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甲:很多人觉得因病致残的人,一定是因为自己不及时治疗,或者自己生活习惯不好,才会落下残疾的。这些人为什么会这么想啊?我们难道不想当健全人吗?乙:因为健全人常常有一种幻觉,那就是只要自己注意健康,永远不会因病致残。TA们不愿意去想那些做了一切防范措施最后还是落下残疾的人。这种幻觉让TA们觉得自己的人生是可以由自己全方位控制的、是安全的。丙:你说的完全对。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会陷入「穷人活该受穷」的错误想法。丁:同样的,有些人会反而去怪罪性侵受害者。因为TA们需要一种安全的幻觉:只要我不出去喝酒、只要我裙子足够长,我就不会被侵犯。戊:这又叫「公平世界谬误」,是认知偏误的一种。很多人觉得,只要我小心翼翼,我就不会遇到不好的事情。所有遇到不好的事情的人都是因为TA们自己的选择出了差错。这种想法是极其有害的。如果你认识想法很保守的人,你一定会好奇,为什么TA对弱势群体的共情心和同情心如此有限?这是因为TA们真心相信弱势群体遭到不公正,是自作自受。TA们认为几乎所有的不公正,都是自找的。请认识到这种思维谬误,并重新审视我们的社会。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自闭谱系孩子和注意力障碍孩子等神经多元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痛苦的两难之中。

自闭谱系孩子和注意力障碍孩子等神经多元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痛苦的两难之中。TA们会遭遇到神经多元相关的困难。TA们很可能找一个TA们觉得可以信任的大人诉说,但这个大人却很可能会因为无法理解孩子的经历而否认孩子的感受,甚至会责怪孩子自私/小题大做/说谎。孩子会很困惑:为什么这个大人会怎么对我?为什么我信任这个大人,但我说这个事情的时候,这个大人会对我这么坏?为什么会这个样子?这个孩子只有两个选择。两个选择都很差。第一个选择是,TA选择相信那个大人,相信自己遇到的困难确实都是自己在无事生非,并选择无视自己身体和精神上的感受。这样很多年之后,TA甚至会产生和自己的身体的解离感。TA不再相信自己的感受。第二个选择是,TA选择相信自己。TA不再信任那个自己曾经信任的大人了。TA有需求的时候不敢和大人说了。TA知道大人不会顾及自己的感受。很多年之后,TA长大了,TA不敢相信任何人。甚至更坏的情况下,你可能会变成一个既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别人的人。对很多人来说,确诊神经多元谱系能帮助TA们走出这个两难。你有了词汇。比如你知道你的某些困难其实是“感官过载”,你对你自己有了解释。这也就是为什么确诊能够帮助很多人,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很希望自己可以得到确诊。在某些时候,你需要一些词汇来避免别人对你的误会。因为事实就是,如果你说“我受不了社交这么久”、“我读不了这么长的文章”,别人会否定你,如果你说“我实在不喜欢这个活动”,别人会觉得你对TA有意见。网友补充:我同意得到确诊可能是很重要的,但我想说确诊也不是万灵药,因为你周围的人很可能完全没有相关的知识。我6岁确诊自闭谱系,但仍然完完整整经历楼主说的“两难”。是的,即使我有诊断,我还是觉得我和别人不同的感受和行为“都是我的错”。我生活在困惑和痛苦之中。等到我12岁的时候,我已经习惯了总是费尽全力去“假装正常”。我太想要“正常”了。但这种“假装正常”对我的精神健康造成了很大的破坏。我是直到16岁的时候才有机会了解更多关于自闭谱系的知识,而这些知识的来源是别的自闭谱系人写的自述和分析。我不是否认楼主说的事情,我觉得楼主说得很好。但我也想补充我自己的经历。我看到网上有很多很晚才获得确诊的神经多元人,TA们总是觉得我们这些小时候就获得确诊的人生活更容易一些。但让人难过的是,这并不是真的。

封面图片

自闭谱系孩子和注意力障碍孩子等神经多元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痛苦的两难之中。TA们会遭遇到神经多元相关的困难。T

