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也曾经把学者的著作,和他们做人直接挂钩,后来接触的人多了我就发现,其实很多学者说的和做的完全是两回事,他们的学术主张、公开

我自己也曾经把学者的著作,和他们做人直接挂钩,后来接触的人多了我就发现,其实很多学者说的和做的完全是两回事,他们的学术主张、公开发言和他们的为人处世根本不同。有人看他讲话你觉得他一定特别平和,其实你和他近距离接触,无论怎么热情打招呼,人家根本不理你;有人嘴上抨击不公平和黑暗面,现实中其实时时处处都是自己要特权;有人在他的领域做到顶尖,其实把学生当奴才,看不起其他职业从业者;还有人自诩为贵族,认为做学问都是他们贵族的精神游戏……诸如此等。见多了,就觉得读其书,不必想见其人。进而觉得从事这个职业的人,也和其他职业没区别,也是圈子,也混关系,蝇营狗苟,潜规则多得去了,哪有什么特殊的呢?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超过一半的美国雇员没有休完他们的假期时间 部分原因是远程工作

超过一半的美国雇员没有休完他们的假期时间部分原因是远程工作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在美国只有48%的工人说他们用完了所有分配的假期。有人会拒绝使用他们应得的带薪休假,这可能看起来很奇怪,但许多人说他们担心在工作中落后,或者觉得把过多的工作量留给同事不好。还有一些人觉得他们根本不需要休假--估计是那些真正热爱自己工作的人。另一个原因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恐惧(偶尔是有道理的),即用完所有的假期可能意味着失去晋升的机会。许多人还认为,如果一个公司正在裁员(这在最近的科技界已成为一个熟悉的景象),老板们更有可能保留那些休假天数较少的员工。在其他地方,12%的受访者没有用完他们所有的假期,因为他们的老板不鼓励休假。当许多员工仍在遭受大流行病期间开始的职业倦怠时,这些结果让人读起来很难过。不稳定的全球经济和对工作的威胁也给工人带来了额外的压力,这意味着现在休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家工作也导致了人们休假天数的减少。过去员工请假的常见原因,如看病,现在可以通过远程方式或离开家庭办公室短时间内完成。"美国员工一直被灌输这样的观念:如果你不上班,你就是懒惰或有被取代的风险,"工作场所咨询公司NeuroLeadershipInstitute的全球人才和绩效主管克里斯蒂-普雷特-海恩斯说。"我们还被教导说,要想得到更多,就必须付出更多,由于我们都想得到更多,所以我们倾向于把积极的工作放在生活中的其他事情之上。"这个问题在欧洲没有那么严重,那里的工人通常会得到比美国员工平均15-20天的带薪假期更多的假期--而且对使用这些假期的罪恶感更少。最终,保证美国工人至少使用一些休假时间的唯一方法可能是公司要求员工享受最低数量的假期。在对5900多名美国工人的调查的其他地方,只有51%的参与者说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总体上感到满意。年长的工人对他们的工作提供了最积极的评价,大约十分之四的工人(39%)说他们的工作或职业对他们的整体身份非常或非常重要。而且,尽管有这么多人没有使用他们的全部分配,大多数工人对带薪休假给予了高度重视。...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5293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52937.htm

封面图片

昨天那名中国女子坠楼死亡有隐情?

