璃,但将利用1182块集成太阳能电池板从太阳光中获取能量。虽然这种做法并非闻所未闻,但太阳能外墙仍然不常见,Kennon说该项目将是澳大利亚第一座采用太阳能外墙的建筑。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该公司不得不费尽心思,委托德国公司Avancis提供面板,因为当地没有这种面板。"当时我一直在研究在欧洲运行的玻璃产品,这些产品将光伏电池嵌入到外墙玻璃屏幕中,看起来不像你在屋顶上看到的典型的、丑陋的太阳能电池板,"工作室创始人皮特-肯农解释说。"我们开始与一些制造商讨论,很快就得知他们在澳大利亚没有业务。我们用该产品设计了一个建筑外墙,我向客户提出了这个概念。我们与当地的玻璃经销商GeorgeFethers&Co合作,将该产品的管理人员从德国飞过来与我们见面。我们绘制了不同外墙改造的太阳能性能图,以优化电力生产。"550Spencer的办公空间将使用裸露的混凝土和木材还有一个挑战:太阳能外墙技术还没有获得澳大利亚建筑安全证书。Kennon没有气馁,开始运送40多块面板。在建筑消防安全专家RedFireEngineers的帮助下,该公司建造了一个外墙的复制品,然后将其点燃以测试其性能,并仔细记录这一过程。防火灾性能证明也已通过,项目继续进行,大楼现在正在建设中。一旦投入使用,该太阳能外墙系统将产生142kWp(千瓦峰值--或在理想条件下(如晴天)产生多少电力)的电量,与一个标准的房屋太阳能电池板设置相比,后者约为3-6kWp。根据Kennon的说法,这将足以产生比建筑运营本身所需更多的电力,此外,每年将减少70吨(78.4美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另一个好处是,把所有的太阳能电池板放在外墙,可以腾出屋顶,为办公人员提供一些花园空间。550Spencer预计将在2023年中期完成。PC版: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oft/130469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view/1304699.htm

封面图片

阿联酋航空将迪拜未来博物馆带到天空,推出新制服

阿联酋航空将迪拜未来博物馆带到天空,推出新制服10架A380上的最新标志性地标阿联酋航空公布了一款全新定制A380涂装,专门用于迪拜最新的建筑地标和开创性概念和理念的中心——未来博物馆。首架采用这种新涂装的阿联酋航空A380(A6-EVK)将于今天(5月5日)飞往洛杉矶。随着其他九架飞机将在未来几周内从阿联酋航空工程公司的专用飞机外观中心推出,阿联酋航空的未来博物馆A380将部署在飞往欧洲和主要阿拉伯地区城市的航线上。这一举措强调了该航空公司致力于支持迪拜成为未来领先城市、创新中心和新兴技术试验台的愿景。它还体现了阿联酋50年的发展和进步。这座被称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建筑”的七层无柱环形未来博物馆已成为迪拜的权威设计奇迹之一,旨在激发世界想象未来的可能性,其特色是迷人的装置和未来的体验。建筑的圆环形成了一个代表未知和未被发现的知识的空间。该博物馆还将充当科学家、思想家和研究人员的孵化器,将他们对未来的大胆想法和愿景变为现实,尤其是在可持续发展、外层空间、健康和其他关键全球挑战等领域。它还将是一个试验和展示最新技术发现的平台,其原型将不断从新兴的初创企业和成熟的技术企业发展而来。爆料投稿无聊就找:迪拜华人必备纸飞机大事件频道:【】【】

封面图片

人类建筑高度的极限是多少?

