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再旋转 最后死亡 美国多种生物陷入死亡漩涡

旋转再旋转最后死亡美国多种生物陷入死亡漩涡近日,类似的事情发生在了美国多种动物上,参与的海洋生物至少有44种,集体表现出怪异的“死亡旋转”,最后神秘死亡,科学家至今没有找到原因!最早发现的是潜水运动员GreggFurstenwerth,2023年11月,他在佛罗里达群岛的海底发现了一条异常的鱼:倒立着,且正在不停旋转游泳,先是顺时针转圈,过一会又是逆时针转圈。他觉得这条鱼“很搞笑”,于是用相机记录了下来。随后在和其他朋友交谈时,发现类似的转圈事件越来越多,他意识到,这可能是集体行为,开始认真记录这些海洋动物的旋转行为。结果发现受神秘转圈影响的生物范围很广,包括:针鱼、沙丁鱼、沙鲈、石斑鱼、鳐鱼和鲨鱼等多种海洋生物,其中还有极其濒危的小齿锯鳐。前段时间,他还看到了一只转圈的乌贼。发生的地点也有蔓延的趋势。截止到2024年3月24日,总共接到几百例目击事件。起初神转圈的主要集中在下群岛(佛罗里达群岛的一部分)35英里长的海岸,随后在迈阿密等地区也接到了目击报告。据统计涉及的物种至少有44种,具体死亡数字不详。事态最严重的是极度濒危的小齿锯鳐,发现转圈行为的有109只,已经死亡的至少有28只,大多是体型较大的个体,身长在2.1-4.3米之间。和蚂蚁的死亡漩涡不一样的是,同样是旋转,蚂蚁是转圈累死的,但这些海洋生物大多是旋转后行为异常,冲上岸搁浅死亡的,有的在上岸前就已经死亡了。转圈死亡的罪魁祸首是什么?在研究的时候,科学家发现这些鱼在转圈的时候,动作很诡异,会将头伸出水面,时而上浮动,时而下沉,给人的感觉像是失去了方向,平衡有问题。因此,推测这些动物是因为无法保持平衡才会倒立和侧泳,最终导致一圈一圈地旋转。针对这种症状,研究人员列出了一堆有可能造成的原因,例如有毒藻华、疾病、寄生虫、环境气候因素(低氧或高温)、海洋污染物......科学家表示:“排查原因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但为了减少动物死亡损失,只能和时间竞赛。尤其是小齿锯鳐,本身就是濒危物种,小齿锯鳐死亡十几只,就有可能影响该物种的发展和恢复,如今已经死了快30只了,已经非常紧迫!”首先,科学家对这些死亡个体进行尸检,排除了这些动物有传染性疾病的可能;其次,排除了水面藻华、缺氧、温度、ph值等环境因素;某些藻类在沿海大量生长,确实会产生一些毒素,但在发现转圈动物的水域,没有出现藻华现象,水中也没有检测到毒素。同时,科学家认为低氧、高温、寄生虫等因素也不在考虑范围里内。于是,科学家调查的方向瞄准了海洋深处。目前嫌疑最大的是一种海底栖的单细胞藻类冈比亚藻。科学家在转圈鱼出现的海域采集了水样,然后进行检测,结果发现水里冈比亚藻含量很高,一升海水含有大约1000个,而其他正常的海域这种藻类每升中含量也就30-40个。这一类藻含有雪卡毒素,一般来说,鱼和海洋生物摄入这种毒素是无害的,但人对这种毒素是比较敏感的。当珊瑚鱼吃了这种藻,雪卡毒素作为获得性毒素,进入鱼的体内,然后跟着食物链传递,并在捕食者体内富集。毒素在鱼体内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肝脏的含量最高,肌肉和骨骼中含量最低。雪卡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据说毒性比河豚毒素还要强100倍,高温不易分解,因此即使经过烹煮,也无法去除毒素,胃酸也不容易将其破坏。人一旦食用含有毒素的鱼肉,轻者恶心呕吐,有轻度的运动知觉麻痹症状,重则无法站立保持平衡,甚至会因为呼吸肌麻痹而窒息死亡。目前生病死亡的动物表现出神经系统类症状,多动,无法保持平衡,也不能辨别方向,是不是也是因为雪卡毒素导致的呢?为了验证这个猜想,科学家也是大费周章。因为这种毒素无色无味,肉眼不可辨别,目前也没有快速、有效、标准的检测方法,直接尸检这种毒素有困难。好不容易检测出来了,也无法说明问题,本身很多鱼体内就有这种毒素。后来,科学家选择从疾病爆发的区域收集海水,然后将正常的鱼放入里面饲养,看看是否会出现转圈的行为,以这种方式来检测藻类和转圈生物之间的关系。目前,还未出任何结果。最后美国人现在最担心的还是小齿锯鳐,科学家认为,对小齿锯鳐的影响远比想象中要严重,有灭绝的风险。小齿锯鳐死亡后,尸体有很大概率会下沉,这就意味着很难统计小齿锯鳐真实的死亡数量。现在美国多个机构联合开展了首次拯救小齿锯鳐的行动,遇到的野生小齿锯鳐会被暂时安置在人工设施中,直至找到疾病原因为止。...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715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7155.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神舟十八号乘组在轨一个月 开展多项空间科学实验