昨天那名中国女子坠楼死亡有隐情?网友爆料:几名本地知情人的爆料,我们得知这个事情并不简单,也不是一起普通的坠楼死亡事件,这个事件中死者是一名中国女性,职业不详,年龄三十多岁。事发时现场有三个人,两男一女,都是中国人,当时三个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本地人有懂得中文的,大概听出来他们三人争吵的内容。其实就是不说,很多人也差不多能猜到个大概,两个中国男子想要霸王硬上弓,可是,这名女子不从,继而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引得周围房间的人围观,当时有一名中国男子大声呵斥女子,“你装什么装?谁不知道你在这里是什么货色?你今天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一个懂中文的本地人说,感觉那两个男子要强暴这名女子,但是该女子奋力拒绝,所以那两个男子恼羞成怒,直接对着这个女人就动手了。本地人说,听他们当时吵架的状态,这个女子不像是自己跳楼身亡的,有的媒体就是瞎写一通,还说什么抑郁症,其实就是柬埔寨警局想要以自杀结案,随便找个由头,就说是抑郁自杀了,还说什么男子劝阻?怎么可能是劝阻呢?现在两个男人早都跑掉了。这个女人的死亡,不排除是在拒绝强奸打斗的过程中被人推下去的,只不过本地六扇门根本不愿意管而已,又或者那两个男子花钱消灾了,就希望这个案子定性为自杀,草草结案了事。其实哪有那么多人自杀呢?那么多中国人在国内的时候都活得好好的,偏偏就愿意来这里自杀?这里咋了?这里是圣地啊?动不动就自杀?简直太可悲了,有关部门如果好好查一查,看看一年有多少中国人在这里死于自杀?相信哪个数字一定是惊人的。不过这名女子坠楼死亡后,她的尸体并没有在第一时间被拉走,而是停了大概三四个小时,为何停放那么久?因为等着朋友来给收尸啊,没有人来给收尸的话,跟谁要遗体处理费呢?你指望他们免费给人拉到殡仪馆?那你还真想多了,他们哪有那样的好心呢,这里跳楼死亡的中国人哪个不花了1500-3000刀的处理费?昨天这个女子很惨,尸体停了三四个小时,最后朋友支付了3000刀才把尸体运走。哎,这个地方,真的没法说了,还有良心吗?还有人道主义关怀吗?还有人性吗?啥都没有了,他们表面上信佛,心里却只认钞票,尤其是对待我们中国人,除了钱,好像没有什么可谈的。

