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研究团队发现4.38亿年前西域鱼踪迹

中科院研究团队发现4.38亿年前西域鱼踪迹此次发现的澧溪西域鱼化石,距今约4.38亿年,是该地区继俊卿清水鱼、刺猬安吉鱼、九江江夏鱼之后,发现的第四个盔甲鱼类新属种。研究团队发现,澧溪西域鱼的典型特征为部分头甲侧缘呈锯齿状、头甲纹饰为极为粗大的瘤突,与新疆柯坪地区发现的张氏西域鱼有着明显区别。系统古生物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个为已灭绝生物的寻亲之旅,特别是找到了同一个属的几个不同物种的时候,堪称找到了该物种的兄弟姐妹,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物地层意义,表明两个物种形成地理隔离不久,刚刚分化成两个新物种。澧溪西域鱼在江西地区的发现,将西域鱼属的古地理分布从志留纪时期的塔里木板块扩大至华南板块,而且为两大板块之间志留系特列奇阶下部海相红层的对比提供了种一级化石证据,同时也帮助完善了华南志留系下部鱼类生物地层对比的标准。...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0387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03875.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科院研究员发现熊猫食竹历史可追溯到600万年前

中科院研究员发现熊猫食竹历史可追溯到600万年前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对采自云南昭通水塘坝晚中新世(距今约700万年至600万年)遗址始熊猫伪拇指化石进行研究后认为,大熊猫至少在距今600万年前就有专门吃竹子的习性。据中新社报道,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脊椎所)客座研究员、美国洛杉矶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员王晓鸣,连同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员邓涛、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研究员吉学平与科研同行合作,完成了对伪拇指(也称第六指)和臼齿化石的研究后发现,始熊猫具有最早的增大的桡侧籽骨(即伪拇指),已经形成“拇指”对握功能。不过,自中新世晚期以来,熊猫的“拇指”没有进一步增大,因为熊猫在抓握竹子的同时还必须兼顾跖行式(前后脚掌接触地面)走路的承重功能,不可偏废任何一方。这一分担体重的限制可能是熊猫的伪拇指从未演化成完整手指的主要原因,但这种简陋的“拇指”表明,大熊猫专门吃竹子的习性至少在距今600万年前就已经起源。这项古生物研究重要成果论文,北京时间6月30日夜间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报告》上线发表。也是论文共同作者的邓涛研在论文发表当天,接受中新社专访时说,属于食肉目的大熊猫是熊科中一个高度特化的成员,它已演变成一种专注的植食性动物。大熊猫与其“同门兄弟”不同,因为它有许多绝技,使大熊猫能够适应于专门吃竹子的生活。发布:2022年7月3日9:21PM

封面图片

中科院团队:祝融号发现火星近期水活动迹象

中科院团队:祝融号发现火星近期水活动迹象在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祝融号”火星车行驶火星即将满一周年,中国科学院(简称中科院)今天(12日)发布消息说,“祝融号”发现火星近期水活动迹象。据中新社报道,中科院今天发布的最新消息说,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洋研究员团队利用“祝融号”在火星着陆区探测到含水矿物,发现火星近期水活动迹象,这一行星科学研究的重要成果论文,已在最新一期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Advances)上发表。刘洋团队利用“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上“祝融号”火星车获取的短波红外光谱和导航与地形相机数据,在火星着陆区发现了岩化的板状硬壳层,通过分析光谱数据发现,这些类似沉积岩的板状硬壳层富含含水硫酸盐等矿物。研究团队推断,这些富含硫酸盐的硬壳层可能是由地下水涌溢或者毛细作用蒸发结晶出的盐类矿物胶结了火星土壤后经岩化作用形成。这也标志着“祝融号”实现了国际上首次利用巡视器上的短波红外光谱仪在火星原位探测到含水矿物。去年5月15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搭载的“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北纬25.066°、东经109.925°)区域。截至目前,“祝融号”火星车已在火星北部低地的乌托邦平原区域行驶近一年,累计行驶近2000米,获得大量宝贵的科学探测数据。据刘洋团队介绍,已有的撞击坑定年工作显示,“祝融号”着陆区位于经过了后期重塑事件的年轻亚马逊纪地层,是火星地质年代几个主要阶段(前诺亚纪、诺亚纪、西方纪和亚马逊纪)的末期,气候已经从以前的暖湿变为以寒冷干旱为主。已有的研究认为火星在亚马逊纪时期气候寒冷干燥,液态水活动的范围和程度极其有限。“祝融号”在地质年代较为年轻的着陆区发现水活动的迹象表明,亚马逊纪时期的火星水圈可能比以往认为的更加活跃,这一发现对理解火星的气候环境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发布:2022年5月12日3:20PM

