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为雨而非雪 北极迎来令人惊讶的“雨潮”
降水为雨而非雪北极迎来令人惊讶的“雨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学家研究了1980年至2016年北极和北大西洋的降雨趋势,发现雨天的频率有所增加。他们还发现,每年雨季的长度变长了。研究结果发表在《气候杂志》上。最显著的变化发生在北大西洋,在36年的研究期结束时,那里平均每十年比研究期开始时多下了五天雨。研究区域的其他地方--北冰洋中部及其外围海域--平均每十年多下两天雨。这是因为北极地区的气温变暖速度是地球其他地区的四倍。上图显示了每年降雨日数的变化,这也是北极十年来降雨量增加的趋势之一。该图基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全球建模和同化办公室开发的全球再分析产品现代-年代研究和应用回顾分析第2版(MERRA-2)。该产品采用原地和卫星观测数据,包括美国宇航局Aqua卫星上的大气红外探测仪(AIRS)的观测数据,并利用这些数据再现全球各地发生的情况。这里,北大西洋大部分地区显示为深蓝色,表明与浅蓝色地区相比,每年(1980年至2016年期间)的降雨日数增加较多。挪威北部的巴伦支海和西伯利亚北部的喀拉海也显示为深蓝色。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天气和气候科学家、该研究的合著者切尔西-帕克说:"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确实没有任何地方出现黑褐色,所以我们绝对没有看到降雨天数有任何显著减少。"该研究的主要作者、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分部的低温层科学家LinetteBoisvert说,当气温高于冰点时,云层中更有可能含有降雨的液体,而不是降雪的冰。当降雨击中积雪覆盖的海冰时,会使海冰表面变暗,从而加剧融化,进而导致更多的变暖--这一过程被称为冰-反照率反馈回路。海冰顶部的积雪起到隔热作用,将太阳辐射反射回太空,保持海冰表面凉爽。雨水会侵蚀雪的缓冲作用。如果在阳光充足的月份下雨,雪的表面会变得更暗,因为与新鲜、干燥和厚实的雪层相比,雪是湿的。潮湿的雪面将开始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积雪融化后,会在冰面上形成池塘,形成更暗的表面,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这就引发了持续变暖和融化的循环。与此同时,水蒸气也在推动自身的反馈循环。随着气温的升高,大气中可以容纳更多的水蒸气。作为一种热捕获温室气体,这些水蒸气使地球表面变暖,并导致冰雪融化。融化的冰雪暴露出开阔的海洋,使蒸发得以进行,从而将更多的水蒸气释放到大气中。北极的反馈回路也会影响世界其他地区。北极热量的变化会影响到更南边的天气模式。例如,帕克指出了美国的极端气温波动以及在北极上空形成并在北美上空南移的极地气团。帕克说:"所有这些都取决于北极地区气候变化的程度。"编译自:ScitechDaily...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4364.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4364.htm
在Telegram中查看相关推荐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