封面图片

广州车展全是新车 但人多的都是国产车展台

广州车展全是新车但人多的都是国产车展台毕竟又是 “ 公路高铁 ” ,又是 “ 李想跳楼车 ” 的,话题给足了,大伙儿都想看看真车到底咋样。反正我看着感觉还是挺拉风的。有人说,每生产一台MEGA,就有一辆和谐号失去头部,可能还真没说错。要考虑到空气动力学,MEGA和和谐号应该算是英雄所见略同了。按照理想的说法,MEGA的这个外观能把风阻降到 0.215,比毛豆3和Taycan都要低,所以它的百公里电耗只有15.9度,基本和纯电轿车一样,属实是MPV的天花板。现场甚至有比较着急的日本友人,干脆把卷尺掏出来了。在充电上,MEGA用的是最新研制的5C麒麟电池,12分钟能充500 公里,几乎没啥黑点。如果真按网上说的,卖50 万,那性价比算是很高的了。据说MEGA原本是不打算来车展的,后来可能是感到友商给的压力,才连忙出来露个相。这位友商,不用多说,想必是隔壁的小鹏X9。事实上,X9的造型同样也饱受争议,虽然没有MEGA做的这么激进,但咱就问好不好看吧?不过, MEGA上没有的后轮转向系统,X9给做到了,还是全系标配,这不得遥遥领先?据说X9的最小转弯直径只有10.8m,就像一个灵活的胖子,掉头的时候不用反复捯饬,有效解决了MPV车太大不好停的痛点(没错,说的就是MEGA)。另外呢,像是冰箱、彩电、音响也是该有都有,再加上800V高压SiC平台,5分钟充电200 公里,基本和MEGA打平,而且X9的预售价只要38.8万起。40 万打50 万?不管打不打得过吧,已经赢了。虽然今年理想小鹏都有大动作,但蔚来似乎是熄火了,一款新车没出,估计是手头有点紧。要不然,我还挺期待看到一台换电SUV的。不过这次做纯电MPV的,也不止理想小鹏,还有一家传统势力,那就是沃尔沃的EM90 。但它一上来就开口要80 万,网友们直接听笑了。这不就是换壳 009吗?和它这么一对比,60 万的极氪 009简直性价比爆棚。但有没有一种可能,人家沃尔沃根本就没打算开卖?说不定等到它全世界开卖以后,中国区再降价20 万也不好说。其他纯电MPV还有大众ID.BUZZ,致敬了经典车型大众T1,想必喜欢的人不少。但它还是没定要不要在中国上市,咱也就不多说了,先看看其他轿车。比如说极氪 007,这也是一款人气爆款,主要是,之前做的宣传片实在是太帅了,外界的呼声很高。要知道,极氪的调性向来是给的很足的,这次它更是打出了一个 morethansexy 的口号。只是极氪把特斯拉拍得这么帅,我还以为宣传片拍的是特斯拉呢。咳咳……其实这次的重点是,007做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完全脱离了原本的家族式外观。好消息是,蛤蟆灯终于没了,但坏消息,又多了一条灯带。大家觉得这个造型可以接受吗?不过幸好,这回的灯带应该是选装,普通版是没有的。说实话,低配看着舒服多了。本来我还在纠结这车和 001哪个更贵,但谁能想到, 007的预售价只要22.49万,是真的香,简直香透了!关键是,最大功率310kw的后驱电机竟然是标配……什么叫大后超啊?而且不止是 007,极氪 001FR 这车,我今天也终于是摸到了。有一个不算槽点的槽点,作为一台赛道级性能车,FR竟然还继承了 001的座椅加热、通风、按摩,这是什么赛道级家用车?s与此同时, 007的另一个兄弟银河E8也在车展上发布了,应该就是传说中 “ 银河之光 ” 的量产版。看下面这张图,就知道什么叫 “ 网红车 ” 了,嗯,有吉利那味了。当然E8的内饰细节做的还是不错的,现在就看价格如何了,不知道会不会和 007扭打在一起。另外,华为这边就更是堵得水泄不通,而且都是主播,看得出来华为是有多受人欢迎了。甚至还有来自俄罗斯的车评人,怕不是俄罗斯倒爷?至于智界S7和阿维塔12,前几天才刚上市,我就不用多聊了吧。当然除了轿车,还有跑车。比如这个MGCyberster,预热了大半年,就连价格网友们猜了好几遍,这回终于是上市了。诶,还真别说,这车外头的样子够帅,内饰也挺不错的,不过有个小槽点是,车里整了好几块小屏,但屏幕素质比较一般。软顶敞篷小跑车,再加上剪刀门,带个不懂车的妹子出去还真不赖,只不过要30 几万,确实比之前想的要高了。说实话,这个定价我可能会选择买MX5。而且国人开跑车是为了敞篷和剪刀门吗……嗯,有点社死。其他跑车还有昊铂SSR、仰望U9等等,人气都很高,当然价格也很高。而在SUV这边,战斗就没有这么激烈了。比亚迪海洋系列又出新款,定名为海狮,其实这个车去年就已经透露出来了,现在才上,估计是车多的排不过来。还是海洋美学,还是e平台3.0 ,还是原汁原味的比亚迪。据说价格会在20 万以上,但在这个价位已经有唐和护卫舰 07,也不知道比亚迪这越来越重叠的产品线,之后打算咋整。再来看比亚迪的老对手长城。这款坦克700Hi4-T搭载了3.0TV6双涡轮增压发动机,算是国产车里少见的大排量。但我怎么都想不到,这车能定到70 万,可以说是直逼仰望U8了。要知道这个系列小一号的坦克500Hi4-T只卖33万,中间足足差了40 万。不过目前这款还是个首发限定版,限量70 台,不知道普通的量产版会定到什么价格。那么它和2.4T+8AT的混动普拉多选一个,你会选哪个?而且不仅是普拉多,这次丰田是下定决心冷饭热炒,连皇冠、世纪也回来了,世纪还改了个名叫世极,真当我不认识你了?这次的丰田世极也是一个插电混动,搭载了3.5LV6发动机,四驱 + 后轮转向,基本上就可以当个油车来开。据说在日本卖2500 万日元,约合人名币120 万,估计只有收藏家会买吧。开车的时候估计还得套个蕾丝白手套才行。这次还有个特有意思的事,通用把他们家的大排量给带来了——搭载了5.0LV8发动机加上10 档手自一体变速箱纯油性能跑车,MustangDarkHorse。什么叫美式大V8,环保去 ** 啊?主打的就是一个反向电动化,叛逆。总之,逛完这次车展,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车型的多元化又回来了。过去几年,车企们的重点都是放在SUV上,所以市场上的SUV车型一抓一大把。不可否认SUV很家用,只是轿车和MPV同样有它们不可替代的优势。编辑部一位雷车车主,在开了五六年SUV后,也是觉得SUV开久了有点没劲儿,这次一定要换台纯电的轿车。这回,厂商们也是终于发现不是所有人都喜欢SUV的。所以,咱看到MPV和轿车明显多了,国产小跑车也来了。希望下次车展,厂商们能带来更多好玩的新车。...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9782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97827.htm

