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邱园“尸香魔芋”开花:几百米外透着尸臭味 游客捏着鼻子赏花

英国邱园“尸香魔芋”开花:几百米外透着尸臭味游客捏着鼻子赏花这种植物叫巨魔芋,也叫尸香魔芋、尸臭魔芋和尸花,好看但巨臭!巨魔芋原产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的热带雨林,19世纪末才被引入邱园,1889年首次开花。第二次开花,已经是1926年了,间隔了三十几年,当时吸引了成千上万名游客前来观看,由于实在太轰动了,植物园不得不请警察来控制局面。游客争先恐后,巨臭捏着鼻子,深夜也要排队观看的巨魔芋,究竟有什么魔力?臭味难挡,一公里外也能闻到巨魔芋的花非常大,也非常好看。单支,高度可达3米以上,根据以往记录,最大的花高度有3.2米。颜色艳丽,外形有点像马蹄莲的花,最外面一圈叫佛焰苞,像是一整片花瓣包裹着,中间是类似“法棍”面包的肉穗花序轴,也有人将它比作“巨大畸形的丁丁”,观赏价值极高。巨魔芋花期非常短,只有一两天,因此,巨魔芋非常重视这个时机。一般来说,花朵会让自己又香又甜,来吸引蜜蜂蝴蝶为自己传播花粉。热成像但巨魔芋另辟蹊径,它散发的味道是臭的。有人形容这种味道就像是臭鸡蛋、臭袜子、死驴和脏衣服混合在一起,目的就是吸引那些腐尸甲虫和绿头苍蝇。有人对它的气味做过化学分析,发现其中确实存在很多恶臭分子,例如三甲胺(腐烂的鱼臭味)、吲哚(类似粪便的气味)和二甲基三硫醚(臭奶酪味)。与此同时,随着佛焰苞逐渐打开,花朵中间的那根“棍子”会将温度升到40°C,高温有助于将它的腐臭味传播至更远的地方。据研究表明,这样的生物机制足以吸引一公里外的苍蝇和甲虫。花期结束后濒危物种,野外几乎灭绝了巨魔芋另辟赛道,利用臭来传粉,能和它竞争的植物少之又少,按照道理,这种植物在产地遍地都是。但现实是,巨魔芋被评为濒危物种,目前有记载的植株是134株,都是人工栽培的,野生物种少之又少,濒临灭绝。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巨魔芋种植7年才会开花。为啥这么久呢?你看巨魔芋的花非常大,旺盛生长期一天要长10厘米,后期,又要散发臭味,又要自动加热,开一次花需要耗费不少能量,只有储备足够的营养物质才能完成。果实可以看一下这是它的果实,每一颗只有2.5厘米长,比较小,在印度尼西亚,鸟类会吃下这种果实,然后再通过排泄将种子传播到其他地方。多年生球茎再看一下它的球茎,不是一般的大,直径可达65厘米,重量可达100千克。从种子长到巨大的球茎,就需要多年的时间。每年球茎会抽出一片绿色叶子,球茎越大,叶子就越大,叶子就像一棵树,最大的可达三四米高,5米宽。长出的一片叶子球茎就是靠巨大的叶子进行光合作用,来储存能量。到差不多12月份,叶子就会枯萎,球茎进入长达4个月的休眠期,等到来年四五月份,重新长出叶子,继续储存能量。当球茎长到足够大,能量足够多时,就会进入开花阶段。一般来说,从种植到初次开花,大约要7年的时间,第二次开花时间会稍微短一些。在人工种植中,营养给得比较够,初次开花的间隔时间可缩短至5年,初次开花后个别植株可做到年年开或者2年开一次。巨魔芋数量越来越少,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人们对当地环境的破坏,森林砍伐和土地退化使其在野外濒临灭绝。上面是雄蕊,下面是雌蕊最后巨魔芋的花是雌雄同株的,在它肉穗花序轴底部,下面是雌蕊,上面是雄蕊,它散发臭味就是为了吸引昆虫来到这里,替它传粉。为了避免自花授粉,花株雌蕊先成熟,雄蕊晚一两天后成熟。但这对人工种植来说,都不是难题,反正目前的巨魔芋基本都是人工授粉的。植物园的工作员表示:巨魔芋的雄蕊和雌蕊非常好看,但很少有人会去看,因为只有靠非常近才能看得到,这么做的代价就是吸入更多难以言表的恶臭!他还表示,感谢互联网,让更多的人不用闻到恶臭,就可以观赏到这种美丽的花。...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3450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34509.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国家植物园展览的巨魔芋首次结实

