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识或存在于每个细胞中 那些做过器官移植的人往往人格发生改变

自我意识或存在于每个细胞中那些做过器官移植的人往往人格发生改变访问:NordVPN立减75%+外加3个月时长另有NordPass密码管理器其中有一个比较出名的案例:一位20世纪90年代的心脏移植接受者,在接受了一位年轻男性音乐家的心脏后,他突然对音乐产生了热爱。这位患者在2000年的一篇论文中对科学家说:我以前从来不会弹奏,但移植后,我开始热爱音乐,我内心感受到了它。另外一些移植接受者则表示,手术后他们对食物、艺术、职业产生了新的品味。有些人甚至声称被植入了新的“记忆”,有一个匿名案例,他接受了一名被枪杀的警察的心脏,移植后几周,这位移植者就开始梦见:一道闪光出现在自己的脸上,而且看到了一个人脸。心脏捐赠者(那位被枪杀的警察)的妻子告诉研究人员,他看见的人脸和枪杀她丈夫的嫌疑人差不多。关于心脏移植还有许多更离奇的,不过最近一项新研究指出,不仅仅是心脏,任何部位的器官移植都可能导致患者人格上发生改变。该研究由美国科罗拉多大学(CU)的研究小组于今年1月份发表在《移植学》杂志上。研究人员对23名心脏接受者和24名其他器官接受者进行在线调查,发现无论接受哪种器官,近90%的人在移植手术后经历了性格变化。研究中的大多数患者表示,他们经历了四种或更多的性格变化,其中大部分变化与气质、情绪、食物、身份、宗教/精神信仰、记忆有关。研究人员因此得出结论:心脏移植接受者出现的人格变化可能并不是独一无二的,任何器官移植后都可能发生这种变化。另外,研究人员还表示,如果患者的人格变化症状确实与器官移植直接相关的话,那么这也许意味着我们的“自我意识”包含在我们身体的每个细胞中,而不仅仅是一两个器官中。科罗拉多大学的这项研究是第一个量化各种器官移植后发生的人格变化的研究,而以前的研究往往集中在心脏移植上,因为关于心脏移植的离奇轶事被认为是最极端和最持久的。值得一提的是,关于自我意识存在于每个细胞中的说法并不是这项研究首创,有一个假说——被称为“系统记忆假说”,就是假设所有活细胞都具有“记忆”。另外,这项研究总共只涉及47名样本,规模太小了,不具备统计意义,所以研究人员得出的结论也不一定有参考意义。虽然科罗拉多大学的这项研究没多少实质性价值,但是有许多非统计性的研究确实指出了至少两个关于器官移植可能会影响接受者人格的原因。第一个,虽然移植器官原有的神经连接被切断了,但这些神经仍可在器官内发挥作用。一些证据表明,器官的神经连接可能在移植手术一年后部分恢复,所以不排除包含捐赠者记忆的神经递质通过某种形式对接受者的神经系统产生生理反应,从而影响他们的性格。第二个,捐献者的细胞在移植后长达两年的时间里仍在接受者体内循环。这些捐赠者的细胞去了哪里,以及他们的DNA发生了什么尚不清楚,不过这些外来DNA一旦从细胞中逸出,它就会导致接受者出现炎症,而慢性、低度炎症已被证明会改变人格特征。总的来说,目前关于器官移植是否真的会改变接受者的人格还缺少实质性的证据。不过,这样的研究非常有必要,因为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人接受了器官移植(2022年已经超过15万例器官移植手术)。...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31520.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31520.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卢宠茂冀尽快落实与内地建立恒常跨境器官移植机制

卢宠茂冀尽快落实与内地建立恒常跨境器官移植机制医务衞生局局长卢宠茂期望与内地建立恒常跨境器官移植互助机制,可以尽快落实。卢宠茂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器官捐献日」活动致辞说,医学界以「铁达尼号」的灾难,形容器官移植病人的处境,器官移植像救生艇,是他们重生的唯一希望。他说国家器官捐赠及移植事业近年发展迅速,单在去年有5600多个遗体器官捐赠者,总器官移植数目超过17000多个,现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器官获取、分配以至移植,在公平、公正、公开的严谨科学化制度下进行,「中国模式」获得世卫和世界器官移植学会高度认可,成就有目共睹。香港特区政府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原则,在坚持有利于内地和香港的医疗制度发展大前提下,不断推进两地医疗合作,器官捐赠和移植也不例外。去年12月,香港一名4个月大女婴芷希急需心脏移植,在特区政府紧急向中央提出请求后,两地制定临时应急预案,历史性成功进行第一宗跨境器官捐赠,拯救了芷希的生命。他说特区政府正积极与国家探讨建立恒常器官移植互助机制,目标是建立第二层分配制度,让两地任何一方有器官捐出,但本地没有合适病人接受作移植时,即时启动机制将器官跨境捐赠并作配对,以期安全、合法、公平、公正地善用每一个捐献的器官。2023-06-1114:38:50

