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时间表公布:2035年前基本配套建成、2045年前完善

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时间表公布:2035年前基本配套建成、2045年前完善第一步是基本型建设阶段,2035年前,以月球南极为核心,建成功能基本齐备、要素基本配套的综合科学设施。第二步是拓展型建设阶段,2045年前,以月球轨道站为枢纽,建成功能完善、相当规模、稳定运行的设备设施。吴伟仁表示,月球是一个起点,国际月球科研站就为以后人类走向更远深空提供一个长时间科研研究,长时间能够在上面进行工作、生活。为以后奔向火星,奔向更远的深空做技术储备和物资、智力上的储备。据此前公布的我国深空探测任务后续规划,我国将在2022-2030年持续对月球和火星进行探测。具体如下:探月工程:嫦娥六号(2025年前后发射):实施月球极区着陆并采样返回验证月基导引高精度着陆技术。嫦娥七号(2026年前后发射):对月球极区的地形地貌,物质成分,空间环境进行综合探测。嫦娥八号(2030年前发射):开展关键技术月面实验完成科研站指挥中枢技术验证,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深空探测:天问二号(2025年前后发射):完成近地小行星伴飞、附着、取样返回和主带彗星绕飞,并为小行星起源及演化等前沿科学研究提供数据和样品。天问三号(2030年前后发射):火星取样返回,开展火星着陆区形貌和物质成分、火星形成演化研究。天问四号(2030年前后发射):具备实现木星系环绕和天王星到达的能力,为深化对木星系和行星际的相关科学研究提供科学探测数据。...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8586.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8586.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计划2030年前后去火星采样并返回 技术基础已具备

中国计划2030年前后去火星采样并返回技术基础已具备孙泽洲表示,火星采样返回存在两大困难:一是在火星表面获取样品,然后起飞上升;二是在轨道上完成两个目标之间的交会和样品的转移。在系统设计上,对探测器智能化要求相当苛刻,不过目前我国已经具备技术基础。根据此前央视新闻中公布的我国深空探测任务后续规划,我国将在2022-2030年持续对月球和火星进行探测。具体如下:探月工程:嫦娥六号(2025年前后发射):实施月球极区着陆并采样返回验证月基导引高精度着陆技术。嫦娥七号(2026年前后发射):对月球极区的地形地貌,物质成分,空间环境进行综合探测。嫦娥八号(2030年前发射):开展关键技术月面实验完成科研站指挥中枢技术验证,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深空探测:天问二号(2025年前后发射):完成近地小行星伴飞、附着、取样返回和主带彗星绕飞,并为小行星起源及演化等前沿科学研究提供数据和样品。天问三号(2030年前后发射):火星取样返回,开展火星着陆区形貌和物质成分、火星形成演化研究。天问四号(2030年前后发射):具备实现木星系环绕和天王星到达的能力,为深化对木星系和行星际的相关科学研究提供科学探测数据。此外,2026年还计划发射“羲和二号”卫星,发射后将探索太阳活动区磁场的起源、演化和研究太阳爆发对地球的影响。这将是国际首次将一颗人造探测器发射至日地L5点,开启我国太阳立体探测时代。...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259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2591.htm

封面图片

今天,嫦娥六号上升器携带月球样品自月球背面起飞,3000N发动机成功将上升器送入预定环月轨道。我国探月的脚步在继续前进。2026

今天,嫦娥六号上升器携带月球样品自月球背面起飞,3000N发动机成功将上升器送入预定环月轨道。我国探月的脚步在继续前进。2026年,我国将发射“嫦娥七号”;2028年,将发射“嫦娥八号”。计划在2028年前,构建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开展月球环境探测和资源利用试验验证;2030年前,我国计划实现载人登月。后续,在2040年前,将建成一个完善型的国际月球科研站,开展日地月空间环境探测及科学试验;再之后,将建设“应用型月球科研站”,形成一个多功能月球基地。(央视新闻)