人类建筑高度的极限是多少?这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十幢建筑,排名第一的是坐落在迪拜的哈利法塔,高828米,有169层楼,造价15亿美金。在哈利法塔建成之前,世界第一高楼的称号经常被打破,而且破纪录的只能高出前者一点点。在这座迪拜塔建成后,却比当时世界第一高楼的台北101要高出60%,而这个记录保持到现在还没被打破。所以,哈利法塔是人类的建筑高度的极限吗?人类能不能造出超过1千米高度以上的建筑呢?而要想造一幢超高层摩天大楼,又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今天跟大家聊聊万丈高楼如何平地而起。摩天大楼的结构悬臂结构的狂想1956年,89岁的建筑大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LloydWright)在芝加哥谢尔曼酒店展示了他所设计的“世界上最高的摩天大楼”方案。赖特给它取名为“伊利诺伊”(TheIllinois),也有人叫它“一英里高塔”(theIllinoisMile-HighTower)。顾名思义,这座高楼有一英里高,也就是1609米。“伊利诺伊”据说有528层,76部电梯,计划容纳13万人入住,包含15000个停车位,总面积是五角大楼的三倍,帝国大厦的七倍。所以赖特在发布会上端出这幅7.6米的设计图时,就把现场的人吓坏了。在他的设计里,“伊利诺伊”就像一棵有着四根树杈的大树。楼体中央是一个混凝土核心筒并且深深地嵌入地下,而从核心筒伸出四根钢结构悬臂,楼板就架设在这些悬臂之上。这样的结构在当年看来无疑是一种狂想,所以当时有不少人觉得赖特是老糊涂了,当然“伊利诺伊”最后也并没有建造。但在“伊利诺伊”的结构里,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东西,它几乎承载了20世纪六十年代之后,所有超高层建筑的设计核心,就是那个深深嵌入地下的核心筒。摩天大楼的钢结构时期在十九世纪末,工业用钢已经非常普及,所以建筑也开始大量使用钢材来减负,在省下石料的同时,还能减轻建筑的负重,这也让楼层变得越来越高,于是“摩天大楼”的概念开始兴起。世界上第一座摩天大楼诞生在芝加哥,就是这栋家庭保险公司大楼,虽然这栋大楼只有10层,42米高,但却是当年最高的建筑之一,也是第一个用钢结构建造的大楼,它只有同体积石质建筑的三分之一重量。但钢结构建筑需要三个维度的钢架,所以钢材会占用很多内部空间,楼体的空间利用率很低。而且在大楼越盖越高的时候,人们发现,钢架建筑因为表面积大,密度低的原因,更容易受到风力的影响。简体结构时代这时候,SOM建筑设计事务所的建筑师法兹勒·汗想到,如果把钢架建筑内部的钢梁网格替换成钢筋和混凝土组成的外部承重,是不是就能提高建筑的抗风能力呢?而且外部的剪力墙和密集框架柱承担了大部分负重,就可以移除空间内部的支撑柱,节省出更多可利用的空间。法兹勒把这种结构命名为筒体结构,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在建筑内部有一个核心筒,一般设计成电梯井、楼梯、通风井等等,而周围是封闭空间。这种结构在对抗侧向风荷载时非常有效,用人话说就是非常抗风。而在筒体结构发明之后,几乎所有的超高层建筑都采用了这种结构,比如著名的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双子塔,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等等,也包括同样是SOM事务所设计的哈利法塔。建筑师们也围绕筒体结构创造出了束筒结构、内筒结构、筒中筒结构等等一系列新型结构体系。可以说是筒体结构造就了我们今天高楼林立的城市景观。摩天大楼如何克服自重而除了在结构上解决了水平荷载以外,还有一个垂直荷载需要解决,也就是在重力作用下,楼体如何承受自身重量。随着楼层越来越高,每一层的结构都要能承受它之上的所有楼层,所以一个坚实的地基非常重要。许多摩天大楼会选择建在基岩之上,也就是以基岩为地基,把钢筋混凝土的基础打在基岩上,这样可以保障整个大楼的稳固。但是基岩也不是随处可见,从地下数米到几百米都有可能分布,那土木老哥不可能一个地基打几百米,这不从摩天大楼改水井了嘛。所以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式,就是利用摩擦力。比如哈利法塔,迪拜当地的地质都是脆弱的砂岩,所以不可能直接锚固在上面。于是建筑师用192根钢筋混凝土制造的柱子,打入地下五十米。利用砂岩和地桩之间的摩擦力来稳固哈利法塔。另外,高强度混凝土也是超高层建筑承重的重要工具。混凝土一般从C15-C80分成14个强度等级,数字越大,抗压强度就越高,普通住宅楼的混凝土标号在C30-C50之间,而哈利法塔这样的建筑,在127层以下全部使用了C80标号的混凝土,127层以上用了C60,它每平方米的混凝土就可以承受八千吨的压力,差不多是1185根金箍棒的重量。摩天大楼克服风荷载还有个问题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超高层的摩天大楼一般都长得奇形怪状,很少有方方正正的造型。其实这些大楼的标志性外观,第一要素都是抗风。我们前面说过,楼层越高,侧向风荷载越大,而在超高层建筑上,风会引发一种特殊现象叫“涡旋脱落”。高层建筑并不是完全刚性的,它本身也有一个固定频率的振动。当风吹过建筑物后,会在楼体后方产生涡流并且脱落,同时产生压力差,涡流会交替产生低压区,将建筑吸过来,如此循环往复就让高楼来回摇晃起来。当建筑自身的固定频率和涡流脱落的频率相匹配时,会产生一个剧烈的摇摆强度。而人体对于加速度是格外敏感的,所以人会第一时间感受到楼房的晃动,产生恶心头晕等类似晕车的效果。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不能只靠结构硬抗了,还需要一些造型设计上的巧思。比如把摩天大楼设计成圆角,大家应该经常能看到一些造型圆润的大楼,比如这样,这样,还有这样的。或者用边缘小切口来达到类似的效果,比如台北101,建筑师把最初设计的方角改成了锯齿角,于是在风洞测试中就减少了25%的晃动。还有一种方式是直接在建筑顶端开个洞,让风直接从最强的地方过去。最典型的是上海环球金融中心,还有沙特阿拉伯的王国中心,它们都是这么干的。另外还有一些螺旋造型的大楼,比如上海中心大厦,广州塔,瑞典的马尔默螺旋中心大厦,它们靠螺旋造型改变了风的方向,让风向上吹走。原理就和以前的汽车天线差不多。除了这些造型上的设计,还有一个给楼体增加外设的方式,那就是调谐质量阻尼器,也叫TMD系统(TunedMassDamper),一般会安装在超过300米以上的建筑上。当大楼晃动时,这个悬挂在楼体内部的重物会通过摆动把能量传递给下方的阻尼杆,进而抵消风的影响,有的大楼会用数吨重的防溅水箱,用水来回晃动来抵消大楼摇晃,广州塔就是这么干的,建筑师在“小蛮腰”里装了两个各540吨容量的铁质消防水箱,水箱平时当阻尼器用,一旦发生火灾还能喷淋灭火。另外就是钟摆造型,台北101的热门景点就是它的风阻尼器,甚至他们还给这玩意做了一套吉祥物。(C位这个居然叫红金宝……)上海中心大厦的125层有一个世界上最重的阻尼器,重达1000吨,这个风阻尼的单边摆幅极限是1米,2019年台风“利奇马”登陆上海的时候,它的单边摆幅超过50厘米,瞬时峰值甚至达到70厘米,创下了上海中心大厦启用以来的最大纪录。为什么现在大家不热衷建高楼了?所以我们现在可以回答开头的那个问题了,如果从现有的技术和材料层面来看,已经完全可以设计并建造出一千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了。那为什么还没一个千米高楼出现呢?原因很简单,买...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1819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18197.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