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 “土地超市” 上架首批 3 宗 “海洋碳汇”

海南“土地超市”上架首批3宗“海洋碳汇”日前,首批3宗“海洋碳汇”在海南“土地超市”系统海洋碳汇货架上架,意味着海南省经营性用海资源整合迈进一大步,海域资源要素供给更加规范化、便利化。上述3宗“海洋碳汇”,分布在儋州、文昌、昌江市县,总面积752.57公顷。截至今年12月15日,“土地超市”平台已上架国有建设用地937宗、5.20万亩,国有农用地5宗,采矿权5宗,海域使用权143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28宗。累计成交522宗,共2.85万亩,成交总价款605.628亿元。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北京土地市场成交 3 宗经营性用地,成交价约 25.27 亿元

北京土地市场成交3宗经营性用地,成交价约25.27亿元3月15日,北京市土地市场成交3宗经营性用地,用地规模约8.51公顷,规划建筑规模约13.27万平方米,土地成交价款约25.27亿元。本次出让的顺义区空港六期SY00-2301-0001地块距离地铁15号线花梨坎站约1公里,半小时内即可到达望京商圈,商业配套方面有祥云小镇、欧陆时尚等多家购物中心,公共服务配套方面有空港小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等优质教育与医疗资源。顺义新城第31街区0808、0809地块为潮白河以东区域供应的首宗商品住宅用地,临近地铁M15号线俸伯站。

封面图片

广州市今年首批拟供宅地 22 宗 土地面积 120.6 公顷

广州市今年首批拟供宅地22宗土地面积120.6公顷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2024年部分拟供商品住宅用地项目清单(第一批)。第一批商品住宅用地共计22宗,土地总面积120.6公顷,拟于2024年3月8日至2024年6月7日期间发布出让公告。22宗地块包括海珠区2宗、荔湾区4宗、天河区4宗、白云区2宗、花都区5宗、番禺区4宗和从化区1宗。

封面图片

近日从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目前我国持续深化碳封存机理、选址、监测等技术研究,探索开展人工干预增加岩溶碳汇试验,推进陕北百万吨级碳

近日从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目前我国持续深化碳封存机理、选址、监测等技术研究,探索开展人工干预增加岩溶碳汇试验,推进陕北百万吨级碳封存重大示范选址、黄河三角洲地质储能先导性试验。目前渤海、南黄海等重点海域碳封存选区评价已经完成。江西、山东探索开展沉积盆地咸水层碳储存潜力评价与碳封存试验。广西首次开展地下河流域岩溶碳汇调查评价。据介绍,2024年,我国将继续开展地质碳储碳汇国情调查,完成全国岩溶碳汇潜力评估;加强重点盆地碳封存潜力评价,圈定一批目标靶区;深化地表基质调查,启动黄淮海产粮区、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等地表基质调查,带动各省积极参与;实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建设完善国家—区域两级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监测网络。(新华社)

封面图片

新研究发现海洋转换断层是重要的、被低估的碳汇

新研究发现海洋转换断层是重要的、被低估的碳汇新的研究发现,海洋转换断层是重要的、以前被低估的二氧化碳汇对现有的地球地质碳循环概念提出了挑战。这项研究强调了自然地质排放在塑造地球气候历史中的关键作用,并强调了在应对当代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深入了解这些过程的必要性。上图为改变的地幔岩石切片。图片来源:SolvinZankl构造断裂是构造板块相互移动的地方,是地球上三大板块边界之一,全球长度约为4.8万公里,其他板块边界分别是全球洋中脊系统(约6.5万公里)和俯冲带(约5.5万公里)。几十年来,人们一直在研究洋中脊和俯冲带的碳循环。相比之下,科学家们对海洋转换断层中的二氧化碳关注相对较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转换断层被认为是"有点无聊"的地方,因为那里的岩浆活动很少。"克莱因说:"我们现在拼凑起来的结果是,沿着这些海洋转换断层暴露出来的地幔岩石可能是一个巨大的二氧化碳汇。"地幔的部分融化释放出二氧化碳,这些气体碳夹杂在热液中,与靠近海底的地幔发生反应,并在那里被捕获。首席科学家弗里德-克莱因(FriederKlein)和"深海漫游者"号领航员艾伦-斯考特在探索水下碳酸盐平台。图片来源:NovusSelect《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的一项新的期刊研究报告的第一作者克莱因说:"这是地质碳循环中以前不为人知的一部分。由于在以前对全球二氧化碳地质通量的估算中没有考虑到转换断层,因此岩浆二氧化碳向改变了的洋幔和海水的质量转移可能比以前想象的要大。"地质排放与气候克莱因说:"与人为二氧化碳(或人类驱动的二氧化碳)相比,转换断层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可以忽略不计。然而,从地质时间尺度来看,在人类排放如此多的二氧化碳之前,地球地幔(包括转换断层)的地质排放是地球气候的主要驱动力。"正如论文所述,据估计,全球人为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每年36千兆吨(Gt),这使大气和水圈的平均地质排放量(每年0.26千兆吨)相形见绌。然而,在地质时间尺度上,来自地球地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调节地球气候和宜居性以及包括海洋、大气层和岩石圈在内的地表储层中的碳浓度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当然,这是在人类活动燃烧化石燃料之前。通过地质研究了解气候变化"为了充分了解现代人类造成的气候变化,我们需要了解地球深层过去的自然气候波动,这与地球自然碳循环的扰动息息相关。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有关地球地幔和海洋/大气系统之间碳长时间尺度通量的见解,"该研究的合著者、佛蒙特州本宁顿学院教师蒂姆-施罗德(TimSchroeder)说。"数百万年来,这种碳通量的巨大变化导致地球气候变得比现在温暖或寒冷得多。"为了更好地了解地幔和海洋之间的碳循环,研究人员分析了圣保罗转换断层中"地幔橄榄岩矿物碳化过程中"皂石和其他含镁集合体的形成。认为该断层是富含二氧化碳的热液流体的通道,而橄榄岩的碳化则可能成为排放二氧化碳的巨大的汇。研究人员在论文中认为,"低度熔化会产生富含不相容元素、挥发物,特别是二氧化碳的熔体,而在大洋转换断层处存在橄榄岩,这两种因素结合在一起,为广泛的矿物碳化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些岩石是在2017年对该地区进行巡航时使用载人车辆采集的。找到并分析这些岩石"简直是梦想成真"。克莱因说:"我们在12年前就预测到了碳酸盐改变的洋幔岩的存在,但我们在任何地方都找不到它们。我们曾前往该群岛探索低温热液活动,但都以失败告终。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我们竟然能在一个转换断层中找到这些岩石,因为我们是在寻找其他东西时偶然发现它们的。"编译来源:ScitechDaily...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069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0691.htm