封面图片

这对失散4.38亿年的兄弟被发现时 竟然相距不到200公里

这对失散4.38亿年的兄弟被发现时竟然相距不到200公里“裂吻”,裂开才有用的那种这次发现的“九江江夏鱼”是一种什么鱼呢?在系统分类上,它们属于盔甲鱼亚纲真盔甲鱼目曙鱼科江夏鱼属,典型特征是中背孔前端向前延伸至头甲吻缘并使吻缘裂开,即“裂吻”。拥有裂吻的盔甲鱼类——西坑裂吻鱼(图片来源:郭肖聪绘)“裂吻”听起来像是不那么健康的样子,但对盔甲鱼类来说,有“裂吻”或许是件好事。中背孔是盔甲鱼类的鼻孔,盔甲鱼类的鼻孔与口腔直接相通,水流经鼻孔进入口腔继而进入鳃,进行气体交换。因此,中背孔是盔甲鱼类重要的呼吸器官。绝大多数盔甲鱼类的中背孔向头甲背侧开口,只能吸入来自头甲上方的水流,而“裂吻”使得盔甲鱼类的中背孔增加了一个向前和向下的开口,这样的话,在游泳的过程中,中背孔能够同时接受来自头甲上方、前方和下方三个方向的水流。因此,科学家推测,“裂吻”能够大大提高盔甲鱼呼吸时的进水效率。形态各异的盔甲鱼中背孔(图片来源:杨定华绘)在盔甲鱼类中,“裂吻”这一特征是九江江夏鱼首先演化出来的。科学家们曾经在另一种盔甲鱼类——西坑裂吻鱼的化石中也发现过“裂吻”这一特征,但这种盔甲鱼是在九江江夏鱼出现“裂吻”的300万年之后才出现这一特征的。那这两种盔甲鱼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九江江夏鱼是西坑裂吻鱼的“老祖宗”吗?答案是:它们之间没关系。江夏鱼与裂吻鱼属于完全不同的两个演化支系,前者属于曙鱼科,代表了最原始的真盔甲鱼目支系;后者则属于中华盔甲鱼科,代表了更加进步的真盔甲鱼目支系。虽然都是属于真盔甲鱼目,但江夏鱼和裂吻鱼是由两个不同的鱼类祖先分别演化而来,二者之间并不是世代继承的关系。这种两个不同支系的生物因生活在相似的环境中而演化出相同性状的现象,叫作平行演化。“裂吻”这一特征既存在于曙鱼科,又存在于中华盔甲鱼科,表明“裂吻”在真盔甲鱼目中至少独立起源了两次。除了“裂吻”之外,江夏鱼还平行演化出此前科学家们认为仅存在于多鳃鱼目和华南鱼目的特征,如头甲后部发育出中背棘和中背脊。中背棘和中背脊在功能上类似飞机的垂直尾翼,能使盔甲鱼类在游泳的时候保持平衡,防止身体的倾斜。这一系列特征的出现,表明真盔甲鱼目在演化初期就已经做出了与进水效率、保持平衡等有关的多种演化尝试,呈现出较高的形态多样性。九江江夏鱼(Jiangxialepisjiujiangensis)化石照片(图片来源:盖志琨摄)找到九江江夏鱼不仅丰富了我们对于志留纪早期真盔甲鱼类物种多样性的认识,也这对深入理解志留纪早期盔甲鱼类的辐射演化及生物古地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古生物学家们是怎么做“推理题”的?做古生物研究,常常就像“做推理题”。这次发现的九江江夏鱼化石,又给古生物学家们出了几道难题,不过科学家们都是从蛛丝马迹中找到答案的高手,这次也不例外,他们这次发现了九江江夏鱼的迁徙路线。怎么发现的?看看下面的推理过程吧。九江江夏鱼属于盔甲鱼类,我们就从盔甲鱼类的生活环境和迁徙路线开始推理,再来进一步了解九江江夏鱼。要想知道盔甲鱼类的生活环境,古生物学家们总结了两步法。第一步:观察一下化石本身的生态特征。盔甲鱼类的头甲均强烈扁平化,口位于腹侧、眼睛和鼻孔均位于背侧。科学家会根据眼睛位于头甲背侧,推测出它们营底栖生活,这是因为背侧的眼睛仅能够接收来自头甲上方的视野,头甲下方便成了鱼类的视野盲区,因此只有营底栖生活才能使它们更快地发现捕食者,从而逃避敌害。同时,盔甲鱼类属于无颌类,它们没有演化出能够咬合的颌,也就是“下巴”,因此只能靠滤食为生,位于头甲腹侧的嘴巴指示盔甲鱼类主要过滤底层水或底泥中的藻类或有机质。