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海科技:USBHub 芯片和 BMS 电量计芯片正在客户端进行导入

芯海科技:USBHub芯片和BMS电量计芯片正在客户端进行导入公司近期全面推出了面向消费市场的E20系列EC芯片、面向商用市场的E21系列EC芯片、第三代PD芯片、高性能USB3.1Gen1HUB芯片、2-4节BMS电量计芯片、第二代轻薄HapticPad解决方案等年度新品。目前第一代PD产品和第一代面向商用市场的EC产品已经开始迅速上量,第二代面向消费市场的EC产品已经开始导入国内龙头企业进行验证,USBHub芯片和BMS电量计芯片正在客户端进行导入。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芯海科技:目前已有多款车规级MCU芯片导入客户并实现量产芯海科技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正在顺利推进汽车MCU相关业务发展。公司目前

封面图片

南芯科技登陆科创板 雷军投资的第一家芯片公司

南芯科技登陆科创板雷军投资的第一家芯片公司▲开盘后股价变化情况南芯科技成立于2015年8月,是国内在电源及电池管理领域实现高端产品国产替代的公司之一。以2021年出货量口径计算,该公司电荷泵充电管理芯片位列全球第一,升降压充电管理芯片位列全球第二、国内第一。值得一提的是,这可以说是雷军投资的第一家芯片企业。2018年1月,小米旗下的紫米科技与雷军合伙创建的顺为资本,参与了南芯科技的A轮融资,打响小米踏足半导体投资战场的第一枪。杭州顺赢、顺为科技、小米基金、紫米电子等由雷军持股或控制的机构,均出现在南芯科技的股东阵容之中。其前十大股东还包括国资上海集成以及安克创新、OPPO、vivo、英特尔等巨头。作为国内最先布局USB-PD充电管理的公司之一,南芯科技已成为国内消费电子充电管理市场的中坚力量,直接与同行业国际大厂竞争,并取代了部分国际大厂市场份额。其充电管理芯片产品中,部分型号的关键技术指标已具备了比肩或超越国外竞品的性能。阮晨杰是南芯科技的实际控股人兼董事长。2019-2022上半年,南芯科技累计营收20.46亿元,累计净利润达4.27亿元。▲南芯科技董事长兼总经理阮晨杰先生上市致辞本次IPO拟募资16.58亿元,用于投资高性能充电管理和电池管理芯片研发和产业化、高集成度AC-DC芯片组研发和产业化、汽车电子芯片研发和产业化、测试中心建设等相关项目。▲募资信息01.三年半营收20亿元,2021年扭亏为盈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上半年,南芯科技营收分别为1.07亿元、1.78亿元、9.84亿元及7.76亿元,2020年和2021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65.89%和451.96%,2019年至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02.59%。南芯科技营业收入全部为主营业务收入。同期,南芯科技净利润分别为-0.1亿元、-0.08亿元、2.44亿元及2.02亿元;南芯科技研发费用分别为0.25亿元、0.39亿元、0.94亿元及0.70亿元。▲2019-2022上半年南芯科技营收、净利润、研发费用变化(芯东西制图)报告期内的高速增长得益于公司抓住了电荷泵作为手机大功率充电方案快速渗透及国产替代带来的发展机遇,推出能与国际大厂直接竞争的高性能产品。受到行业总体需求下降、行业竞争加剧、2021年行业普遍缺芯现象逐步缓解从而客户下单回归理性等因素影响,2022年1-6月公司新增订单金额3.85亿元与2021年1-6月新增订单金额11.21亿元相比下降幅度较大。截至报告期末,南芯科技共有研发人员214人,占员工总数的55.73%。南芯科技拥有Chargepump、DC/DC、AC/DC、有线充电、无线充电、快充协议、锂电保护等多条产品线,在消费电子、工业及汽车电子领域推出高性能电源及电池管理芯片。▲南芯科技主营业务图南芯科技主营产品为充电管理芯片以及其他电源及电池管理芯片,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的收入分布变化如下图所示:▲南芯科技主营产品收入分布变化(芯东西制图)报告期内,南芯科技主要产品的销量分别为0.66亿、1.19亿、4.30亿、2.66亿颗。▲南芯科技按产品类别分类的主营业务收入情况2019年、2020年同行业各可比公司毛利率相对保持稳定,2021年以来毛利率多数实现了较大幅度提升,而2022年1-6月毛利率与2021年相比整体稳定,且报告期内毛利率水平主要集中在30%-60%之间。因此,南芯科技毛利率变动趋势与可比公司基本一致,基本处于可比公司合理区间之内。▲同行业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对比分析报告期内,南芯科技累计研发投入2.2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1.11%。截至2022年6月30日,南芯科技已取得境内发明专利54项,境外专利1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59项。