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独特的粮食储存方式之一:蜜罐蚁腹部肿胀 用身体储存蚁巢的食物

最独特的粮食储存方式之一:蜜罐蚁腹部肿胀用身体储存蚁巢的食物蜜罐蚁被安置在一个特定的房间内,什么也不用做,蚁群中的工蚁会喂养和照料这些蚂蚁,它们会特地去收集一些含糖液体和其他营养物质来喂蜜罐蚁,让蜜罐蚁生长。等蜜罐蚁长成,它们就一动不动待在那里,几乎不用浪费多少能量。然后,在食物短缺的时候,工蚁就会轻轻拍打蜜罐蚁的身体,接收信号的蜜罐蚁就会反刍储存的糖浆,之后工蚁食用这些糖浆并分发给其他蚁群成员。蜜罐蚁分布在北美和南美、澳大利亚和非洲的干旱地区,食物供应非常不稳定所以,这种奇怪的粮食储存方式,被认为就是应对不稳定环境的一种策略。在自然界估计只有像蚂蚁这样分工明确的生物才能完成这一点,甘愿完全牺牲自己。不过,这种生存策略也带来了一些麻烦,就是包括人类在内的许多其它动物都对蜜罐蚁虎视眈眈。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其它蚂蚁,它们会入侵蜜罐蚁巢穴夺取那些储存能量的蜜罐蚁。...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722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7229.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科学家揭示火蚁用身躯搭建“蚁筏”背后的科学原理

科学家揭示火蚁用身躯搭建“蚁筏”背后的科学原理宾汉姆顿大学(Binghamton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正在探索火蚁如何形成浮筏在洪水中生存,目的是将这些生物机制应用到材料科学中。研究小组对这些蚂蚁浮筏的适应性和机械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它们表现出一种独特的"捕捉粘合"行为,能在压力下增强强度。这项研究可能会开发出能在机械应力作用下自我强化的创新材料,有望应用于生物医学植入物和软机器人等多个领域。资料来源:罗伯特-瓦格纳当洪水侵袭火蚁生活的地区时,火蚁的生存对策是把蚁群螯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浮力的"筏子",漂浮在水面上,使蚁群团结在一起。把它想象成一种浓缩的、适应性强的材料,其中的构件--单个的蚂蚁--实际上是有生命的。宾汉姆顿大学助理教授罗布-瓦格纳(RobWagner)作为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弗内里软物质力学实验室(VernereySoftMatterMechanicsLab)的成员领导了这项研究,他们在研究中调查了这些活体筏的适应性反应。研究目标是了解它们如何自主变形和改变机械特性,然后将最简单、最有用的发现融入人造材料中。他说:"生命系统一直让我着迷,因为它们能实现我们目前的工程材料无法实现的东西--甚至差得很远。我们制造大块聚合物系统、金属和陶瓷,但它们都是被动的。这些成分不能像每一个生命系统那样储存能量,然后将能量转化为机械功。"瓦格纳认为,这种能量的储存和转换对于模仿生命系统的智能和自适应行为至关重要。在最近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论文中,科罗拉多大学的瓦格纳和他的合著者研究了火蚁蚁排在拉伸时对机械负荷的反应,并将这些蚁排的反应与动态自愈聚合物进行了比较。瓦格纳说:"许多聚合物是通过动态键结合在一起的,这些键会断裂,但可以重组。如果拉得足够慢,这些键就有时间重组材料,这样它就不会断裂,而是像孩子们玩的粘液或软冰淇淋一样流动。如果拉得很快,它就会像粉笔一样断裂。由于筏子是由蚂蚁相互粘连在一起的,它们之间的粘结可以断裂,也可以重组。所以,我和我的同事认为它们也会做同样的事情。"但瓦格纳和他的合作者发现,无论他们以何种速度拉动蚂蚁排,它们的机械反应几乎都是一样的,而且它们从未流动过。瓦格纳推测,蚂蚁在感觉到力的时候会反射性地收紧并延长抓握的时间,因为它们想保持在一起。它们要么减弱,要么关闭动态行为。测试火蚁筏在拉伸时对机械负荷的反应的实验。资料来源:罗伯特-瓦格纳这种受力后粘结力增强的现象被称为"捕捉粘结行为",它很可能会增强蚁群的凝聚力,这对蚁群的生存是有意义的。"当你用一定的力量拉动典型的粘合剂时,它们会更快松开,寿命也会缩短--你拉动粘合剂,就是在削弱它。这就是你在几乎所有被动系统中看到的情况,"瓦格纳说。"但在生命系统中,由于其复杂性,有时你会发现在一定范围的外力作用下,捕捉到的键能保持更长的时间。有些蛋白质会自动机械地做到这一点,但这并不是蛋白质在做决定。它们只是以这样一种方式排列,当施加外力时,就会显示出这些锁定或'捕捉'的结合位点。"瓦格纳认为,在工程系统中模仿这些捕捉键,可以制造出在机械应力较大的区域表现出自主、局部自强的人造材料。这可以延长生物医学植入物、粘合剂、纤维复合材料、软机器人组件和许多其他系统的寿命。像火蚁蚁排这样的昆虫集体聚集体已经在启发研究人员开发具有刺激响应机械特性和行为的材料。今年早些时候发表在《自然-材料》(NatureMaterials)上的一篇论文由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的瓦尔响应生物材料实验室(WareResponsiveBiomaterialsLab)领导,论文作者包括瓦格纳(Wagner)和他的前论文导师弗朗克-J.Vernerey教授的贡献--该论文展示了由被称为液晶弹性体的特殊凝胶或材料制成的带子如何在加热过程中盘旋,然后相互缠绕,形成类似固体的凝结结构,其灵感正是来自于这些蚂蚁。瓦格纳说:"这项工作的一个自然进展就是回答我们如何才能让这些带子或其他软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像火蚁和一些生物分子相互作用那样在负载下'接住'。"编译来源:ScitechDaily...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3411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34111.htm

