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12月12日,年内成立的发起式基金共370只,超过了2019年至2022年各年度的数量。业内人士认

根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12月12日,年内成立的发起式基金共370只,超过了2019年至2022年各年度的数量。业内人士认为,发起式基金成立数量与资本市场表现有较大关系,在市场行情较弱时,发起式基金成立数量反而较多。一方面,发起式基金自身的特点使得其成立相对容易;另一方面,发起式基金的成立也是基金管理人对市场未来走势有信心的表现,有低位布局的考虑。不过,在“宽进严出”的背景下,发起式基金的管理人还需要直面收益率、规模等一系列考验。(证券日报)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年内成立近百只!“发起式” 抢占指基发行高地

年内成立近百只!“发起式”抢占指基发行高地截至5月30日,今年以来公募市场上共计成立了198只指数型基金(包括被动指数型、指数增强型基金),其中采取发起式的产品数量达到了90只,占比高达45.45%。目前正在发行以及等待发行的34只指数型基金当中,发起式产品数量就有11只。对比近三年的情况来看,发起式产品在指数基金当中的占比逐年提升,在2021年至2023年成立的指数型基金当中,采取发起式的产品占比分别为24.15%、24.28%、33.70%。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师崔悦认为,发起式产品的基金管理人、高管或基金经理与投资者共担风险,此举有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吸引资金流入指数型产品,进而促进整体的布局深化。(中证金牛座)

封面图片

日前,新华保险公告称,将与中国人寿各出资250亿元共同发起设立私募证券基金。该基金聚焦二级市场并将长期投资优质上市公司。业内人士

日前,新华保险公告称,将与中国人寿各出资250亿元共同发起设立私募证券基金。该基金聚焦二级市场并将长期投资优质上市公司。业内人士认为,寿险行业两大头部险企强强联手,是对此前监管层促进长期资金入市举措的响应,向市场释放出积极信号。近年来,保险资金凭借长期投资视角、稳健投资目标和跨期风险管理能力,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成为资本市场重要机构投资者。随着各项政策不断完善,险资在权益投资方面布局力度料加大,一方面顺应长期资金入市需求,另一方面为自身投资收益增厚储备弹药。(中证报)

封面图片

截至2024年3月12日,年内成立的496只新基金中,有138只为发起式产品,这意味着,公募市场每成立3只产品,就有1只是发起式

截至2024年3月12日,年内成立的496只新基金中,有138只为发起式产品,这意味着,公募市场每成立3只产品,就有1只是发起式基金。根据相关规定,发起式基金作为基金公司自购的一种特殊类型产品,较好体现了基金管理人与持有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特点。自2023年10月份以来,为积极响应“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要求,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包括国寿安保基金在内的多家公募机构陆续成立多只股票型发起式基金,通过使用自有资金参与基金投资,不仅向市场传递了信心,也展现了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证券日报)

封面图片

业内人士:次新基金快速建仓 反映出机构对后市的乐观态度

业内人士:次新基金快速建仓反映出机构对后市的乐观态度今年以来,多只年内成立的次新基金,在市场遭遇调整时逆势建仓,很快就获得一二十个点的收益。在业内人士看来,次新基金快速建仓,反映出机构对后市的乐观态度,也表明机构逆周期布局,更有可能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从市场表现看,2月6日以来,截至3月19日,上证指数涨幅超13%。随着市场逐步回暖,多只次新基金收获颇丰。以东兴数字经济混合发起A为例,该基金成立于1月16日,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截至3月19日,该基金成立以来收益已达到20.24%。(上证报)

封面图片

今年以来,公募市场发行遇冷。为逆势布局,多家基金公司通过成立发起式基金的方式主动出击,目前年内发起式基金共计成立366只,创下历

今年以来,公募市场发行遇冷。为逆势布局,多家基金公司通过成立发起式基金的方式主动出击,目前年内发起式基金共计成立366只,创下历年来发起式基金成立数量新高。并且,随着被动投资年内爆发式增长,被动指数型产品的占比在发起式基金中“优势明显”。发起式基金虽然在募集效率上比普通基金具有优势,但在后续运作上有着更高的要求。业内人士提示,基金公司如果能够正确评估市场需求以及自身投研能力,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发起式基金募集的成功率,降低运作的风险。(中证报)

封面图片

业内人士:公募 FOF 需围绕资产端和负债端实现突围

业内人士:公募FOF需围绕资产端和负债端实现突围公募FOF总规模在2022年二季度末达到超2200亿元历史高点后,已连续六个季度出现缩水,同时基金清盘时有发生。公募FOF正悄然进入瓶颈期。受访专业机构或人士普遍认为,一方面,可投资产种类偏少,制约了FOF分散配置优势的发挥,另一方面,近两年基础市场波动较大,FOF的赚钱效应未能充分发挥,再加上FOF产品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客户认可度有待提高,这些都成为发展的掣肘。受访者纷纷从资产端和负债端提出各种建议,认为FOF产品若能实现多元资产配置带来的长期相对稳健回报,最终一定会受到投资者的广泛认可。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