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及2022年1-6月,公司核心技术收入占比分别为93.60%、94.52%、99.34%及99.73%,核心技术产品应用在手机市场、其他消费市场、工业市场及汽车市场,实现了核心技术的产业落地。南芯科技多次在电源及电池管理领域取得技术突破及推出高性能产品,部分产品的关键技术指标已具备了与国外龙头厂商相竞争的性能或超越国外竞品的性能,实现进口替代。该公司成立以来主要产品线拓展及产品推出情况如下:▲主要产品线拓展及产品推出情况02.产品直销荣耀落地小米、海康威视、沃尔沃目前南芯科技采用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报告期内,南芯科技直接客户主要包括增你强集团、国迅电子、环晨集团、荣耀、威健集团、亚美斯通、国迅电子、安宏电子等,终端品牌客户包括荣耀、OPPO、小米、vivo、moto等手机品牌,Anker、紫米、贝尔金、哈曼、Mophie等其他消费电子品牌,大疆、海康威视、TTI、沃尔沃、现代等工业及汽车品牌。南芯科技客户集中度不是很高,其前五大客户收入分别为0.68亿元、1.12亿元、6.04亿元、6.01亿元,占比分别为62.94%、63.00%、61.37%、77.52%。▲南芯科技前五大客户销售情况报告期内,南芯科技重要供应商主要包括中芯国际、长电集团、华虹集团、东部高科、华天集团、嘉盛半导体、顾中科技等。南芯科技向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金额分别为0.79亿元、1.17亿元、6.82亿元、4.82亿元,占各年度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93.88%、90.90%、88.86%、91.98%,近两年供应商较为集中。▲南芯科技前五大客户采购情况报告期内,南芯科技主要采购情况如下:▲南芯科技主要采购情况报告期内,南芯科技晶圆和封装测试服务平均采购价格情况如下:▲南芯科技晶圆和封装测试服务平均采购价格情况03.OPPO、vivo、英特尔、小米持股截至本招股意向书签署日,发行人的股权结构如下:▲南芯科技发行人股权结构从股权结构图可以看到,“雷军系”资本大批量的参与投资南芯科技。南芯科技的第五大股东杭州顺赢,与顺为科技、武汉顺赢、武汉顺宏为一致行动人。这些机构背后的顺创资本和武汉顺创均由马文静、雷军、曹莉平共同持股;小米基金和紫米电子为一致行动人、同一控制下企业,实际控制人均为雷军。安克创新、OPPO通信、维沃通信(vivo)、英特尔等产业巨头,分别是南芯科技的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大股东。截至本招股意向书签署日,发行人子公司、分公司及参股公司的股权结构如下:▲南芯科技发行人子公司、分公司及参股公司的股权结构阮晨杰是南芯科技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持股20.22%,并以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合计控制公司36.20%的股份。其第二大股东辰木信息是公司员工持股平台之一,持股14.27%;第三大股东是国资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持股6.88%。截至本招股意向书签署日,除南芯科技外,南芯科技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无控制其他企业。本次发行前,南芯科技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如下表所示:▲南芯科技公司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截至本招股意向书签署日,南芯科技核心技术人员共3名,具体情况如下:▲南芯科技核心技术人员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的薪酬主要由基本工资、奖金、股权激励等组成。南芯科技的独立董事在公司领取独立董事津贴,在公司担任具体经营管理职务的非独立董事和监事领取相应的薪酬,未在公司担任具体经营管理职务的董事不领取薪酬。2021年,南芯科技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薪酬情况如下:▲南芯科技现任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2021年在公司领取薪酬/津贴情况04.结语:国产替代潜力巨大核心供应商均为本土企业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迅速,部分国内模拟芯片厂商在细分市场与国际大厂的技术水平差距不断缩小。国内电源管理芯片公司中小功率段的消费...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5348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53481.htm