封面图片

“世界上最能制造痛苦的昆虫”被发现以独特的方式瞄准神经

“世界上最能制造痛苦的昆虫”被发现以独特的方式瞄准神经尽管大多数蚂蚁种类都会产生毒液,而且许多蚂蚁会产生疼痛的刺痛,但很少有研究探索引起这种疼痛的机制。这主要是由于昆虫的体型,这使得收集和分析它们的毒液变得棘手。昆士兰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了澳大利亚绿蚂蚁和南美子弹蚁,这两种蚂蚁都有会导致严重、持久疼痛的蜇伤。绿蚂蚁遍布澳大利亚,包括城市和郊区。他们喜欢在大多数草下筑巢,通常不会被人注意,直到有人被蜇,几秒钟内就会产生强烈的灼烧感。子弹蚁栖息在中美洲和南美洲潮湿的低地雨林中。他们的名字来源于人们被刺痛时所经历的痛苦,与被枪击的痛苦相比。子弹蚁蜇伤还会导致严重的肌肉收缩和灼痛。美国已故昆虫学家贾斯汀·施密特博士创立了刺痛性昆虫的疼痛指数,将子弹蚁的蜇伤评为世界上最痛的昆虫蜇伤。“被子弹蚁蜇伤可能长达12小时,这是一种深入骨骼的钻孔疼痛,伴随着出汗和起鸡皮疙瘩,这与典型的蜜蜂蜇伤的10分钟影响完全不同,”SamRobinson说,他是该研究的主要作者。研究。“我们在澳大利亚没有子弹蚁,但我们的绿蚂蚁——或绿头蚁——也会造成持久的疼痛,许多澳大利亚人都会经历过这种情况。”1990年代的研究在子弹蚁的毒液中发现了一种毒素——一种具有麻痹作用的有毒肽,它会影响青蛙和大鼠骨骼肌纤维中的钠通道。疼痛感是由于我们感觉神经元(神经细胞)膜中钠通道的作用。简而言之,钠通道允许来自周围神经系统疼痛感受器的信息被传导到中枢神经系统以记录疼痛。在当前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希望通过检查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发生的情况来识别绿蚁和子弹蚁神经毒素中的致痛剂。他们测试并分析了小鼠感觉神经元上的毒液,发现毒素专门针对神经元的钠通道。“我们已经证明,这些蚂蚁毒液靶向我们发送疼痛信号的神经细胞,”罗宾逊说。“通常情况下,这些感觉神经元中的钠通道只会在受到刺激时短暂打开。我们发现蚂蚁毒素与钠通道结合,使它们更容易打开并保持打开和活跃,这转化为更持久的疼痛信号。”他们发现蚂蚁的肽毒素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影响钠通道的毒素,而且它们的作用机制是这种昆虫所独有的。“这些针对钠通道的神经毒素是蚂蚁独有的;没有人发现任何看起来或行为相同的东西,所以现在我们有一套新的工具可以使用,”罗宾逊说。自恐龙时代以来,蚂蚁就一直在使用神经毒素来抵御捕食者。研究人员表示,这一新发现对于我们了解疼痛的工作原理以及开发治疗疼痛的新方法非常重要。“我们想在分子水平上了解疼痛,而毒素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绝佳工具,”罗宾逊说。该研究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下面的解释视频由昆士兰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制作。...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6394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63941.htm