通过这些生态特征,能够推理出它们是一类营底栖滤食性生活的无颌类。另外,它们披有厚重的外骨骼,缺少成对的偶鳍。然而,体形轻盈和拥有成对偶鳍对鱼类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胸鳍和腹鳍相当于脊椎动物的前肢和后肢,主要的功能是使鱼体前进、保持平衡、控制方向或行进中及时“刹车”。还没有演化出偶鳍的盔甲鱼类本身就不善游泳,再加上外骨骼头甲这个“累赘”,因此,盔甲鱼类的游泳能力不强。九江江夏鱼(上)和后棘江夏鱼(下)(图片来源:史爱娟绘)底栖为主的生活方式和较弱的运动能力使得盔甲鱼类扩散迁移的能力有限,推测盔甲鱼类生活在古陆边缘的浅海环境。浅海接受了大量经由河流等外动力搬运来的沉积物质和海蚀作用剥蚀下来的物质,沉积物来源十分丰富,有机质含量也远远高于平静的深海。加上浅海带阳光充足,氧气充分,非常适合盔甲鱼类这样的底栖滤食者生活。其实,在现代海洋当中,绝大多数的底栖生物也都在浅海带大量繁殖,其种类和数量远远超过其余各带。另外,科学家推测,盔甲鱼类只能沿着古海岸线进行迁移,而无法完成跨大洋的扩散。这是因为跨大洋迁移是一项艰难的任务,鱼类需要满足多种条件才能完成这一壮举。比如它们需要有足够强的游泳能力,以便在漫长的迁徙中保持体力和速度,还需要有充足的食物来源供给,以应对长时间的迁移和食物缺乏的挑战。显然,对于“笨重”又以“吃土”为生的盔甲鱼类,跨大洋迁移不太可能。现实条件只允许它们待在自己的“舒适区”,沿着古陆边缘的浅海环境进行扩散。第一步观察结束,就该第二步,看古地理分布了。从特列奇早期盔甲鱼类的古地理分布来看,可以发现它们的古地理分布明显受到海洋环境的制约,基本只分布在古陆的边缘。古地理研究表明,4.38亿年前的志留纪早期,以我国长江流域为主的华南板块曾是一片广阔的海洋,被称为扬子海。该海域又被进一步分为上、下扬子海,两者之间存在一片狭长的浅海海域——九江海峡。湖北武汉和江西武宁两地隔九江海峡跨海相望,最近处直线距离相距不足200公里。华南地区志留纪兰多维列世特列奇期早期古地理图和盔甲鱼类化石产地(图片来源:山显任修改自陈旭、戎嘉余,1996;戎嘉余等,2012;)江西武宁志留纪下红层清水组的温塘化石组合,古鱼类物种多样性最高,几乎涵盖了其他地区该组合的所有属种,这个现象又可以推测出,江西武宁地区可能是盔甲鱼类辐射和扩散的中心之一。这次发现的江夏鱼属,在湖北武汉和江西武宁两地同时发现,说明在志留纪早期,盔甲鱼类可能通过上、下扬子海之间的九江海峡完成跨扬子海的南北迁徙,从而使盔甲鱼类能够沿着扬子海北缘向东、西分别扩散至安徽巢湖和湖北京山。怎么样,这个推理有意思吗?失散了4.38亿年的江夏鱼两兄弟古生物学家们为什么要在“大大的土堆”里面“挖呀挖呀挖”?整日围绕着化石展开工作会不会很无聊?如果你把古生物研究想成一趟替已灭绝生物进行的寻亲之旅,这种研究就变得很有意思了。就以九江江夏鱼为例,其实能找到它,过程十分曲折。在九江江夏鱼发现之前,它的“兄弟”后棘江夏鱼就已经在湖北武汉地区被发现了,武汉地区位于扬子海的北缘,而盔甲鱼一直以来被认为仅仅沿着扬子海的南缘扩散。这说明扬子海南北缘之间一定发生过盔甲鱼类交流扩散事件,于是科学家把目光放在了江西九江地区,在4.4亿年前的志留纪早期,那里是距离武汉最近的浅海区域,一定能找到江夏鱼的其他线索。江西九...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031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0319.htm

