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电池新方案登《自然》:10分钟快速充放

浙大电池新方案登《自然》:10分钟快速充放基于此理念,团队设计出一款新型电解液,不仅能够支持高比能锂离子电池在-70℃到60℃的超宽温区内进行可逆地充放电,还可以使得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在10分钟内完成快速充放电。范修林研究员介绍,在锂电池中要实现快充的突破,电解液的特性至关重要,而传统电解液中的锂离子传输模式无法实现锂离子的快速迁移。研究团队建立了一套溶剂筛选原则,在几万种溶剂中筛选出23种“潜力溶剂”,配制出多种电解液,制作成锂离子软包电池,展开实证研究。经过长达4年的研究,浙大科研人员最终确定了电解液的最佳配方。相关测试数据表明,范修林团队提出的新型电解液在25℃室温下的离子电导率是目前商用电解液的4倍,在-70℃时高于商用电解液3个数量级以上。范修林认为,当前电池成本较高,可以率先在极地科考、空间探测、海底勘探等极端温度情况中应用。而随着电解液技术的不断攻关迭代,范修林对新型锂离子电池装配到新能源汽车很有信心。...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179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1795.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10分钟快速充放 浙大电池新方案登《自然》

10分钟快速充放浙大电池新方案登《自然》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范修林研究员团队长期致力于锂离子电池研究。近期,该团队开发并验证了一套新型极端电解液设计原则,打破了传统的锂离子传输模式,并为具备特殊物化性质的电解液开辟了一条全新的研究途径。基于此理念,团队设计出一款新型电解液,不仅能够支持高比能锂离子电池在-70℃到60℃的超宽温区内进行可逆地充放电,还可以使得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在10分钟内完成快速充放电。研究中的锂离子软包电池这项研究于北京时间2月29日刊发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论文第一作者为浙江大学陆迪博士研究生和李如宏研究员,通讯作者为范修林研究员、美国马里兰大学王春生教授和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胡恩源教授,并受到浙大陈立新教授、范利武长聘副教授、肖学章副教授以及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王建平研究员和马里兰大学邓涛博士(现为上海交大中英低碳研究院副教授)的大力支持。浙大为第一单位和最后通讯单位。锂电池快速充电及低温性能难点在哪里?锂电池要实现快充,意味着在整个体系中锂离子都要实现快速的迁移。目前认为,锂离子在电解液及电解液-电极界面膜中的迁移为整个过程中的速度控制步骤。而界面膜又是电解液原位生成的,与电解液的性质密切相关。综合来讲,在锂离子电池中要实现快充的突破,电解液的特性至关重要。范修林科研团队为此,范修林团队选择了从电解液这块“空白区”下手。当然这里的难度也是可想而知,要让锂离子电解液同时具备有效的电解液-电极界面膜、宽温域内高离子电导率和快速离子传输动力学,这对于此前已有研究的电解液来说都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是因为电解液的高离子电导率需要溶剂具备高锂离子溶剂化能,而生成无机的电解液-电极界面膜需要电解液溶剂具有低锂离子溶剂化能,所以目前的电解液不可能同时实现高离子电导率和阴离子衍生的电解液-电极界面膜。由此,范修林团队朝着“不可能”开展长达4年的研究。室温快充仅需十分钟,低温性能还优异面对几万种的溶剂,浙大团队首次建立了一套溶剂筛选原则,用于筛选宽温域内快速锂离子动力学的潜在溶剂,进而将23种目标材料,制作成电解液并应用于锂电池,展开实证研究。记者在实验室看到研究中的锂离子软包电池,如同一块块压缩饼干,却能展现出不同的功能效应。溶剂筛选策略。(a)溶剂化鞘体积与溶剂化能关系图;(b)溶剂化鞘体积与离子传输能垒关系图在一次次实验中,浙大科研人员提出并验证了一种“配体通道促进传输”机制,建立了离子在电解液和固态电解质中传输的统一框架,最终确定了电解液的最佳配方。电解液中离子传输行为。(a)介质传输;(b)结构传输;(c)配体通道促进传输相关测试数据表明,浙大提出的新型电解液在25℃室温下的离子电导率是商用电解液的4倍;在-70℃时高于商用电解液3个数量级以上。“在同等条件下,我们设计的锂离子电池,能够实现充电10分钟,达到八成充电量,展现出超快的离子传输行为。”快充性能优异,也意味着低温充放电性能较为优异,“在低温下我们的电池也能展现出良好的性能”。不同电解液的离子电导率。其中所筛选出的FAN电解液体系的离子电导率在整个温区(+60℃—-70℃)都远高于其他体系浙大电池,离新质生产力有多远?谈及未来应用方向,范修林研究员认为当前电池成本还比较高,可以率先在极地科考、空间探测、海底勘探等极端温度情况中应用。而随着电解液技术的不断攻关迭代,范修林研究员对新型锂离子电池装配到新能源汽车很有信心。“目前,我们团队已经与相关企业开展紧密合作。”“我们的电解液设计原则不仅对极端工况下锂电池有效,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其对钠离子电池和钾离子电池也十分有效。”范修林研究员说,“这也将让科研成果聚焦国民经济主战场,更好服务‘双碳’目标,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文柯溢能、吴雅兰/声像制作杨萝萝部分科研图片由受访团队提供)...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2302.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2302.htm