封面图片

北卡罗来纳州发现罕见的居住在树冠的蚁群

北卡罗来纳州发现罕见的居住在树冠的蚁群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米歇尔-基希纳(MichelleKirchner)在一项重大发现中记录了北卡罗来纳州三角地带一整个稀有蚁群AphaenogastermariaeForel。这种通常出现在树冠上的稀有物种以前鲜为人知,也没有雄蚁的记录。图片来源:MattBertoneAphaenogastermariaeForel是一种罕见的长脚家蚁。与主要在森林地面的碎屑中筑巢的同类不同,这种蚂蚁的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高高的树冠上。这种树栖生命周期对于热带地区的蚂蚁来说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做法,但直到现在,人们对三角洲地区树栖蚂蚁的存在或普遍性知之甚少。关于这项工作的论文的第一作者、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应用生态学和昆虫学博士生米歇尔-基希纳(MichelleKirchner)说:"我根本没想到会发现这些蚂蚁,所以当我发现一整个蚁群时,我感到非常震惊。有了整个蚁群,我们就能记录这种稀有蚂蚁物种的每个生命阶段,这在科学界还是第一次。"有趣的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这一物种群体中出现雄蚁的照片或文献记录。同样,人们也不知道有多少种群存在,它们在哪里,喜欢什么样的栖息地。不过,这些关于蚁群所有成员的新的详细描述提供了一些线索。"与其他蚁后相比,这些物种的蚁后非常小,"基希纳说。"这种小体型与寄生蚁后相似,因为小体型使它们更容易被蚁群误认为是工蚁同伴。"在北卡罗来纳州已经发现了大约250种蚂蚁,Kirchner对这一物种的重新发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北卡罗来纳州生物多样性的独特构成。Kirchner说:"我们不知道这个物种对三角地区的森林生态有多重要。这次不同的调查工作改变了我们的发现,也改变了我们对可能存在的情况的看法。即使是在纽斯河禁猎区,我们仍有许多发现。"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应用生态学教授、该研究报告的合著者埃尔莎-扬斯特德特(ElsaYoungsteadt)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我们很少遇到这种物种,因此无法对其稀有与否得出任何结论。米歇尔的观察结果表明,这些物种在当地的分布相当广泛,但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编译来源:ScitechDaily...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0309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03095.htm

封面图片

浙江发现罕见3后1王白蚁巢 数量多达百万:蚁后有多能生?