封面图片

1.25亿年前的恐龙羽毛揭示了远古蛋白质的踪迹

1.25亿年前的恐龙羽毛揭示了远古蛋白质的踪迹来自绿河地层(约5000万年前,美国)的羽毛化石。标本保存在耶鲁大学皮博迪自然历史博物馆,新方法揭示恐龙与鸟类的相似之处,刻度线表示100毫米。资料来源:蒂芙尼-斯莱特博士基于斯莱特等人2003年论文的图表摘要。图片来源:科学图形设计今天发表在《自然-生态学与进化》(NatureEcologyandEvolution)上的这项研究由古生物学家蒂芙尼-斯莱特博士(Dr.TiffanySlater)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生物、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的玛丽亚-麦克纳马拉教授(Prof.MariaMcNamara)领导,他们与中国临沂大学和美国斯坦福大学同步辐射光源(StanfordSynchrotronRadiationLightsource)的科学家合作完成。研究小组分析了距今1.25亿年前的羽毛,这些羽毛来自中国鸟龙属(Sinornithosaurus)和早期鸟类"孔子鸟"(Confuciusornis),以及来自美国的一根距今5000万年前的羽毛。图为蒂芙尼-斯莱特博士在科克大学生物、地球和环境科学学院。图片来源:DaraghMcSweeney/Provision斯莱特博士说:"发现恐龙和鸟类之间新的相似之处确实令人兴奋。为此,我们开发了一种检测古代羽毛蛋白质痕迹的新方法。利用X射线和红外线,我们发现恐龙中尼龙的羽毛含有大量的β蛋白,就像今天鸟类的羽毛一样。"为了帮助解读保存在羽毛化石中的化学信号,研究小组还进行了实验,以帮助理解羽毛蛋白质在化石化过程中是如何分解的。现代鸟类的羽毛中含有丰富的β蛋白,有助于增强羽毛的飞行能力。斑马雀羽毛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刻度线表示200微米。图片来源:蒂芙尼-斯莱特博士"不过,以前对恐龙羽毛进行的测试发现,大部分都是α蛋白。我们的实验现在可以将这种奇怪的化学反应解释为化石化过程中蛋白质降解的结果。因此,尽管一些羽毛化石确实保留了原始β蛋白的痕迹,但其他羽毛化石却遭到了破坏,告诉了我们一个关于羽毛进化的错误说法。"这项研究有助于回答一个长期存在的争论,即羽毛蛋白质和一般蛋白质是否能保存在深层时间中。图为蒂芙尼-斯莱特博士和玛丽亚-麦克纳马拉教授在科克大学生物、地球和环境科学学院的实验化石实验室。图片来源:DaraghMcSweeney/Provision该研究的资深作者玛丽亚-麦克纳马拉(MariaMcNamara)教授说:"古代生物分子的痕迹显然可以存活数百万年,但你不能从字面上解读化石记录,因为即使是看似保存完好的化石组织也在化石化过程中被煮熟和压扁了。我们正在开发新的工具,以了解化石化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并揭开化石的化学秘密。这将使我们对重要组织及其生物分子的进化有令人兴奋的新认识"。...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8773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87733.htm

