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明明:部分资管机构在高点新发产品,导致基民在市场最高点持有基金

中信证券明明:部分资管机构在高点新发产品,导致基民在市场最高点持有基金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2023三亚财经国际论坛表示,从国内资管机构的发展来看,特别是从公募基金的发展来看,2020到2021是大规模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资管机构面临很大挑战——很多资管机构是规模化和赛道化的,比如过度追求规模,往往资管机构选择在市场高点新增产品,导致很多投资人包括基民都是在市场最高点持有基金。“最近这两年由于市场波动导致基金净值大幅下降,使得市场的赚钱效应和盈利效应非常糟糕,客户体验比较差”,明明说,作为专业资管机构和投资机构应该做多元化投资,灵活投资,不应该过度追求规模,包括赌某一个赛道。(睿见Economy)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基协:5 月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共备案私募资管产品 686 只 环比减少 9.62%

中基协:5月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共备案私募资管产品686只环比减少9.62%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数据,2024年5月,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共备案私募资管产品686只,环比减少9.62%,同比减少14.68%;设立规模522.19亿元,环比增长0.67%,同比增长22.16%。截至2024年5月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产品规模合计12.85万亿元(不含社保基金、企业年金),较上月底增加1,924亿元,增长1.5%。截至2024年5月底,证券公司及其资管子公司平均管理私募资管产品规模606亿元,管理规模中位数232亿元;证券公司私募子公司平均管理私募基金82亿元,管理规模中位数为22亿元(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封面图片

1月30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产品备案月报。私募资管产品备案情况方面,2023年12月,证券期货

1月30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产品备案月报。私募资管产品备案情况方面,2023年12月,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当月共备案私募资管产品952只,设立规模444.37亿元。私募资管产品存续情况方面,截至2023年12月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业务规模合计12.41万亿元(不含社保基金、企业年金),较上月底减少2,826.05亿元,下降2.2%。

封面图片

今年以来,已有华福证券、国信证券、国联证券、华安证券、长城证券等5家券商获批设立资管子公司,证券行业资管子公司数量已扩容至30家

今年以来,已有华福证券、国信证券、国联证券、华安证券、长城证券等5家券商获批设立资管子公司,证券行业资管子公司数量已扩容至30家。此外,还有多家券商正在积极筹划申请资管子公司。中信建投非银金融与前瞻研究首席分析师赵然表示:“2023年,市场行情波动明显,居民的理财需求有所减弱,业绩拖累净值表现,资管产品规模增速放缓。随着证券行业设立资管子公司申请加速,预计2024年,在悲观、中性、乐观三种情况下,券商资管规模分别为6.1万亿元、6.3万亿元、6.6万亿元,券商系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分别为3万亿元、3.2万亿元、3.3万亿元。”(证券日报)

封面图片

中信证券明明:预计上半年经济动能回升,聚焦新质生产力

中信证券明明:预计上半年经济动能回升,聚焦新质生产力3月21日,中信证券2024年春季资本市场论坛在武汉举行。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主题演讲环节表示,在2023年底和2024年初政策集中发力下,预计2024年上半年经济动能回升。明明表示,高技术产业发展动能增强,聚焦新质生产力。他表示,2023年,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整体增速下滑至2.7%,但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7%,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1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显著领先总体投资增速,2023年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9.9%和11.4%。对于制造业,明明进一步表示,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的政策将提振制造业投资,预计2024年有望达到8.0%左右。从产业趋势看,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较快,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中证金牛座)

封面图片

截至去年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业务规模达 12.41 万亿元

截至去年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业务规模达12.41万亿元截至2023年12月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业务规模合计12.41万亿元(不含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从产品类型看,存续单一资产管理计划数量与规模高于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从投资类型看,固定收益类产品数量和规模均占据四类产品最大比例,混合类产品数量位居第二,权益类产品规模位居第二,期货和衍生品类产品数量和规模均较小。(新华社)

封面图片

保险资管机构 收紧向个人投资者发售产品

保险资管机构收紧向个人投资者发售产品记者获悉,监管部门前不久对部分保险资管机构进行窗口指导,强调聚焦主业,以保险资金运用管理为核心,要求控制个人投资者投资保险资管产品的规模,并建议不新增发行面向个人客户的保险资管产品。相关保险资管公司已经在开始梳理个人业务,据记者了解,保险资管产品向自然人开放后,少数保险资管公司开展了相关业务,主要是满足系统内或者部分保险客户希望投资保险资管产品的需求。由于保险资管公司特有的长期价值投资风格,其产品受到一些稳健型客户的青睐。一位保险资管机构人士告诉记者,保险资管公司的投资能力是没有问题的,但多年来一直都是做机构业务,其中多是纯金融机构业务,对公理财都很少,服务个人投资者不是保险资管公司优势所在。当下资本市场波动加大,控制个人客户投资规模是有道理的。(券商中国)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