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最新研究:日本广岛核爆有助于解释太阳系形成

科学家最新研究:日本广岛核爆有助于解释太阳系形成这颗原子弹造成约14万人死亡,给广岛这座城市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70年后,有科学家在广岛的海滩上,发现了由于核爆产生的放射性尘埃玻璃碎片。通过对这些玻璃碎片的化学和同位素成分进行分析发现,这些球形的玻璃碎片是在核爆产生的极高温度下凝结而形成的,这些碎片和原始陨石有相似之处。而原始陨石又是由早期太阳系中的星际尘埃和星云气体形成的,这就意味着太阳系的第一颗凝结物也可能是这么形成的。科学家表示,尽管广岛核爆和太阳形成时的压力、温度和气体混合物存在着巨大差异,但通过分析广岛核爆产生的玻璃碎片,仍然能够为太阳系的形成提供具有前景的线索。...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177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1775.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小行星贝努样本带返地球 科学家冀了解太阳系形成

小行星贝努样本带返地球科学家冀了解太阳系形成美国太空总署的太空舱,将历来最大份量的小行星样本带返地球。搭载太空舱的「奥里西斯.雷克斯」探测器,在距离地面约10万8千公里的高空,释出太空舱,太空舱之后在盐湖城以西一处属于美军测试和训练场的指定著陆区著陆,结束七年的航行任务。「奥里西斯.雷克斯」探测器在2016年发射升空,4年后从小行星「贝努」的岩石表面,采集到约250克样本,是历来第三个带回地球的小行星样本,亦是迄今为止最大的小行星样本。样本稍后将分发给约200名科学家。科学家希望透过这些样本,更了解太阳系的形成,以及地球如何变得适合居住。2023-09-2507:32:29

封面图片

太阳系是如何形成的?古老的小行星“龙宫”正在帮助我们学习

太阳系是如何形成的?古老的小行星“龙宫”正在帮助我们学习科学家们用同位素分析表明,这些碳酸盐在太阳系存在的最初180万年内形成,并记录了当时小行星流体的温度和成分。太阳系的形成仍然是天文学和行星科学中最大的谜团之一。科学家们认为,太阳系大约在46亿年前从一个被称为太阳星云的气体和尘埃云中形成。然而,这一切发生的确切过程以及行星是如何形成的,仍然没有被完全理解。研究报告的共同作者、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地球、行星和空间科学杰出教授KevinMcKeegan说,富含岩石的龙宫是第一颗C型(C代表"碳质")小行星,其样品已经被收集和研究。他指出,龙宫的特殊之处在于,与陨石不同,它没有与地球进行过潜在的污染性接触。通过分析样本中的化学指纹,科学家们不仅可以了解到龙宫是如何形成的,而且可以了解到它的形成地点。McKeegan说:"龙宫样本告诉我们,这颗小行星和类似的天体在外太阳系相对快速地形成,在水和二氧化碳冰的凝结前沿之外,体型可能较小。"研究人员的分析确定,龙宫的碳酸盐形成的时间比以前认为的要早几百万年,它们表明龙宫或者可能已经脱离原小行星作为一个相对较小的天体,直径可能小于20公里(12.5英里)。McKeegan说,这一结果令人惊讶,因为大多数小行星吸积模型会预测在更长的时间内进行组装,从而形成直径至少50公里(超过30英里)的天体,这些天体可以在太阳系漫长的历史中更好地经受碰撞演变。研究人员说,虽然龙宫目前只有大约1公里的直径,这是整个历史上碰撞和重新组装的结果,但它非常不可能曾经是一个大型小行星。他们指出,任何在太阳系早期形成的较大的小行星都会因为大量的铝-26(一种放射性核素)的衰变而被加热到高温,导致整个小行星内部的岩石熔化,同时出现化学分化,如金属和硅酸盐的分离。龙宫没有显示出这样的证据,它的化学和矿物学成分相当于那些在化学性质最原始的陨石中发现的,即所谓的碳质球粒陨石,这些陨石也被认为是在外太阳系形成的。正在进行的对龙宫材料的研究将继续为包括地球在内的太阳系行星的形成打开一个窗口。提高我们对富含挥发性和碳的小行星的理解有助于我们解决天体生物学中的重要问题--例如,像岩质行星可以获得前生物材料来源的可能性。为了确定龙宫样本中碳酸盐的日期,研究小组扩展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为不同的"短寿命"放射性衰变系统开发的方法,该系统涉及同位素锰-53,而龙宫也存在这种放射性衰变。...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4516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45163.htm

封面图片

天文学家发现一个神秘的白矮星太阳系 与我们的样貌完全不同

天文学家发现一个神秘的白矮星太阳系与我们的样貌完全不同位于这个神秘的太阳系中心的白矮星估计有超过100亿年的历史。这意味着这颗死亡恒星的热核心曾经与我们的太阳非常相似,而现在它被大块的死亡行星所包围,这些行星被称为行星碎片。但是是什么让这个神秘的太阳系与我们的太阳系如此不同呢?这一切都归结于该系统内行星的组成。该地区绝对充斥着锂和钾,这两种元素是我们太阳系内的行星都没有类似的成分。太阳系行星在星云背景上的3D效果图图片来源:Gor_Filonenko这给这种太阳系增添了十足的神秘感,今年早些时候发表在《皇家天文学会月报》上的研究报告对此进行了介绍。正如我在之前的报道中指出的,太阳系被认为是来自宇宙的远古时代。因此,它已经被笼罩在神秘的气氛中。但是,随着这些元素带来的复杂性的增加,这个神秘的太阳系让科学家们完全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它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它是不同的,以及为什么它的这些材料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不过,更耐人寻味的是,另一个发现有类似白矮星的太阳系显示出更多熟悉的元素。这意味着,虽然这个神秘的太阳系与地球自己的太阳系有很大的不同,但还有其他与我们类似的太阳系,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些系统是如何形成的,甚至帮助我们缩小搜索外星生命证据的范围。...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3281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32817.htm