封面图片

鹊桥二号中继卫星预计本月中旬发射 实现地月通信

鹊桥二号中继卫星预计本月中旬发射实现地月通信鹊桥二号是探月工程的中继通信卫星,主要用于转发月面航天器与地球之间的通信,它首次任务将为嫦娥六号服务。由于嫦娥六号着陆点位于月球的背面,受到月球的遮挡,它无法直接与地球之间通信,因此需要鹊桥二号来转发。嫦娥六号任务完成后,鹊桥二号将会择机调整轨道,从而为嫦娥七号、嫦娥八号以及后续月球探测任务提供服务。不仅如此,鹊桥二号还会接力鹊桥号,为在月球背面探测的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提供中继通信服务。我国探月工程后续计划如下:嫦娥六号(2025年前后发射):实施月球极区着陆并采样返回验证月基导引高精度着陆技术。嫦娥七号(2026年前后发射):对月球极区的地形地貌,物质成分,空间环境进行综合探测。嫦娥八号(2030年前发射):开展关键技术月面实验完成科研站指挥中枢技术验证,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2790.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2790.htm

封面图片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2030年前中国人将踏上月球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2030年前中国人将踏上月球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称,中国人会在2030年之前登上月球。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星期一(4月24日)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专访时说:“2030年之前,中国人的脚印肯定会踏在月球上去,这没问题的。”吴伟仁在专访中说,嫦娥七号任务只是中国探月四期任务的一个步骤,未来将和嫦娥八号组成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计划在2030年前建成。据报道,嫦娥七号是中国探月工程第七次月球探测任务,预计将于2026年实施并开展月球南极的环境与资源勘查。吴伟仁说,嫦娥八号计划于2028年前后发射,主要任务是对月球资源进行勘查,并进行资源的再利用实验。他也说,在嫦娥八号上进行实验,比如说在上面能否盖房子或打砖,以及进行通信,能为以后真正大规模的月球科考提供保障。

封面图片

嫦娥六号或明年5月发射 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

嫦娥六号或明年5月发射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中国深空探测重大专项总设计师吴艳华星期二(4月25日)透露,中国计划在明年5月发射嫦娥六号,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根据澎湃新闻报道,吴艳华星期二(4月25日)在一场活动中作主旨报告时介绍说,中国将在2024年前后发射鹊桥二号中继星和嫦娥六号探测器,计划时间是2024年5月。吴艳华介绍,2026年前后发射嫦娥七号,实现月球南极资源勘查;2028年前后发射嫦娥八号,和嫦娥七号一起构成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在行星探测方面,中国计划在2025年前后发射天问二号探测器,实现近地小行星伴飞、取样和返回、主带彗星伴飞。吴艳华说,过去近20年间,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实现“六战六捷”,圆满完成“绕落回”三步走战略目标;过去近三年间,中国成功实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一步实现“绕着巡”战略目标。获取了七米分辨率全月影像图和76米空间分辨率全火星影像数据,探测数据科学研究成果不断刷新人类对月球和火星的认知,并带动地外天地综合试验场、全球布局的深空测控网、文昌航天发射场等一大批先进基础设施建设。吴艳华指出,中国探月工程自2004年实施以来,积极推进科学载荷搭载、数据开放共享、测控相互支持、共同科学研究等多种形式的合作交流,与超过19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先后签署23份国际合作协议或谅解备忘录。未来,中国将持续推进国际月球科研站、中海联合月球和深空探测中心、国际深空探测联合会等重点方向建设,深化深空探测领域国际合作。

封面图片

载人登月巨无霸 长征九号重型火箭将于2035年前后首飞

载人登月巨无霸长征九号重型火箭将于2035年前后首飞长征十号火箭主要用来发射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满足载人月球探测等中国载人航天长远战略需求,整体进度更快,在2030年前后具备载人登月的能力。其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将达到70吨,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将达到25吨,可将3名航天员送入环月轨道,并返回地球。长征九号重型火箭难度更大,将是全球最大的火箭之一,直径达到10米级(10.5米),高度110米左右,研制成功后低轨道的运载能力将达到150吨,地月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将达到50吨以上。长征九号的首发时间点一直没有确定,之前传闻的说法也是2030年左右(载人登月首发是不会有长征九号的),不过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日前在央视采访中透露,2035年前后,我国将实施重型火箭一次性构型飞行验证任务,任务成功后,重型火箭将成为我国深空探测的主力军之一。他还提到,未来10年希望国际月球科研站能够建成,未来15年觉得我们应该准备把人类往火星上送,这些都需要重型火箭的参与,这款火箭将成为中国航天探索的利器。...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4074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40747.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