国家植物园展览的巨魔芋首次结实近日,国家植物园(北园)展览温室中的巨魔芋结实,系国内首次。果实密密麻麻围成圆柱体,颗颗饱满鲜红,犹如一把鲜艳的火炬。2022年7月,国家植物园(北园)实现了首次巨魔芋群体开花,最大意义在于只能通过异花授粉的巨魔芋,能够在同期盛开的个体之间互相授粉。PC版: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oft/132784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view/1327847.htm

封面图片

我国在问天实验舱开展拟南芥和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实验

我国在问天实验舱开展拟南芥和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实验记者从8月29日在北京和上海同时举行的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暨空间站高等植物培养实验阶段性进展情况介绍会上获悉,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内的拟南芥和水稻种子萌发已成功启动,目前生长状态良好,后续将开展拟南芥和水稻在太空“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实验。8月29日,在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拍摄的“太空同款”水稻培养单元。新华社记者张建松摄2022年7月,问天实验舱成功发射并与天和核心舱交会对接,7月28日,载有实验样品拟南芥种子和水稻种子的实验单元,由航天员安装至问天实验舱的生命生态通用实验模块中,通过地面程序注入指令于7月29日启动实验。8月29日,在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拍摄的“太空同款”拟南芥培养单元里,拟南芥开的花。新华社记者张建松摄目前拟南芥幼苗已长出多片叶子,高秆水稻幼苗已长至30厘米左右高,矮秆水稻也长至5至6厘米高。“此前,我国已成功完成过拟南芥在太空‘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实验,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完成空间微重力条件下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的培养实验,并获得水稻培养的关键环境参数,为利用水稻进行空间粮食生产提供理论指导。”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郑慧琼说。郑慧琼说,由于种植空间和能源供给都十分稀缺,太空种植的农作物必须具备高产优质、高生产效率和低能源消耗的特性。8月29日,在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实验室,郑慧琼研究员(右二)和研究团队成员观察地面对照水稻实验单元里的水稻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张建松摄据介绍,在过去60余年中,科学家对于在空间种植和栽培植物进行了大量研究,当前研究重点逐渐由对植物幼苗阶段的研究扩展至种子生产研究,但目前只有油菜、小麦、豌豆等少数几种作物在空间完成了“从种子到种子”的实验。8月29日,在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实验室,郑慧琼研究员(左)和学生观察实验结果。新华社记者张建松摄“开花是植物发育的关键环节。在空间条件下,植物开花时间延迟、开花数目少、种子结实率低和种子质量下降等问题仍然没有克服。”郑慧琼说,本次实验将探索利用空间环境因素控制植物的开花,实现在较小封闭空间中令植物生产效率最大化的可能途径,为进一步创制适应空间环境的作物和开发利用空间微重力环境资源提供理论依据。PC版: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oft/131006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view/1310063.htm

