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正式下发《金融领域科技伦理指引》,杜绝以“科技创新”名义模糊业务边界】

【央行正式下发《金融领域科技伦理指引》,杜绝以“科技创新”名义模糊业务边界】中国人民银行正式下发《金融领域科技伦理指引》,杜绝以“科技创新”名义模糊业务边界,严防利用科技手段从事不法活动。《指引》规定,金融科技的定义为“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其核心是持牌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前提下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改造或创新金融产品、经营模式、业务流程等,推动金融发展提质增效。《指引》要求金融机构牢固树立风险底线意识,自觉履行风险监控责任,主动做好创新风险补偿,积极健全创新退出机制,认真落实追责问责要求。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央行正式下发《金融领域科技伦理指引》,杜绝以“科技创新”名义模糊业务边界

封面图片

央行正式下发《金融领域科技伦理指引》,杜绝以“科技创新”名义模糊业务边界#抽屉IT

封面图片

科技部发布伦理指引:严控增强型脑机接口在社会竞争领域研究应用

科技部发布伦理指引:严控增强型脑机接口在社会竞争领域研究应用近日,科技部发布了我国首部《脑机接口研究伦理指引》,对脑机接口技术的类型、基本原则、一般要求、责任机制等进行了明确。《指引》中提到,脑机接口研究的关键技术、性能指标、获取途径应公开透明,保障人们在获取脑机接口技术的机会方面的公平性。严格规范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教育、就业等社会竞争领域的研究应用,保障社会竞争的公平性。其中,增强型脑机接口指增强身体机能正常的使用者感知、认知和运动能力的脑机接口技术。由于该技术尚处于发展初期,技术的适用领域、合理的增强程度还不确定,其对人类的长期影响尚不明确,存在未知风险。该类技术除了应当遵从非侵入式修复型脑机接口相关的伦理指引以外,还要充分考察风险和受益,适度使用,最小化对人类造成的负面影响;严格控制相关技术在社会竞争领域的研究应用,保障社会竞争的公平性。(新京报)

封面图片

【央行:对金融科技创新实施穿透式监管,筑牢金融与科技的风险防火墙】

【央行:对金融科技创新实施穿透式监管,筑牢金融与科技的风险防火墙】1月4日消息,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规划》指出,要坚持“数字驱动、智慧为民、绿色低碳、公平普惠”的发展原则,以加强金融数据要素应用为基础,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目标,以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强化金融科技审慎监管为主线,将数字元素注入金融服务全流程,将数字思维贯穿业务运营全链条,注重金融创新的科技驱动和数据赋能,推动我国金融科技从“立柱架梁”全面迈入“积厚成势”新阶段,力争到2025年实现整体水平与核心竞争力跨越式提升。

封面图片

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印发《2024年信贷政策指引》,《指引》强调,2024年,辖内金融机构要积极用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

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印发《2024年上海信贷政策指引》,《指引》强调,2024年,辖内金融机构要积极用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沪科专贷”“沪科专贴”等货币政策工具资金,支持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能力;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定向支持作用,提高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质效,推动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有效衔接;持续推进“四贷”长效机制建设,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能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健全适老金融产品体系,支持养老金融加快发展。

封面图片

央行副行长陶玲:大力支持中小科技企业首贷和重点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

央行副行长陶玲:大力支持中小科技企业首贷和重点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央行副行长陶玲接受采访表示,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紧密协作,多措并举,全面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质效,构建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强国建设高度适配的金融服务体系。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供给。出台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指导性文件,明确科技金融政策指引,将支持初创期企业作为重中之重,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二是强化对金融机构的引导和激励。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工具落地见效,大力支持中小科技企业首贷和重点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加强政策协同配合,健全重点领域融资对接和企业科创属性评价机制。研究建立科技金融全口径统计体系和金融机构服务效果评估机制。三是提升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服务能力。开展科技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增强金融机构对科技型企业的风险评估能力,丰富适应高新技术领域特点的金融产品。联合相关部门畅通创业投资“募投管退”循环,壮大耐心资本。四是提高科技要素密集地区金融服务水平。优化国家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金融服务环境,发挥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作用,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典型模式。(中国金融时报)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