封面图片

14亿人却做不好科研 印度学术困境难解

14亿人却做不好科研印度学术困境难解印度,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正在进行最大规模的领导人选举。6月1日之前,9.7亿的印度选民将要选出他们的新一任领导人。本土科学家们对这个政治话题关注度颇高,其背景是,印度的学术界正处在一个关键节点。具体来说是政府对科研的资助体系,正在经历重要变革,在这个国家主导了科研投入的国度,印度科学家希望,新一届为期5年的政府能够坚定地把更多资金投入基础科研,同时增加资助透明度。正如印度在经济等方面的体现,这是一个充满未来和希望的地方。年轻人口充足,好学而愿意吃苦,以改善生活和阶级跃升为目的,愿意付出努力。在这样的条件下,现任总理莫迪曾说,印度要在2047年(印度从大英帝国手里独立出来100周年)成为一个发达国家,以及更近的目标,即在2030年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不管从哪个角度拆解这个目标,科学、技术能力都是底层和深远的发展动力。但现实是,在印度学术界,资金不足、资助体系不流畅困扰着这里的最聪明的头脑。借着印度大选的时间点,本文我们详细聊聊印度科学家是如何展望他们的科学强国之路。现状:极具性价比的印度科学从科技的角度看印度,过去十年,印度创造了属于他们的高光时刻。太空领域的成就是绝对的代表。从2013年开始,印度成功发射了“Mangalyaan”火星探测器,成为继美国、苏联和欧洲之后第四个成功探测火星的国家,这次一击即中的成就开启了印度一系列航天尝试。2017年,通过PSLV-C37运载火箭,印度一次性将104颗卫星送入太空,在当时也创下了单次发射卫星数量的新纪录。再看2023年8月23日,印度第三次探月任务“月船3号”成功着陆月球,成为继美国、苏联和中国之后第四个在月球表面软着陆的国家。更令人称奇的是,完成这一切的预算仅为7400万美元,甚至比拍一部科幻电影的成本还低。对印度来说,技术成就是一种国力象征。总理莫迪在直播画面里用力摇着印度三色旗:“我们正在见证历史。”极力传达一个新的形象和信号:一个崛起中的国家在全球精英中占据一席之地。同样的成就,也体现在印度的科研成果产出上。在2008至2018的10年里,印度的科技论文发表数量以惊人的两位数增长,带着印度整体排名从全球第九,一跃成为如今的全球第三大出版国,仅次于美国和中国。同时,其学术界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蓬勃生长,2014年至2021年,大学数量从760所激增至1113所。在展示出了“印度速度”的同时,学术界的运行和他们的登月任务一样,也展现出“花小钱办大事”的理念。印度科学技术部(DST)的一份报告指出,印度研发支出仅占到其GDP的0.64%。作为对比,2022年,经合组织38个成员国平均研发支出大约占本国GDP的2.7%,中国与此相近,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在2021年的研发支出占比为2.4%。图:近年来,印度研发投入占GDP比例趋于降低丨来源:DST还有一些其他成就,比如印度相当著名的仿制药产业。印度官方数据显示,以产量计算,2021至2022年间,印度的制药产业在全球排名第三,其中绝大多数为平价的仿制药。在那场影响全球的疫情当中,印度出产的仿制药在客观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遥感卫星群,也是印度组建的。但高光的成就不代表所有现状,光芒甚至会产生更多不被关注的阴影。一位印度学者指出,该国现有的资源越来越倾向于支持能够更快落地或商业化的项目。这是在资源有限下的选择,在强调经济价值的背景下,应用驱动的研究占据主导,为印度技术领域带来了片面的繁荣,而更基础的研究成为了被牺牲的那一部分。科研的最终价值体现在推动社会进步,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基础研究催生出具有应用价值的技术,再到下一阶段的大规模应用,最终影响到每一个人。“我们必须铭记,为纯粹的基础研究留下一席之地同样重要。持续的创新活力才能构建全面而多元的研究生态系统。”