封面图片

太空种菜成了:中国空间站的水稻、拟南芥长势喜人

太空种菜成了:中国空间站的水稻、拟南芥长势喜人随着问天实验舱上行、在中国空间站内进行的高等植物培养实验,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拟南芥和水稻种子样品的生长状态良好。7月28日,载有实验样品拟南芥种子和水稻种子的实验单元,由航天员安装至问天实验舱的生命生态通用实验模块中,并于7月29日启动实验。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将实验单元安装至生命生态通用实验模块蔡旭哲打开生命生态通用实验模块拟南芥和水稻的种子都已经萌发,其中拟南芥幼苗已长出叶子,高杆水稻幼苗已长至30厘米左右,矮杆水稻也有5-6厘米,生长状态良好。后续,将完成拟南芥和水稻在空间站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的实验,并在实验过程中由航天员采集样品、冷冻保存,最终随航天员返回地面进行分析。微重力条件下水稻的生长发育情况作为本次空间实验的样品,拟南芥和水稻是两种模式植物。拟南芥代表双子叶、长日、十字花科植物,很多蔬菜,比如青菜、油菜等都属于十字花科。水稻代表单子叶、短日、禾本科植物,很多粮食类作物,比如小麦、玉米等属于禾本科。空间站内水稻生长状态良好微重力条件下拟南芥的生长发育情况本项目主要研究空间微重力条件下,拟南芥和水稻的开花调控的分子机理。实验的目标是完成拟南芥和水稻在空间站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的培养研究,探索利用空间环境因素控制植物的开花,来实现在较小的封闭空间中植物生产效率最大化的可能途径。同时,通过航天员在轨采集样品,冷冻保存返回分析,鉴定空间微重力调控植物开花的关键枢纽基因并对其进行功能验证,为下一步构建适应空间微重力环境的高产优质农作物提供分子元件。“太空水稻”“太空拟南芥”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郑慧琼表示,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完成空间微重力条件下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的培养实验,并获得水稻培养的关键环境参数,为进一步解析空间微重力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分子基础,利用水稻进行空间粮食生产提供重要理论指导。同时,通过转录组分析比较拟南芥和水稻两种模式植物在空间环境中开花途径关键基因的表达及其调控网络的变化,解析空间微重力对于长日和短日植物开花的分子机理,为进一步创制适应空间环境的作物和开发利用空间微重力环境资源提供理论依据。PC版: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oft/130997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view/1309973.htm

封面图片

我家花园里开花结果的树|||我家前院阳光好,栾树上已经结满了小灯笼果实,这些小灯笼一直要挂到明年,叶子掉光了它们也挂着。后院比较

我家花园里开花结果的树我家前院阳光好,栾树上已经结满了小灯笼果实,这些小灯笼一直要挂到明年,叶子掉光了它们也挂着。后院比较阴,栾树上还是串串黄花。门口的大无花果树结了好多果,冬天孕育的第一轮果不多,很快就会成熟了,现在才开始冒出来的第二轮果很多,但熟不熟得了要看今年冬天来得早不早。前几年我到处送朋友,去年前年第二轮果都没熟。小小的西梅树没有给它浇水施肥,还是努力地结了几十个果子,去年收了20多颗,味道还不错。前院还有一棵开满红花的树,花很香,满园都能闻到。它旁边还有一棵很大的苹果树,现在刚好结果子了,不过不好吃。木槿树开花了,每朵花只能开一天,但是花骨朵儿很多,所以还是能开上好久。我家后院还有一棵大大的梧桐树,下雨的时候很有点诗意。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我家还有十几棵杜鹃树,春天开完花它们就默默地做背景墙了,比木头篱笆好看多了。还有丁香树枫树竹子等等等等懒得写了。那些几十米高的参天松树全部都是左邻右舍的,我家一棵都没有,好在没有,要不后院更阴了。#园艺#西雅图#种花