封面图片

新型电解液为新能源电池快充提供新方案

新型电解液为新能源电池快充提供新方案全球清洁能源革命持续推进,锂离子电池以其高能量密度、长寿命、无记忆效应和低自放电率等优势需求激增。然而,锂离子电池的充电速度、工作温度、安全性仍是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范修林研究员团队设计出一款新型电解液,既能支持高比能锂离子电池在-70℃到60℃的超宽温区内进行可逆地充放电,又可以使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在10分钟内完成快速充放电。谈及未来应用方向,范修林认为,当前电池可以率先在极地科考、空间探测、海底勘探等极端温度情况中应用。“我们的电解液设计原则不仅对极端工况下的锂电池有效,对钠离子电池和钾离子电池也十分有效。”范修林说,“团队对新型锂离子电池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很有信心。(光明日报)

封面图片

新型锂离子电池材料可在10分钟内充电80%

新型锂离子电池材料可在10分钟内充电80%现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正在推动电动汽车(EV)快速充电的发展。一个电池科学家团队最近开发出一种锂离子电池材料,不仅能在10分钟内充入80%的电量,还能在1500个充电周期内保持这种能力。ORNL研究员杜志佳将新开发的液态电解质材料插入电池袋电池中。这种配方延长了超快速充电电池(如电动汽车中使用的电池)的寿命。图片来源:GenevieveMartin/ORNL,美国能源部当电池工作或充电时,离子通过一种叫做电解质的介质在电极之间移动。ORNL的杜志佳领导的团队开发出了锂盐与碳酸盐溶剂的新配方,以形成一种电解液,这种电解液能长期保持较好的离子流动性,并在极端快速充电期间大电流加热电池时表现良好。项目合作伙伴测试了在ORNL电池制造厂制造的电池袋电池,以证明电池的安全性和循环特性。杜说:"我们发现,这种新型电解质配方基本上将能源部规定的极限快速充电电池寿命目标提高了两倍。"...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8416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84165.htm

封面图片

东芝开发出无钴新型锂离子电池 可在5分钟内充电至80%

东芝开发出无钴新型锂离子电池可在5分钟内充电至80%钴和镍被广泛用作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组成部分,然而,钴是一种稀有金属,在成本稳定性和供应链可靠性方面存在潜在问题。而东芝的新型锂离子电池不含钴,含镍较少,在成本和资源节约方面是一种优越的解决方案。在锂离子电池中使用5V级高电位正极材料将提高电池电压和功率性能,但它也有一些缺陷:分解产物会催化电解液中溶剂分解,还会产生降低电池性能的气体的副反应。而东芝声称,其新型锂离子电池可显著改善这些问题。东芝表示,这种新电池的特点包括支持超快速充电,可在5分钟内充电至80%,以及长寿命,即使在60摄氏度高温下充放电1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仍高达99.2%。作为锂离子电池的主要市场之一,汽车行业正在探索高压快充技术,已解决用户的“充电焦虑”和“里程焦虑”。且高电压电池将减少电池模块所需的电池堆数量,降低成本。东芝的研究发现,电解液在高电位正极材料表面分解并产生气体,并导致金属成分溶解并沉积在负极表面。该公司利用这些发现开发了一种技术,有效地抑制正极材料与电解液的反应。该公司还开发了一项技术,可以限制负极表面失活锂离子的转移,以改善电池的性能和寿命。通过这些技术的结合,即使使用传统的高导电性电解液,也成功抑制了气体生成。东芝研究开发中心纳米材料前沿研究实验室高级研究员YasuhiroHarada表示:“为了将该技术部署到汽车用途,我们需要增加容量才能实现这一目标。为了把电池做得更大,我们还需要大量的验证,我们认为应该从技术障碍较低的领域开始,然后瞄准技术障碍较高的汽车应用。关于车载电池的商业化,我们会考虑技术进步,并与电池部门协商,验证目标是否正确。如果有任何制造商,包括汽车制造商感兴趣,我们会一起前进。”...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0041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00415.htm

封面图片

宁德时代神行超充电池将于2023年底量产 2024年一季度上市

宁德时代神行超充电池将于2023年底量产2024年一季度上市据介绍,神行超充电池采用石墨快离子环技术,二代快离子环技术对石墨表面进行改性为电流传导搭建高速公路;多梯度分层极片设计,实现快充与续航的完美平衡。采用超高导电解液配方,有效提升电导率和降低电解液粘度,增强锂离子脱溶剂化能力,为锂离子松绑。他表示,神行超充电池将于2023年底量产,2024年一季度上市。...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7741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77417.htm

封面图片

大连化物所开发出多电子转移高能量密度水系电池

大连化物所开发出多电子转移高能量密度水系电池溴-碘卤素化合物构建的多电子转移正极。大连化物所供图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是衡量二次电池的重要标准。传统的非水系锂离子电池尽管具有高的能量密度,但其采用的有机电解液易燃,安全性问题难以保障。水系电池采用水作为溶剂,具有安全性。然而,水系电池的能量密度一般较低,单位体积内的电池储存的电量较少。本工作中,李先锋团队使用碘离子和溴离子混合卤素溶液作为电解液,构建了碘离子(I-)到碘单质(I2)进而到碘酸根(IO3-)的多电子转移反应。其开发的多电子转移正极比容量达840安时/升,该正极与金属镉组成全电池,基于正极侧的能量密度超过1200瓦时/升。优化后的电解液,溴化物充当了氧化还原的“桥梁”,大幅度提高了电池的效率和反应速率。该研究有望拓宽高能量密度水系电池的研究途径,为高能量密度水系电池的设计提供一种新思路。此外,该研究还拓展了水系电池的应用范围,有望应用在动力电池等领域,为环境保护和能源结构升级提供技术保障。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60-024-01515-9...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9650.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9650.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