封面图片

4月9日,广州南沙发布首批15条应用场景清单。首批应用场景清单,涉及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海洋科技、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智慧交通

4月9日,广州南沙发布首批15条应用场景清单。首批应用场景清单,涉及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海洋科技、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智慧交通等五大领域。针对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领域,清单围绕全区低空经济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力推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在应急救援、货运物流、海域监管、载人交通等场景的应用,拓展无人驾驶汽车的测试运营场景。绿色低碳领域,清单主要聚焦绿色交通领域,持续推动新型储能、氢能等领域的新技术率先在南沙示范应用。生物医药领域,清单重点发力精准医疗、智慧医疗先进技术落地。智慧交通领域,从服务个性化出行需求出发,将大数据技术与无人驾驶汽车融合应用。(广州日报)

封面图片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条北极碳传送带捕获了数百万吨的二氧化碳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条北极碳传送带捕获了数百万吨的二氧化碳根据阿尔弗雷德-魏格纳研究所和其他机构的研究人员,这条以前未知的运输路线利用生物碳泵和洋流来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其规模相当于冰岛的年度总排放量。他们最近在《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发现。与其他大洋相比,北冰洋中部的生物生产力有限。这是由于极夜或海冰覆盖造成的阳光有限,以及可用的营养源稀少。因此,上层水的微藻类或浮游植物比其他水域的同行获得的能量更少。因此,当2018年8月和9月在俄罗斯研究船AkademikTryoshnikov号上进行的ARCTIC2018考察中,在北极中部的南森盆地发现了大量的微粒--即储存在植物遗体中的碳,这让人非常惊讶。随后的分析显示,有一个水体的大量颗粒碳深度达两公里(1.2英里),由巴伦支海的底水组成。后者是在冬季海冰形成时产生的,然后冷而重的水下沉,随后从浅海大陆架流下大陆坡,进入北极盆地深处。"根据我们的测量,通过这种水体运输,每天有超过2000公吨的碳流入北极深海,相当于8500公吨的大气二氧化碳。《自然-地球科学》研究的第一作者、亥姆霍兹极地和海洋研究中心阿尔弗雷德-魏格纳研究所的海洋学家AndreasRogge博士解释说:"推算出的年总量甚至达到1360万吨二氧化碳,这与冰岛的年排放总量规模相同。"这股富含碳元素的水从巴伦支海和喀拉海陆架一直延伸到北极盆地的大约1000公里(620英里)。鉴于这个新发现的机制,已经被称为北极地区最富饶的边缘海的巴伦支海似乎可以有效地从大气中清除大约30%的碳。此外,基于模型的模拟确定,外流表现为季节性的脉冲,因为在北极的沿海海域,浮游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只发生在夏季。了解碳循环中的运输和转化过程对于建立全球二氧化碳预算,从而预测全球变暖至关重要。在海洋表面,单细胞藻类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并在老化后向深海沉降。一旦以这种方式结合的碳到达深海,它就会停留在那里,直到翻转的水流将水带回海洋表面,这在北极地区需要几千年的时间。而如果碳沉积在深海沉积物中,它甚至可以被困在那里数百万年,因为只有火山活动才能释放它。这个过程,也被称为生物碳泵,可以长期从大气中清除碳,是我们星球碳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的汇。这个过程也代表了当地深海动物如海星、海绵和蠕虫的食物来源。只有进一步的研究才能告诉我们,生态系统实际吸收的碳的百分比是多少。极地大陆架海域还蕴藏着其他基本未开发的区域,在这些区域中,底层水形成并流入深海。因此,可以假设这种机制作为碳汇的全球影响实际上要大得多。"然而,由于持续的全球变暖,更少的冰,因此更少的底水被形成。同时,浮游植物可以获得更多的光照和营养物质,使更多的二氧化碳被束缚。因此,目前不可能预测这种碳汇将如何发展,确定潜在的临界点迫切需要更多的研究,"AndreasRogge说。...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3927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39277.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