印度物理学家ArindamGhosh在接受Nature的一次采访中表示。代价:顶级人才出逃相比于印度的经济地位——这个带有官方色彩的指标,在世界范围内,印度的人才拿下了不成比例的成就。近年来,印度裔顶尖人才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全面出击”,势力覆盖商业、政治和学界。去年莫迪总理访美参加企业家见面会时,有人调侃称这是“老乡见面会”,因为包括Google、微软、Adobe在内的顶级公司,CEO都是印度面孔。涌向美国的脚步没有放缓。据美国《高等教育纪事报》(TheChronicleofHigherEducation)报道,根据美国国土安全部数据,截至2023年9月,持有美国学生签证的活跃人数,印度为32万人,中国为25.4万人。印度15年来首次取代中国,成为美国留学生最大来源国。图:近年中国学生5-8月获发美国学生签证数量。图:同期印度学生获发美国学生签证数量。丨来源:高等教育纪事报“印度的教育系统培养了高素质的理科学生。然而现在的趋势是,学生移民到国外进行高等教育,往往永远不会回来,这导致了印度科学界技能的丧失,”印度浦那大学天体物理学家DebaratiChatterjee说。印度外交部估计,2022-2023仅仅一年间,印度出国的学生人数(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从130万增加到150万。印度本土学术人才库出现被“掏空”的危险。“我的团队接待了12名夏季项目实习生……我本来很乐意接受其中任何一位学生在我的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但他们没有一个人想留在国内。”去年升学季,印度著名学府印度科学研究所的遗传学教授UpendraNongthomba的一篇文章引发了广泛讨论。据印度专注学术报道的媒体TimesHigherEducation报道,印度学生出国攻读博士学位的人数激增,导致其国内大学出现大范围招生短缺,且情况在疫情后更加恶化。一位留学咨询机构负责人表示,2023年,前往海外的学生人数“显著增加”,为此前来咨询的博士候选人数量增加了70%。原因更多在印度内部。“在我们国家,科研资金和奖学金发放有非常高的不确定性,所以学生的生活都过得很拮据。”昌迪加尔大学助理教授NobleKurian的评价一针见血。这一呼吁得到了一些政治家的支持。国会议员ShashiTharoor就警告说,“官僚的冷漠”已经阻止了许多学生继续从事研究职业。“政府部门的入门级岗位的薪资要高得多……所以博士学位往往是国内学生们最次的选择,”他指出。当最优秀的人才纷纷选择出走,其国内的人才真空问题更加棘手,如何创造一个有吸引力的研究环境,成为了印度教育界和政府必须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一场由内而外的改革势在必行。改革:用正确的姿势撒钱归根到底还是钱的问题。而在资助科研方面,印度政府在其中起了绝对主导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学者们都关注大选的影响。颇具印度特色的现象是,在印度,大约六成的科研资金来自中央及地方政府和高校,而私营部门仅有四成。对比之下,私营部门在OCED成员国的研发支出中平均占比高达74%,欧盟27国中这一数字也达到了66%。图:前五大经济体,研发投入占GPD比例,据2020年数据丨图源:Nature印度其实也不乏跨国大公司,涵盖建筑、信息技术、制造和制药等多个领域,这些企业完全有能力在支持科研甚至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但在现行的、不透明的体制面前,他们显得非常吝啬。政府作出过努力。去年8月,印度议会通过了一项法案,批准成立Anusandhan国家研究基金会(ANRF),五年内向大学和实验室提供5000亿卢比(约合6...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9742.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9742.htm