自闭谱系孩子和注意力障碍孩子等神经多元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痛苦的两难之中。TA们会遭遇到神经多元相关的困难。TA们很可能找一个TA们觉得可以信任的大人诉说,但这个大人却很可能会因为无法理解孩子的经历而否认孩子的感受,甚至会责怪孩子自私/小题大做/说谎。孩子会很困惑:为什么这个大人会怎么对我?为什么我信任这个大人,但我说这个事情的时候,这个大人会对我这么坏?为什么会这个样子?这个孩子只有两个选择。两个选择都很差。第一个选择是,TA选择相信那个大人,TA相信自己遇到的困难确实都是自己在无事生非。TA选择无视自己身体和精神上的感受。这样很多年之后,TA甚至会产生和自己的身体的解离感。TA不再相信自己的感受。第二个选择是,TA选择相信自己。TA不再信任那个自己曾经信任的大人了。TA有需求的时候不敢和大人说了。TA知道大人不会顾及自己的感受。很多年之后,TA长大了,TA不敢相信任何人。甚至更坏的情况下,你可能会变成一个既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别人的人。对很多人来说,确诊神经多元谱系能帮助TA们走出这个两难。你有了词汇。比如你知道你的某些困难其实是“感官过载”,你对你自己有了解释。这也就是为什么确诊能够帮助很多人,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很希望自己可以得到确诊。在某些时候,你需要一些词汇来避免别人对你的误会。因为事实就是,如果你说“我受不了社交这么久”、“我读不了这么长的文章”,别人会否定你,如果你说“我实在不喜欢这个活动”,别人会觉得你对TA有意见。网友补充:我同意得到确诊可能是很重要的。但我想说确诊也不是万灵药。因为你周围的人很可能完全没有相关的知识。我6岁确诊自闭谱系,但仍然完完整整经历楼主说的“两难”。是的,即使我有诊断,我还是觉得我和别人不同的感受和行为“都是我的错”。我生活在困惑和痛苦之中。等到我12岁的时候,我已经习惯了总是费尽全力去“假装正常”。我太想要“正常”了。但这种“假装正常”对我的精神健康造成了很大的破坏。我是直到16岁的时候才有机会了解更多关于自闭谱系的知识,而这些知识的来源是别的自闭谱系人写的自述和分析。我不是否认楼主说的事情,我觉得楼主说得很好。但我也想补充我自己的经历。我看到网上有很多很晚才获得确诊的神经多元人,TA们总是觉得我们这些小时候就获得确诊的人生活更容易一些。但让人难过的是,这并不是真的。东南亚新闻全站导航万能超级搜索

封面图片

我认为我们大多数人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有多么不把人当人看。比如我们有时可能会希望那些无家可归的人被抓起来,而不是得到一个住处。比如

我认为我们大多数人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有多么不把人当人看。比如我们有时可能会希望那些无家可归的人被抓起来,而不是得到一个住处。比如我们有时可能会希望那些有成瘾问题的人被判刑,而不是免于仅仅因为成瘾而坐牢。比如我们有时可能会希望移民被驱逐出境,而不是获得社区的接纳。这些想法归根结底,都是因为我们在看待这些人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把TA们看作和我们一样平等的人,更别说去共情TA们的处境了。东南亚新闻全站导航万能超级搜索

封面图片

越南裔作家王鸥行:

越南裔作家王鸥行:很多年之后,我开始了新的生活。我的诗集出版了,我被邀请去参加活动,在主办方在我朗读之前,问我希望被什么样的人称代词指代。我从来不知道关于自己的人称代词,我是可以有选择的。我犹豫了一下,说“he/him”,但说完我又突然不确定自己该用什么人称代词了。好像有一扇新的大门在我眼前打开了一条缝隙,透过缝隙,我看到了一条我从来不曾听说过知晓过的路。哦。原来我是可以从门里走出去的。但,如果我还不想离开我现在的房间,我只是想把我现在这间房间扩建一下,可不可以呢?我知道,“they/them”那一类的人称代词对我的很多跨性别亲友来说,是TA们在决心以真实的自己生活后,飞跃到达的海上安全港。对TA们来说,they/them这个人称代词可以让TA们容易地向不了解TA们也不了解性别多元的人说明自己的性别身份。TA们常常因为遭到的歧视偏见疲惫不堪,而这个代词至少可以帮助TA们免除一部分自我解释自我辩护的痛苦、尴尬、和辛苦。如果我也用they/them,我会不会占用了TA们赖以生存的空间?我是一名战争难民。所以我知道对很多人来说,避难容身的立足之地可以小到仅仅是一个词汇的大小,我不愿意那里占据TA们的空间。而且,我作为一个自我表达确实顺性别的男性,我想要以真实的自己被大家看见,不应该需要离开这间he/him的房间。我需要的是留在这里,然后推开房间里的墙。这he/him房间里的墙,是千百年来,用死亡和战争建成的。这一堵堵墙,能不能通过打破和重建,洗尽罪孽,重获新生?我做出的决定,是要质疑我现在所在的he/him房间。我想要在这间房间里,给这间房间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我想要扩张这间房间、改变这间房间。是的,在深陷社会对男性不合理的要求中苦苦挣扎最痛苦的日子里,我是想离开的。我不是这间房间里的主导者,我常常无力改变这间房间的设置。但正是因此,我决定留下来,修缮它,让它变得让我这样的人也适宜居住。也许有一天,男性气质会变得很广袤浩瀚、又柔软包容。也许有一天,男性气质不再需要任何固定的边界。也许有一天,男性气质不再需要任何特定的定义。我好奇,我这些想法,是不是把酷儿性注入到了男性的空间之中?在未来的某一天,男孩是不是也可以在友情中自由表达对关怀、互相抚慰,而不再需要特别的词汇来解释他们之间的关系?

封面图片

我最深的恐惧就在于文中所述,在这个社会秩序里我的存在不是理所当然的,而是仰仗着其他所有人的善意的。

我最深的恐惧就在于文中所述,在这个社会秩序里我的存在不是理所当然的,而是仰仗着其他所有人的善意的。我被放置在一个供所有人审视的位置上,所有人都有权在审视我以后决定如何对待我,有的人反馈以纯粹的仇恨和厌恶,有的人则告诉我ta们认为我有多勇敢而我又如何激励了ta们,但更大多数的人报以猎奇的怪笑。而在这个过程里,我无权提出任何要求,我所期待如何被对待,在这个过程里是无法被“理所当然”地表达的。这种被动的,物件的或是景观的地位,给我造成了一些深重影响。其一是我变得异常得defensive,我会用观点把自己包裹起来,而不让人得见观点之下任何情感和人格的成分;我会对这种审视极其敏感,而一旦它发生我就会在心里叫嚣着Fuckoffyoudon’tfuckingdeserveme然后将ta们赶出我的生活。其二是我无法真正信任任何人,只要这种绝对的审视存在着,我就无法确认对方接近我的动机究竟是什么,究竟是出于优势方的善意,还是因为我是我;究竟是把我当作是一种inspirationporn,还是因为我是我;究竟是想要将自己标榜为ally,还是因为我是我。而我非常、非常、非常在乎尊严和体面,我无法做到依靠着一份随时可以撤回的善意生活。我希望我有权(天然地,不言自明地,理所应当地)要求一份冷漠的尊重,但我无权。

封面图片

甲: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如果你有慢性疾病,无论是哪种慢性疾病,你身边的人都会假设你一定是没有竭尽全力配合治疗?

甲: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如果你有慢性疾病,无论是哪种慢性疾病,你身边的人都会假设你一定是没有竭尽全力配合治疗?乙:这是因为人们需要“对人生的控制感”,哪怕这种控制感是虚假的。健康的人想让自己相信,只要“不做错事情”就可以永远保持健康。健康的人很不愿意去看到事实:有可能一个人就是什么都没有做错,只是不明不白地陷入了糟糕的病情之中。为了逃避这个事实,健康的人喜欢进一步去假定,如果有一天自己生病了,只要全力以赴配合治疗,就一定能康复。而在这种“希望”的逻辑里,如果你长期生病,那一定是你做错过什么,或者没有全力以赴配合治疗。丙:楼上讲得真好,直击要害。很多人在想到贫困和穷人的时候,也是这种想法和态度。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