神舟十八号乘组在轨一个月开展多项空间科学实验当前,中国空间站内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正在稳步推进。利用生命生态实验柜开展的,空间先进水生生保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实验项目进展顺利。载有4条斑马鱼和金鱼藻的实验组件,随神舟十八号飞船进入空间站后,进行了在轨实验,目前,神舟十八号乘组已成功开展两次水样样品采集和一次鱼食盒更换操作,发现斑马鱼在微重力下表现出腹背颠倒游泳、旋转运动、转圈等定向行为异常现象。后续,科学家将利用返回的回收水样、鱼卵等样品,结合斑马鱼空间运动行为视频等,开展空间环境对脊椎动物生长发育与行为的影响研究,同时为空间密闭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研究提供支撑。(央视新闻)

封面图片

最绝望、残忍的死法:蚂蚁转圈 一圈一圈 旋转至死

最绝望、残忍的死法:蚂蚁转圈一圈一圈旋转至死蘑菇和白蚁主人是一名男子,他正在自己的摊位前高谈阔论,谈论真菌和昆虫对生态的重要性。这些可怜的小白蚁,正在摊位上卖力表演——转圈圈,一刻不停地旋转。发布的视频,没有拍摄到这些白蚁的结局,但西蒙表示,这些白蚁正在扼杀自己。在科学上,蚂蚁转圈有一个非常别致的学名,叫作蚂蚁死亡漩涡,这意味着旋转一旦开始,至死方休,几个小时,几天,无论多久,反正以死亡为终结。白蚁为何要以这方式折磨自己呢?一旦陷入死亡漩涡,白蚁就无法走出来吗?死亡漩涡,进化带来的副作用死亡漩涡现象,在行军蚁中比较常见。行军蚁,和其他蚂蚁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没有固定巢穴,就像一个“侵略者”,四处觅食,而且总是集体出行捕猎。别的蚂蚁,派出去侦察的蚂蚁基本都是单个的,找到食物后,再回蚁巢搬救兵。但行军蚁,出去就是一群,而且这些行军蚁训练有素,配合默契,在路上发现猎物,无论是什么动物,都会利用“蚁海”战术,将其淹没杀死,然后撕成小块带回巢穴。一个行军蚁家族,一天的捕食量高达500000只猎物,这意味着行军蚁的运作非常高效。出行时,它们会排列成规整的纵队前进(有的行军蚁是横着排的),外出的行军蚁在两侧,而返回的蚂蚁在中间。因为数量多,整个捕猎小队可谓是浩浩荡荡,行军队伍的范围宽度可超20米,长度可达100米。这么多蚂蚁,如何保持队伍井然有序,丝毫不乱呢?答案就是信息素。行军蚁基本都是失明的,它们是靠信息素来指引方向。整个行军道路,中间的信息素浓度会高一些,而两侧浓度低一些,高浓度的信息素正是返回的行军蚁释放的。高低不同的信息素,是行军蚁大军觅食井然有序的关键。蚁桥如此高效的集体觅食策略,对行军蚁来说是成功的。只要前头有同伴带路,无论前面是何种凶猛野兽,是沟壑还悬崖,行军蚁都会义无反顾跟着前进。但是,如果其中几只带头蚂蚁出错了呢?后面的蚂蚁是不是还是盲目跟随呢?蚂蚁死亡漩涡就是这么来的!当行军蚁在前进过程中受到威胁或者干扰,导致蚂蚁轨迹偏离原来的方向,为了尽快归队,行军蚁就开始追踪周围最近的信息素来源,互相追逐,这些偏离的行军蚁群慢慢就形成了一个不断旋转的圆圈,而且速度越转越快。科学家也将这种行为视为一种防御手段,越转越快,是为了迷惑捕食者。死亡漩涡一般范围比较小,旋转的蚂蚁也就几十只,圆圈的直径也就几厘米。目前规模最大的蚂蚁死亡漩涡,预估周长有370米,蚂蚁转一圈大概要2.5个小时。一旦陷入死亡漩涡的蚂蚁,靠自身的力量是难以逃脱的。蚂蚁生物学家T.C.Schneirla在观察一个死亡漩涡时,发现蚂蚁旋转了一天,中间还下了一场大雨,也没有阻止它们停下来。即使身边都是同伴尸体,第二天,还有少数蚂蚁拖着疲惫的身体慢慢绕圈,奄奄一息!最后行军蚁的这个BUG,很多蚂蚁都有,包括白蚁,因为白蚁视力同样不好,还有一些昆虫和鱼类也有类似的行为。比较残忍的是,死亡漩涡是可以人工模拟的。开头白蚁的旋转,就是人为造成的。西蒙认为是摊主故意将白蚁放在蘑菇内的,白蚁在密闭的空间中,为了追寻信息素,不得不暴走旋转,它们的结局最终只有死亡。...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571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5715.htm