浙江发现罕见3后1王白蚁巢数量多达百万:蚁后有多能生?大自然中,像白蚁这样社会性动物有很多,例如蚂蚁和蜜蜂。然而,仔细比较就会发现蚂蚁家族中,只有蚁后没有蚁王,且单后制多,多后制少。为什么白蚁家族如此特殊,不仅有多位蚁后,还有蚁王呢?蚁后又是如何从几毫米长到几厘米的呢?它又是如何建立整个白蚁王国呢?白蚁的家族成员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在大多数蚂蚁家族中,典型的角色是:蚁后、雄蚁、工蚁和兵蚁(部分种类才有兵蚁),而白蚁家族比蚂蚁家族要复杂得多,主要有蚁后、蚁王、工蚁、兵蚁和若蚁。白蚁家族的原始创始人是蚁后和蚁王,而它们的选拔则需要经历“婚飞”仪式。那时候雌蚁和雄蚁长着2对发达的翅膀,每年4-6月之间,这些长着翅膀的白蚁就会离开巢穴去寻找另一半。婚飞,和我们常说的“相亲大会”差不多,看对眼的雌蚁和雄蚁就会找一个合适的地方,然后挖一个足够大的坑,作为婚房,等把所有出口都关闭后才开始交配。此时,身上的翅膀已经去掉了,之后它们的一生都将在这个地方度过,也不会再挪窝了。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蚂蚁和白蚁的不同之处。蚂蚁家族中,蚁后交配一次,就可以终身繁殖,因此雄蚁交配后就会死亡,而白蚁中的蚁王寿命长达1-4年,它和蚁后一起常埋地下巢穴,多次交配,才建立了庞大的王国。婚飞后,蚁后开始产卵。早期整个王国就只有蚁王和蚁后,怕照顾不过来,首次产卵一般只有10-20个。在它们长大之前,蚁王保卫蚁后照顾。长大后,这些小卵就会发育成工蚁和兵蚁。两者各司其职,工蚁负责巢穴里所有劳作,例如寻找食物、挖穴、喂养蚁后蚁王、打扫、照顾卵等等,而兵蚁则是接替蚁王,负责保卫整个巢穴的安全。不同的职能,外形差异也很大。常看到那些白色的小小的白蚁是工蚁,也是巢穴中成员数量最多的,至少在80%以上,其次是兵蚁,大约占5%。兵蚁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上颚兵,头非常大,上颚发达,像一把大叉子,可以和入侵者对抗;另一种是象鼻兵,上颚特化成一个类似吸管的孔,可以分泌出一些有害物质来击退入侵者。最初的3-5年,为了快速壮大,蚁后产的卵几乎都只发育成兵蚁和工蚁。一般来说,兵蚁和工蚁是不能繁殖的,为了应对突发情况,等巢穴发展稳定后,蚁王和蚁后就会储备备用的“王和后”。和蚂蚁不同的是,白蚁的发育需要经历卵、若虫和成虫。若虫就是未成年的白蚁,它有很强的发展潜力,可以发育成有翅膀的繁殖蚁,也可以发育成兵蚁和工蚁,这都是由蚁王和蚁后通过信息素来控制的。蚁王蚁后死亡,下一代的王和后如何选拔?一般来说,蚁后会比蚁王长寿很多,蚁王寿命在1-4年,蚁后最长可达30-50年。为了长远考虑每个发展成熟的白蚁家族是会配备繁殖型白蚁,而且不止一个。白蚁家族中,蚁后、蚁王、若虫、工蚁和兵蚁,其中只有兵蚁完全不育,其他几种白蚁都有繁殖能力。若虫可以发育成2种繁殖者,有翅和无翅。有翅膀的就是要飞出去婚飞自己建立巢穴的,无翅膀的,则可以在不经过婚飞阶段的情况下成为繁殖型白蚁,直接待在巢穴中以备后用。工蚁中也有真工蚁和伪工蚁之分,白蚁的后代都是通过交配产生的,有雌雄之分,因此在特定情况下,伪工蚁也是可以发育成繁殖型白蚁的。总的来说,当蚁后或者蚁王死亡后,另一半会分泌信息素,备用的繁殖型白蚁就会发育成初级繁殖体,接替蚁王或蚁后继续繁殖。值得一提的是,有的白蚁蚁后还可以通过孤雌生殖的方式,产生备用蚁后。蚂蚁和白蚁有什么不同?虽然都叫“蚁”,但本质上存在很大差距。蚂蚁是有翅亚纲膜翅目蚁科,而白蚁是有翅亚纲等翅目白蚁科,科学家认为,在亲缘关系上,白蚁和蟑螂更为相近,蚂蚁更像蜜蜂。在种群的发展中,也有很多不同之处:1、白蚁是不完全变态类昆虫,有若虫阶段,而若虫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而蚂蚁属于完全变态昆虫;2、蚂蚁中蚁后和雄蚁交配后,雄蚁立马死亡,接下来都是靠蚁后单方面繁殖壮大,发展的后代中,工蚁都是雌性,雄性则是未受精的单倍体直接发育而来;而白蚁,初代创始人是蚁王和蚁后,两者形成了终生的一夫一妻制(种群比较大的,是多后制),一起繁育后代,后代性别有雌性和雄性,条件合适,就可以发育成备用的繁殖型白蚁。蚁后,荣耀背后的悲哀很多人羡慕蚁后的幸福生活,饭来张口,不用干家务,还能统领整个家族。事实上,蚁后这个职务并不好当,风光的背后是无尽的辛酸。首先,选拔蚁后非常残酷。去年差不多也是这个时候,上海出现很多飞蚁,大量飞蚁聚集在灯光下,扰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当时还上了热搜。实际上,这就是大型婚飞现场。婚飞是一个非常残酷的过程,常年在地底下的白蚁,非常脆弱,飞出巢穴后,一方面要面对捕食者的捕食,另一方面要应对外界的各种不良因素,例如当时的温度湿度。这意味着很大一部分婚飞白蚁死亡告终,找不到另一半。能留下来的,都是经过考验的白蚁,好不容易配对成功,它们还要面临创立家园的艰辛。白蚁家族,初代创始人只有蚁后和蚁王,封闭式地繁育后代,不吃不喝,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第一代还没孵化,蚁王或者蚁后就已经饿死了。蚂蚁的情况还更严重,因为蚂蚁家族中雄蚁交配后就死亡,只剩下蚁后独自奋战,饿死的风险更大。其次,为了生育,不得不忍受“身材走形”。普通工蚁4-15毫米,蚁后能长到5厘米,有的甚至能长到10厘米以上,蚁王也能长到2厘米多,这样的身体变化,纯粹是为了多产。去掉翅膀后,蚁王蚁后就失去了人生自由,为了生育,蚁后不断延展腹部的表皮层,进而增大自己的体型,就像是吹气球一样,这是为以后多产卵准备的空间。最重要的是,稍有懈怠就会被取代。成熟的蚁后,腹部非常膨胀,一天可产4万个卵,这样的身体构造,是以失去生活自理为代价的。若有一天,其他白蚁发现蚁后的繁殖能力下降,那么就会立马培育备用繁殖者来替代,有的白蚁种群,备用蚁后多达200个。至于老的蚁后,可能会被杀死或者饿死,因为其他工蚁不会再给退役的蚁后提供任何服务。换个角度来想,如果是在职场中,有上百个实习生紧盯着你的职位,压力该有多大啊!...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5704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57045.htm

