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结束将数据中心置于海底的实验

微软结束将数据中心置于海底的实验2020年,该公司公布了纳蒂克项目最大规模的测试结果。它证实了自己的理论,即把数据中心置于水下深处,就不会像正常安装在陆地上那样遇到许多可能导致硬件故障的问题。微软声称,与陆地数据中心相比,水下服务器的设备故障率仅为陆地数据中心的1/8。此外,这种水下服务器可在90天内完成设置和安装,而陆地数据中心的建设则需要长达两年的时间。但现在,微软已悄然证实,它已结束了水下数据中心实验。据数据中心动态网站报道,微软云运营与创新(CO+I)部门主管诺埃尔-沃尔什(NoelleWalsh)表示,公司"不会在世界任何地方建设海底数据中心"。威尔士补充道:我的团队为此付出了努力,并取得了成功。我们学到了很多关于海平面以下作业、振动和对服务器影响的知识。因此,我们将把这些经验应用到其他案例中。微软也发表了声明,表示未来不会继续建设水下数据中心:虽然我们目前没有在水中建立数据中心,但我们将继续把纳蒂克项目作为一个研究平台,探索、测试和验证有关数据中心可靠性和可持续性的新概念,例如液体浸泡。让我们拭目以待微软,尤其是微软可能需要建立更多的数据中心,以跟上当前提供人工智能服务的趋势。...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35870.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35870.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微软确认水下数据中心项目已停运

微软确认水下数据中心项目已停运该海底项目多年来一直沉寂,但一直被媒体和其他公司视为一项正在进行的计划。该公司云运营+创新部门负责人诺埃尔·沃尔什告诉DCD:“我不会在世界任何地方建设海底数据中心。”该公司于2013年启动了Natick项目,并最终于2018年在苏格兰海岸部署了一个测试系统。855台服务器中只有6台发生故障,而陆地上的135台服务器中则有8台发生故障,微软指出稳定的外部温度是成功的一个因素。另一个原因是,数据中心充满了惰性氮气,而陆地数据中心则充满了活性氧气。微软在另一份声明中告诉DCD:“虽然我们目前还没有在水中建立数据中心,但我们将继续使用Natick项目作为研究平台,探索、测试和验证有关数据中心可靠性和可持续性的新概念,例如液体浸没。”去年,中国的海兰信公司在海南岛沿海部署了一个重达1,433吨的商业水下数据中心。——