封面图片

研究:在小行星“龙宫”上发现的尘埃比太阳系还要古老

研究:在小行星“龙宫”上发现的尘埃比太阳系还要古老据BGR报道,小行星“龙宫”(Ryugu)距离地球大约有3亿公里。它每16个月完成一次绕太阳的轨道,许多人认为像这样的小行星有助于研究地球上水的起源。现在,一个分析从“龙宫”收集的尘埃颗粒的国际研究小组认为,他们可能已经发现了前太阳系星尘--在我们的太阳系形成之前就存在的空间尘埃。这些证据是由“隼鸟-2号”小行星探测器在2014年开始的任务中收集的。现在,“隼鸟-2号”已将样本送回地球,科学家们终于对这颗小行星和以它为家的前太阳系星尘有了更多了解。“龙宫”,就像外面的许多其他小行星一样,是由被认为来自其他小行星的类似砾石的物质组成的。这颗小行星本身是巨大的,科学家认为它起源于我们太阳系边缘之外。现在,这种早于我们太阳系形成的尘埃的存在可以进一步扩展“龙宫”的来源,或者至少是在什么时候。自从小行星探测器将其样本送回地球后,全世界的科学家们都在挖掘这些样本。一组研究人员想确定这些样本的年龄。他们在《天体物理学杂志通讯》上发表了他们的发现。他们指出,这些样本似乎来自不同的恒星形成过程。然而,单是这个前太阳系星尘就获得了一些关注。“龙宫”并不是科学家们发现的唯一带有太阳系之前物质的天体。在地球上发现的陨石中,约有5%的陨石藏有早于它的尘埃颗粒。科学家们已经确定了一些远在70亿年前的时间。来自“龙宫”的这些尘埃中的颗粒与太阳系之前的陨石中的颗粒含有相同的标识符。因此,“龙宫”上似乎有可能存在其他比太阳系更早的颗粒。前太阳系的星尘有可能构成了这颗小行星的大部分。由于它是如此遥远,而且收集样本的任务需要如此长的时间,所以很难确定其确切的构成。研究人员还发现了“龙宫”内脆弱的硅酸盐的证据。一定有什么东西保护它免受太阳的破坏性光线的影响。也许未来对“龙宫”和其他类似小行星的任务将提供更多关于太阳系前星尘的宝贵信息。而且,如果有一点运气和大量的研究,科学家们甚至可能了解到更多关于太阳系形成之前的宇宙。PC版: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oft/130660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view/1306609.htm

封面图片

天文学家推测太阳系未来

天文学家推测太阳系未来英国广播公司《科学焦点杂志》网站8月21日刊登题为《恒星的生命周期:我们的太阳系将如何终结?》的文章,作者是伊恩·托德。全文摘编如下:太阳在大约46亿年前形成,并将再持续存在大约45亿至55亿年。虽然我们无法预测未来数十亿年里会发生什么,但对恒星如何演化的了解使天文学家能够大体上推断太阳的生命大概如何发展。PC版: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oft/131903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view/1319037.htm

封面图片

科学家尝试揭开星际尘埃颗粒起源与形成过程

科学家尝试揭开星际尘埃颗粒起源与形成过程正在发射的携带实验舱的火箭,以进行微重力实验。资料来源:瑞典航天公司这些"前极地"颗粒可以在落入地球的陨石中找到,从而使实验室研究能够揭示其形成的可能路线。北海道团队的木村幸解释说:"正如雪花的形状提供了关于大气层上部温度和湿度的信息一样,陨石中的前极地颗粒的特征限制了它们可能形成的恒星气体流出的环境。然而,不幸的是,事实证明很难确定由碳化钛核心和周围石墨碳地幔组成的晶粒的可能形成环境。"更好地了解这些颗粒可能形成的恒星周围的环境,对于了解更多关于一般的星际环境至关重要。这反过来可以帮助澄清恒星如何演变,以及它们周围的材料如何成为行星的组成部分。这些晶粒的结构似乎表明,它们的碳化钛核心首先形成,然后在更遥远的恒星气体外流区域被涂上一层厚厚的碳,这些恒星在太阳形成之前就已经形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建模研究中探索了可能重现晶粒形成的条件,这些研究以晶粒成核的理论工作为指导--晶粒由微小的原始斑点形成。这项工作通过在亚轨道火箭飞行中经历的微重力时期进行的实验得到了加强。该研究中形成的晶粒的透射电子显微照片研究结果带来了一些惊喜。它们表明,这些晶粒很可能是在研究人员所说的非经典成核途径中形成的:一系列传统理论没有预测的三个不同步骤。首先,碳形成微小的、均匀的核;然后钛沉积在这些碳核上,形成含有碳化钛的碳颗粒;最后,数以千计的这些细小颗粒融合,形成晶粒。"我们还建议,通过考虑非经典的成核途径,如我们的工作所建议的成核途径,可能会准确地解释在太阳系发展的后期阶段形成的其他类型的太阳前和太阳晶粒的特征,"木村总结道。这项研究可以帮助理解遥远的天文事件,包括巨型恒星、新形成的行星系统,以及其他恒星周围的外星太阳系中的行星大气。但它也可能帮助地球上的科学家更好地控制他们正在探索的纳米粒子,以用于许多领域,包括太阳能、化学催化、传感器和纳米医学。因此,研究陨石中的微小颗粒的潜在意义,从地球的未来工业到我们可以想象的远方。...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4566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45669.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