封面图片

中国科学家在非洲发现消失百余年的濒危植物

中国科学家在非洲发现消失百余年的濒危植物童话照进现实?这座岛上处处是惊喜!1.65亿年前,由于剧烈的地壳运动,马达加斯加岛与非洲大陆逐渐分离,形成了位于非洲大陆东南方海面上的世界第四大岛。马达加斯加岛长近1600千米,平均宽度约为400千米,最宽为570余千米。该岛主要特征:中部由一块上升岩形成巨大的中央山脊高架地面,西边宽阔东边狭窄,还有一条长达千余公里的原始森林带。与外界隔离长达上亿年,该岛的动植物有着独特的演化,岛上80%以上的物种为特有种,拥有地球上最多的独特动植物数量,特有物种超过15000种,目前发现马达加斯加岛共有91种爵床属植物,其中84种为特有种。爵床科(Acanthaceae)爵床属(JusticiaL.)珍稀植物——塔那拉爵床(JusticiatanalensisS.Moore)就是其中一员。塔那拉爵床图片来源:作者拍摄马达加斯加岛的中部地形为高原山地,为热带高原气候。这种独特的地貌和气候,造就了中部高原森林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截至2010年,MadagascarCatalogue数据库在所有分类级别共记录了14883个公认名称(64目,243科,1730属,11220种和1626个亚种分类单元)。在马达加斯加记录的11220种维管植物中,10650种是被子植物,本土被子植物物种总数为10319种,其中8621种为马达加斯加特有,特有率达83.5%。这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依旧有许多物种等待发现和记录,该地区具有极高的科考价值和意义。野外科考最大的魅力就是在于探索人迹罕至的未知世界,采集和记录缤纷奇幻的生物物种。美丽的马达加斯加岛(图片来源:Veer图库)科考路上,“捡”到个宝贝2019年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组织的联合科学考察队对马达加斯加中部高原开展植物多样性科学考察。科考队经过几小时的跋涉终于行进到了AntavolobeIaroka森林深处,这里鲜有人类活动的痕迹。随着一份份植物标本的采集,标本袋渐渐饱满沉重,同时长时间的探索也使得科考队员们逐渐疲惫,大家便行经到一块阴湿的岩石底下休息。科考队发现在岩石上垂吊着几株不起眼的小草本,起初被暂定为枪刀药属的HypoestesviguieriBenoist。恰好是这几株植物的花期,队员们采集了几份开花标本并对其形态拍照之后便继续探索这座植物资源宝库。后来,科考队回到研究基地对繁多的植物标本的进行处理和鉴定时,发现这几株长在岩石上的小草的花冠可分为上下唇,上唇的花瓣裂成2片近圆形,下唇的花瓣裂成三份两侧的为圆形,中间的近椭圆形并且上唇花瓣内表面有一个通道状的结构,把花柱固定住。这一花结构是爵床属植物的特征,通过进一步的查阅文献和比对标本,科考人员发现那几株不起眼的小草是自1895年采集记录之后百余年都没有再次发现的“塔那拉爵床”。发现塔那拿爵床的AntavolobeIaroka森林图片来源:作者拍摄盛一爵露水,品自然之味爵床属植物因其叶形丰富、花色艳丽、花形各异而极具园林观赏价值,其应用形式包括花境、花带与花丛、绿篱、林下绿化及室内绿化等。花境是指以树丛、树群、矮墙或建筑物作背景模拟多种花卉在自然界中林地边缘地带交错生长的状态,营造一种不规则的、自然式的景观。爵床科中有许多观赏植物,如观花植物绿苞爵床(Justiciabetonica)和虾衣花(Justiciabrandegeeana),观叶植物小驳骨(Justiciagendarussa)、黑叶小驳骨(Justiciaventricosa)和花叶小驳骨(Justiciagendarussa‘SilveryStripe’)等常用于花境中。花带指在道路沿线种植各色的花卉宛如彩色的飘带,花丛即将几株或十几株花卉组合成丛的自然式种植方式。花带和花丛中常用的爵床属植物有绿苞爵床和虾衣花等。绿篱是园林中最普遍的绿化形式,可以起到隔离、围护的作用。小驳骨、黑叶小驳骨、虾衣花因常绿,耐修剪特性常用作绿篱植物。用于林下绿化及室内绿化的植物通常具备耐阴、喜阴的特点,爵床属植物多为阴生植物,是极佳的填补林下及室内绿化的花卉。爵床(Justiciaprocumbens)的花冠粉红色,花形奇特极似古代的酒具——爵,花瓣下唇还有美丽的斑纹,颇耐观赏,是优良的室内盆栽植物。目前有关塔那拉爵床的研究相对较少,拥有奇特叶纹和下唇的塔那拉爵床有着极大的研究与开发潜力。塔那拉爵床图片来源:作者拍摄在过去十年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受威胁(易危、濒危或极度濒危)的马达加斯加现存物种数量大幅增加:2010年IUCN红色名录中濒危物种有56种,2015年为110种,2021年为128种。此次科考范围遍及整个马达加斯加岛的中部高原,科考人员发现塔那拉爵床只在中部高原的两座森林(AntavolobeIaroka和Ambohimitombo)分布,数量不过百余株,属于濒危物种。同时,这两座森林正面临丛林火灾、非法砍伐和刀耕火种的威胁,栖息地的逐步丧失是塔那拉爵床分布狭窄数量稀少的重要原因。虽然爵床属植物在世界上有600多种,但每一种都带有其独特的遗传信息,在其特有的生态位发挥着它的作用。在这颗蔚蓝星球上,仍存在着许多像塔那拉爵床这样神秘而又濒危的生物,若不加以保护,它们极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从地球上消失,成为我们永远的遗憾。     ...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4605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46051.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