封面图片

说一个直观感受,我大概2010年的时候变成互联网重度用户(之前都死读书去了),差不多在2016年之前,整个互联网都是男人的声音占

说一个直观感受,我大概2010年的时候变成互联网重度用户(之前都死读书去了),差不多在2016年之前,整个互联网都是男人的声音占据绝对主流的。那个时候男人是可以随意在网上开女人玩笑的,是可以随意嘲讽女人的,也根本不会有人去考虑女性看到这些言论会怎么想,基本都默认这种事稀松平常。大家现在看到那种“受害女人有罪论”很生气对吧?放十年前这都是主流声音。那时候如果有女性出来控诉性骚扰,也很容易就会被污蔑成“价钱没谈拢”、“是不是给了对方暗示”、“明明自己也很爽”。大概从2015、2016年开始,很多有学识、有胆魄的女性站出来为全体女性说话,才慢慢打破了这种不平衡,扭转了互联网广泛的厌女风气。她们承担了很多谩骂和诋毁,比如“这个女人真偏激”、“一定是没人爱吧”、“收了多少钱”。但她们也得到了更多来自女性的支持,因为她们表达的感受,正是多数女性的感受,只是多数女性,不敢说出来。然后就是后来几年,大量女性受到鼓励和启发,开始为自己发声,最终才有了现在相对好一些的舆论环境。包括有些男大V也是,原本都是紧密团结在男人身边、批量生产辱女段子的,看到风气的变化,忽然摇身一变开始向女性靠拢,很有意思,但不管他们是真心还是假意,至少他们的影响力会用在女性这边了,勉强也算是好事。我说这个,不是为了说“现在女人得到的已经够多了”,而是想说,女性生存环境的变化,从来都是靠女性自己争取来的,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有些年轻女生或者不常用社交媒体的女性,没有看到过这个变化过程,会想当然地觉得世界本就如此,甚至会觉得是男人给了她们这个环境,就像不熟悉女性运动历史的人,意识不到单是为了让女人能安心上学、无数女性付出了多少努力一样。世界原本不是这样的,是很多很多女性,让它变成这样的。【网评】所谓的“激进派”的极端,才换来“温和派”更宽广的生存空间。【网评】也只是微博这个平台变成这样而已,其实很多平台呼声的占比还是和十年前大差不差