封面图片

等了快十年 苹果终于要掏出“大招”

等了快十年苹果终于要掏出“大招”到了今年,光学方案集体进入Pancake阶段,显示方面要登上新的台阶,Meta时隔三年后终于确定要推出Quest2的迭代产品,万众瞩目的苹果也要随之入场。在不久前的全球最大消费电子展CES上,大量终端和供应链厂商都在推出新的VR设备和解决方案,有HTC和索尼这种老面孔,也有“原来你也做VR”的夏普、佳能、TCL、联想等。图/佳能无论成败,2023都将是VR行业的关键一年。苹果RealityPro根据彭博社记者MarkGruman的爆料,苹果最早在今年春天就将发布旗下首款MR(混合现实)头显,产品名为“RealityPro”,并于秋季最终上市发售,第一代的定价在2000-3000美元之间。可以预计,苹果的首款MR开始将主要面向开发者、商业客户以及一部分预算充足的消费者。TheInformation则在新年开始带来了大量的产品细节。供电方案上苹果还是选择了主流的内置方案,将电池组放置在后侧头带内,特点是可以通过MagSafe进行充电;搭载H2芯片,将实现和AirPods(第二代Pro以及之后的AirPods)的超低延迟等等;除了主SoC,还会有一块专用的图像信号处理器,均采用5nm工艺。苹果MR概念图,图/IanZelbo但相比其他现有VR形态产品,苹果更大的突破还在于视场角、分辨率和重量。第一,苹果MR提供远超同类产品的120°视野角,基本可以覆盖人眼的可视范围,用户基本不会感受到画面边缘的存在,换来的是更好的沉浸感。第二,采用了索尼的MicroOLED显示屏幕,提供单眼4K(即双眼8K)的高清晰度体验,同时关键的是苹果能够塞下一颗每瓦性能足够高的芯片,以满足8K分辨率所需的性能要求。第三,苹果MR采用铝、玻璃和碳纤维等超优质材料,可能会大幅刷新现有VR头戴形态的重量。此前的消息称原型机的重量在200-300g之间,苹果希望将最终产品重量降到100-200g,这将很大程度上改变VR形态产品的佩戴体验。MetaQuest3作为有史以来最卖座的VR设备,发布于2020年的Quest2对整个行业的意义再怎么高估也不为过,发布一年多出货量就超过千万台,不仅帮助Meta初步建立了自己的VR生态,也扶持和培养了一批VR供应链厂商、开发者和内容创作者。现在Quest3终于要来了。Meta创始人扎克伯格明确表示下一代Quest3将于2023年发布,最有可能的发布时间将是今年10月的MetaConnect大会,之前Quest2和QuestPro也都是选择在Connect大会上发布。不过也有消息指出,Quest3可能瞄准苹果MR的发布时间,提前到春季发布。定价方面,扎克伯格去年在QuestPro发布会上说,“将会有一个Quest3,价格在300美元,400美元或500美元之间。”考虑到Quest2的官方定价在去年从最初299美元起售价上涨到399美元,预计Quest3起售价也将是399美元。图/油管@SadlyItsBradley而在最核心的产品层面,Quest3采用了QuestPro的同款Pancake方案,通过光线折叠设计,Pancake方案极大缩短了显示屏幕到人眼的距离,得以将VR设备进一步变薄变轻。外侧摄像头也是QuestPro同款,这意味着Quest3在手部追踪和空间定位上也会有明显的提高。去年Pico4和QuestPro出现的彩色透视MR体验也要来到Quest3。根据泄露出来的CAD文件,Quest3前置4颗摄像头和1颗深度传感器,基本可以确定支持基于彩色透视功能的MR体验,类似在QuestPro以及即将在苹果MR上的实现方式。2023,风往哪吹?VR行业发展到如今,一些趋势已经很明显了,尽管性能上较PC-VR更弱,但一体式无线VR已经在消费市场占据了绝对的领导地位。虽然还有像索尼PSVR2有线连接的产品,但即便是索尼也在研究无线VR方案,HTC也拿出了ViveEliteXR。在2023年,除了无线化和一直在追求的轻量化,VR行业的趋势愈加明朗。