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资金蓄积做多动能 两融余额升至今年以来高位

杠杆资金蓄积做多动能两融余额升至今年以来高位据数据统计,截至12月13日,A股全市场两融余额位于今年以来高位,合计达到16756.22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比重达2.5%。其中,电子通信与科创50ETF成为“吸金”主要方向。在业内人士看来,两融规模平稳增长,有助于提升市场流动性,更好地实现市场价格发现功能。业内人士提醒,两融交易具有杠杆性和双向性,风险高于普通证券交易。建议投资者选择流动性好、价格波动较小的股票作为标的证券。同时,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市场情况,控制仓位和风险,避免过度杠杆化带来的潜在风险。(上海证券报)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据Choice数据统计,截至12月13日,A股全市场两融余额位于今年以来高位,合计达到16756.22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比重达

据Choice数据统计,截至12月13日,A股全市场两融余额位于今年以来高位,合计达到16756.22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比重达2.5%。其中,电子通信与科创50ETF成为“吸金”主要方向。在业内人士看来,两融规模平稳增长,有助于提升市场流动性,更好地实现市场价格发现功能。业内人士提醒,两融交易具有杠杆性和双向性,风险高于普通证券交易。建议投资者选择流动性好、价格波动较小的股票作为标的证券。同时,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市场情况,控制仓位和风险,避免过度杠杆化带来的潜在风险。(上证报)

封面图片

杠杆资金蓄积做多动能两融余额升至今年以来高位据Choice数据统计,截至12月13日,A股全市场两融余额位于今年以来高位,合计达

封面图片

今年以来,因市场中性策略业绩亮眼,叠加杠杆效应,多只DMA产品收益率超过20%,备受投资人青睐。不过,近一周有业绩记录的810只

今年以来,因市场中性策略业绩亮眼,叠加杠杆效应,多只DMA产品收益率超过20%,备受投资人青睐。不过,近一周有业绩记录的810只市场中性策略产品整体收益为负,回撤幅度为0.84%,正收益占比为18.02%。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长期来看,该策略配置价值依旧凸显,但短期须警惕赛道拥挤风险。一位量化私募人士坦言:“今年以来市场中性策略表现较为突出。但从业绩曲线可以看出,部分私募的DMA产品之所以可以获得超额收益,主要缘于其放大了小市值风格暴露的敞口,也就是所谓的‘抱团’。一旦市场风格发生反转,其净值波动会非常大,投资人须结合自身风险偏好理性选择。”(上证报)

封面图片

同比增超 2 倍 港股今年以来回购总额逾 600 亿港元

同比增超2倍港股今年以来回购总额逾600亿港元港股回购浪潮持续高涨。截至4月11日发稿,今年以来港股市场回购总额已达到608.47亿港元,去年同期为185.06亿港元,增幅达228.8%。业内人士认为,今年港股回购主要呈现两大特征:一是龙头公司大幅加码回购;二是多家生物医药公司开展回购,维护股价。与此同时,港交所去年底推出了回购限制期豁免新规,提升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积极性。目前已有太古股份、百胜中国、快手及友邦保险等公司申请豁免资格。(上海证券报)

封面图片

今年以来,A股市场震荡调整态势下,股票类ETF净流入超3800亿元,其中宽基类ETF成为吸金的主力。在业内人士看来,今年以来,A

今年以来,A股市场震荡调整态势下,股票类ETF净流入超3800亿元,其中宽基类ETF成为吸金的主力。在业内人士看来,今年以来,A股行业轮动速度快,行业配置难度大,通过宽基指数去捕捉A股节奏是相对更为高效、便捷的投资方式。不仅新发市场火爆,增量资金也在不断加码ETF。上周国新投资宣布增持国新央企科技类指数基金后,央企科技ETF、央企创新驱动ETF成交明显放量。有业内人士表示,国有资本方面的增量资金正不断入场,后续或有越来越多机构进场,提振A股市场的投资信心。(证券时报)

封面图片

今年以来 47 家公司退市 “出清” 机制彰显威力

今年以来47家公司退市“出清”机制彰显威力退市名单不断拉长,资本市场“出口”更加畅通。截至12月14日,2023年以来内地资本市场已有47家公司完成退市,其中44家强制退市,1家主动退市,2家重组退市。潜在退市公司还在继续增多,*ST柏龙、*ST华仪、*ST泛海等公司近期接连发布公告,披露退市风险。业内人士表示,在坚持应退尽退、打开常态化退市“出口”的同时,重大违法类、财务类、交易类等退市情形逐渐增多,资本市场优胜劣汰“能上能下”“有进有退”的改革目标正在逐步实现。(中证报)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