封面图片

卢宠茂访京 冀与内地探讨建立恒常器官移植协作机制

卢宠茂访京冀与内地探讨建立恒常器官移植协作机制正在北京访问的医务衞生局局长卢宠茂说,医衞局期望与内地探讨建立恒常器官移植协作机制,达致最大限度善用所捐赠器官拯救生命。今日抵达北京的卢宠茂,率领代表团访问3日。他傍晚到访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与包括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洁夫会面。他提及于去年底在香港儿童医院成功进行移植手术,接受首例内地脑死亡幼童跨境无偿捐赠者心脏的女婴芷希,感谢内地当局支持和配合,这次合作充分体现内地与香港共同以「生命至上」的原则和信念。卢宠茂说,国家近年来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已有国际瞩目的发展,而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更获世界衞生组织和世界器官移植学会的高度认可。2023-03-1522:10:46

封面图片

[ 中国举办器官移植大会引发争议]

[中国举办器官移植大会引发争议]在第26届国际器官移植学会大会在香港开幕前,一些医生和非政府医学组织的成员在《美国器官移植杂志》上发表文章,对在中国举办这次大会的决定进行指责,称目前还无法验证中国是否完全停止从囚犯身上摘取器官。这次大会将展示来自中国的10篇论文。世界医学协会和器官移植学会等国际医学组织表示,不管是在哪个国家,使用死囚器官都是违反医学伦理规范的,因为这些囚犯不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意愿。器官移植学会要求中国的论文作者公开他们在文中提到的器官的来源。“所有使用了死囚器官的论文都被予以拒绝,没有回应我们的声明要求的论文也一概遭到拒收,”学会称。http://cn.nytimes.com/china/20160818/debate-flares-on-chinas-use-of-prisoners-organs-as-experts-meet-in-hong-kong/

封面图片

卢宠茂晤国家衞健委官员交流器官移植

卢宠茂晤国家衞健委官员交流器官移植医务衞生局局长卢宠茂与国家衞健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率领的代表团举行会议,就与内地器官移植领域合作开展交流和讨论,为后续深化合作建立良好基础。卢宠茂表示,本港与内地在去年12月历史性成功进行第一例跨境器官捐赠,不单拯救一名4个月大女婴的生命,也成为契机令两地更有信心推展恒常协作。当局正与内地探讨开展器官捐赠与移植领域的全方位合作,包括继续推进管理沟通、学术交流、器官移植互助机制等方面的深入合作。他期望,透过与内地建立恒常器官移植互助机制,使器官移植技术惠及更多患者。内地代表团指,下一步将推进两地器官移植领域的管理交流、移植技术能力提升培训,并从制度建设、器官移植政策完善入手提供恒常协作的支撑和保障。2023-08-2614:37:39

封面图片

立会通过促请政府尽快落实与内地器官移植合作法律框架

立会通过促请政府尽快落实与内地器官移植合作法律框架立法会通过议案,促请政府尽快落实与内地的器官移植合作的法律框架。医务衞生局局长卢宠茂表示,有少数人别有用心作出破坏,埋没良知,网上有很多造谣散布假讯息,例如指不取消登记就会被主动登记、亦有人抹黑国家器官移植制度,声称会有活人被安排去移植,这些行为绝对会破坏器官捐赠及移植的文化。卢宠茂说,今次事件反映有关登记册有很多需要优化地方,资讯科技办公室及衞生署会跟进,但他强调,名册无法律效力,希望取消登记的人,不要忘记当初登记时怀有救人的心。他又说,现时本港有2500多名器官衰竭病人等待移植,当中等待肾脏移植的病人最多有超过2400人,平均轮候时间5年、最长29年。而等待心脏、肺及肝脏移植平均轮2至3年。他说,国家幅员广大,人口众多,去年有超过5600个器官捐出,总移植器官超过17500个,但同年有超过1000个器官捐出,因为各种原因而未能分配给受赠者。2023-05-2511:20:27

封面图片

心脏移植协康会:器官捐赠助病人重生亦对家属带来帮助

心脏移植协康会:器官捐赠助病人重生亦对家属带来帮助本港目前有大约80名病人正等候心脏移植,截至3月底,今年共有3宗遗体心脏器官捐赠。本身是器官移植受赠者的香港心脏移植协康会主席曾永铿说,器官捐赠十分重要,不只帮助病人重生,亦对病人的家属和朋友带来很大帮助。对于最近取消器官捐赠登记的数字增加,曾永铿说,人始终有逝世的一日,但离世时器官仍然可以移植给别人使用,如果将这些器官火化烧掉,是一件很可惜的事。同样是器官移植受赠者的马畅初形容,器官捐赠是给病人「第二生命」,希望更多市民人愿意捐赠器官,他认为,只要设身处地思考,想像自己是病人,就会明白器官移植的重要。葛量洪医院心脏内科病房经理郑嘉恩表示,心脏移植需要根据病人的血型、长高、体重等因素,配对合适的遗体心脏。而每年都有部份病人苦等多时,仍未能等到合适的遗体心脏进行移植,最终离世。2023-06-0218:10:06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