封面图片

#网友投稿#赌徒老哥投稿的赌徒心理阶段性分析:为什么说新手经常会赢,其实不然,新手一开始输的也很多,这里只谈网赌,因为我没有去过

#网友投稿#赌徒老哥投稿的赌徒心理阶段性分析:为什么说新手经常会赢,其实不然,新手一开始输的也很多,这里只谈网赌,因为我没有去过澳门,不好空写。网赌同样有新手一开始就输的,通常他们输了就不再玩了,因为他们还有新手的另外一个意识:就是对网赌的怀疑,他们会偏向于我不是输了,我是被网赌骗了,继而不再继续充值。这里关于新手还有一点,一开始就输的人为什么不会继续大笔充值大笔的输呢?因为他们的赌性还没有被培养起来,那些一开始就赢,连赢,红很多的人,他们已经赢了很多,他们的赌性,也已经培养成功了,所以在大红之后他们输起来,也会一直大笔充值大笔下注,因为他们赢过很多,此时他们相信,网赌是可以赢钱的,我这次是运气不好,只要有本金,我还可以赢回来!而一开始就输的新手根本没有这种赌性,他们也不可能在首次输掉500,1000的时候再充1个进去继续玩。回到最开始的话题,为什么说新手会赢?不是所有新手会赢,而是输了的新手都在那一次网赌后退出了DB,而且他会觉得自己是被骗,就更不会到处去说自己的一次网赌经历,因此大家听不到新手输钱这种事;只能听到那些一开始赢了后来输得面目全非的赌徒的故事,也只有他们,会讲出自己的故事,或许对于一个新手赌徒来说,赢钱从来不是好消息,输钱才是…现在说说赌徒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一定是红,因为没有这个阶段,赌徒根本不会进入第二阶段,此时,赌徒在短暂的DB中赢到了大于他月薪,甚至年薪的金钱,赌徒此时已经不是一个和庄家对立的人了;相反,他变成了依附于庄家的人,毕竟,工作一整天赚的钱,没有赌博30秒下的一注赚得多,工作又有什么意思?老板和庄家比起来,还是觉得庄家更好更大方,怎么看老板都不顺眼,DB已然影响了赌徒的生活,他此时已经不是新手想法。DB对他来说不是赌,是去平台取一点钱出来,这个钱数少了他甚至觉得没意思,这也就是新手期的赢,给他养成的赌性,也许他自己都没注意到,一开始的20一注已经变成现在的200,2000,甚至20000一注了,温水煮死青蛙,便是如此。第三阶段,输,大输和小输,无差,为什么赌徒在输了之后很难赢呢?我们此时聊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话题——“补天计划”。所谓补天计划,就是输了很多很多之后,企图用每天赢一个数额,在N天后赢回本金的一种计划,这个计划是大输之后的事,和我现在要讲的也有关联,为什么大输之后觉得难赢了?首先,我把你每次充值DB,都当成一次你独立的DB,你想一下大输之后,你真的没有赢过?我知道,你一定赢过,甚至有的时候赢的不少。只是,你输的那一大笔,变成了禁锢你的枷锁,把你的每次充值都变成独立的赌局,你其实经常赢,但是你前面输得太多了,你觉得赢这点,真的没意思,没用,你只能继续下注,然后继续输,时间长了你觉得你在那次大输之后,再也赢不了了,即便赢一点,你也觉得无济于事,而你又怎么可能一次性赢回那么多钱?这时候你就想到了补天,补天计划说到底也是自欺欺人,此时赌徒已经是上头了,即便是补天,他们也没有给自己定一个输多少就收手的计划,他们的计划里,只有赢多少收手,你怎么可能一直赢呢?不论是补天,还是大输之后的赌局,等待你的都只有输光这个结果。第四阶段,此时赌徒已经输了很多很多,甚至本金都所剩无几,而赌徒因为第一阶段培养起的赌性和第三阶段的连输结合在一起,赌徒此时已经不再理智,他们开始搜索能找到每一分钱,卖房,卖车,网贷,借,甚至是骗,理智完全消失,脑子里只有两个字,回本!其实,这时候即便离开赌桌,赌徒的生活依旧可以回归正常,可是赌性和输钱的空虚,低落不停的影响着他的心性,让他无法振作,赌徒这时候就像一个犯了毒瘾的瘾君子,只有赌才能缓解他的症状,而他输掉的前面赢过的钱和他的本金,就像一座大山挡在他的面前,他跨不过这座山,就像孙悟空被压在五指山下,永远出不来。此刻,在第三阶段的那个无法一次性赢回来的金额,也就成了赌徒在以后必定会一直输的条件,此时赢对他们来说意义已然不大,这点钱不够还网贷,这点钱不够还朋友,这点钱不够赎回车房…那些累计起来的负数永远的杀死了赌徒的希望。第五阶段,这个阶段不是所有赌徒都能抵达的,赌徒最终选择了振作,输得太多,赌太久,家人或是朋友,或者他自己,终于让他恢复了他的理智,他开始正面面对自己的错误,恢复以前的生活,好好的工作,耐心的还债,赌徒终究明白了,靠赌是上不了岸的,他们开始服输,开始明白DB没有未来,开始认命,能到达第五阶段的赌徒最终还是可以上岸的,恢复正常人的生活,但是很多赌徒会在第四阶段里被禁锢在那里,打不开那个他自己给自己的枷锁,即便人还活着,灵魂也已经死了。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