封面图片

全球只有中美在做这件事 看中国如何把数据中心建在海底

全球只有中美在做这件事看中国如何把数据中心建在海底7月27日,《环球时报》记者在海南海底数据中心采访时,海底数据中心海南示范开发项目总经理蒲定介绍说,美国的微软公司以对环境较为苛刻的标准,将数据中心建在了温度更低的苏格兰周边的北海海域水下,且没有对外推广大商业应用。而中国则采用了与微软不同的技术路线,第一次将数据中心建在了海南陵水近海海底,水温高、环境复杂,施工技术难度更大,但却在全球率先实现了商业化应用。2022年12月,海南海底数据中心成功将全球首个海底数据中心核心装备“海底数据舱”放入海底,近300台服务器开始向外输出数据。这是全球商业海底数据中心运营的先河,中国又创造了一个全球第一。海底数据中心方案全景图(海南海底数据中心供图)在采访中,蒲定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现在全球95%以上的数据业务还是优先选择陆地传统数据中心,但海底数据中心的诞生,意味着中国为全球提供了一个新的赛道。目前全球研究和推动海底数据中心建设的领军企业分别是微软和海兰信,而国内企业与国际巨头在这一领域各有所长,处于并跑阶段。中国在海底数据中心的创新,有望成为我国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突破技术封锁的典型领域。省电、省水、省地,低能耗、低成本、低时延,是海底数据中心相比于陆地数据中心的天然优势。蒲定说,“以陆地1万个机柜为例,同等算力的海底数据中心,每年能节省用电总量1.75亿千瓦时、节省建设用地面积9.84万平方米、节省淡水15万吨。此外,数据舱内恒压恒湿无氧无尘的环境还会让服务器的可靠性大幅提升。”但是将数据中心建在海底,享受海洋水体带来的诸多有利条件,在技术实现上并非易事。《环球时报》记者从海南海底数据中心了解到,建设海底数据中心就是将服务器等IT设施安装在海底密封的压力容器中,用海底复合缆供电并将数据回传至互联网的数据中心。作为核心装备的海底数据舱单个罐体呈圆柱形,重达1300吨(含基础底座),相当于1000辆小汽车的重量。罐体直径3.6米与“天和号”空间站核心舱相当,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海底数据舱”。蒲定说,“中国的施工方案是先预制好海底数据中心,等到部署时,哪怕是一片空海,海缆一旦铺成,我们就把整个模块放入海底。整个部署过程不像是一个工地,并长期在海底施工。而是在陆地上将海底数据中心模块基本完成安装调试,再放入海底,短短几天就可以完成了。”全球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下水瞬间(海南海底数据中心供图)蒲定告诉记者,“数据中心其实最怕的是水,海底数据中心意味着把各种IT硬件设施直接放进大海里。如何做好密封、防腐工作,同时还能保证电力安全运营,这些都是巨大的技术挑战。”根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在数据舱罐体密封时,每个螺栓的顺序和方向必须精准到毫米。海南海底数据中心专门制定了一套操作规程,先后攻克可回收水下泵模块设计、超大直径封头法兰水下密封安全性等技术难题。另外,海底数据中心的建设还考虑了极端自然灾害的防御,包括地震、海啸以及台风所引发的海浪冲击。蒲定表示,中国的海底数据中心是按照100年和500年一遇重大海底自然灾害所设计的,保证在几百年一遇的自然灾害下,海底数据中心仍然可以稳定运行。在海底开建数据中心是两大专业领域的相互融合:信息化建设与海洋工程。“你看,中国的海洋工程已经把油气开采相关的各种设备都放到海里了,已经超过了30年。国内的通信行业数据中心发展也超过了一二十年,但是把两个行业整合在一起,去建设海底数据中心,就是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事情。”蒲定表示,中国在建立海底数据中心上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在建设过程中没有任何国际参照,也没有既有经验进行学习和借鉴,而全靠“自己一点点去摸索和尝试。”今年7月份,作为中国海底数据中心的首舱客户,中国电信集团海南分公司、中国信通院联合发布了半年度运营报告。报告指出,自海底数据中心启用以来,运行良好,各项指标平稳,供配电、暖通、弱电等系统工作正常,为IT系统提供了稳定的电力和运行环境——业务服务器零故障。蒲定表示,海底数据中心的建成填补了我国在海洋工程与数据中心新基建融合发展领域的空白。另外,通过与海上风电等新能源结合,海底数据中心可逐步从低碳迈向零碳,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新方案,为陆海统筹及立体用海提供新思路。也将为国家“东数西算”战略提供“陆数海算”新补充,为“海洋经济+数字经济”的发展创建新赛道。...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7364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73643.htm

封面图片

海底云水下数据中心将于今年开放营业

海底云水下数据中心将于今年开放营业一家名为"海底云"的公司计划在2022年底前在美国海岸建立一个商业化的海底数据中心,并计划在墨西哥湾和北海部署其他设施。Subsea公司称,它已经与"一个友好的政府派别"部署了其技术,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将其第一个商业吊舱放入华盛顿州安吉利斯港附近的水中。该公司声称,将其数据中心模块放置在水下可以减少40%的电力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并通过允许数据中心靠近大都市地区来降低延迟,其中许多地区位于海岸附近。然而,根据Subsea公司创始人MaxieReynolds的说法,它还可以部署1兆瓦的容量,比在陆地设施上启动和运行1兆瓦的成本低90%之多。节约的原因是材料清单较小,部署和维护方面的复杂性较低。在大都市和农村地区安装基础设施是很复杂和昂贵的:需要考虑土地权和许可证,劳动力也比较慢,而且可能更贵。安吉利斯港的部署被称为儒勒-凡尔纳,将由一个20英尺的吊舱组成,其大小和尺寸类似于一个标准的20英尺海运集装箱。据Subsea公司称,里面有大约16个数据中心机架的空间,可容纳大约800台服务器。如果需要的话,可以通过增加一个吊舱来提供额外的容量。该部署中的吊舱到岸上的链接提供了100Gbps的连接。据Reynolds称,由于这是一个商业部署,JulesVerne将对任何潜在的客户或合作伙伴开放,以虚拟或其他方式来检查它。它将被安置在浅水区,从港口可以看到,而墨西哥湾的Njord01吊舱和北海的Manannan吊舱预计会更深,分别在700-900英尺和600-700英尺。Subsea吊舱通过浸泡在水中保持冷却,这是减少电力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原因之一。在内部,服务器也被浸泡在电介质冷却剂中,这种冷却剂可以导热但不导电。然而,海底吊舱的设计是为了被动地分散热量,而不是像陆上数据中心的浸没式冷却那样使用泵。但是,如果出了问题,或者客户想更换他们的服务器,会发生什么?根据Subsea公司的说法,客户可以安排定期维护,包括更换服务器,该公司表示,一个团队需要4-16个小时才能到达现场,把所需的吊舱带上来,并更换任何设备。微软已经证明了水下数据中心的可行性,在过去的十年中,微软已经部署了几个水下数据中心,作为其纳蒂克项目实验的一部分。最近一次是在2020年从苏格兰奥克尼岛附近的海底打捞上来的,其中包括12个机架和864台服务器。与Subsea吊舱不同的是,ProjectNatick的外壳是用氮气填充的。微软报告说,在实验过程中只有"少数"服务器出现故障,Subsea预计其数据中心将需要更少的维护,因为灰尘和碎片等环境污染的风险降低了,热冲击也减少了。PC版: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oft/131271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view/1312711.htm