封面图片

最绝望、残忍的死法:蚂蚁转圈 一圈一圈 旋转至死

最绝望、残忍的死法:蚂蚁转圈一圈一圈旋转至死蘑菇和白蚁主人是一名男子,他正在自己的摊位前高谈阔论,谈论真菌和昆虫对生态的重要性。这些可怜的小白蚁,正在摊位上卖力表演——转圈圈,一刻不停地旋转。发布的视频,没有拍摄到这些白蚁的结局,但西蒙表示,这些白蚁正在扼杀自己。在科学上,蚂蚁转圈有一个非常别致的学名,叫作蚂蚁死亡漩涡,这意味着旋转一旦开始,至死方休,几个小时,几天,无论多久,反正以死亡为终结。白蚁为何要以这方式折磨自己呢?一旦陷入死亡漩涡,白蚁就无法走出来吗?死亡漩涡,进化带来的副作用死亡漩涡现象,在行军蚁中比较常见。行军蚁,和其他蚂蚁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没有固定巢穴,就像一个“侵略者”,四处觅食,而且总是集体出行捕猎。别的蚂蚁,派出去侦察的蚂蚁基本都是单个的,找到食物后,再回蚁巢搬救兵。但行军蚁,出去就是一群,而且这些行军蚁训练有素,配合默契,在路上发现猎物,无论是什么动物,都会利用“蚁海”战术,将其淹没杀死,然后撕成小块带回巢穴。一个行军蚁家族,一天的捕食量高达500000只猎物,这意味着行军蚁的运作非常高效。出行时,它们会排列成规整的纵队前进(有的行军蚁是横着排的),外出的行军蚁在两侧,而返回的蚂蚁在中间。因为数量多,整个捕猎小队可谓是浩浩荡荡,行军队伍的范围宽度可超20米,长度可达100米。这么多蚂蚁,如何保持队伍井然有序,丝毫不乱呢?答案就是信息素。行军蚁基本都是失明的,它们是靠信息素来指引方向。整个行军道路,中间的信息素浓度会高一些,而两侧浓度低一些,高浓度的信息素正是返回的行军蚁释放的。高低不同的信息素,是行军蚁大军觅食井然有序的关键。蚁桥如此高效的集体觅食策略,对行军蚁来说是成功的。只要前头有同伴带路,无论前面是何种凶猛野兽,是沟壑还悬崖,行军蚁都会义无反顾跟着前进。但是,如果其中几只带头蚂蚁出错了呢?后面的蚂蚁是不是还是盲目跟随呢?蚂蚁死亡漩涡就是这么来的!当行军蚁在前进过程中受到威胁或者干扰,导致蚂蚁轨迹偏离原来的方向,为了尽快归队,行军蚁就开始追踪周围最近的信息素来源,互相追逐,这些偏离的行军蚁群慢慢就形成了一个不断旋转的圆圈,而且速度越转越快。科学家也将这种行为视为一种防御手段,越转越快,是为了迷惑捕食者。死亡漩涡一般范围比较小,旋转的蚂蚁也就几十只,圆圈的直径也就几厘米。目前规模最大的蚂蚁死亡漩涡,预估周长有370米,蚂蚁转一圈大概要2.5个小时。一旦陷入死亡漩涡的蚂蚁,靠自身的力量是难以逃脱的。蚂蚁生物学家T.C.Schneirla在观察一个死亡漩涡时,发现蚂蚁旋转了一天,中间还下了一场大雨,也没有阻止它们停下来。即使身边都是同伴尸体,第二天,还有少数蚂蚁拖着疲惫的身体慢慢绕圈,奄奄一息!最后行军蚁的这个BUG,很多蚂蚁都有,包括白蚁,因为白蚁视力同样不好,还有一些昆虫和鱼类也有类似的行为。比较残忍的是,死亡漩涡是可以人工模拟的。开头白蚁的旋转,就是人为造成的。西蒙认为是摊主故意将白蚁放在蘑菇内的,白蚁在密闭的空间中,为了追寻信息素,不得不暴走旋转,它们的结局最终只有死亡。...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571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5715.htm