封面图片

天文学家首次发现黑洞旋转的直接证据

天文学家首次发现黑洞旋转的直接证据科学家已经预测说黑洞的旋转为这些宇宙喷射流提供了能量,但一直没有找到直接证据。研究报告联名作者、日本国立天文台的羽田和弘(音)说:“在用事件视界望远镜成功地在这个星系拍摄了黑洞照片后,这个黑洞是否正在旋转一直是科学家关注的核心。现在预期已经变成了确定。这个巨大的黑洞确实在旋转。”“梅西耶87”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拥有一个比太阳大65亿倍的黑洞。黑洞外面就有一个由气体和尘埃构成的吸积盘,围绕这个宇宙“天坑”的边缘转动。其中一些物质注定要掉进黑洞,永远消失。但一小部分会从黑洞的两极喷射出来,速度超过光速的99.99%。理论模型表明这种现象的发生源于黑洞旋转。科学家认为吸积盘中的带电粒子产生了一个强磁场,随着黑洞旋转,它牵引着磁场一起旋转。这最终导致磁场让粒子加速,以喷射流的形式脱离黑洞,在这一过程里从黑洞的旋转中攫取能量。发表在《自然》周刊上的最新研究成果,引用了2000年至2022年通过全球射电望远镜网络观测“梅西耶87”的结果。观测显示围绕黑洞边缘的一个中心点进动(进动本为物理学名词,指一个自转的物体受外力作用导致其自转轴绕某一中心旋转——本报注)的喷射流以11年为周期反复出现。这表明黑洞的自转轴与吸积盘之间存在错位,导致喷射流像陀螺一样摇摆。研究报告作者说:“发现这种进动提供了明确的证据证明‘梅西耶87’星系中的超大质量黑洞确实在旋转,因此增强了我们对超大质量黑洞本质的理解。”伦敦大学学院天体物理学家济里·尤西说:“这非常令人兴奋,因为这告诉我们,只有在黑洞进行非零旋转的情况下它才会进动。这是旋转一个间接但非常有力的证明。”尤西还说,黑洞的旋转今后还可能给了解导致超大质量黑洞形成的激变事件提供见解。他说:“它在旋转而且还有倾斜告诉你过去曾发生过相当疯狂的事情。在其历史的某一点,曾发生过激烈的事件。它提供了诱人的暗示表明情况可能就是这样的。”...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8741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87415.htm

封面图片

4.39亿年前的牙齿化石颠覆了人们长期以来对进化的看法

4.39亿年前的牙齿化石颠覆了人们长期以来对进化的看法罕见的中国化石牙齿改变了科学家对脊椎动物进化的信念。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发现了可以追溯到4.39亿年前的有齿鱼遗骸,这表明现代软骨鱼类和骨鱼类的祖先比以前认为的要早得多。PC版: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oft/133008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view/1330083.htm

封面图片

神舟十八号乘组在轨一个月 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验

神舟十八号乘组在轨一个月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验神舟十八号乘组在轨一个月,稳步推进中国太空站内各项空间科学实验。央视报道,空间先进水生生保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实验工程进展顺利。乘组发现载有4条斑马鱼和金鱼藻的实验组件随飞船进入太空站后,斑马鱼在微重力下表现出腹背颠倒游泳、旋转运动、转圈等定向行为异常现象。后续将会结合牠们的行为影片及回收水样本,研究太空环境对脊椎动物生长发育与行为的影响。乘组又利用超音波诊断仪完成颈动脉超音波影像和频谱测试,并检测右脚跟骨骨密度,以研究失重状态对人体骨密度的影响。2024-05-2612:44:29

封面图片

科学家发现热气泡以“令人震惊的速度”围绕黑洞旋转

科学家发现热气泡以“令人震惊的速度”围绕黑洞旋转据CNET报道,今年5月,事件地平线望远镜(EHT)合作组织发布了一张SagitarriusA*的惊人画像,这个强大的黑洞固定着我们的银河系,它的引力悄悄地拂过里面的每一颗星星、行星和小行星。这标志着我们第一次看到它的“威严”--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时刻--但科学家们还没有完成。从SgrA*身上可以学到更多东西。在距离这个黑洞约27000光年的地球有利位置,天文学家们一直在警惕地观察和研究这个虚空,试图解读银河系的“强大引擎”到底是如何工作的。PC版: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oft/132654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view/1326549.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