封面图片

海南陵水:全球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下水

海南陵水:全球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下水3月31日当天下午,全球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下水。据介绍,这个项目承建方为深圳海兰云数据中心科技有限公司,此前联合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对海底数据中心建设海域筛选后落户到陵水黎族自治县英州镇清水湾,数据中心由岸站、水下中继站、水下数据终端和海缆组成,岸站承载电力、网络接入和中央监控等设施,水下中继站是负责电力及网络分发、控制和回传的中间接续水下设施的统称,水下数据终端则集中放置电子信息设备和水下设施。其中,水下中继站和水下数据终端部署在指定目标海底。频道:@TestFlightCN

封面图片

微软因建造数据中心而产生的间接排放量大幅增加

微软因建造数据中心而产生的间接排放量大幅增加访问:NordVPN立减75%+外加3个月时长另有NordPass密码管理器本周,微软公布了其2024年度环境可持续发展报告。其中最大的亮点是,微软为其云和人工智能服务建设新数据中心的努力导致碳的间接排放量上升了相当大的比例。微软总裁布拉德-史密斯(BradSmith)写道,与2020年的基准相比,微软2023财年的直接运营排放量(即范围1和范围2)下降了6.3%。然而,间接排放量(即范围3)的大幅增加抵消了这一减少。与2020年的基线相比,2023财年的间接排放量增加了30.9%。史密斯写道,结合微软产生的直接和间接排放量,2023财年的排放量比2020财年增加了29.1%:我们范围3排放量的增加主要来自于更多数据中心的建设和建筑材料以及半导体、服务器和机架等硬件组件中相关的含碳量。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我们作为一家正在扩建数据中心的领先云计算供应商所特有的。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反映了全球在开发和使用更环保的混凝土、钢材、燃料和芯片方面必须克服的挑战。这些是我们范围3挑战的最大驱动力。他补充说,微软目前已在全公司范围内发起一项新的努力,以减少范围3的排放。微软的一项新要求是,到2030年,其大批量供应商必须使用完全无碳的电力来提供微软的产品和服务。许多数据中心还需要大量的水来冷却这些大型服务器群。史密斯本周表示,微软的最新数据中心在设计上完全不使用水冷却。我们需要继续观察这些努力和其他努力能否让微软在短短六年内实现碳负增长的目标。...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31194.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31194.htm

封面图片

微软官方确认已经无限期搁置海底数据中心项目 但具体原因并未透露

微软官方确认已经无限期搁置海底数据中心项目但具体原因并未透露https://www.landiannews.com/archives/104602.html实际上无论是部门负责人还是微软官方发言人都没有透露为什么要搁置海底数据中心项目,从前期消息来看这些海底数据中心运行顺利,按理说应该会被扩大测试范围才对。现在被搁置只能说肯定出现了某些微软并未透露的原因,无论是经济效益、成本还是服务器运维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可能微软发现了某种问题才会搁置数据中心。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