封面图片

生物学家观察到饥饿的阿根廷蚂蚁入侵物种的特异行为

生物学家观察到饥饿的阿根廷蚂蚁入侵物种的特异行为研究人员说,这种反直觉的觅食策略可能有助于这些昆虫种群繁衍的成功,这些昆虫被称为Linepithemahumile,是一种入侵物种,在加利福尼亚和其他地方取代了本地蚂蚁种群,并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农业害虫。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当代动物学》杂志上,表明阿根廷蚂蚁在因饥饿而虚弱时不愿意将自己暴露在危险中,可能会通过帮助维护其殖民地的觅食能力而使它们具有比其他物种更强的竞争力。该研究的高级作者、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教授诺亚-平特-沃尔曼说:"虽然不觅食可能导致食物储存量减少,但在高风险环境中觅食会使蚁群面临潜在的觅食者损失。因此,减少觅食可以被解释为个体觅食者不承担不必要的风险"。为了支持日常生活的能量需求,所有蚂蚁都需要碳水化合物,它们从各种植物和动物来源中获得。它们还需要蛋白质,一般从动物尸体中获得,以滋养它们的幼年后代。蚁群根据这些食物来源的可用性、竞争蚁种的存在以及捕食者或其他危险的威胁,调整它们的觅食策略。吃饱了的蚂蚁甚至在有其他蚂蚁物种或危险线索的情况下也会觅食碳水化合物。第一作者布莱斯-巴比(BryceBarbee)作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名本科生进行了这项研究,他预计让阿根廷蚂蚁饿着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质只会增加它们在高风险环境中觅食的意愿,因为它们几乎没有什么损失,却能得到一切。Barbee和Pinter-Wollman一起设计了一系列实验室实验,包括正常喂养蚂蚁,剥夺它们的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质,以及剥夺两者,然后让它们在低风险或高风险的环境中正常觅食。研究人员用甲酸创造了高风险环境的印象,甲酸是蚂蚁产生的一种化学标记物,用来提示竞争对手的存在。当风险较低时,饥饿的蚂蚁更积极地觅取它们被剥夺的食物。但是当风险很高时,饥饿的蚂蚁让研究人员感到惊讶,它们的觅食策略变得更加谨慎,而不是更少。在高风险和低风险的觅食情况下,蚂蚁都更愿意觅食碳水化合物而不是蛋白质,因为它们只需要养育它们的幼崽。研究人员说,由于实验室的蚁群中没有卵或蛹,这一发现可能并不令人惊讶,但它也可能表明,饥饿的蚂蚁把自己的能量需求放在养育后代之前。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们已经提出了两种观点来解释觅食策略。第一种,被称为资产保护原则,认为饥饿的动物比饱食的动物损失更少,因此会表现得更加自信以获得食物。第二种,状态依赖安全假说,认为状态良好的动物更有可能承担风险,因为它们更有可能在所遇到的危险中生存。"我们的工作支持状态依赖的安全假说,但不支持资产保护原则,"现为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博士生的Barbee说。"研究结果表明,诸如活动水平和饥饿的能量成本等因素对阿根廷蚂蚁的觅食决策很重要。"研究人员说,这项工作指出了一条研究途径,可能会导致更好地控制阿根廷蚂蚁的蔓延,并减轻它们对农业的有害影响。...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5748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57481.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