封面图片

研究人员在厄瓜多尔发现第14个棘鼠属新物种

研究人员在厄瓜多尔发现第14个棘鼠属新物种Neacomysmarci是在厄瓜多尔发现的一个新的棘鼠物种,它的名字是为了纪念自然保护主义者马克-胡格斯拉德(MarcHoogeslag)。新物种Neacomysmarci在自然栖息地的活体标本。图片来源:豪尔赫-布里托Neacomysmarci发现于厄瓜多尔西北部的乔科生物地理区域,是该属第24个正式确认的物种。厄瓜多尔天主教大学(基多)的研究人员尼古拉斯-蒂诺科(NicolásTinoco)、莱布尼茨生物多样性变化分析研究所(德国)的克劳迪娅-科赫(ClaudiaKoch)、桑坦德工业大学(哥伦比亚)的哈维尔-科尔梅纳雷斯-平松(JavierE.Colmenares-Pinzón)和国家生物多样性研究所(厄瓜多尔基多)的豪尔赫-布里托(JorgeBrito)在开放存取期刊《Zookeys》上发表了对这种啮齿动物的描述。研究中采集Neacomysmarci标本的栖息地。Neacomys是一种分布广泛的小型鬃鼠属啮齿动物,栖息于巴拿马东部和南美洲北半部。自2017年以来,对该属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描述了多个新物种。然而,由于南美洲和邻近的中美洲(巴拿马)仍有许多未开发地区,目前公认的一些物种尚未得到深入研究,该属的真正多样性可能被低估。乔科生物地理区域被认为是南美洲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热点地区之一,但也是研究最少的地区之一,尽管其面积很大(沿巴拿马、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的太平洋海岸)。由于受到乔科山脉和安第斯山脉的影响,厄瓜多尔西北部的热带雨林具有高度的生物多样性和特有性。自然栖息地中的Neacomysmarci活体标本。对博物馆藏品的主要审查和野外采集工作的增加有助于科学家了解Neacomysmarci和其他物种。分子分析也被用来帮助进行更准确的动物分类鉴定。这个新物种是以荷兰阿姆斯特丹的马克-胡格斯拉格(MarcHoogeslag)的名字命名的,马克-胡格斯拉格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荷兰土地收购基金(InternationalUnionforConservationofNature-NetherlandsLandAcquisitionFund)的共同创始人和领导人,该基金帮助世界各地的地方团体建立新的生态保护区,保护濒危物种。生态明加基金会(EcoMingaFoundation)的曼杜里亚库保护区是这一新物种的家园,也是众多受益于霍格拉斯拉格计划的保护区之一。...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9310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93103.htm

封面图片

香港科研团队首次在中国水域发现箱形水母新物种

香港科研团队首次在中国水域发现箱形水母新物种香港浸会大学科研团队宣布,在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发现一个箱形水母新物种,这也是首次在中国水域发现箱形水母新物种。据浸会大学官网星期二(4月18日)发布的新闻稿,发现新物种的团队由浸大生物系教授邱建文带领,成员包括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香港海洋公园及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人员。团队在2020至2022年的夏天,在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一个咸淡水基围虾塘采集到箱形水母样本,并发现它们属于一个新物种。根据新闻稿,描述新物种的论文已刊登于国际学术期刊《动物研究学刊》(ZoologicalStudies)。团队将新物种命名为“米埔三桨水母”(Tripedaliamaipoensis),以反映其来源地。邱建文说,虽然目前此物种只在米埔发现,但因为基围虾塘透过潮汐通道与河口连接,相信它们也分布于珠江口附近海域。根据新闻稿,最新发现的米埔三桨水母属于三桨水母科,是全球三桨水母科的第四个物种,也是三桨水母属第三个被描述的物种。研究团队通过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分析比较发现,相对遍布在牙买加、美国佛罗里达州、新加坡、澳洲及印度等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近似物种囊状三桨水母(Tripedaliacystophora),新物种有着明显的形态及遗传差异。邱建文说,箱形水母是一个小组群,全球目前只有49个被记录物种,在中国水域鲜为人知。他指出,米埔是香港一个已被深入研究的地区,但团队仍在该处发现新的物种,反映香港以至全中国海洋生物极高的多样性。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