Pancake方案Pico已经在去年率先在消费级VR上采用了Pancake方案,后面MetaQuestPro也跟进采用。得益于光路折叠的设计以及更好的显示效果,加上更高亮度的显示屏幕一定程度抵消了Pancake方案光线衰减严重的问题,Pancake注定将在2023年全面流行,包括CES上发布的一众新品入HTCViveEliteXR,以及接下来发布的Quest3和苹果RealityPro都采用了这一方案。菲涅尔对比Pancake方案,图/vr-expertMicroOLED(硅基OLED)多个可靠消息渠道都指出,苹果即将发布的MR设备将采用索尼MicroOLED显示屏幕——基板采用芯片同款的硅圆晶,而非LCD/OLED采用的玻璃基板。而MicroOLED的优势在于更小面积下更高的分辨率,使得PPD(每度视场角的像素数)更高,同时还具备更薄更轻、耗电更小等优点。这也是苹果RealityPro能够支持单眼4K(双眼8K)的根本之一。MicroOLED显示屏,图/flatpanelshd基于眼球追踪的智能渲染8K的分辨率对于计算量和功耗都有巨大的需求,除了在芯片效能上进行改善,在QuestPro上Meta就展示了基于眼球追踪的智能渲染技术。原理上,人眼通常只会看清注视点,视觉周边都是模糊的,智能渲染就是基于对眼球及注视点的追踪,只对注视点进行高清渲染,以减少性能开销,降低功耗。不过除了在硬件上需要有摄像头对眼球进行追踪,这项技术最大的门槛还是在于算法,苹果基本确定也会在MR设备上搭载,以实现单眼4K。智能渲染,图/HTC彩色透视以及MR体验支持去年,Pico4和QuestPro都展示了彩色透视技术,用户不需要摘下头显就能看到现实空间,一方面避免现实需求导致VR头显的频繁摘戴,比如吃东西、小睡、上厕所等等,包括办公场景下也能快速切换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另一方面,彩色透视提供了MR体验的基础,通过算法可以实现AR中虚像和现实环境的融合,对VR设备而言多了更多的玩法可能。MetaQuestProMR展示效果,图/Meta120°视场角(FOV)“沉浸感”一直是VR最核心的体验之一,画面的包裹感则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具体到数据上则体现在视场角(尤其是横向)上,人眼双眼视觉区域大概有120°。影响视场角提供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菲涅尔方案普遍比Pancake更高,但画面边缘显示和厚度、重量都不占优势。而采用Pancake的QuestPro横向视场角是106°,Pico4是105°,采用菲涅尔的大朋VR则是116°。不过据爆料,采用Pancake的苹果RealityPro视场角达到了120°,或将成为新的行业趋势。图/Upload谁能一统VR江湖?今年CES上,可以用百花缭乱来形容新亮相的各种VR设备,据称在发布数量上是仅次于智能电动汽车的消费电子。这一方面说明了VR或者元宇宙依然具备很强市场吸引力,另一方面其实也说明市场上还缺乏一锤定音能够引领未来VR方向的产品。比如手机,iPhone诞生前,有的手机搭载实体键盘,有的使用电阻屏;在iPhone推出后,电容触摸屏则成了智能手机的标配。Meta和苹果是最有希望的两家厂商,这也是为什么Quest3和苹果RealityPro受到大量关注的核心原因。但究竟谁可以在2023年取得更大的成功,甚至彻底定义VR产品,一统江湖?让我们拭目以待。...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4082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40823.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